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喜歡《蝸牛與黃鸝鳥》中的費舍爾,無論是造型還是言談,看似有點狂放不羈,總是不按常理出牌,但認識越久,越覺得親切,作為一名國際知名的華裔指揮家,他的才華,他的人品,真的堪稱一位超級好老師。
印象特別深的是,他在聽到孩子們的樂聲的時候的一句感慨,這個段落,真的讓人對《蝸牛與黃鸝鳥》萌生出更多的好感,費舍爾當時是這樣說:他們對音樂的信念,才是最純粹的,因此,也只有他們能產生為音樂奮鬥的夢想……你聽,這種喜悅,是從他們的內心深處散發出來的……
看過這段,確實有點鼻頭酸酸的,雖然筆者已經告別校園多年,但依然可以很真實而深刻的感覺到,這樣積極陽光的校園,這樣善解人意的老師,這樣諄諄教導的理念,對一個學生而言,是多麼的重要。比如他在A團與S團的對抗賽中,所設立的S團的目的,原來是為了張揚學生們的個性,這種因材施教,就讓人刮目相看。大師的外形,和頑童的內心,讓費舍爾成為了一名盡職盡責而的好老師的代言。
由劇情和人物也不禁想起每年的高考,特別是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高考的時間錯後了一個月,看似學子們增加了學習的時間,但其實,在疫情期間的非正常上課,以及備戰時間的改變,也打亂了大家的衝擊步驟,而且七月份相對於六月,無疑是溫度更高,降雨更多,對於眾多的高考學子而言,無疑是一次人生路的大挑戰。
高考的目標,大多指向了更高的學府——大學,無論是文理類,還是藝術類,正如《蝸牛與黃鸝鳥》中的這所音樂學院——百器音樂學院,夢想與現實,看似只有一步之遙,高考已經成為了一個人生的分水嶺,但是,大學校園,又何嘗不是一個夢想之地呢?我們這一生,總以為下一步就到了璀璨的人生,殊不知,正是一個接一個的夢想,才讓我們不曾停下求知攀援的腳步。
在最新的劇情中,李甄言、方小萵等等,陸續踏上了去法國巴黎進修的行程,這對他們而言,是人生的又一次進階,但若從一個音樂藝術家的一生來看,不過是一次小小的經歷和轉折,但我們的一生,往往也都是通過這樣的小機遇,而開啟了更廣闊的未來,筆者這麼說的意思是,大家要重視腳下,要腳踏實地,但也務必步伐輕鬆,因為,未來的路還長。
我們的高考學子們,可能沒時間在考前看這部劇,雖然劇中關於青春關於奮鬥的內核,其實很適合給大家打氣,帶領大家看清未來的,但是可以在高考後追下劇,畢竟,在接下來的日子,幸運而努力的你,將有大概率需做好踏入更高學府的準備了,無論是生活、學習,還是情感、心理,《蝸牛與黃鸝鳥》這部劇,在夢想與現實之間,有著很好的權衡與詮釋,相信在看過之後,能更清晰而自信的面對未來。
我們常說:「希望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其實我想說的是:「希望還是要有的,因為總會實現」,反倒沒有了希望,就完全扼殺了實現的可能。那麼,不如我們一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