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與黃鸝鳥》:因為熱愛所以治癒

2020-09-04 赤葉青楓

文/ 赤葉青楓

《蝸牛與黃鸝鳥》改編自《交響情人夢》,這一個標籤,仿佛已經被大家認為可以概括這部劇的所有了。

作為國內首部音樂題材的青春勵志劇,它做了較為大膽的嘗試,將貝多芬、莫扎特、柴科夫斯基等世界著名音樂家的多首經典古典樂代表作巧妙陸續融入劇情之中,令原本較為小眾的交響樂不再陽春白雪,而是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呈現於人前,令人耳目一新。

如今,此劇已播出大半。劇情方面,已由最初講述男女主人公李臻言(張新成飾)和方小萵(林允飾)這對歡喜冤家相識相知的浪漫甜膩過程,到逐步展現二人攜手追夢,令一隻由吊車尾學生組成的RS樂團大放異彩,以及之後二人一同遠赴巴黎留學打拼的曲折經歷,再到如今李臻言毅然從巴黎回到上海,一邊千方百計努力重振RS樂團,一邊與方小萵開始異國戀……堪稱跌宕起伏,愈發精彩。

不得不說,此劇前期二次元風格較為明顯,尤其是男女主人公這對「梨渦CP」的頻繁甜蜜互動,更是讓無數追劇粉絲粉紅少女心爆棚。

較為難得的是,此劇沒有僅僅局限於展現小情侶之間高甜動人的你儂我儂,而是隨著李臻言、方小萵等人的不斷成長以及RS樂團的發展起落,開始逐步著重凸顯追夢和現實的種種碰撞。

以李臻言回國重振RS樂團一事為例,這既是他執著追夢的努力新方向,也可視為他和秦奮(陳景煬飾)、清商(劉倩文飾)等其他RS樂團成員一同創業的人生新起點。

期間,他們不僅要設法解決資金、場地等種種棘手難題,同時還要面對RS樂團原班人馬難以重新聚齊這一既傷感又現實的情況。而這,恰好是此劇中後期愈發接地氣兒之處,尤其是某些RS樂團其他人員婉言謝邀,難以歸隊的主要原因,並非是他們不再熱愛音樂,更不是不想追夢,而是迫於生計,不得不屈服現實的無奈抉擇,更是直擊當下現實生活痛點,極易激發觀眾的共情情緒。

與此同時,方小萵沒有隨同戀人一起回國,而是獨自留在巴黎繼續鋼琴深造的個人選擇,乍看出人意料,實則情理之中。

曾經的她,天真懵懂,戀愛大過天,一心只想追隨李臻言的腳步並與之共進退。不過隨著經歷的豐富,特別是出國之後視野的不斷開闊,她亦意識到自己對鋼琴的無比熱愛,因此雖然抉擇很是艱難糾結,但她最終還是決定遵從自己的內心,暫時留下。

這一方面展現了人物身上可喜的成長變化,另一方面也從另一個角度再度反映出夢想與現實之間的種種矛盾與遺憾。

然而,為夢想乘風破浪,披荊斬棘本就是青春——乃至整個人生最美的姿態之一。故而當夢想照進現實,李臻言、方小萵等人不斷排除萬難,奮勇追夢的經歷很是激勵人心。

如今恰逢畢業季,高考或大學畢業後該做怎樣的選擇這一人生重大命題擺在了無數相關「後浪」的面前,而《蝸牛與黃鸝鳥》這樣一部劇的熱播正恰逢其時。雖然這並不是一部完美之作,但不可否認它的熱血與誠意,它奏出的這首青春交響樂正能量滿滿,提醒著我們勿忘初心,奮勇向前。

相關焦點

  • 《蝸牛與黃鸝鳥》:因為熱愛所以治癒
    文/ 赤葉青楓《蝸牛與黃鸝鳥》改編自《交響情人夢》,這一個標籤,仿佛已經被大家認為可以概括這部劇的所有了。而這,恰好是此劇中後期愈發接地氣兒之處,尤其是某些RS樂團其他人員婉言謝邀,難以歸隊的主要原因,並非是他們不再熱愛音樂,更不是不想追夢,而是迫於生計,不得不屈服現實的無奈抉擇,更是直擊當下現實生活痛點,極易激發觀眾的共情情緒。與此同時,方小萵沒有隨同戀人一起回國,而是獨自留在巴黎繼續鋼琴深造的個人選擇,乍看出人意料,實則情理之中。
  • 《蝸牛與黃鸝鳥》:微甜暖萌很下飯,輕鬆歡樂很治癒
    作為一部以音樂題材為主線的青春勵志劇,《蝸牛與黃鸝鳥》的耐看指數還是蠻高的。音樂+愛情+青春+勵志,這樣的劇設在觀劇體驗上就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劇中的音樂超好聽,且風格多樣化。《蝸牛與黃鸝鳥》的愛情戲也挺甜的。這種甜,甜得恰到好處,既不膩更不齁,有時候還有些酸酸的味道,與劇集的整體調性很貼合,所以不違和。李臻言簡直就是「飼養員男友」的化身,他不但要帶領S團好好訓練,戰勝A團,還要負責他們的學習、生活日常。尤其是對方小萵,李臻言更要照顧她的衣食起居:做飯、買牙刷,監督學習、催促備考,男友力分分鐘Max。
  • 新劇張新成《蝸牛與黃鸝鳥》之所以有爭議
    新劇張新成《蝸牛與黃鸝鳥》之所以有爭議,只是因為女主人是星女郎林允?由張新成和吳倩主演的青春愛情成長劇《冰糖燉雪梨》在電視上播出後成為爆炸性新聞。由林允和張新成主演的《蝸牛與黃鸝鳥》正在湖南衛視播出,他講述了兩個性格和生活習慣完全不同的人的故事,因為他們也熱愛和嚮往音樂,所以他們在相處的過程中產生了感情,最後,他們克服了自己的缺點,一起朝著夢想前進。不過,在經典作品的面前,這部電視劇的改編也不能太俗,而且,現在收視率不錯,累計播出量已經超過2億,但口碑不好。
  • 《蝸牛與黃鸝鳥》:放過經典吧
    當我聽說《蝸牛與黃鸝鳥》是翻拍自《交響情人夢》時,不由為本劇大大地捏上一把汗。且不說近幾年來,國產劇翻拍自日韓劇的案例實在是「慘不忍睹」,單是把《交響情人夢》當作翻拍目標,就需要比梁靜茹多得多的勇氣。《蝸牛與黃鸝鳥》海報導理也很簡單。
  • 快把《蝸牛與黃鸝鳥》改為《鯉魚與馬》吧!
    偶像劇《蝸牛與黃鸝鳥》以治癒+成長的模式結構講述了「傲嬌指揮家李臻言」與「音樂怪才方小萵「的高甜愛情。對一些看過《交響情人夢》的觀眾來說,兩部作品主題各有各的風格,《蝸牛與黃鸝鳥》更有中國式的劇感,劇裡的糟點與梗好適合下飯呀。
  • 《蝸牛與黃鸝鳥》評價
    《蝸牛與黃鸝鳥》的意義比較大於實際,因為畢竟是接替質量不咋滴但是熱度還不錯的《幸福,觸手可及》的檔期,在前面一個收視率還算不錯的劇集之後,緊接著要再續輝煌,所以,林允和張新成的搭配很有推陳出新的意味。《蝸牛與黃鸝鳥》脫胎於日本漫畫,但不是每一個好看的日劇都適合翻拍。翻拍得成功不成功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文化背景不同,你看日劇的時候覺得角色豐滿可愛,拿到中文語境裡你就是會覺得油膩突兀。
  • 蝸牛與黃鸝鳥:林允變身小蝸牛,努力爬上枝頭與黃鸝鳥共奏熱戀歌
    #近期,根據經典日本動漫《交響情人夢》改編的《蝸牛與黃鸝鳥》熱播,引起觀眾們的廣泛熱追。《蝸牛與黃鸝鳥》本是一首歌曲的名稱,而整部電視劇的劇情也恰好緊緊圍繞音樂這一題材展開,曲中的黃鸝鳥的形象是驕傲自大的,而蝸牛則是一直鍥而不捨,奮發向上更是和角色的人物性格高度匹配。本劇採用《蝸牛與黃鸝鳥》這個名字與劇中的整體故事情節、角色定位高度符合。
  • 《蝸牛與黃鸝鳥》:翻拍為何難以超越經典?
    近期,湖南衛視播出由張新成、林允主演的新劇《蝸牛與黃鸝鳥》,翻拍自2006年的經典日劇《交響情人夢》,然而《蝸牛與黃鸝鳥》播出接近尾聲,豆瓣評分低至3.9。也許是鏡頭語言原因,也許是林允本身對於角色理解以及囿於演技水平原因,在《蝸牛與黃鸝鳥》彈奏中,就只剩下浮於表面的彈琴,感受不了女主對於鋼琴,對於音樂的喜愛。
  • 蝸牛與黃鸝鳥:逆風而行,青春劇紀年的裡程碑
    其實,與之相似的音樂題材影視劇也有不少前例,比如一群熱愛民樂的少女們,共同組起民族樂器隊,大戰西洋樂隊的勵志青春影視劇《閃光少女》,此類題材的重難點在於不落窠臼地表現青春愛情,還要在音樂專業上下好製作功夫,否則很容易被質疑行業缺陷的弊病。從目前開播的幾集來看,《蝸牛與黃鸝鳥》從情感演繹和音樂展現上,算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穿插其間的很多鋼琴名曲的片段演繹也很有代入性。
  • 蝸牛與黃鸝鳥:逆風而行,青春劇紀年的裡程碑
    初識《蝸牛與黃鸝鳥》,從片名和劇照看都充滿了青春的氣息,該劇聚焦的是音樂學院的故事其實,與之相似的音樂題材影視劇也有不少前例,比如一群熱愛民樂的少女們,共同組起民族樂器隊,大戰西洋樂隊的勵志青春影視劇《閃光少女》,此類題材的重難點在於不落窠臼地表現青春愛情,還要在音樂專業上下好製作功夫,否則很容易被質疑行業缺陷的弊病。從目前開播的幾集來看,《蝸牛與黃鸝鳥》從情感演繹和音樂展現上,算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穿插其間的很多鋼琴名曲的片段演繹也很有代入性。
  • 《蝸牛與黃鸝鳥》的美好之處,在於讓夢想真正照亮現實
    猶記得小學歌詞裡「蝸牛背著那重重的殼呀,一步一步地往上爬」,劇中的方小萵和李臻言兩位主角,果真就如同「蝸牛與黃鸝鳥」這一對歡喜冤家,儘管性格特質和生活習慣都大相逕庭,但總能通過彼此陪伴的方式共同渡過難關。
  • 《蝸牛與黃鸝鳥》:不畏懼做一隻追夢的小蝸牛
    當然,對於本人而言,更是從其中看到了堅持、努力的小蝸牛精神。 《蝸牛與黃鸝鳥》其實是小學音樂「必修」的一首兒歌。但卻很少有人細品過這首歌唱的是什麼。簡單來說,這首歌是個寓言故事,通過蝸牛和黃鸝鳥的對話,講了一個有夢想而為之努力的故事,並且告訴我們「積跬步而至千裡」的道理。
  • 《蝸牛與黃鸝鳥》:希望還是要有的,因為總會實現
    一直很喜歡《蝸牛與黃鸝鳥》中的費舍爾,無論是造型還是言談,看似有點狂放不羈,總是不按常理出牌,但認識越久,越覺得親切,作為一名國際知名的華裔指揮家,他的才華,他的人品,真的堪稱一位超級好老師。印象特別深的是,他在聽到孩子們的樂聲的時候的一句感慨,這個段落,真的讓人對《蝸牛與黃鸝鳥》萌生出更多的好感,費舍爾當時是這樣說:他們對音樂的信念,才是最純粹的,因此,也只有他們能產生為音樂奮鬥的夢想……你聽,這種喜悅,是從他們的內心深處散發出來的……看過這段,確實有點鼻頭酸酸的,雖然筆者已經告別校園多年,但依然可以很真實而深刻的感覺到
  • 古典音樂賦能高燃青春,《蝸牛與黃鸝鳥》真香來襲
    《蝸牛與黃鸝鳥》究竟用何種方法拉近了「高門檻」的古典音樂與觀眾之間的距離?發糖與事業向雙線並行的敘事方法為何獨受觀眾追捧? 從一定程度上來講,《蝸牛與黃鸝鳥》折射了中國大多數家庭在教育領域的側面,現實意義深刻,引發話題發酵的同時,更推動作品一步步走向了口碑熱潮、真香現場。事實上,站在觀眾的角度,古典音樂的確有較高的欣賞門檻。在《蝸牛與黃鸝鳥》之前,大部分觀眾對古典音樂藝術的認知還停留在音樂劇、大劇院的演出層面,它是優雅、孤高且有距離感的。
  • 古典音樂賦能高燃青春,《蝸牛與黃鸝鳥》真香來襲!
    《蝸牛與黃鸝鳥》究竟用何種方法拉近了「高門檻」的古典音樂與觀眾之間的距離?發糖與事業向雙線並行的敘事方法為何獨受觀眾追捧?因此,從一定意義上來講,《蝸牛與黃鸝鳥》可以說是一部很「友好」的古典音樂入門科普劇。
  • 《蝸牛與黃鸝鳥》收視不好,不能只怪林允
    《蝸牛與黃鸝鳥》正在熱播,林允演技倍受質疑,但整部劇不完美的地方真挺多。首先林允的演技真是辣眼睛,裝傻充愣賣萌,真和baby有得一拼,可惜了我們的張新成。張新成演技可圈可點,一直在線。和張新成上部劇《冰糖燉雪梨》簡直就是天上地下,充滿青春熱血奮鬥的校園愛情故事相比,《蝸牛與黃鸝鳥》看似高大上,優雅治癒,實際真不太好。
  • 專訪導演劉俊傑:解碼《蝸牛與黃鸝鳥》背後的「音樂高能挑戰」
    傳媒內參導讀:青春偶像觸碰高雅音樂,《蝸牛與黃鸝鳥》如何突破天然壁壘,將音樂和劇情更好的融合?出品方和製作方如何大膽啟用一批實力派青年演員,找到一種與年輕人溝通的「青春+」的複合式語言?帶著問題,我們採訪了該劇導演劉俊傑。
  • 甜寵之外,《蝸牛與黃鸝鳥》書寫複合青春劇樣本
    而在《蝸牛與黃鸝鳥》中,去懸浮、真實克製成了劇作最大的特質。李臻言、方小萵,一個是「鋼琴王子」,一個是「鋼琴怪才」,從普通人的視角來看,他們都是高高在上、遙不可望的存在,他們之間的戀愛完全可以和「霸道總裁」相類比。然而,愛情對觀眾的打動更多來自感同身受。在《蝸牛與黃鸝鳥》中,李臻言、方小萵被從「神壇」上拉了下來,成為兩個更具煙火氣的普通人。
  • 《蝸牛與黃鸝鳥》:只要忠於自己的選擇,麵包和夢想同樣重要
    鋼琴演奏家郎朗擔任榮譽鋼琴顧問,真人秀《我是歌手》總導演洪濤擔任音樂總策劃,周杰倫御用編曲人鍾興民擔任音樂總監製,湖南衛視正在熱播的電視劇《蝸牛與黃鸝鳥》有著豪華的音樂幕後班底保駕護航。作為國內少有的涉及古典音樂題材的電視劇,《蝸牛與黃鸝鳥》將古典音樂融入到青春、夢想、愛情等主題中,為觀眾呈現了一段高甜浪漫的青春勵志故事。
  • 林允張新成《蝸牛與黃鸝鳥》定檔621,翻拍自日劇《交響情人夢》
    浪漫甜寵劇一直都受到很多觀眾的喜歡,前有《親愛的熱愛的》,再到最近的《陳芊芊》,都有著不俗的人氣和口碑,而現在又有一部最新甜寵劇要上映啦,那就是由林允和張新成主演的青春勵志劇《蝸牛與黃鸝鳥》,並且還官宣確定了開播時間6月21日。想必喜歡這部劇的小夥伴已經等不及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