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ztantdreamer
如果你感到焦慮
人年輕時不容易從容,因為什麼都想要,卻又不知道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於是內心焦躁,行動忙亂。
從躁亂到從容有一個過程,在其中起作用的誠然有閱歷的增長,但僅此還不夠。
有的人閱歷倒是增長了,經歷了一些挫折,明白不可能什麼都要,卻仍不知道自己該要和能要的是什麼。結果不是變得從容,而是變得沮喪和消極。
真正重要的是:
第一知道你應該要什麼,人生中什麼是重要的、值得爭取的;第二知道你能夠要什麼,做什麼事最適合於你的性情和稟賦。
前者是正確的價值觀,後者是準確的自我認識,在我看來,二者是讓你的生命從容的關鍵。
——周國平《且聽生命說》
每日意圖 Vol.2527
Alexander Zalokar
他厭倦
上班的生活
想去過另外的生活
於是
他辭掉了工作
現在在找工作
——魏曉波《一個厭倦了生活的男人》
雙方相互欺騙,卻又頗為神奇地毫髮不傷,相安無事,好像沒有察覺到彼此在欺騙似的——這種顯得乾淨利落而又純潔開朗的不信任案例,在人類生活中可謂是比比皆是。
——太宰治
Mark Boardman
一個人缺乏了自覺的時候,便只像一件東西而不像人,或說只像一個動物而不像人。自覺真真是人類最可寶貴的東西。只有在我的心裡清楚明白的時候,才是我超越對象、涵蓋對象的時候;只有在超越涵蓋對象的時候,一個人才能夠對自己有辦法。
——梁漱溟《朝話》
James
常常覺得自己這一生都在與自己的性格缺陷纏鬥,都在為解決別人帶來的情緒起伏浪費時間和精力。沒有惡龍,惡龍就是自己的性格牢籠,也沒有需要解決的他人,要解決的從來都是自己的感受問題。
via@扶南
박지영
我將永遠困惑,也永遠尋找。困惑是我的誠實,尋找是我的勇敢。
——周國平
David Taylor
人都是自私的——即使聽過100遍也得不斷重複提醒自己,才能不生氣的道理:
當你年紀大點的時候,你就會發現,要使世界成為一個尚可忍受的生活場所,首先需要認識到「 人類的自私是不可避免的 」。
當你承認這樣的事實:人生在世都是為了自己,你也就不會對同胞有所奢求了。他們不會使你失望,你也會更加寬容地看待他們。
——毛姆《人生的枷鎖》
Fumio Watanabe
所有的歡樂和自由都必須要有一個據點,要有一個島在心裡,在揚帆出發的時候,知道自己隨時可以回來,那樣的旅程才會有真正的快樂。原來,自由的後面也要有一種不變的依戀,才能成為真正的自由。
——席慕蓉《給我一個島》
Jean Michel Folon
《你就是那件快樂的事》
林婉瑜
總有這樣的日子
一早醒來
感覺烏雲層層逼近
這樣的日子
必須想想快樂的事
想一想你
想一想你吧
你就是那件快樂的事
選自林婉瑜《那些閃電指向你》中信出版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