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讀詞 || 歐陽修:蝶戀花

2021-02-13 風雩詞社

◎歐陽修

蝶戀花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匯評

◆沈際飛云:末句參之點點飛紅雨句,一若關情,一若不關情,而情思舉蕩漾無邊。(《草堂詩餘正集》)

◆楊慎云:一句中連三字者,如「夜夜夜深聞子規」,又「日日日斜空醉歸」,又「更更更漏月明中」,又「樹樹樹梢啼曉鶯」,皆用疊字也。(《詞品》)

◆張宗橚云:《南部新書》記嚴惲詩:「盡日問花花不語,為誰零落為誰開?」此闋結二語似本此。(《詞林紀事》)

◆張惠言云:庭院深深,閨中既以邃遠也;樓高不見,哲王又不悟也。章臺遊冶,小人之徑,雨橫風狂,政令暴急也。亂紅飛去,斥逐者非一人而已。殆為韓、範作乎?又云:此詞亦見馮延巳集中,李易安《詞序》云:「歐陽公作《蝶戀花》,有『庭院深深深幾許』之句,餘酷愛之,用其語作『庭院深深深數闋』,其聲即舊《臨江仙》也。」易安去歐公未遠,其言必非無據。(《張惠言詞選》)

◆孫麟趾云:如「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江上柳如煙,雁飛殘月天。」「西風殘照,漢家陵闕」皆以渾厚見長者也。詞至渾,功候十分矣。(《詞徑》)

◆譚獻云:或曰:「非歐公不能為。」或曰「馮敢為大言如是。」讀者審之。又云:宋刻玉玩,雙層浮起,筆墨至此,能事幾盡。(《譚評詞辨》)

◆黃蓼園云:首闋因楊柳煙多,若簾幕之重重者,庭院之深以此,即下句章臺不見,亦以此。總以見柳絮之迷人,加之雨橫風狂,即擬閉門,而春已去矣,不見亂紅之盡飛乎?語意如此,通首詆斥,看來未必有所指。第詞旨濃麗,即不明所指,自是一首好詞。(《蓼園詞選》)

◆王國維云:固哉皋文之為詞也。飛卿《菩薩蠻》。永叔《蝶戀花》,子瞻《卜算子》,皆興到之作,有何命意,皆被皋文深文羅織。阮亭《花草蒙拾》謂坡公命官磨蝎,生前為王珪、舒亶輩所苦,身後又硬受此差排,由今觀之,受差排者,獨一坡公已耶。(《人間詞話》)

相關焦點

  • 為你讀詩 | 蝶戀花——歐陽修
    ▼        此詞據李清照《臨江仙》詞序云:「歐陽公作《蝶戀花》,有『深深深幾許』之句,予酷愛之,用其語作『庭院深深』數闋。」李清照去歐陽修未遠,所云當不誤。 ▼       此詞寫閨怨。詞風深穩妙雅。所謂深者,就是含蓄蘊藉,婉曲幽深,耐人尋味。此詞首句「深深深」三字,前人嘗嘆其用疊字之工;茲特拈出,用以說明全詞特色之所在。
  • 歐陽修《蝶戀花》淚眼問花花不語
    ,歐陽修的作品《蝶戀花》。三蘇、王安石和曾鞏,都是布衣出身,通過歐陽修這位伯樂才得以揚名、受到重用,歐陽修對宋代文壇的貢獻,由此可見。歐陽修自己在散文、史學、詞學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詣,是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 與晏殊的詞相比,歐陽修其實也是沿襲著先前五代詞人的老路,詞風婉轉纏綿,但他創新的成分要比晏殊更多些。
  • 納蘭性德的《蝶戀花》,致敬歐陽修,一往情深
    當然,納蘭性德也是非常厲害的,是配得上"清朝第一詞手"這個稱號的。今天就一起來看一首他的作品——《蝶戀花》。先來看看原文:《蝶戀花·出塞》今古河山無定據,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滿目荒涼誰可語?西風吹老丹楓樹。從來幽怨應無數?鐵馬金戈,青冢黃昏路。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
  • 王運思:語淺意深 渾然天成 ——讀歐陽修詞《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一首小詞《蝶戀花》 ,千百年來讓人讚賞不已,但它只不過寫了一種極平凡的題材——閨怨,描繪了一種極常見的場景:深宅大院中的一位少婦正滿懷幽怨,凝神望遠,盼夫歸家。這平常人平常景平常事,到了填詞名家歐陽修①筆下,就煥發出了奪目的光彩。詞的開頭作者一連用了三個疊字「深深深」,來摹寫閨中少婦所處的環境——庭院之幽深。
  • 蝶戀花詞
    但是晏幾道並沒有成為當時文壇的領袖,當時文壇的領袖是歐陽修:蝶戀花·歐陽修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歐陽修作為一個詩文精通的前輩,在柳永之後進一步引導了宋詞的發展,然後,接替歐陽修的是有名的蘇軾:蝶戀花·蘇軾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 【北宋】歐陽修《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宋:歐陽修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清人劉熙載說:「馮延巳詞,晏同叔得其俊,歐陽永叔得其深。」(《藝概·詞曲概》)在詞的發展史上,宋初詞風承南唐,沒有太大的變化,而歐與馮俱仕至宰執,政治地位與文化素養基本相似。因此他們兩人的詞風大同小異,有些作品,往往混淆在一起。此詞據李清照《臨江仙》詞序云:「歐陽公作《蝶戀花》,有『深深深幾許』之句,予酷愛之,用其語作『庭院深深』數闋。」李清照去歐陽修未遠,所云當不誤。此詞寫閨怨。
  • 歐陽修《蝶戀花》與李清照《臨江仙》,該如何解讀?
    歐陽修有一首名詞,叫《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那一眼望不到頭的庭院啊,不知院子究竟有多長?
  • 筆墨詩抄 歐陽修《蝶戀花》
    >點擊文章頂部「詩詞文學」加關注,將您撰抄的作品或句子發照片給我,有機會入選下期『筆墨詩抄』『 筆墨詩抄 | 第134期 』撰抄人:Tilly撰抄作品:歐陽修《蝶戀花》(《藝概·詞曲概》)在詞的發展史上,宋初詞風承南唐,沒有太大的變化,而歐與馮俱仕至宰執,政治地位與文化素養基本相似。因此他們兩人的詞風大同小異,有些作品,往往混淆在一起。此詞據李清照《臨江仙》詞序云:「歐陽公作《蝶戀花》,有『深深深幾許』之句,予酷愛之,用其語作『庭院深深』數闋。」李清照去歐陽修未遠,所云當不誤。此詞寫閨怨。詞風深穩妙雅。
  • 宋詞|歐陽修《蝶戀花》
    【注釋】蝶戀花:詞牌名。又名《鳳棲梧》《鵲踏枝》等,雙調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韻。翠苑:種滿綠樹的園林。紅芳:花草。綺(qǐ)席:華美的筵席。流鶯:翻飛的黃鶯。紫陌:東西方向的路為陌,用紫色土鋪成的路故稱作紫陌。這裡用來泛指都市郊外的大路。
  • 這一首蝶戀花,李清照酷愛首句,有人說作者是歐陽修?
    宋詞的發展從五代即已開始,馮延巳首開婉約而清麗詞風之先河,馮延巳的詞,後有晏殊的承襲,再至歐陽修得其精髓。在馮延巳的《陽春集》和歐陽修的《六一集》裡都收錄了同一首詞,這首詞就是《蝶戀花》。蝶戀花原是唐教坊曲,後用作詞牌,本名「鵲踏枝」。關於這首詞的作者,眾語紛紛,卻無定論。
  • 歐陽修《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
    我們前面既然講了歐陽修的《生查子·元夕》,講了他的情詞,那就不得不要講他的另一首名作《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了。 詞云:「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 歐陽修:宋詞裡最經典的10首《蝶戀花》
    蝶戀花歐陽修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在淚光瑩瑩之中,花如人,人如花,最後花、人莫辨,同樣難以避免被拋擲遺棄而淪落的命運。)2.
  • 宋詞|歐陽修《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賞析】            這首詞亦見於馮延巳的《陽春集》。清人劉熙載說:「馮延巳詞,晏同叔得其俊,歐陽永叔得其深。」(《藝概·詞曲概》)在詞的發展史上,宋初詞風承南唐,沒有太大的變化,而歐與馮俱仕至宰執,政治地位與文化素養基本相似。因此他們兩人的詞風大同小異,有些作品,往往混淆在一起。
  • 詩詞鑑賞:歐陽修《蝶戀花·幾日行云何處去》
    蝶戀花:這首詞被歸在了歐陽修的名下,選入了《宋詞三百首》,但是這首詞同樣有著作權爭議。在其他一些書籍中,它還是被記錄為南唐時期馮延巳的作品。所以我們在學習今天這首詞的時候,要知道它還有一個版本——《鵲踏枝》馮延巳。行云:宋玉《高唐賦序》記巫山神女云:「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行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後世多借指行蹤無定的美人,此指所思情郎。
  • 七句最美《蝶戀花》詞,哀怨嗟嘆,唱盡人間相思情!
    自宋代以來,產生了不少以《蝶戀花》為詞牌的優美詞章,像宋代歐陽修、蘇軾、晏殊等人的《蝶戀花》,都是歷代經久不衰的絕唱。今天古典君精心整理十首《蝶戀花》,與君共賞。一、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是一首相思詞。
  • 10首唯美蝶戀花詞,古人的才華不服不行!
    出自宋·蘇軾《蝶戀花》詞。詩句描寫杏花枝頭花蕾綻開後,花色漸由淡紅轉為白色的樣子。「胭脂腳」,是個比喻,是說杏花由淡紅轉白,就像是胭脂被玷汙了一樣。二、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出自李清照《蝶戀花》。我要去的東萊並沒有蓬萊那麼遠,我們可以讓過往的鴻雁幫助我們捎情傳意。兩句詞表達了作者與家人離別時的真摯情感。
  • 宋詞三百首 | 歐陽修《蝶戀花·幾日行云何處去》
    蝶戀花:這首詞被歸在了歐陽修的名下,選入了《宋詞三百首》,但是這首詞同樣有著作權爭議。在其他一些書籍中,它還是被記錄為南唐時期馮延巳的作品。所以我們在學習今天這首詞的時候,要知道它還有一個版本——《鵲踏枝》馮延巳。行云:宋玉《高唐賦序》記巫山神女云:「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行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
  • 歐陽修「庭院深深深幾許」,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仿成經典
    王國維這話雖然說得誇張,但把納蘭性德當成「清朝第一詞手」,甚至說他是元、明、清三朝的「第一詞手」,小美認為是沒多大問題的。這一點,大家讀一讀本期這首《蝶戀花》就能看得出來:《蝶戀花·出塞》今古河山無定據,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滿目荒涼誰可語?西風吹老丹楓樹。從來幽怨應無數?鐵馬金戈,青冢黃昏路。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
  • 宋詞三百首 | 31歐陽修《蝶戀花·幾日行云何處去》
    蝶戀花:這首詞被歸在了歐陽修的名下,選入了《宋詞三百首》,但是這首詞同樣有著作權爭議。在其他一些書籍中,它還是被記錄為南唐時期馮延巳的作品。所以我們在學習今天這首詞的時候,要知道它還有一個版本——《鵲踏枝》馮延巳。行云:宋玉《高唐賦序》記巫山神女云:「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行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後世多借指行蹤無定的美人,此指所思情郎。
  • 歐陽修寫了一首詞,讓人一讀再讀
    北宋詞人柳永曾說,「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短短數字,將濃濃的離愁別緒躍然紙上,讀來感染力極強。離別,自古以來就是文人墨客喜愛吟誦的話題,原因除了詩人多具有敏感的心性,更是因為離別本身便是使人惆悵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