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電視劇行業各環節都呈現出一種浮躁、急功近利的狀態:劇本灌水嚴重、粗暴強插各類所謂的收視保證、大數據真假難辨、觀眾定位不明、播出平臺買劇圖保險等。同時,資本的快節奏車輪正碾壓真正的專業創作者,很多人已經忘了「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這句話。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編劇的水平決定電視劇質量高低丟失劇情和狗尾續貂是當下電視劇經常出現的常識性錯誤,我們無法像電影一樣保證每個鏡頭都有意義,但是也不能夠出現情節段落上的隨意丟失吧。為了長度生硬的節外生枝已經到了隨處可見的地步,本來非常飽滿的劇情推進,但了最後爆發高潮的時刻突然急轉直下,這樣怎麼能成為精品呢?死往往都是自己作滴!
集數增長一定是電視劇質量下降的罪魁禍首之一,向高潮推送的節奏和力度經受不住數次暫停,以及臨界點之前的垂直降落,韓劇和日劇就不像我們一樣越陷越深,姑且不說講故事的能力如何,本身故事核兒就不能支撐,人物也在這循環中沒有了吸引力。再加之各種其它業餘和不守規範,幾年內估計依然是亂象尋歡。
有時為了戲劇任務,簡單化處理對手的強弱比例,損害的絕對不僅僅是戲劇張力,更多的是降低了邏輯關係和人物壓力,這是一種弱智化的處理手法。嘴上喊著學習實際死不改正,連續幾年都有十幾集的韓劇搞得中國觀眾欲罷不能高潮迭起。可是,沒見一個公司效仿,沒見一個編劇出面力挺,也沒見一個導演出來說句實話。只見我們的電視劇越拉越長,劇情越來越水,還搞什麼IP。大腕兒天價片酬,宋仲基之前在中國是大腕兒嗎?還不是一部劇就走紅嗎!觀念要改啊!
真正的編劇是藝術家,一切表導攝等等都依託於他,他和民間藝人有太大的區別。藝人也身懷各種絕技但是難登大雅之堂,而一部作品面對全方位觀眾審視時其難度可想而知,否則就沒有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說法了。現在民間藝人紛紛要逆襲,市場混亂就是必然,但是民間藝人最終成為藝術家的一定鳳毛麟角。
咱這個行業,不怕專業的人偶爾犯錯兒做了點水平不高的作品,怕的是那些不專業的人來做專業的事情,他們通常以突破傳統打破常規標新立異而自居,破壞力十分驚人。面對這麼大的市場,面對這些年信仰缺失分辨能力不高的受眾,他們跟莆田系有幾分相似甚至可以佔領主流市場,他們是專業的經營者但不負責治好「病」。
對於專業的尊重和認識一直是我們整個社會沒有解決的事情,我們的標準一般是認錢認嘴大認名氣地位,姑且不去說這是多年的教育和體制自然產生的結果,就在全球信息化的今天還是進化與進步如此的慢也是夠地球人瞧半年的了。在這個背景下專業的人也只能放下專業紛紛傍大款權貴了,專業的荒蕪在所難免啊!
專業是需要時間積累,花時間思考,並且花學費讓你不斷地研磨才能形成,這個真的不是光有錢就能買到,或者名氣地位就能自然天成的東西。一切速成都是藉口,一切速成都是忽悠的理由,一切速成也都是耍流氓的開始。儘管專業可能不值錢,但是至少自己值得欣慰的是我的判斷還能夠靠譜,即便然並卵但我開心!
當下的電視劇不講戲劇美學和電視美學,光講感官美學和眼球經濟,一大群著名導演編劇製作人紛紛走上和走向遠離影視本來的藝術規律,它們為了粉絲把自己流放成了江湖藝人,又因為資本的嗜血把自己包裝成高級藝術商人,當面對一部韓劇竟然舉國高潮迭起時是否有人汗顏?本應量變到質變,現在是量變到變質啊!
當下的電視劇似乎離開粉絲和IP都不知道怎麼做了,然而殘酷的是恰恰這些概念的產品真的沒啥看頭兒,去除瘋狂的灌水和自嗨,產品本身實在乏善可陳。光是如此也就罷了,它們還賊心不死地灌輸扭曲的價值觀,別不同意,你讓一群本來腦殘的粉絲透過現象看本質去理性不是對牛彈琴嗎?
電視劇要不要傳達價值觀,當然要,否則還用審批手續幹嘛?但是不是每部劇審批的標準是一樣的,否則就不會有停播下檔!價值觀水準相同的劇在不同製作公司和製作人的手上報批,結果也不一樣,否則不會有人囂張有人氣的發瘋!看人下菜碟兒,看錢定方向,只要陷入這兩個桎梏你怎麼說、說再多也不圓。
電視劇也好網劇也好,真的不能以滿足廣大受眾日益低俗的審美趣味和沒有價值的價值觀作為自己的追求,這個國家是一定要管的。看看當下,越是這樣的低智低幼沒有審美層次沒有戲劇核心結構的所謂通俗作品,越是受到最大程度的追捧,仿佛是一個特定人群的狂歡,傳統是有糟粕,但是完全顛覆傳統更是新的糟粕。
再加一句,一切不從戲劇本身出發的所謂電視劇評論,都是沒話找話和耍流氓。如果都是「評」外話,那就是被金錢綁架或是一種可憐的跪舔。不論誰不注重姿勢和姿態,都會看起來非常彆扭!
幾個月之前,我見一個製片人,他跟我說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一個項目不是說劇本多麼優秀了才去做,而是這個項目適合當下有市場和足夠的認可度,那就可以啟動了」。也就是說,劇本有問題很正常但是按照正確的路子修改就成,沒有劇本是完美的,但是一個適合的項目不能等,一旦錯過,優秀的劇本也會大打折扣。
對此,我只想說,「行者,哪怕孤獨也是值得尊敬的」!然而,在生活中,我們遇到的往往不是行者,而是大面積的投機者。他們沒有堅持沒有理想沒有底限,他們可以隨時擁抱各種誘惑,並為了蠅頭小利縷縷露出自己的底來,他們理直氣壯地豐富著自己的人生哲學,在人類倒退的路上義無反顧並嘲笑那些堅持不懈的人們,行者被他們看成庸人。
投機者帶來的勢必是空心劇,如果這類劇再次抬頭,影視劇勢必走入新一輪衰退。而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是我們現在的電視劇創作者已經不知道真正的觀眾是誰了,各種數據給出了不同的人群劃分,而作品繼續做數據證明自己的正確。於是,形成了一個怪圈,以假制假,電視機、移動端前的觀眾也傻傻分不清楚。文化產業不能只剩產業沒有文化!
在亂象橫生的當下,我們也要看到各種數據背後許多主創隊伍的努力,至於最終呈現的作品是否達到了一定的高度或者價值觀與方向能不能經受住時間和社會的檢驗另當別論。畢竟,許多製作團隊還沒有到了一點依據都沒有就下手的地步,播出平臺也沒有到了有奶就是娘的境地,相互制約還存在。有制約就有希望吧!
說實話,現在的點擊率有點像大躍進時期,沒有最高只有更高。反正你也無從考證這個數據的真實性,也不需要考證這個數據的真實性,再大的泡沫也是發展和墮落的需要。即便它有原罪,但是法不責眾,大家都這麼幹我為什麼不跟著吹泡泡呢?萬一是數據產業鏈條上的一員,還要跟著分一杯羹呢!覆巢之下誰沒有原罪兒呢!
其實,現在數據市場的情況是這樣的:越接近真實的數據,越是普遍不被接受,典型的劣幣驅逐良幣。當人們都不願意接受真實的時候,社會其實已經墮落到了崩潰的邊緣!當然人類想要支配世界的欲望一直存在也沒有錯,但是到底是用能力和付出去支配,還是用虛假和陰謀去支配?無需危言聳聽,但是透支的實在太多!
有時候你看到咱們這個行業,用寧可吃藥也不原意鍛鍊身體來形容一點都不過分!吃什麼藥用什麼治療方案都不在意,但是說到鍛鍊什麼苦練內功這樣的費勁八力的事情都是愚蠢的人才去幹的事情,我們這些智商高情商更高的人還用做這個嗎?!聰明人扎堆兒按理兒絕對是好事兒,怕的是行錯方向誤入金錢深處!
在影視圈,似乎一貫吹著資本可以主宰一切的風。但到頭來,大家可以看到最終的贏家一定是「內容為王」的實踐者。不是資本不好 ,而是資本太急功近利,太過於囂張,太不按規矩和規律辦事,太想藐視一切精神的富有者,資本甚至覺得已經開始掌握宇宙真理了!這,是最危險的時候。無數的事實告訴我們,炒的最熱的,一般都是罪惡的。但我們就是沒有分辨能力和記性,當然它們也沒有能力去治理,搶劫犯怎麼去管詐騙犯呢?!
多麼希望那些超級聰明的人都去做改變這個世界,推動這個世界向前更好發展,都在做具有創造性的事情,而不是去做金錢的搬運工,不要去一心想著怎麼賺錢,想著如何把別人的錢搬到自己口袋中的機巧之事。看看周邊,這些人好像正在被追捧,直到這個國家的錢只是錢,而真正的實力和發展支柱卻紛紛倒下。
來源:影視獨舌
微博 | @小土數據
微信 | xiaotushuju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上期內容《《歡樂頌》三觀不正?!為啥?讓小土君用大數據來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