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具收藏價值的古典唱片,這家音像店帶給你驚喜

2021-01-11 聲音圖書館

提起淘碟,80後的小夥伴對此應該並不陌生,那時候大學門口可以說是淘碟聖地,一到晚上門口地攤擺滿了各種碟片,很多都是打口碟,種類繁雜,價格便宜,學生們放學後蜂擁而至,生怕有好碟被別人搶先了,城管一來,一幫人慌忙收起,一切又恢復平靜現在。

現在打口碟也不見蹤影,我們有更多的方式去購買唱片,淘寶,亞馬遜等。可是網購是要承擔一定的風險,有的唱片買回來才發現和描述的不一樣,說到現在還存在的實體淘碟地,你最先想到哪裡呢,廣州,北京,還是香港。而在東莞就有一家仍在堅持唱片文化的工作室。

巫工作室位於文創園1棟216室,園內很安靜,從1棟的彩虹樓梯上去便能看到。從玻璃門口是一個陳列的展廳,燈光昏暗,有種溫暖又復古的感覺。工作人員從裡面走出,將廳內的燈光全部打開,大廳內頓時亮了起來。近3米的高架上陳列著公司這些年的硬體產品,在燈光的映射下,優雅,高貴又簡潔大方。CD機、黑膠唱機、音樂盒一件件勾起塵封記憶的經典物件再次重新展現,最上面的一層掛著幾幅具有年代感的油畫,相得益彰。

廳內另一側較矮的柜子則是CD陳列櫃,裡面擺滿了各種各樣的唱片,我們熟悉的披頭四,阿黛爾,泰勒,周杰倫,五月天,崔健,新褲子,痛仰,更多的是我叫不上名的一些唱片,排列緊密而整齊。還有一列是專門擺放世界民族音樂,這些唱片都是很少見到的。

在收銀臺的後面還陳列著一些珍貴的套裝和舊版的古典CD,很多都是德版,歐版,日版等,以DG,Decca居多,這些都是古典CD裡的珍品,極具收藏價值。一些珍貴的CD裝裱在相框裡,使得這些唱片不僅是聽覺上的享受,更給人帶來視覺上的音樂想像。在這裡還發現崔健的第一張專輯裝裱相框,大愛。

裡面是一個試音室兼會客室,挑選好的唱片均可在這裡試聽,裡面的唱機都是巫工作室自己的品牌,音箱有自己製作的也有兩套其他品牌,非常專業,還可以邊聽音樂邊喝點茶水,放鬆一下心情。

走到巫工作室最裡面是一個黑膠唱片收藏室,裡面粗略估計有上千張的黑膠唱片,大部分是古典唱片,這些極少見到的黑膠唱片竟然在這裡有這麼龐大的數量,真是東莞黑膠唱片的寶藏地。貝多芬、莫扎特、巴赫、這些西方古典音樂史上的裡程碑人物,肯定不會想到還能有這樣的方法刻錄下經典的樂譜。據老闆介紹有些唱片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五六十年前,隨手拿起一張放在唱機上,唱片慢慢的旋轉,發出來自舊時代的聲音,現真的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店裡的老闆說所有的唱片都是正版唱片,因為自己很喜歡收藏唱片,所以是不會賣盜版的,大家可放心購買。

相關焦點

  • 東莞這家隱蔽的音像店中,藏著上千張黑膠和CD唱片
    據美國唱片協會(RIAA)報告顯示,美國 2019 年黑膠唱片銷量收入將會超過實體 CD 銷量收入,這是 1986 年以來的第一次。該報告指出,黑膠唱片 2019 年上半年銷量收入為 2.241 億美元(860 萬張),實體 CD 上半年銷量收入則為 2.478 億美元(1860 萬張)。按照這樣的趨勢,黑膠唱片的銷量很快就會趕超實體 CD 銷量。
  • 城市唱片地圖丨天津,音樂與相聲同在
    本周的唱片地圖,就來到了天津站!很多人對天津的印象,還停留在煎餅果子和極具天津味兒的茶館相聲……錯了!今天和大家來介紹天津的唱片店!黑熊,本人是MP3時代的唱片收藏者。也是Sonic Candy聲音堂唱片店及Nic Club創始人,獨立民謠唱作人,資深唱片發燒友。天津喜歡音樂的朋友對這個名字應該並不陌生,至今已經作了十五年的唱片銷售,主推各種獨立/電子/JAZZ唱片。聲音堂最早是在舊八裡臺文化市場當時叫八裡臺音像店。
  • 【談黑膠】全世界最好的古典音樂黑膠唱片店
    這並不奇怪,音樂就是他的老本行,他做了一輩子的音樂會記者和音樂評論家,絕大多數我只能在唱片封面上見過的人他都採訪過。到了50多歲的時候,他倦了,就開了這家唱片店。不過他現在也還在音樂圈裡活躍著呢,前兩年還參與了一個室內樂團的組織,就叫霍倫斯坦室內樂團,而且還出了唱片,當然是LP。擁有自己的室內樂團的唱片店,全世界找得出第二家嗎?
  • 香港旅遊攻略 | 喜歡音樂的你不能錯過的音像店!
    香港這座包容萬象的城市也有著很多值得耗上半天的音像店對於喜歡音樂的我們這不失為一個好去處如果你喜歡淘老碟,尤其是黑膠碟,舊書,舊雜誌,舊DVD等等的老物,來源:港生活這家二手店老闆本身也愛好收藏,一番累積下來,黑膠碟已經有二萬張,二手書也過萬本,CD幾千張!
  • 唱片地圖(42)你ins這些唱片店嗎?——瀋陽站②
    在角落的一塊小區域中,靜靜地放置著一臺復古留聲機,發出沙啞的歲月的歌聲,後面的書架中擺著幾十張黑膠唱片,數量不多,主要以古典和華語經典為主,同時也還有一小部分CD唱片,也是以古典為主。這裡每天晚上都有電影放映活動,同時還有名曲賞析和朗讀者等文化活動。
  • 5000+黑膠唱片!100+手提收錄機!昆明這家寶藏店只為音樂發燒!
    隨著社會的發展,唱片店、音像店在急劇銳減,但是,音樂的實體經濟也有一些新氣象,「唱片店」仍有生存空間。這裡除了音響、CD、唱片等和音樂相關的東西,還有楊老先生收藏的許多有意思的小物件,以及藝術家朋友的版畫等,可以說是楊老先生的寶藏庫了。
  • 極具收藏價值的7幅國畫(附圖片)
    基於對正和島平臺價值與做事風格的認同,三位大師把「翰墨三人行」的作品授權給正和島做獨家傳播與鑑賞。在創意無處不在的今天,藝術對商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三位文學藝術大家的聯袂之作極具收藏價值,定能帶給正和島上的企業家們以溫暖與啟示。以下為德龍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丁立國的評鑑。已刊登在正和島《決策參考》2020年12月刊。
  • 大家都用手機聽歌的時代,這家唱片店竟然還在賺錢,甚至有人排隊來...
    要說懷舊,還得是小時候最愛跑的音像店,什麼都有,不管是唱片還是磁帶,那個時候都是寶貝。只是現在音像店好像都沒有了,想問問志玲能不能找找。在網上做過攻略後發現,早在2013年,杭州城區內的音像店就不到50家,現在7年過去了,再加上疫情的影響,不知道還能夠剩下多少。
  • 他們這樣說丨成都黑膠唱片店指南
    周董的老拍檔方文山認為:「黑膠音色有聽覺質感,是一種聽覺美學.而杰倫的音樂本身就是指標、經典,所以夠資格列入聽覺美學的範疇內,就好像『時空膠囊』,把聽覺記憶鎖在黑膠唱片裡面,值得收藏。」儀式感、對音樂的還原度,又或者是在虛擬數字時代中提供了一種能握在手中的確定感,關於黑膠的魅力,是可以說上三天三夜的話題,可我們更希望,你能走進唱片店,親自感受一下。
  • 大家都用手機聽歌的時代,這家唱片店竟然還在賺錢,甚至有人排隊來聽歌
    要說懷舊,還得是小時候最愛跑的音像店,什麼都有,不管是唱片還是磁帶,那個時候都是寶貝。只是現在音像店好像都沒有了,想問問志玲能不能找找。在網上做過攻略後發現,早在2013年,杭州城區內的音像店就不到50家,現在7年過去了,再加上疫情的影響,不知道還能夠剩下多少。
  • 黑膠唱片收藏張國榮《側面》欣賞
    #黑膠收藏指南#真的很難用語言形容這張唱片帶給人的驚喜,因為它太完美了。不管是從選取還是整體的造型設計實在讓人過目不忘,印象深刻。該唱片發行於1989年,熟悉哥哥的朋友都知道,1988年對於哥哥而言非常重要,這是他前半生中最重要的幾年之一,也是音樂到達巔峰的時候,這張製作精良,名曲集中的唱片,不僅是是當時給廣大歌迷的回饋,也是現在很多唱片收藏著期待的收藏佳品。這張碟對於哥哥來說,非常重要。裡面收錄的《側面》和《放蕩》幾乎是演唱會必唱。除此之外還有非常經典的情感的刺、暴風一族、別話等等。
  • 資深黑膠「發燒友」陸善存:23年收藏3萬張黑膠唱片
    在海口,有這樣一位黑膠唱片「發燒友」,他叫陸善存。在這個圈子裡,陸善存被親切稱為「老陸」,是公認的資深黑膠「發燒友」。20多年裡,他收藏了3萬張黑膠唱片,囊括古典音樂、民樂、港臺流行樂等,花費數百萬。當年他出差到廣州時,碰上一家專賣黑膠唱片的音像店,本打算是隨便看看的他,一聽到黑膠唱片的聲音便痴迷上了。當時黑膠唱片市場正走向低潮,剛好這家店在甩賣,他一次挑了100多張。從此,他一發不可收拾,每次出差廣州、北京、上海都要逛音像店淘黑膠唱片。2007年後,網絡盛行,因為網上的資源更多、性價比更高,老陸也轉戰到網絡上淘黑膠唱片。23年來,老陸收藏的黑膠唱片逾3萬張,投入超過300萬元。
  • 【音響】時光在歌唱:黑膠唱片收藏的不僅僅是聲音
    2012年GZ Media的黑膠唱片產量達到 700萬張,2013年達到 1000萬張。GZ Media 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黑膠唱片生產商,客戶包括音樂出版業巨頭環球音樂集團,索尼音樂和華納音樂公司等。「黑膠唱片是一個讓人費解的動物」,GZ Media的商業總監告訴路透社,「每個人都認為它在慢慢消失,然而它卻捲土重來。」
  • 古典音樂博客——關於LP唱片的收藏(一)
    主持人:鄧小寧(GD),OH-TECH工作室製作人本期嘉賓:劉士琿:北京市歐博音響技術公司 總經理姚   吉:國內著名LP黑膠唱片收藏家
  • 林燕‖遺失的街角音像店
    70、80後中山人對曾經的「音像店」再熟悉不過:門口貼著新唱片海報,大音響豎起,循環播放著不倦怠的調調。日落時分,穿過老街來到何山的音響店。滿地滿桌的音響設備、數據線,牆壁上掛滿何山多年來「集郵」的各種明星合影及舊海報,靠牆的架子上,密密麻麻擺著磁帶、老唱片。何山迫不及待拿出珍藏的譚詠麟唱片:「1988年,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就瘋狂迷上流行音樂咯!」
  • 十萬絕版黑膠唱片,就藏在杭州這家隱世小店,老闆更是個傳奇
    從門口頂天立地的幾十口柜子,到貓著腰才能通過的二層展臺,老金的黑膠唱片收藏涵蓋了搖滾、電子、古典、爵士、鄉村、流行等各種音樂類型,年代跨度也有從上世紀四五十年代一直到現在那樣漫長。「這是酒井法子1988年《Lovely Time》的日本首版,已經近乎絕跡了。」「這是美國古典名廠RCA的首版,海菲茨和皮亞蒂戈爾斯基的《勃拉姆斯雙提琴協奏曲》,歷史名盤啊!」
  • 常州這家開了20年的音像店,在忘不了的碟片中回憶青春...
    「給你一張過去的CD,聽聽那時我們的愛情,有時會突然忘了,我還在愛著你...」都說90後沒見過卡帶,00後的世界裡沒有CD,但我想每個聽著周杰倫、五月天還有S.H.E長大的人,一定都有一段關於音像店的回憶。
  • 五次搬遷,二十年堅守,這家開在漢街的唱片店,把自己活成了傳奇
    「給你一張過去的CD,聽聽那時我們的愛情。」到如今,距離這首「因為愛情」發行已經過去七年了。你的家裡,還留著過去的CD嗎?懷著激動和敬仰的心情,我們來到了「小宋唱片店」。這家二十年如一日的唱片店,見證了黑膠唱片與CD由興轉衰的歷史。
  • 唱片地圖(4)| 香港站——浮沉百年①
    走進Vinyl Hero,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摞摞整整齊齊的黑膠唱片,這個形似臨時倉庫的唱片店裡居然收藏著三萬多張唱片,從炙手可熱的金曲唱盤到不知名的歌手,種類繁多,應有盡有,但老闆阿Pual聊到Vinyl Hero以及那些黑膠唱片們的未來,阿Paul也是很悠閒的說這些唱片我是聽不完的了,客人喜歡就拿去好好收藏,反正我過世後也帶不去「那邊」,下一站或許就是垃圾填埋場了。「  香港是很擠的,我不喜歡擠,但我要保護這些東西,沒辦法。」
  • 古典唱片怎麼選?這本「教科書級別」唱片指南帶你入門
    但是,由於每年有數以百張的唱片發行、加上許多過去的古典音樂演出重新出現於現行的目錄中、同曲目同演奏家卻常有超過5款以上的唱片版本……因此不管是新手或行家,想要發現箇中極品皆成為一項挑戰。《紐約時報》顯然照顧到了這些樂迷的需求,他們推出了一本集結歷來古典傑作的「古典名碟收藏指南」——《紐約時報嚴選100張值得珍藏的古典音樂專輯》,由旗下資深評論家亞倫·柯金(Allan Kozinn)負責編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