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你的孩子養成白眼狼,值得所有家長看看(深度好文)

2021-02-24 股道琦兵

  總有一些人,你活得青春無敵,你過得光鮮亮麗,卻看不見你身後默默供養著你的父母,為了讓你過上更好的生活,還在向這個世界低聲下氣。

  你活得光鮮亮麗,父母卻在低聲下氣。

  前段時間,和朋友聊天,他陪一個弟弟在日本北海道旅行。我問他玩得是不是開心。他告訴我,他和弟弟不是一路人,所以旅途並不是很愉快。

  他細細跟我講道,弟弟纏著爸媽要去日本玩,他爸媽不放心,便邀請我朋友跟著弟弟過去。

  他的弟弟,家境不算富裕,剛上大學,也沒有能力自己賺錢,卻有著揮金如土的本事。就拿一件小事來講吧,日本物價很貴,一片哈密瓜要30元人民幣左右。

  朋友問我:「你能夠認同自己還不能掙錢,家裡也不是很有錢,眼都不眨只是因為口渴了,不肯買水卻一口氣吃了三片哈密瓜的小孩嗎?」

  這孩子,讓我想到一句印象很深刻的話:父母尚在苟且,你卻在炫耀詩和遠方。

  身邊這樣的人,挺多的。

  我另外一個朋友,家庭條件很一般,卻把日子過得很「高級」。

  她嫌單位盒飯難吃,每天中午出去下館子,下午還必定訂一杯十幾塊錢的奶茶外送。和她一起出去逛街,她總會拉著我吃人氣很高、價格也很昂貴的餐廳。

  和她旅遊,她對景區裡各式物價虛高的食物和紀念品,向來都是瀟灑地買買買,花錢如流水。臭豆腐不算好吃,她嘗了一塊,吐出來,嫌惡地皺皺眉,扔了。

  我都不敢勸她花錢別太大手大腳。每次試圖奉勸她,她都不服氣地斜著眼,搬出她的那兩句名言,理直氣壯地開腔。

  第一句,「女孩子,要富養」;

  第二句,「出來玩,就一定要開心,別太在乎錢。」

  似乎我要是勸她適當地節約,倒顯得我太摳門、太小氣了。


  我本以為她必定家境殷實,直到有一次去她家裡。她住在城郊的民房裡,老舊潮溼,又窄又小,從一樓上二樓,要從一個很陡峭的樓梯爬上去。

  她的奶奶穿著她高中時的校服外套,坐在家裡揀菜。她問奶奶怎麼不去打牌,老人家說:「這兩天輸了幾十塊錢,今天不高興去了。」

  我借用他們家衛生間,奶奶不忘囑咐我,要用桶裡盛的洗過拖把的水衝,別按按鈕,水一衝譁啦啦的,浪費錢。

  正是這樣節儉的老人,卻把自己靠賣菜一塊一塊攢來的積蓄,盡數交給孫女,任由孫女揮霍。

  中午和她爸爸媽媽一起吃飯,她爸表態,不指望她賺錢養家,她賺的那點工資,給自己吃穿用度就好了。

  後來,那位朋友約我假期一起去旅遊,向我提起冬天上下班很冷,她準備買車,家裡人也同意給她買。聽到這些,我都只能笑笑,不知道該回應些什麼。

  有句笑話這樣說:「我視金錢如糞土,爸媽視我如化糞池。」

  我們這一代,不少人如此。

  前段時間網上討論孩子究竟該窮養還是富養,提倡富養的人問:男孩要窮養?你孩子跟你多大仇啊?

  我也想問問那些拿著父母的血汗錢揮霍無度的子女:孩子要富養?你爸媽欠你多少錢啊?

  我認識一個男生,他從上大學後到工作前的所有花銷,都是向父母打了欠條的。偶爾出行旅遊花的錢,也是靠自己兼職打工賺來的。工作後,他就從每個月的工資裡抽錢一筆筆地償還父母。

  孩子成年後,父母已經沒有了撫養義務,壓根不必探討窮養、富養的話題。可現實情況是,不少人結了婚,還讓爸媽背房貸。

  如果你和我一樣,出身於平凡的家庭,那麼你應該很清楚,父母掙來的每一分錢,都很不容易。

  當父母在烈日炎炎下滿頭大汗地從事體力勞作時,當父母在小小格子間裡腰酸背痛地從事腦力勞動時,你一頓大餐就消費掉他們一天的薪水,真的不會有一絲絲愧疚嗎?

  當父母被領導大呼小叫的時候,當父母被客戶呼來喝去的時候,你卻在呼朋引伴、瀟灑度日,真的不會於心不忍嗎?

  當你用iPhone、iPad、Mac把自己全副武裝的時候,父母卻連買個10塊錢100M的流量包都要思忖好久,最後還沒捨得買;

  當你穿著一身說得出名字的品牌,一雙鞋就要幾千塊的時候,父母卻在穿著被你淘汰的舊鞋,他們不懂你說的品牌,你還笑他們落伍;

  當你覺得你的知識、素養、視野都遠超父母,因此嫌棄父母「沒見過世面」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其實,正是父母託舉著你到更高的地方,你才有機會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你活得青春無敵,你過得光鮮亮麗,卻看不見你身後,默默供養著你的父母,為了讓你過上更好的生活,還在向這個世界低聲下氣。

  別在缺錢的時候才想起父母,他們不是ATM,他們胸膛上有溫度,他們心跳裡有感情。

  爸媽愛我們,愛得不容易。在遠方的,給母親打個電話吧,跟媽媽說聲感謝不丟人;在身邊的,記得回家吃飯,如果再能買個小禮物,相信媽媽會逢人念叨好久好久……千萬別忘了,也問父親好。

相關焦點

  • 別把孩子養成白眼狼,值得所有家長看看(深度好文)
    前段時間網上討論孩子究竟該窮養還是富養,提倡富養的人問:男孩要窮養?你孩子跟你多大仇啊?我也想問問那些拿著父母的血汗錢揮霍無度的子女:孩子要富養?你爸媽欠你多少錢啊?我認識一個男生,他從上大學後到工作前的所有花銷,都是向父母打了欠條的。偶爾出行旅遊花的錢,也是靠自己兼職打工賺來的。工作後,他就從每個月的工資裡抽錢一筆筆地償還父母。
  • 別把你的孩子養成白眼狼(值得所有家長看看!)
    前段時間網上討論孩子究竟該窮養還是富養,提倡富養的人問:男孩要窮養?你孩子跟你多大仇啊?我也想問問那些拿著父母的血汗錢揮霍無度的子女:孩子要富養?你爸媽欠你多少錢啊?我認識一個男生,他從上大學後到工作前的所有花銷,都是向父母打了欠條的。偶爾出行旅遊花的錢,也是靠自己兼職打工賺來的。工作後,他就從每個月的工資裡抽錢一筆筆地償還父母。
  • 家長這3種行為,容易把孩子養成「白眼狼」,將來受苦怪不得別人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父母把孩子帶來世界上來,都是希望孩子能夠健康成長,開心快樂,自己老年之後能夠享受天倫之樂。但是,父母與孩子的相處是一門學問,家長的行為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家長的一些行為會導致孩子變成白眼狼,不願意親近父母,甚至怨恨父母,容易把孩子養成"白眼狼",將來受苦怪不得別人。
  • 孩子養成了「白眼狼」,身上發現有徵兆,教你這三招管好
    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很多大人都想要回到孩童時候繼續做一個無憂無慮的小朋友,除了是因為作為孩童來說沒有過多的壓力和煩惱之外,更多的是因為孩童身上的那份生命力,似乎對一切事物都有一切無限的精力,總是興致勃勃的。
  • 李玫瑾坦言:「白眼狼」的孩子,從小就有苗頭,這3個特點藏不住
    李玫瑾坦言:「白眼狼」的孩子,從小就有苗頭,這3個特點藏不住有關孩子的教育的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家長們關注的地方,因為,大家都希望小孩將來可以有出息,懂事孝敬,以便讓小孩健康成長,家長願意傾盡所有,給孩子好的教育,最好的生活
  • 為什麼孩子長大後會變成「白眼狼」?家長看看是否犯了這3個錯誤
    孩子會不會成為白眼狼,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擔憂,尤其是一些觸目驚心的不孝子案例,也讓家長開始擔心自己的孩子有沒有這樣的趨向,甚至開始觀察自己的孩子有沒有這樣的"端倪"。案例:之前,就有這麼一件事讓不少家長感到難過,這個報導裡面的兒子因為父親喝醉酒耽誤了行程,因此直接大打出手,對著父親的臉連續扇了三巴掌。
  • 孩子出現這3種表現,預示著正在嫌棄父母,小心養成「白眼狼」
    別看孩子年齡不大,說出來的話就像一根根針一樣,扎的人心疼,很是讓小張下不來臺。而且,小張家的兒子,回到家就把書包一甩,像大爺一樣在沙發上一躺,讓小張端茶倒水的伺候著。每天都挑剔飯菜的味道不好,小張做的飯太軟了,太硬了,太鹹了,太淡了。小張說感覺再這樣下去,孩子遲早會變成「白眼狼」,指望孩子給自己養老的可能性更小。老話常說寵狗上灶,寵兒不孝。
  • 孩子慢慢變成「白眼狼」?這四種家庭逼出來的,家長要反思了
    長大後,我們就像剛出巢的雛鳥,在遠方飛走了,而母親卻在等著我們回來,眼睛望著遠方,眼裡有擔憂、有期待、有欣慰,在父母眼裡,孩子大多是她的整個世界。但為什麼有的孩子慢慢變成了"白眼狼"?其實這四種家庭都是被逼出來的,所以家長要反思。什麼樣的父母才能慢慢把孩子變成"白眼狼"?
  • 孩子若有這三個情況,長大後很容易成為「白眼狼」,家長們要注意
    每個做家長的都精心照料著寶寶長大,每個家長肯定都不希望自己精心照顧的孩子最後成為「白眼狼」。所以說,想要培養出一個感恩的孩子,就應該從孩子小時候抓起。如果家長能夠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給予糾正,那麼一切都不算晚!
  • 「白眼狼」的孩子,不用20年,從小就有苗頭,這3個特點藏不住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導語當前,由於物質生活的提升和父母的過度寵溺,很多孩子開始出現驕縱的性格。家長為孩子起到示範作用孩子的行為大都會受到父母行為的耳濡目染,所以家長如果想要孩子學會感恩,首先自己要做好表率的作用,身體力行地告訴孩子應該如何學會感恩。2.
  • 打小愛說這3類話的娃,長大多是忘恩的「白眼狼」,家長趕緊糾正
    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家長們好不容易把孩子撫養長大,自然希望他們有出息後可以光宗耀祖。而且人多少都會有些私心,孩子長大父母年紀也大了,會渴望子女陪伴,也希望兒女可以承擔贍養義務,安度晚年。羅大爺看到這種情況,拿出放了一段時間的點心讓孫子先吃些墊肚子,沒想到孩子卻說:「不要你管,我才不吃這些東西」。媽媽聽了兒子的話十分生氣,對公公說:「不要慣他,就讓他等著,不然孩子長大了會成為『白眼狼』」。媽媽之所以說孩子容易成為「白眼狼」是有原因的,首先孩子不懂得體諒父母,其次出言不遜,對老人不尊重,這些都是不孝的典型表現。
  • 22歲男孩殺害親生父母:父母的這3種行為,容易將孩子養成白眼狼
    總之,父母將孩子辛辛苦苦養大,孩子沒有感恩,卻成了白眼狼,這也從側面說明了父母教育的失敗。父母的這3種行為,最容易將孩子養成白眼狼1.父母無底線縱容孩子幾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將孩子當成手心寶貝來對待,儘可能地將世上所有的好東西都給孩子,這無疑是很多父母的心態。但一些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卻忘了把握分寸,將自己的地位放得太過卑微,將最好的東西都給了孩子。讓孩子養成了自私自利,不懂感恩的性格,有的孩子甚至處處嫌棄父母。
  • 長大後成「白眼狼」的孩子,小時候有這4個先兆,希望你家娃沒中
    沒有父母想辛辛苦苦養出來的孩子是「白眼狼」,所以,在兒童時期的教育,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為了孩子也為了自己,不能慣縱孩子的一些「臭毛病」。長大後成「白眼狼」的孩子,小時候有4個先兆1.隨意頂撞父母3-10歲的孩子正屬於叛逆的高峰期,這時的孩子有了獨立的意識,有些不懂事的孩子生活中就會隨意頂撞父母、反駁父母。
  • 李玫瑾:長大是「白眼狼」的孩子,從小就有苗頭,三個特點藏不住
    1.小孩自私自利孩子小的時候一般對自己的東西佔有欲比較強,家長們覺得一切等長大就好了,這樣想是不對的,如果孩子只是單純的不想分享自己喜歡的東西還好,但如果他常常把「這是我的東西,你不能碰」「我的玩具你不能玩」這樣的話掛在嘴邊,
  • 孩子出現3個特徵,長大可能成為白眼狼,如何培養孩子的孝心?
    文丨十月育兒小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古人說:「百善孝為先」,如果某人不孝順,他的行為再好也沒有用。直到現在,孩子都進入了高中也經常玩遊戲,李珍勸孩子,但他說:「我的事不用你管,給我錢就行了,快去吧。」聽了這話李珍心都涼了,自己10月懷孕生的兒子如今只認錢不認娘。
  • 家長與青春期的孩子溝通:你覺得是對的,就有多錯!(深度好文)
    「你走路不能挺直腰嗎?本來個子就矮,還馱著背,一點朝氣都沒有。」 「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不僅要上學,還要幫家裡幹農活、做飯。就這樣,我的成績也在班裡名列前茅。你看看你,天天什麼不幹,就學習,還能考成那樣!你對得起誰?」 「以後不要跟小濤玩了。那個孩子,從小爹媽不管,學習又差。
  • 寧靜痛斥:孩子不孝是家長活該,大膽發言值得家長反思
    關於孩子不孝順的現象,靜姐的觀念沒有像我們平時一樣,覺得是孩子的錯,而是面對鏡頭直面炮轟家長,痛斥能養出不孝孩子的家長"活該"。靜姐說:"家長被孩子趕出去的,兒子幫著兒媳婦把家長整得很慘那種,活該啊,怎麼沒把你整死!
  • 不想把孩子養成白眼狼,這三件事上父母一定要狠下心!
    文丨木棉媽媽沒錢為什麼還要生下我?天津一男子是家裡獨生子,本該奮鬥的年紀,卻對工作挑三揀四,結婚買房買車彩禮,全都是衝父母要錢,買房掏空了二老幾十萬的積蓄後,彩禮錢實在拿不出了母親含淚控訴:你要是再逼我,我只能去跳樓了!
  • 一些無知的父母正在把「富養」孩子徹底的養成了「白眼狼」
    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家長捧在手心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無論自己的經濟條件怎樣,都絕不肯讓孩子吃一點點苦。結果呢就造成現在的孩子是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一味地依靠父母,而自己卻變得虛榮懶惰。曾國潘說過:「看一個家庭興旺與否,就看子侄輩有沒有睡懶覺的。」
  • 「你到底死不死?我只有7天假」:千辛萬苦把孩子養成「白眼狼」,錯在哪?
    文|阿哩「百善孝為先」,是流傳至今的傳統美德,但孝順不是孩子生來就有的天賦,需要家長們將這種品質一點點滲透進孩子的教育裡,否則只能「自討苦吃」。不久前,看到一則讓人無奈的新聞,兒子在病重的父親面前發問,「你到底死不死,我只有7天假」?讓無數網友看完後,又心寒又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