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從翻牆看電影到電影業內專家,他都經歷了什麼?

2021-03-02 重慶日報

感言:  我相信,重慶電影業在這兩三年內會有較大發展。

 簡介: 饒曙光,出生於1959年12月,黔江人,中國電影家協會秘書長、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

    愛「偷聽電影」的小影迷

饒曙光是黔江人,年幼時就是一個「電影迷」。

那時流行看「壩壩電影」,但凡聽說有電影播放,不管颳風下雨,他總要去看。不過,有些電影還得買票進影院才能觀看。饒曙光沒錢買票,就跑到放映廳入口處「偷聽電影」,再趁著放映結束前5分鐘工作人員入內準備清場之際,溜進去看個結尾。

除了酷愛看電影,饒曙光還喜歡舞文弄墨,尤其是寫議論文、讀後感。

初中畢業後,他在黔江菌肥廠當工人,看完電影《春苗》就寫了一篇評論,這是他的第一篇影評,「發表」在廠裡的黑板報上。後來下鄉當知青期間,更以「上山下鄉」為背景寫了一部30多萬字的小說。

從1975年起,饒曙光開始接觸電影理論方面的書籍,對電影評論的興趣日益濃厚。

    大學期間常翻牆看電影

1977年高考恢復,饒曙光夢想搭上「這班車」,踏入大學校門。

在四川師範學院讀書時,饒曙光課餘最愛幹的事還是看電影。

有一次,他偶然發現,與四川師範學院僅一牆之隔的四川省郵電學校(現四川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前身)每個星期會放兩部電影,「當時師院管得嚴,不許我們隨便到郵電學校。我就偷偷翻牆過去,看了《佐羅》《冰山上的來客》《人證》《追捕》等好多經典影片。」

    進入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

由於對電影興趣濃厚,饒曙光一心希望能從事和電影有關的工作,但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了川西地區一家師範專科學校任教,並沒能如願以償。

他不願就此放棄夢想,將業餘時間全部用於備戰考研,最後一舉考上了四川大學中文系文藝理論專業碩士研究生。

1985年7月,饒曙光碩士研究生畢業,進入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從事電影研究和評論工作。饒曙光回憶:「我當時興奮不已,心想終於等到機會,要成為一名電影從業者了。」

要做好電影研究和評論工作,必須具備一定的觀影數量。所以最初兩年,他常常一天看六七部電影。    在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工作的28個年頭裡,「超級影迷」饒曙光觀看的電影數量超過1萬部,撰寫影評文章500多篇,累計超過400萬字;還發表了十幾部與電影有關的專著。

2013年12月,饒曙光調任中國電影家協會秘書長,從去年開始又兼任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這兩個身份,賦予他更多為中國電影業發展建言獻策的責任。

    一直關注家鄉電影業發展

饒曙光一直關注家鄉的電影事業,「重慶的電影產業基礎相對薄弱,電影機構數量較少,也缺乏拳頭產品,我非常願意為家鄉電影業的發展盡一份力。」

去年10月26日至27日,他在黔江聯娛國際影城牽頭舉辦了「多彩中華·首屆獲獎少數民族影片展映」活動,參加展映的影片包括《德蘭》《山那邊有匹馬》《我的旗》等13部。

其間,作為中國電影家協會秘書長,饒曙光還代表該協會為黔江濯水古鎮授牌「中國電影家協會濯水電影創作拍攝基地」,並積極推動北京電影學院在這裡建實訓基地,為重慶培養更多電影人才、集聚更多電影資源。

去年12月,他還在重慶市第七屆電影劇本徵集評選活動中擔任評委。

今年,他計劃和黔江區政府一起,在黔江建設國內首個少數民族電影博物館——阿蓬江電影博物館。

「重慶電影業多年來的積累已經引發廣泛關注,無論是在創作層面還是市場層面,重慶電影業都處在『爆發』前的臨界點上。我相信,重慶電影業在這兩三年內會有較大發展。」饒曙光信心滿滿地表示。

 

臺北捷運公司總經理顏邦傑 

為重慶軌道交通建設培養人才

感言: 交通文明的養成也是一種文化內化的過程,這需要時間,也需要「催化劑」。

簡介:顏邦傑,1951年出生,籍貫重慶梁平,土木工程專業碩士,臺北捷運系統建設、運營領域資深專家。現任臺北捷運公司總經理,重慶軌道交通院士工作站專家。

  

  再度「出山」,執掌臺北捷運系統

2015年9月1日,64歲的顏邦傑出任臺北捷運公司總經理。他2008年11月在臺北捷運公司副總經理職位上退休,之後相繼擔任高雄捷運公司總經理和臺灣高速鐵路公司站區開發處副總經理。

時隔7年後全面執掌臺北捷運,對於顏邦傑而言是一次「回歸」。這一方面是因為臺北捷運公司董事會對顏邦傑管理經驗、水平的認可,另一方面則是緣於他自己內心有著揮之不去的「捷運情結」。

這位親自參與了臺北捷運早期設計、建設與多年運營的資深專家,對於捷運系統有著深厚的感情。

顏邦傑頗為自豪地介紹,臺北捷運系統運營的可靠度極高、安全品質及服務水準一流,而這些,都與運營管理服務理念和執法、運營、維護、監督等制度層面的設計密不可分。

    身體力行,引導創建捷運文化

守秩序、講禮讓,關懷弱勢群體,不大聲喧譁……搭乘臺北捷運的外地觀光客,普遍對捷運系統的文明氛圍印象深刻。許多人甚至將其稱為臺北捷運文化,認為捷運文化是臺北的一張城市名片。

捷運文化的形成,與顏邦傑一班人對捷運服務理念的定位密不可分。

「我們從一開始,就注重精神層面的引導和塑造,明確要建立和傳統鐵路不一樣的服務。」顏邦傑介紹。

事實上,大約經歷了5年時間,臺北捷運文化才顯現雛形。

顏邦傑說,從捷運系統投入運營開始,他便要求同事做好幾個細節:「多抬頭,看看有沒有什麼人需要幫忙;多走動,發現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勤彎腰撿垃圾,別人看到後就不會亂丟垃圾。」

顏邦傑認為,細節暗示作用很重要,這好比「破窗理論」。因此,在捷運系統投入運營的最初幾年,包括顏邦傑在內的公司最高管理層經常身體力行,和基層管理人員一起到各個車站撿垃圾,結果幾年後就再也沒有人亂扔垃圾了。

    心繫重慶,培養大量軌道人才

作為軌道交通產業資深專家,顏邦傑親自參與了重慶軌道交通的建設。這在很大程度上,緣於他內心濃厚的家鄉情節。

顏邦傑的父親是在梁平蟠龍鎮出生、長大的,1949年赴臺灣,此後多年經常和家人提及家鄉梁平,但直到去世也沒能有機會回家鄉一趟。

顏邦傑對家鄉的嚮往,是從小時候家中的泡菜罈、過年必定出現的香腸臘肉開始的。1998年,他第一次回到梁平祭拜祖墳,和堂兄弟見面,深刻感受到了「血濃於水」的含義。

也正是在那次返鄉期間,顏邦傑和正籌建重慶軌道交通系統的沈曉陽建立了聯繫,從此密切關注並積極參與重慶軌道交通建設。

其間,顏邦傑獲聘成為重慶軌道交通院士專家工作站專家。

「重慶軌道交通技術適合山地城市,可以進一步深耕技術,不斷提升。單軌交通系統甚至可以進其他國家和地區。」見證了重慶軌道交通整個發展歷程的他這樣表示。

 

記者 何欣 戴娟

編輯:姜雅娟

校對:張礫丹

審核:何旭

相關焦點

  • 《拆彈專家2》西安舉行提前業內看片會
    由邱禮濤執導,劉德華監製及領銜主演,劉青雲、倪妮領銜主演的電影《拆彈專家2》將於12月24日全國公映。21日下午,影片在西安舉行了提前業內看片會,「太炸了」成為大家看完片後最直接的感受。六場重點爆炸戲,從頭炸到尾,視效衝擊相當震撼。有觀眾直言:「超出預期,比第一部還要好看!」
  • 電影嘉年華|專家帶你看電影 就是這麼「燃」!
    下面還有更帶勁的 「專家帶你看電影」活動 劇情剖析 專家解讀 讓你感受「專業級」的觀影體驗!
  • 從《看不見的客人》到《海市蜃樓》,他的電影都在愛與黑暗的邊緣試探
    「一旦開始寫劇本,我就很清楚地知道,我要把自己的經歷和這個故事間拉開距離。我試著把『父親』的角色和自己重合,但那是個錯誤,這個故事應該由一個母親的角度來敘述。」電影《盜夢空間》(2010)他還試圖引入希區柯克電影中的氣氛。小時候奶奶總是「逼」他看懸疑偵探小說和電影,阿加莎·克裡斯蒂、柯南道爾和希區·柯克是他童年到少年時代的主角。
  • 《囧媽》之後又有免費電影看,誰會是「大贏家」丨業內說
    對於院線電影最近開始轉線上播放的這種「再一再二再三」的大膽嘗試,播放平臺和片方能贏得觀眾嗎?新京報記者採訪了西瓜視頻、影院經理、電影市場專家等業內人士,為觀眾答疑解惑。而《大贏家》的主演大鵬表示自己甚至都不知道影片要上線,還是通過朋友才得知此事,同時他也表示,這次他只是主演,上線是其他方面決定的,這個過程他沒參與,所以不太想發表觀點。
  • 2021年賀歲檔電影搶先看
    每年的11月20日左右一直持續到春節結束,是全年天數最長的電影檔期。因此,這一檔期,也被業內視為「競爭最激烈、票房產出能力最高、消費能力最強」的時段。這個時間最長,競爭最激烈,產出高票房的時段,就是大家熟悉的賀歲檔。
  • 影評:整蠱專家—看了幾十年就是喜歡他的電影
    最近一直在給大家分享周星馳、劉德華和吳孟達出演的經典搞笑電影《整蠱專家》,這部電影由香港知名製片人、導演王晶執導。電影講述了整人專家古晶(周星馳飾)是一個非常有名的整人專家專門開了一家整蠱公司,故事一開始就是大傻(成奎安飾)出錢請他整蠱妻子想分取家產,沒想到被妻子捷足先登花了70萬整大傻,在古晶高超的整人手段下搞成了神經病,所以他收費高昂,被稱為整蠱界的「第一高手」。
  • 劉德華主演《拆彈專家2》平安夜上映,業內導演和明星點評出爐
    【影訊】《拆彈專家2》是由寰宇娛樂有限公司、阿里巴巴影業(北京)有限公司出品,邱禮濤執導,劉德華、劉青雲、倪妮、謝君豪、姜皓文、馬浴柯、洪天明、吳卓羲、黃德斌、蔡瀚億、張竣主演的動作犯罪電影,該片講述了因香港一起爆炸案而引發的一系列陰謀事件的故事。
  • 人為什麼看電影?為什麼《小紅花》票房總是好過《拆彈專家2》?
    《送你一朵小紅花》【人為什麼看電影?為什麼《小紅花》的票房總是好過《拆彈專家2》?】人為什麼要看電影呢?花錢買個樂子兒?電影可以是人生理上的一種享受,也可以是一種精神上的消遣。就像有的人,開心要喝酒,不開心也要喝酒,總之他的生活不能沒有酒。同樣,當代也有人的生活中不能沒有電影。
  • 想看電影又不知道看什麼?推薦五部看完都意猶未盡的經典電影!!
    、友情、金錢、權利、背叛與愛.....而那段芭蕾舞也成就了電影史上最經典的舞蹈之一,更被被詹妮弗康納利驚豔到,最喜歡那句臺詞:「當我對所有的事情都厭倦的時候,我就會想到你,想到你在世界的某個地方生活著,存在著,我就願意忍受一切。
  • 中國電影全年票房能否登頂200億?業內:有望達成
    馬上到來的12月18日將會是「勢必功成,在所一役」,因為這天將會有《緊急救援》《神奇女俠1984》兩部大片上映,他們的票房成績將會影響到今年內地影市的整個戰局。兩部大片PK成年終影市分水嶺雖然中國影市持續回暖,但疫情還是很大程度影響到了各大片商的戰略部署,不少本是今年上映的大片調整到了明年春節檔和暑期檔上映。
  • 翻牆者
    初翻牆是在智慧型手機還不流行的時代,諾基亞手機還是手機中的王者,手機最重要的功能仍然是通話簡訊,網絡只是一種雞肋的輔助,那會誰也不會拿著手機追個什麼劇,手機的遊戲也只是幾個簡單的單機遊戲,娛樂指數非常低。
  • 網絡電影《布娃娃》賀歲檔爆紅 專家揭秘影片成功的「門道」
    為何一部小成本製作的網絡電影,能在大片雲集的「賀歲檔」中「搶」下這麼大的流量?為此記者採訪了觀眾、主創團隊和業內專家一是抓住了過節期間,「催婚」這一流量話題。無論是彈幕還是影評中,很多看完影片的觀眾都表示,影片用布娃娃來應對催婚,看似匪夷所思,卻讓自己有「試一試」的衝動,而記者身邊有年輕觀眾也表示,男主角的經歷取得了「被催婚」年輕人的共鳴,影片被熱議在情理之中。
  • 二龍湖浩哥新片《四平青年之三傻罪途》獲電影協會專家高度認可,專家:至今為止極好的網絡電影 .
    、表達手法、社會意義、風格質感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深度鑑賞,該片的提前點映不但獲得了業內專家們的聯合力挺,還刷新了資深影評家對網絡電影的刻板印象,引起電影協會高度重視。熱愛電影的人都知道,《美國往事》被稱為人生必看的史詩級電影,《四平青年之三傻罪途》作為熱門IP《四平青年》系列轉型的扛鼎之作,在即將上映之際便獲得如此高的美譽,實在讓人賺足期待。
  • 洛麗塔電影講的是什麼 洛麗塔電影是什麼故事
    說到洛麗塔,很多人都會想到lolita衣服,這裡要給大家講的是電影洛麗塔。那你知道洛麗塔電影講的是什麼嗎?下面就來看看洛麗塔電影是個怎樣的故事吧!  洛麗塔電影講的是中年男子亨伯特與少女洛麗塔的情愛故事。
  • 電影《齊天大聖》象山開機,翻拍經典如何避雷?業內這麼說
    「西遊記」的故事家喻戶曉,是絕對的國民級超級IP,但縱觀近年圍繞「孫悟空」的西遊改編創作,不乏被業內和觀眾質疑的作品,不少觀眾都說「我累了」。       這次電影版《齊天大聖》有創新嗎?翻拍中國最強IP有什麼方法可以避雷?記者採訪了業內人士和影迷,聽聽他們的建議。
  • 業內專家評價國產電影:口碑鑄就票房 繼續扛鼎市場
    【文藝觀潮】2019年歲末,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組織學界專家評選出了「2019年十大國產影片」。在這十部影片中,既有《流浪地球》《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哪吒之魔童降世》等由主旋律電影升級而成的「新主流大片」,也有《少年的你》《地久天長》《撞死了一隻羊》《紅花綠葉》等具有較高藝術價值和觀眾認可度的中低成本影片。專家們對2019年的中國電影做了深入分析與多方位的回顧,認為新主流大片已經成功晉級,良好的口碑鑄就了票房效益。未來,新主流大片還將繼續扛鼎市場。
  • 都經歷了什麼?迪士尼為何差點無法完成,《小美人魚》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經歷了許多的波折,直到與觀眾們在影院中見面,並且取得了成功。那麼,在這部1989年電影的幕後,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讓這部電影,差點無法與我們見面?迪士尼很早就打算將安徒生《海的女兒》,拍成電影《小美人魚》是華特迪士尼自己在30年代末,就考慮改編成電影的一個故事,並作為故事片的一部分。
  • 中國電影票房能否登頂200億?業內預測目標有望達成
    馬上到來的12月18日將會是「勢必功成,在所一役」,因為這天將會有《緊急救援》《神奇女俠1984》兩部大片上映,他們的票房成績將會影響到今年內地影市的整個戰局。兩部大片PK成年終影市分水嶺雖然中國影市持續回暖,但疫情還是很大程度影響到了各大片商的戰略部署,不少本是今年上映的大片調整到了明年春節檔和暑期檔上映。
  • 中國電影票房能否登頂200億?業內預測目標有望達成
    馬上到來的12月18日將會是「勢必功成,在所一役」,因為這天將會有《緊急救援》《神奇女俠1984》兩部大片上映,他們的票房成績將會影響到今年內地影市的整個戰局。  兩部大片PK成年終影市分水嶺  雖然中國影市持續回暖,但疫情還是很大程度影響到了各大片商的戰略部署,不少本是今年上映的大片調整到了明年春節檔和暑期檔上映。
  • 從《警察故事》到《急先鋒》,他才是成龍電影的制勝法寶
    ,《警察故事3》《紅番區》《警察故事4》,它們講的都是孤膽警察對抗犯罪集團的英雄故事。他們開始脫離香港電影一貫平民化的視點,嘗試融入到更宏大的主題敘事中去,於是就有了成龍電影中少見的奇幻古裝片《神話》。演慣了警察的成龍,這次演了一個考古專家,之後他在《十二生肖》《功夫瑜伽》中的角色,也都與此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