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水是條十裡小河?

2020-12-24 齊魯壹點

齊(濟)字 辨 析

京博文

齊字為周代國名、地域文化名、姓名、朝代名,轉生義有平整、一致等 ,這些皆源自地名。而記錄齊地名的齊字也有演變繁化,需要探究才能明白。齊地有濟水,是夏禹所治四瀆之一,濟水中遊與齊地是一地,二者本義相同,字音相同,濟字不過是齊字的繁化。濟水齊地應得名於夏代,史載商湯革命,「漢南四十國歸之」,是濟水原有漢水之名的實證。《逸周書·殷祝解》《尚書大傳》追記夏桀逃亡之地,依次有中野,不(按:大義)齊、海、魯四地,考之在今巨野、嘉祥。史載商湯建都於濟水之亳。周初齊國應自濟水流域由西向東開拓,經過與萊人爭戰後,奪取臨淄一帶建都,實則遠離了濟水、齊地,將齊地之名帶至臨淄。齊國強大時,東臨大海,南到泰山南,北到無棣,西至平陰西。齊國有魚鹽之利,臨淄為天下大都會之一。齊人崇尚功利,封功賞績,國力迅速強大。齊桓公兵車之會四,衣裳之會六,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活動於濟水流域,為春秋五霸之首。齊與魯、晉、燕、魏分別進行過幾次戰爭,史有記載。齊國存在八百年,齊人管仲、晏嬰、鄒衍,魯仲連等人都有著作傳世,一脈相承形成的齊文化傳衍千古,可知文化與人群關係之密切。後世建立的朝代乃至偏安之國以齊、漢、秦、梁等為名,正是基於文化認同心理。田氏代齊後,原齊國公族以齊為姓。臨淄雖為齊國之都,齊滅後,臨淄一帶很少設過名齊的行政區域。而在古濟水沿岸,由西向東,在今山東境內設過漢代濟陽縣、濟陰(郡、縣)、濟州、濟寧、濟南、金代濟陽縣,並在濟水消失後仍然沿用。濟南歷史上有「齊煙九點」勝景傳世,尤可證濟水與齊地為二名一地、本義一致。

濟水中遊、齊地在夏代前叫什麼?孟子說夏禹所治四瀆為江河漢淮,他書說夏禹所治四瀆為江河濟淮。二說不同,並非孟子記錯,而是古漢水與濟水是同一條河流的前後之名(見拙作《濟水又名漢水考》)。夏代時,漢水流域出現了新的物產,由遍生禾黍而為遍生禾麥,以至人們喊出了濟水、齊地的新名和創設記錄文字。後世文人常追溯舊名,一般人只用新名。

甲骨卜辭有「齊師」之名,卜辭用三個麥穗形表示齊地;楚系簡帛、小篆在三個麥穗形下加二橫表示齊地;許慎《說文》解齊為:「禾麥吐穗上平也,象形。」解的是齊的轉生義而非本義,並未指齊地。東漢時濟水已大半淤塞,早已沒有齊國,許慎不明白齊是地名,不知齊地得名於物產禾麥,不知濟水為夏禹所治四瀆之一,錯把濟水解為河北的一條無名小河:「出常山房子贊皇山,東入泜,從水,齊聲。」直令人忍俊不禁。後世學者對許慎解齊、濟二字多予糾正。《風俗通》解:「濟者齊,齊其度量也。」指濟水流域麥穗高度平等。《列子·黃帝》註:「齊,中也。」說齊指中國。《爾雅·釋言》疏:「齊者,中也。中州為齊州,中州猶言中國也。」按:上古九州(州同洲,義為水中的九塊陸地,九州名稱及方位依《河圖括地象》說)本以冀州為中土(今牡丹區、巨野南)、兗州(河濟間為兗州,今河南濮陽、山東鄄城)為西土,齊州(今東平、肥城、平陰、濟南)為北土,但冀、齊二州相連,皆在濟水流域,都是宜麥之地,將齊州解為中州、中國,應屬合理。徐鍇註:「生而齊者,莫若禾麥。二,地也。兩傍在低處也。」指出齊地遍生禾麥,整齊如一,為它種作物不及。而早於許慎的西漢人劉安在《淮南子·地形訓》中說:「濟水通和而宜麥。」聯繫卜辭和小篆字形,《淮南子》可謂記載了齊地、濟水得名之由,也是齊地本義最明確的記載。考之,禾麥傳入濟水流域中遊(上古中國)距今約四千年,從此中華先民由禾黍改為禾麥為主食,民以食為天,這種改變對先民生活質量的改善意義太大了。氾勝之總結了濟水支流氾水民眾的農業技術著《氾勝之書》,後世賈思勰著《齊民要術》轉錄了《氾勝之書》的大量記載。二書對中國農業技術的推廣起到了極大作用。由此可見濟水流域的小麥高產主產區是中華民族生存的根基。

濟以齊為聲旁,皆讀為jǐ,由以齊作聲旁的字如躋、擠、鱭、劑等可知。齊字有的用法(包括國名)改讀qí是周代設齊國以後的事。楷書齊字與卜辭、小篆寫法不同,這是因為濟水流域小麥高產,各地民眾紛紛遷居於此,麥田並不連片,因水網密布,河澤相接,陸行不便,需要過河來往,划船勞作,久之,居船成了常態。人們又把齊地民眾居船生產狀態描繪出來,成了新的齊(濟)字,即楷書的齊字。上部為船蓬形;中部左邊的刀為勞動工具,丫為收穫物,右邊為「兩個人」之變形,代表居船之人;下部為甲骨文舟形。所以濟又有渡過、幫扶、助益等轉生義,齊也有了更多轉生義。這是人們在生產生活過程中使用文字表達事物時,不斷產生新的更多意義的必然現象。

壹點號京博文說史

相關焦點

  • 「話說濟水」 徵文 | 故鄉那條河 | 作者:姚景強
    答曰:「瀆之為言獨也,不因餘水,獨能赴海也。濟潛流屢絕,狀雖微細,獨而尊也。」唐太宗聞之,對濟水十分欣賞,曰:「善。」其實,怎一個「善」字了得。  濟水有其志。作為一條河流,最嚮往的地方莫過於大海,最遠大的理想莫過於奔向大海。大海是千萬條河流靈魂的歸宿,是它們期望的朝拜聖地和美好的精神家園。我們說,每一條河流都有源頭,卻不是每一條河流都能獨流入海的。
  • 史上最優美的中國輕音樂-《小河淌水》真讓人陶醉!
    吹上坡哥啊哥啊哥啊你可聽見阿妹叫阿哥創作背景《小河淌水》誕生於1947年春雲南大學月亮高懸亮汪汪的一個夜晚。最初,尹宜公取歌名為《月亮出來亮汪汪》,連夜拿去請江鶩看時,江鶩低聲哼唱了兩遍後說:這首山歌太美了!建議歌名用「小河淌水」更好。《小河淌水》就用筆名「趙華」編入了雲大「南風合唱團」的刊物《教學唱》。從那時起,《小河淌水》逐漸傳播開來。《小河淌水》從產生起,猶如文學中「典型大於形象」的藝術魅力喚起了人們的共鳴。
  • 久違的小河,淌水了
    這條被不斷改造著的河流,從環城水系的廢墟裡掙脫出來,依然緩緩的流淌著,那麼多的阻斷與延伸,都擋不住他緩緩流淌的腳步。冥冥中,他仿佛知道了自己的宿命,那便是廣闊無垠的大海。這條只有121.5km的河流,與神州那麼多大江大河比起來,簡直是短的可憐,小的可憐。可他就是唐山的母親河,蜿蜒了幾十個世紀,哺育了幾千萬的唐人。據說官方已經把他更名了,叫做唐河。或許唐河更好聽一些吧。
  • 濟源的名聲,不是靠張書記一巴掌打出來的,而是因為這條濟水
    這座小城叫濟源,因濟水發源地而得名。不過,滄海桑田,歷史變遷,今天我們已經看不到濟水的蹤影了,只能在史籍資料中才能找到和它有關的記載。在古代,濟水地位非常煊赫。就連兒童啟蒙讀物《三字經》都這樣說:「曰江河,曰淮濟。此四瀆,水之紀。」
  • 為什麼現在小河小溝都沒有水了?
    我記得我小的時候家門口那條小河的水是非常大的,雖說是小河但是河裡的水深也有將近一米左右,隨著這幾年周邊地區環境的不斷破壞,以及自然因素的影響,現在那條河的水位只不過能蓋住腳盤而已了,照此下去估計用不了多久喝水就會幹枯出現斷流的現象了。
  • 藝術大講堂——中國民歌裡的大江南北——雲南彌渡民歌《小河淌水》
    本期經典藝術講堂線上課堂邀請我國音樂教育家、指揮家曹文工先生擔任主講,通過「中國民歌裡的大江南北」系列展現中國傳統民歌藝術豐富的內涵和獨特的藝術魅力,本期內容將帶領大家了解中國雲南彌渡民歌《小河淌水》。
  • 「話說濟水」 徵文|消失的濟瀆文化|作者:張義敏
    西門「龍潭夜月」:廟街西約一公裡有龍潭,為濟水西源。潭闊一頃有餘,潭底有眼,泉水瀵溢。每逢望月,明月中天,西出西門極目西望,潭光粼粼,月華溶溶,塔影綽綽,意趣橫生。清侯立德有詩讚曰:「最愛龍潭夜月秋,空明玉鏡乍沉浮,囂塵不覺隨心遠,清曠猶能與自謀。」 南門「沇水清流」沇水即濟水。
  • 國寶民歌丨一曲《小河淌水》,唱響了世界!
    今天,我們給大家分享一首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雲南民歌——《小河淌水》「月亮出來亮汪汪,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在深山.」這首空靈動聽的雲南名歌被譽為「東方小夜曲」。你或許也聽過這首歌,但你可能不知道它源於雲南大理彌渡縣彌祉山鄉。
  • 如何評價蕭敬騰的《小河淌水》?
    早期《寂寞還是你》,到從他《以愛之名》後自己的曲子比重加大,最後獅子合唱團全專就是他我看莫豔琳給蕭敬騰選《小河淌水》,當下我和老蕭一樣是崩潰的,因為《小河淌水》大家太熟悉,並且對於我這種出生於民歌大院的人來說這歌真的太熟悉不過,民族腔調怎麼樣和搖滾撕裂腔調摩擦出火花,無法想像,所以當下我這期就特別期待這首。
  • 胡海泉和黃綺珊演唱的《小河淌水》,怎麼樣?
    前幾天,在《天賜的聲音》節目中,胡海泉和黃綺珊合作演唱了《小河淌水》,這首歌曾經被龔琳娜、蕭敬騰唱過,並不算很小眾。而此次胡海泉和黃綺珊的合作,算是半首好歌。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胡海泉和黃綺珊合作的《小河淌水》胡海泉沒問題,黃綺珊沒問題,但是兩個人搭在一起就有些違和。
  • 《小河淌水》獻給你,周末愉快!
    點擊題目下方漫漫說,免費關注頂尖好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寧靜自然,這首《小河淌水》獻給你,周末愉快!!小提琴版小河淌水,美到心醉龔琳娜的小河淌水,餘音繞梁三日不絕所有的哀傷、痛楚,所有不能放棄的事情,不過是生命裡一個過渡。失戀、失意,甚至失婚,以至我們在愛情裡所受的苦,都不過是一塊跳板,卻能令你成長。
  • 依託經典打造精品——民族歌劇《小河淌水》首演側記
    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哥像月亮天上走,天上走……」這一曲《小河淌水》是一首經典的雲南民歌。雲南民族大學創新藝術形式,歷時五年打造了文藝精品民族歌劇《小河淌水》,再次將《小河淌水》搬上舞臺。9月10日晚,歌劇《小河淌水》在雲南省大劇院成功首演後,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好評。
  • 我愛家鄉的小河
    我愛我的家鄉,更愛家鄉的那條一年四季景色宜人、美麗如畫的小河。春天,小河裡面的水顯得特別綠,既像一塊無瑕的翡翠,又像一條綠色的綢帶,充滿絲絲春意。清澈的河水,使人們能夠看到許多小魚、小蝦。水中還倒映著藍天、白雲和河邊一排排整齊的綠樹,令人心曠神怡。小草悄悄地從河旁的泥土裡鑽出來,探出鮮嫩嫩、綠油油的腦袋擠在一起,活像春姑娘特意給小河披上的綠衣裳。
  • 當蕭敬騰遇到雲南民歌《小河淌水》,畫風竟然如此和諧!
    點擊上方「民歌中國」可以訂閱哦雲南民歌《小河淌水》由於有逐漸增減的音律,所以對歌者的唱功有著極高的要求,就連李谷一老師也曾表示《小河淌水
  • 推薦一個好地方作文:家鄉的小河!
    家鄉的小河小河雖然沒有潭水的寧靜,也沒有大海的寬廣,但是十分有趣,尤其是我的家鄉的那條小河。家鄉的那條小河十分的清亮,清得連偶爾路過的小魚、小蝦和水底的石頭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水草每天在水裡梳洗自己的長髮,都快把溪水染成綠色的了。那些石頭底下時不時就會冒出一串串泡泡,扒開一看,只見一群小魚、小蝦湧了出來,它們見被發現了,又急急忙忙換地方藏好。原來它們在玩捉迷藏的遊戲呢!有時還會碰到一隻小螃蟹,它就大膽多了,總是大搖大擺地從一塊石頭下移動到另一塊石頭下,想要尋找一塊獨一無二的石頭當作它的樂園。這真是一條有趣的小河。
  • 以前家鄉小河都是魚蝦,為什麼現在小河小溝連水都沒有了?
    很多朋友都說起過類似的經歷,當年的老家到處都是青山綠水,小溪裡摸魚蝦,水塘裡遊泳打水仗,那美好的記憶永存腦海!但現在回家,到處都是荒草灘,河道上的蒿草一人多高,乾涸的河道只有河道中間才有一丟丟流水,這小河小溪為什麼會變這樣,難道氣候真的變了嗎?氣候真的改變了嗎?
  • 筆尖|故鄉的小河
    家鄉那條小河彎彎曲曲,隱蔽在林子裡靜靜地流淌。在我的印象裡河流好像從來沒有泛濫過。大概是樹木繁森的緣故,即使是雨季的高峰期,河流也只是微微高漲,從來不會乘勢癲狂而影響岸邊那些美麗的植物。木橋換了一次又一次,小河舊貌依然,永遠保持著一顆平常的心態。流水清澈透明,蘊藏著高寒山區的冰涼,腳踩在河中感覺寒氣徹骨。但它富有自身的意趣,潔白的沙粒沉在底部,陽光穿透水面,沙粒放射出耀眼的光澤,讓人產生無名的欣悅。河床上偶有巖石橫生,形成小小的水灣,石面上翻卷白色的浪花,發出清麗而溫暖的笑聲。岸邊有水草,還長滿了水靈靈的萬年青。
  • 海豚音「飆」出的《小河淌水》你聽見過嗎?好聽到爆!
    彌渡這塊古老神奇的土地孕育了眾多山歌小調、花燈曲調、民歌,其中《小河淌水》、《彌渡山歌》、《繡荷包》、《十大姐》等久唱不衰,膾炙人口,被人們譽為彌渡「四大金曲」,這種文化現象在全國並不多見。而《小河淌水》更是在全世界樂壇享有盛譽,被譽為「東方小夜曲」,成為了世界經典名曲。
  • 散文朗誦《故鄉的小河》文/李孝賢,誦/依然歪歪,評/雪兄
    ……拍一段視頻上傳於群裡,讓人看得心裡痒痒的,就連山上常刮的那些風的聲音聽來都有點親切,隨將耳朵貼近螢屏聆聽故鄉那種特有的風的聲音的真實感,看,我記憶中的那條小河怎麼一閃而過?人世間最大的河便是記憶之河,在我的記憶裡,深深地鑲嵌著故鄉的那條名不見經傳的小河,那條彎彎曲曲的小河已溶於我的生命,如今小河的水早已乾枯,但它的靈魂卻始終流淌在我的血液裡講述著村裡的故事……。
  • 周易基礎知識:十天幹之癸水的性格特點
    癸水屬陰,代表小溪小河、溝渠之水,在秋冬季節為雨露霜凍,所以癸水至寒,癸水的一個特點就是冬天會結冰。引申一下,癸水如果生於冬季,如果八字缺少足夠溫暖全局的丙火,則癸水人表現出來的是非常高冷,看起來比較冷漠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