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農業的發展和人類歷史的進步息息相關,糧食安全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是維護社會穩定的基礎,對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中國來說更是如此。然而,想要在農業上繼續取得進步,就不得不參考、借鑑美國農業的發展歷史。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也是全球農業最發達的國家,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美國農業一直在不斷地進步。比如大豆的產量就實現了40年連漲,小麥、玉米等主要農作物的產量也在不斷攀升。
縱觀美國農業歷年來的變化,美國農業最強的秘密武器就是將科技融入農業的現代化智慧農業。通過發展智慧農業,美國實現了高度發達的農業機械化、規模化和信息化。
完備的機械化耕種設備讓美國農民的勞動生產變得更加輕鬆和高效,規模化帶來了數量龐大的產量,和統一標準的農產品質量。
而最重要的農業信息化,則成為了農民們和市場對接的"眼睛"和"耳朵"。信息化技術已經滲透到美國農業生產、加工、運輸、銷售、出口的每一個環節,促成了美國精確農業的興起,也在極大程度上提高了美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今,中國也意識到了發展智慧農業的重要性,並借鑑美國經驗邁出關鍵一步,全國各地都開始了農業升級轉型的變革!
比如魔都上海,就在浦東率先落地了全自動活體蔬菜栽培系統,該套系統集播種、育苗、移栽、生產、採收功能為一體,生菜從移栽到採收僅需15-28天。鼎鼎大名的山東壽光,也打造了用機器人進行農業生產的智慧農業科技園。
不僅如此,近年中國網際網路和物流飛速發展,也給農業帶來了全新的可能性。比如全國最大的農產品上行平臺拼多多,就牽手聯合國糧農組織和浙江大學,共同推出了"2020全球農創客大賽"。
大賽匯聚了全球超過150個青年科創團隊,共同在數字農業領域集思廣益,在角逐冠軍的同時,也誕生了許多實用的技術和想法。
相信,這一切都只是中國農業通過網際網路等技術,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的縮影,隨著社會聚焦於農業,還會有越來越多有知青年加入到現代農業的建設中去。假以時日,中國的數位化農業一定會遍地開花,中美農業的差距也會進一步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