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內高校開始頭疼,臺灣指考人數減半,到大陸的學生卻穩增

2021-01-18 環球時報

臺灣2013年大學入學指定科目考試

「指考報名人數減少近一半!」就在大陸高考剛過,臺灣大學入學方案中三大考試之一——「指定科目考試」(指考)也緊張到來。然而據臺灣「中央社」24日稱,由於少子化,加上考試入學分發管道名額逐年減少,指考人數也逐年遞減,和10年前相比,報名人數減少近一半。

報導援引臺灣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的資料稱,在2003學年度,有12.6萬人報考指考,為歷年之最,之後便逐年遞減;2008學年度,報考人數減至9.4萬人,跌破10萬人大關;到了2017學年度,報考人數僅剩4.7萬人。今年人數雖有回升,也僅有5.7萬名考生。

臺灣2014年大學入學指定科目考試

據了解,臺灣大學入學考試主要分為三種:大學學科能力測試(學測)、指考和科技校院四年制及專科學校兩年制統一入學考試,前兩類為高中生進入一般大學的主要渠道。

此外,近年來選擇到大陸讀大學的臺灣學生穩中有增,「中央社」此前引用陸委會發言人邱垂正的話稱,近5年來赴陸留學的臺灣學生從2011年的1433人增長到2017年的2567人,並且大陸在就業緊張的情況下仍提供惠臺政策。

除指考報名人數近乎「腰斬」,「教師老齡化」也是島內高校頭疼的問題。臺灣《中國時報》此前報導,臺「教育部」公布的數據顯示,島內大專教師50歲以上者佔全體教師比例達54.4%,比2001學年增加36.1%,原因是師資員額成長停滯,教師年齡日漸增長,補進年輕教師人數有限。對此,臺灣元智大學校長吳志揚一語道破:「若只拿得出香蕉,就僅能聘到猴子。」▲ (李司坤)

相關焦點

  • 臺灣高校大陸招生三年未招滿
    教育部港澳臺事務辦公室常務副主任趙靈山昨天告訴記者,2011年赴臺就讀實際註冊的學生有920多人,2012年為985人,2013年目前的統計數字為1890多人。這意味著每年臺灣高校都有1000個上下的招生計劃沒有招到學生。  論壇上,很多臺灣高校都對大陸學生表示出極大興趣。
  • 國臺辦:在臺灣高校就讀大陸學生的正當權益應得到合理保障
    來源:新華社新華社北京3月19日電國臺辦新聞發言人朱鳳蓮今天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由於臺灣方面的原因,在臺灣高校註冊就讀大陸學生的權益受到損害,臺灣當局和臺灣有關高校應當切實負責,妥善解決有關問題。據了解,目前在臺灣高校註冊就讀學歷的大陸學生有8300多人。
  • 臺報:優秀高中生外流對臺灣高校提出警訊
    原標題:臺報:優秀高中生外流對臺灣高校提出警訊 原標題:臺報:優秀高中生外流對臺灣高校提出警訊  中新網8月12日電越來越多的臺灣島內知名高中學生放棄臺灣高校,轉而申請大陸或歐美、日本的大學,對此,臺灣《中國時報》12日刊載文章稱,學生及早拓展視野是好事,有助提升個人競爭力。
  • 臺灣學生來大陸上學更容易
    倆岸關係一直是個嚴肅的問題,現如今,大陸對臺灣學生招生門檻降低,而且招生學校增加了。希望可以促進倆岸友好關係,畢竟同是華夏炎黃人。據廈門日報報導 說,為進一步便利臺灣高中畢業生來大陸接受高等教育,教育部近日調整臺灣高中畢業生申請大陸高校的標準,只要學測語文、數學、英語中任何一科成績達到均標級以上的,都可申請就讀。在廈的廈門大學、華僑大學、集美大學和廈門理工學院都可以招收臺灣學生。 在這之前的招生門檻是所有科目都要達到均標級以上,均標是前50%排名。
  • 臺灣高校教師日趨高齡化(說臺灣)
    近年來,臺灣大專院校專任教師高齡化現象嚴重,逾50歲教師佔比近60%。圖為臺灣某大學老教授(左一)正在為學生授課。臺灣教育事務主管部門近期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9學年臺灣大專院校教師數量繼續下滑,僅剩約4.6萬人在職,為過去十多年來最低。其中50歲以上專任教師佔比高達59%,在教師數量整體下滑的背景下不減反增,創下近11年來新高。  對此,臺灣學者郭大維解釋稱,島內頂尖高校在教師聘任標準上非常嚴格,除博士學位之必要資格外,還要展現優異研究成果及潛能。
  • 臺灣高校教師日趨高齡化
    來源:海外網近年來,臺灣大專院校專任教師高齡化現象嚴重,逾50歲教師佔比近60%。圖為臺灣某大學老教授(左一)正在為學生授課。臺灣教育事務主管部門近期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9學年臺灣大專院校教師數量繼續下滑,僅剩約4.6萬人在職,為過去十多年來最低。其中50歲以上專任教師佔比高達59%,在教師數量整體下滑的背景下不減反增,創下近11年來新高。對此,臺灣學者郭大維解釋稱,島內頂尖高校在教師聘任標準上非常嚴格,除博士學位之必要資格外,還要展現優異研究成果及潛能。
  • 申請到大陸讀書學生過多 臺灣一高中校長竟被調查
    中評社5月21日報導,臺灣高中畢業生申請大陸高校成風潮,臺灣一所公立高中校長卻因此遭到臺當局「教育部」、「調查局」調查,認為學校在鼓勵赴陸!桃園市立武陵高中校長林清波直言,多少受到壓力,不過他認為學生去新加坡、香港讀書,多半能接受,為何去大陸就「感覺強烈」?
  • 連「太陽花運動」參與者,都希望到大陸發展
    這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臺灣青年赴大陸求學人數猛增。僅以臺灣最有名的建國中學、臺灣師大附中、北一女中等為例,以往報考大陸名校的只有區區幾十名,今年報考人數突增3到4倍。去年大陸頒布接地氣的惠臺31條措施後,連不少「太陽花運動」的參與者,也四處申請到大陸高校讀研讀博。
  • 大陸學生:為什麼我們不願意再去臺灣讀書
    以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命名的銘傳大學,本月13日在寧波舉行大陸新生歡迎會。這是這所招收陸生最多的臺灣高校連續第6年跨越海峽舉辦迎新會,但卻遭遇到有史以來最冷清的場面——今年總計55名陸生來該校攻讀本科,加上研究生也僅有86人,甚至不及開放陸生赴臺讀書的第一年、2011年的88名。
  • 蜂擁來大陸求學!臺灣學霸們都是怎麼想的?
    小黃的判斷是對的,此前有臺媒報導,大學個人申請入學第一階段結果公布時,愈來愈多臺灣學生捨棄島內的大學轉戰大陸,《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發現,事實確實如此,「到更廣闊的天地」是很多臺灣考生選擇大陸高校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大陸也紛紛放出優惠政策吸引島內考生,有臺生表示「自己的成績可以選擇比臺灣的大學更好的高校。」
  • 蔡英文又搞小動作,臺灣發布返臺政策,卻阻止大陸學生,島內不滿
    然而學生數量眾多的大陸,卻並沒有出現在這波開放之列。對此,不少島內輿論則擔心,阻止大批陸生返臺,將會影響臺灣的境外生生源。據統計顯示,本學期約2.6萬名境外生未能入境臺灣,其中陸生約為7600人,而開放的上述11個國家和地區尚未返臺學生共2238人。
  • 時下臺灣女性竟然這麼評價大陸男生
    這場婚禮,男方除了不惜大手筆地把女方的臺灣親友包機接到青島,還安排她們住五星級酒店的高檔商務套房。男方父母說,"臺灣女生願意嫁到大陸,當然要好好照顧,要讓對方親友安心。"       這句話讓曾小姐只有眼巴巴的羨慕份兒。她說,她也希望能認識"大陸優質男"。      優質男人在臺灣同樣被稱為"績優股",指的是未來事業上很有潛力的男性。
  • 臺灣四旬女間諜色誘90後大陸學生套情報 特務照片曝光
    成績優異的宋哲很快被保送到另一所知名高校攻讀博士學位,並開始參與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項目。許佳瀅得知後,在每天通過郵件和微信表達「愛意」的同時,開始頻繁讓宋哲提供實驗室裡的論文和研究報告。這時,宋哲突然想起在島內的時候,許佳瀅有一次向他提起,一些臺商到大陸經商需要了解大陸的一些信息,搜集這些信息就可以換錢,但許要求自己提供的都是軍工方面的資料,這些和經商有什麼關係呢。
  • 如何去港澳臺讀大學(寶島臺灣篇)
    目前臺灣地區高校對大陸學生招收四種類型學生:一是碩士博士階段,單獨考試;而是學士階段,參加大陸高考;三是二年制學士階段(專升本),參加大陸專升本考試;四是高校交換生,由各校負責交流。限於篇幅,本文只講述臺灣對大陸學士階段(本科)的招生情況。臺灣高校概況臺灣高等教育共計有170多所高校,公立私立高校數量和學術人數比例都在3:7左右。
  • 臺灣學生和運動員保送大陸高校新政策規定來了!
    3月31日,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介紹大陸高校保送錄取優秀臺灣學生和運動員的最新政策規定時表示,為貫徹落實中央對臺政策精神,幫助優秀臺灣學生和運動員實現來大陸高校學習深造的願望,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中國科協三部門近期聯合印發了《關於做好普通高校保送錄取有關優秀華僑和港澳臺學生(運動員
  • 境外生全面解禁入臺:唯獨排除5000多名陸生,叫苦的還有臺灣高校
    臺灣教育部門昨天發函給全臺大專院校,宣布境外舊生全面解禁入臺就學,其中包含5000多名未入境的在學陸生。但隨後改口表示「因兩岸考量」,排除陸生舊生入臺。為何只排除陸生?其中必有政治動機。民進黨當局昨天指稱是陸方在「阻撓」,指近期已發生多起陸方「阻撓」陸生返臺就學的個案,云云。而外界不乏對臺灣當局的抨擊之聲,認為事情再清楚不過,還不是「仇中、歧視」作祟,何必講東講西。今年6月17日,民進黨當局宣布開放境外學生返臺複課,但大陸學生不在首批開放入境的名單中。陸生權益一再受到傷害。其實,受傷害的何止是陸生,叫苦不迭的還有臺灣高校。
  • 2020年有近6800人次臺灣學生報考大陸高校
    本報北京9月16日電(記者羅旭)國臺辦16日在北京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馬曉光應詢表示,2020年共有近6800人次臺灣學生報考大陸高校,錄取工作目前還沒有完全結束。他說,在此要向被大陸高校錄取的臺灣同學們表示祝賀,祝願他們順利開啟新的學習生活,學業有成。
  • 這麼多限制,你為什麼還要去臺灣讀書?
    最關鍵的是,在臺灣的生活經驗,和我所選擇的東亞政治經濟專業,在未來十年兩岸交流越來越密切的背景中,會對我的職業發展更有益處。陸生赴臺讀書過了19年才實現「大陸學生可以到臺灣讀書」這一政策在臺灣從1992年提出到實現,經歷了19年,這是一條漫長而幾經曲折的道路。
  • 國臺辦:臺灣學生和運動員可憑競賽成績保送大陸高校
    中國臺灣網3月31日訊 針對大陸高校保送錄取優秀臺灣學生和運動員的最新政策規定,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今日應詢表示,為貫徹落實中央對臺政策精神,幫助優秀臺灣學生和運動員實現來大陸高校學習深造的願望,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中國科協三部門近期聯合印發了《關於做好普通高校保送錄取有關優秀華僑和港澳臺學生(運動員)的通知》,規定參加國際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等5
  • 臺陸委會又開始發「洗腦包」,阻止臺生到大陸求學
    同時,為了獲得更多民眾的支持,民進黨當局瞄準了島內的年輕人,他們將「魔手」滲透到臺灣的教育界,想要通過「洗腦」的方式,讓臺灣的年輕人出現激烈的「反華」情緒。此前,民進黨當局就特地篡改了歷史教材,令島內的年輕人沒有機會了解大陸。最近,民進黨當局為了不讓臺灣學生去大陸求學,他們特地公布了8條關於「去大陸求學」的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