ECFA效益遞減,島內業者:臺灣農民越來越辛苦

2020-12-22 海峽集結號

太平洋青果運銷合作社常務理事王麗田接受訪問時表示,今年農產品外銷大陸銳減,與疫情和兩岸關係都有關係,空有ECFA架構執行不出效益也沒用,運銷商就做得很賣力,但看不到利潤,業者不敢籤契約收購、農民也不想賠錢檢驗、無法有效調節產量容易崩盤,都會造成產業連帶影響,農民是越來越辛苦。

臺灣芒果是外銷大陸市場的主力農產品之一,太平洋青果運銷合作社就位於芒果產地的屏東縣枋寮鄉,王麗田也坦言,就怕明年崩盤去化,今年開花季農民都在疏花減少結果實,真的怕了。

根據「農委會」網站統計資料,臺灣農產品今年1到10月主要出口地前三名為中國大陸、日本、美國,大陸出口值為8.3億美金,佔比20.7%,比去年同期少了2.2億美金,出口均銳減不少。

王麗田指出,不管是不是因為疫情的關係,或者是兩岸關係不好的因素,都看出今年農產品外銷大陸與日本的主要市場都受阻,而內銷的部分,今年鳳梨、香蕉也因為崩盤去化的問題,農民真的日子不好過,所以訴求就是希望穩定獲利。

至於ECFA的重要性,王麗田認為,最直接效果就是經濟利益關係,就要看可以執行到什麼程度,只能說運銷上,執行的人要很賣力去說服買家購買,要說服自然要有產品的質與量,但根本不敢和農民打契約,因為看不到外銷的通路在哪。

王麗田嘆「兩岸關係差,當然有影響阿!」他解釋,如果收購進來卻賣不出去,通路商該怎麼辦,這是產生一種連帶關係。而不打契約來保證農民收購價格,農民就會憑感覺與經驗來種,自然無法有效管理種植面積,量產崩盤自然難解決。

王麗田表示,目前外銷真的不好做,消費能力高的鄰近國家日本與韓國因為疫情都要檢疫,而大陸距離最近,也開始要檢疫,檢疫不是問題,重點是農民願不願意檢驗,因為成本就要多好幾萬元新臺幣,沒有看到穩定利潤,誰會想驗?就怕賠錢。

芒果外銷主要是每年的5到8月份,今年芒果統計外銷大陸3982噸、產值787萬美元;芒果去年外銷大陸4786噸,產值1千萬美元。

屏東縣盛產芒果,芒果一般在12月到隔年3月開花,5到8月成熟。王麗田指出,就怕又遇到崩盤、去化,農民都在開花季疏花,減少結果的數量,這是一種預期心理,希望減產、想辦法種的漂亮又大顆,價格高一點來維持利潤。

相關焦點

  • 疫情衝擊只剩下島內旅遊!臺灣業者辦旅展逆市求生
    (圖片來源於中評社)  華夏經緯網11月9日訊:據香港中評社消息,新冠肺炎疫情大幅降低了民眾海外旅遊意願,然而臺灣有業者卻逆勢操作,舉辦旅展,搶食島內旅遊大餅。顯示後疫情時代,臺灣各家業者為了延續企業生命,只能各憑本事想辦法生存下去。
  • 臺灣觀光產業變「慘業」 業者苦不堪言
    臺灣觀光產業變「慘業」 業者苦不堪言   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島內遊客銳減的衝擊,臺灣旅遊業、航空運輸損失慘重,因應嚴峻的經濟形勢,臺灣從今天起降息0.25個百分點,創臺灣地區史上最低利率。  眼前的九份老街空蕩蕩,以往假日一天遊客量大約五萬人,但現在卻僅剩一千人左右,民宿住宿率跌到只剩兩成,餐廳店家也只能無奈拉下鐵門,提前打烊。
  • 大陸不太可能終止ECFA,臺灣業者:大陸要與島內民眾保持良好關係
    臺灣茶葉從日據時期就是出口主力,近幾年主要是出口大陸。未來如果兩岸ECFA終止,失去零關稅優惠,將形成衝擊。制茶業者建議,蔡當局應勇於加強茶葉的包裝行銷,設法打入更多的不同國家的市場,對島內茶產業才是健康發展。
  • 臺灣手工具業者的歷史沿承
    加上,臺灣手工具獨有的模式,企業在精專化方面更具優勢,臺灣業者也越來越注重品牌發展,因此通過這一時期的發展積累,臺灣手工具在全球市場佔據了一席之地。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大陸手工具開始興起,這對於臺灣手工具產生了不小的衝擊,尤其是完全依靠出口的臺灣手工具行業,不得不面對更加強悍的競爭。如何抵消這種競爭,臺灣手工具業者開始走向更加高端和專利化產品研發。
  • 島內業者籲民進黨局部開放邊境
    針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臺灣旅遊業,中國國民黨昨天和旅行業者召開記者會向民進黨當局請命。臺灣飛雁國際旅行社董事長吳雁輝表示,官方補助其實緩不濟急,旅行社要的是局部開放外人來臺,才能延續生存空間。如果到年底前都不開放,這半年的旅遊業倒閉潮會更嚴重。  國民黨昨日召開「旅行業拼觀光?關光光?
  • 島內高校開始頭疼,臺灣指考人數減半,到大陸的學生卻穩增
    臺灣2013年大學入學指定科目考試「指考報名人數減少近一半!」就在大陸高考剛過,臺灣大學入學方案中三大考試之一——「指定科目考試」(指考)也緊張到來。然而據臺灣「中央社」24日稱,由於少子化,加上考試入學分發管道名額逐年減少,指考人數也逐年遞減,和10年前相比,報名人數減少近一半。報導援引臺灣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的資料稱,在2003學年度,有12.6萬人報考指考,為歷年之最,之後便逐年遞減;2008學年度,報考人數減至9.4萬人,跌破10萬人大關;到了2017學年度,報考人數僅剩4.7萬人。今年人數雖有回升,也僅有5.7萬名考生。
  • 臺灣農產品23%銷往大陸,島內專家自信:大陸不會中止ECFA!
    而臺灣地區就是擔心的一方,不少臺灣民眾認為,RCEP不包括臺灣,那麼在之後的發展中臺灣地區也會很被動,尤其是臺灣的農產外貿。但也有臺灣地區的專家認為,RCEP的出臺,對臺灣地區的農產外貿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
  • 陸客減少臺觀光業要靠米其林?島內輿論:舍本求末
    陸客減少臺觀光業要靠米其林?儘管臺灣觀光局官員宣稱這將提升臺灣的「美食吸引力」,進而拉抬島內觀光業的發展。但有島內輿論稱,靠米其林拯救臺灣觀光,是舍本求末,因為關鍵是陸客在減少,蔡當局若不能緩和兩岸關係,臺灣觀光業「只能坐以待斃」。  東森新聞雲14日報導稱,被視為吃貨界「美食聖經」的《米其林指南》正式登陸臺灣。
  • 臺當局旅遊補助將到期 業者憂或現倒閉潮
    臺當局旅遊補助將到期 業者憂或現倒閉潮   為救觀光,民進黨當局2018年11月推出"前進宜花東,高屏暖冬遊",2019年又推出擴及全臺的"暖冬遊方案",補助島內民眾旅遊住宿,但到這個月31日,補助就截止了。臺觀光主管部門也證實,補助將不會再延續。此舉讓臺灣旅遊業者擔心,若不再提供補助,春節過後,倒閉潮將加碼來襲。
  • 臺灣今年旅客流失超88% 業者建議面向大陸啟動「旅遊泡泡」
    中新社北京12月21日電 (李晗雪)今年受新冠疫情衝擊,臺灣全年來臺旅客總量估計較去年減少1050萬人次,流失逾88%。臺灣觀光業界團體負責人許高慶表示,僅依靠補助紓困非長遠之計,臺當局應儘快推動與大陸等旅客來源地的「旅遊泡泡」才能真正解困。
  • 臺灣各界呼籲儘速商籤兩岸貨貿協議以保產業競爭力
    原標題:臺灣各界呼籲儘速商籤兩岸貨貿協議以保產業競爭力  新華網北京12月11日電(記者查文曄 陶冶)中國大陸與韓國籤署自由貿易協定(FTA)將於本月20日生效並第一次降稅,受到臺灣各界關注。島內相關人士呼籲儘速完成兩岸貨物貿易協議商談,以維繫臺灣產業競爭力。
  • 花錢買飛機就是「臺灣安全」嗎?業者呼籲蔡當局關注經濟民生
    這也是「政府」資源配置比例問題,百姓過得好才是臺灣安全穩定的最大力量,是軍購還是照顧民生,就看「政府」取捨。林富男,高雄人,臺灣民眾黨首席中央委員(該黨成立大會主席)。同時也擔任大陸委員會諮詢委員,身兼臺灣藝術研究院院長,經營高雄漢王洲際飯店與墾丁天鵝湖湖畔別墅飯店並擔任總裁,也是南臺灣觀光產業聯盟總召集人。
  • 島內旅遊業者叫苦:疫情拖垮臺灣觀光業 重創30年根基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臺灣官方研判,可能到2024年才會恢復常態旅遊,旅行社呈隱性倒閉,觀光從業人員紛紛轉行,慢慢流失中。高雄市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吳盈良指出,明年農曆年後可能先走三分之一,拖兩到三年,公司就算不倒,員工早就跑光光,這對臺灣開放觀光30年打下的基礎很傷。
  • 視界 | 蔡英文坑慘臺灣農民 「44噸香蕉拿去餵豬豬都搖頭」
    這是來自臺灣電視媒體的一則新聞報導:如今,島內上演的不只是「香蕉危機」,更演變成蔡英文團隊的一場「執政危機」……點擊下方視頻,看看是怎麼一回事~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今年春天以來,臺灣水果等農產品產銷失調、價格崩跌、外銷碰壁,出口最大宗的大陸市場,今年卻急速萎縮,臺灣水果無處可銷,農民只得忍痛在果園耕鋤當肥料
  • 臺灣農民曆有「中國年號」?業者稱沒人反映要改
    進入年底,許多人開始收到明年度的桌曆與農民曆,但有藍營民代卻因桌曆寫著「中國年號」開記者會道歉,引起一陣討論。屏東一家印刷業者指出印錯難免,因為臺灣印的很少,都改從大陸進口居多。屏東都城隍廟總幹事溫佩丹也表示,農民曆用了20多年,今年才發現農民曆一直有「中國年號」四個字,也沒人反映要改。
  • 觀光產業變「慘」業 「臺獨工作者」變臉搞投機
    第八屆臺灣熱氣球嘉年華6月30日在臺東登場。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為吸引遊客,主辦方今年不僅打足了廣告,還有歷年來最多的39顆「造型球」,然而,這樣也無濟於事,改變不了人潮銳減的趨勢。臺灣TVBS電視臺報導稱,臺東熱氣球嘉年華開辦以來,2012年曾吸引高達88萬人、帶動20億新臺幣商機,此後便逐年開始下滑,甚至2016年觀光效益只剩過去的1/3,主辦方只能靠著增加熱氣球數量或造型來爭取點人氣。
  • 宜蘭民宿業者:民宿是陸客自由行最佳出行選擇
    中新社宜蘭8月24日電 題:臺灣宜蘭縣民宿業者:「民宿是陸客自由行最佳選擇」  中新社記者 楊伏山  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作為兩岸旅遊合作的一個新亮點,方興未艾。臺灣宜蘭縣觀光協會副總幹事林佳民24日在其開辦的戀戀小棧英式民宿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要了解一個地方的文化,入住民宿是最好的方式;對於陸客自由行而言,民宿則是最佳的出行選擇。
  • 「愛奇藝條款」落地 臺灣業者批「管太多」
    中新社臺北9月3日電 「愛奇藝條款」預告期滿,臺灣當局經濟主管部門3日宣布此條款即日生效實施。綜合中央社、聯合新聞網、中時新聞網等報導,為防堵陸資,臺「經濟部」日前修正「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禁止大陸OTT(Over The Top,即網絡串流媒體)業者以代理形式登陸臺灣,被稱為「愛奇藝條款」。在當日舉行的網際網路視聽服務管理法草案公聽會上,與會業者紛紛批評臺當局通訊傳播事業主管部門管太多,扼殺臺灣OTT-TV業者生存。
  • 劉幼琍:OTT TV對內容業者的影響
    本屆大講堂邀請50多位傳媒領軍人物,既涵蓋了學界泰鬥,也有業界精英,為來自海內外160餘所高校的350餘名學子帶來最新的傳播資訊與研究動向,講授傳媒業改革創新的經驗與教訓,分享他們的人生感悟,進而深化對新聞傳播學科和傳媒業的認識。以下為臺灣政治大學特聘教授兼研髮長、國際中華傳播學會會長劉幼琍7月22日下午在第六屆中國傳媒領袖大講堂上的演講摘要。
  • 不是取消ECFA,大陸對臺灣經濟的真正狠招
    受到疫情及反歧視示威兩個無預警變故處理失當的衝擊,美國總統選情變得詭譎難測,越來越多人看衰川普。為力挽狂瀾,今年美國對華政策恐怕都會以持續升高對抗性為基調。另一方面,中國大陸不會引頸受戮,任美國擺布,除持續對美反擊外,也可能加大對臺灣的壓力作為牽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