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源的名聲,不是靠張書記一巴掌打出來的,而是因為這條濟水

2021-01-22 廣陽雜記

張書記一巴掌,把河南一座小城,打得一夜之間天下聞名。

這座小城叫濟源,因濟水發源地而得名。


不過,滄海桑田,歷史變遷,今天我們已經看不到濟水的蹤影了,只能在史籍資料中才能找到和它有關的記載。

在古代,濟水地位非常煊赫。就連兒童啟蒙讀物《三字經》都這樣說:「曰江河,曰淮濟。此四瀆,水之紀。」這裡的「濟」,就是濟水,與黃河、長江、淮河並稱「四瀆」,是中國河流的代表。

《爾雅·釋水》云:「四瀆者,發源注海者也」。

在古代,五嶽和四瀆,代表「天下」和「江山」,古皇帝祭祀名山大川,即指五嶽和四瀆。

隋開皇二年(582年),隋文帝為祭祀濟水神「清源王」,頒詔在濟水源頭修建濟瀆廟。

濟瀆廟,全稱濟瀆北海廟,位於濟源市西北2公裡濟水東源處廟街村,是古四瀆唯一一處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宏大的歷史文化遺產,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河南省現存最大的一處古建築群落,被譽為中原古代建築"博物館"。

濟水文化源遠流長,仰韶、大汶口、龍山、嶽石等文化遺址,遍布濟水流域,是中原先民文明的發祥地。


哦,對了,不只是濟源,濟南、濟寧、濟陽、濟陰(即今天的菏澤)等地的得名,都源自濟水。

相對於黃河、長江、淮河而言,濟水真的是太不起眼了,不但水量很少、水勢平緩,而且動不動還會幹涸,幾近消失,就連唐太宗李世民都懷疑,它為何能位列四瀆?


李世民問大臣許敬宗:「天下洪流巨谷不載祀典,濟水甚細而尊四瀆,何也?」

許敬宗答曰:「瀆之為言獨也,不因餘水獨能赴海也,濟潛流屢絕,狀雖微細,獨而尊也。」

意思是說,濟水雖然細微,卻能獨流入海,濟水這種不達於海誓不罷休的頑強精神,就是它始終位列四瀆的原因。


濟水還有一個神奇之處,即「三隱三現」,一會潛藏於地下,一會浮現在地上,且穿黃河而過,卻仍能保持清澈的水質。

白居易《題濟水》云:「自今稱一字,高潔與誰求;唯獨是清濟,萬古同悠悠。」

至清遠濁,堅守其節,波瀾不驚,溫文爾雅,濟水這種獨特的魅力,符合中國傳統士大夫階層激濁揚清的精神追求,以及恩澤天地、不求聞達的人格秉性。


這也是為什麼千年來,這條早已消失的河流一直沒有被人遺忘,始終流淌在每一位中國人心中的原因。

希望濟源的父母官張書記,靜下心來的時候,能多想一想這條濟水,想一想應該從中得到一點什麼啟示。千萬不要白打了那一巴掌,更不要把一座千年古城、「中原特區」打得變成一個停滯不前的「巴掌大」的小鎮。


相關焦點

  • 濟源示範區黨工委書記、市委書記張戰偉會見程健君夏挽群等民協...
    10月29日,濟源示範區黨工委書記、市委書記張戰偉會見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河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程健君,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顧問、河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名譽主席夏挽群一行。  張戰偉向程健君、夏挽群一行蒞臨濟源調研指導表示歡迎,向中國民協、省民協長期給予濟源的支持和幫助表示感謝。
  • 這一巴掌,絕對是為了固化特權
    事情不是發生在政府餐廳,而是在別的餐廳。但那一巴掌,河南有關部門是沒有否認的。關於餐廳,讓我產生許多聯想。如果是政府餐廳,一個該市的第一把手,說出那樣一席話來,也夠丟人的。不是副市長以上級別的人,就不能在這裡吃飯?豈不證明了副市長以上級別的人,是在這裡開小灶了?這符合中央的規定嗎?作為濟源第一把手,公然違背中央規定,與中央保持一致了嗎?
  • 「話說濟水」 徵文 | 故鄉那條河 | 作者:姚景強
    答曰:「瀆之為言獨也,不因餘水,獨能赴海也。濟潛流屢絕,狀雖微細,獨而尊也。」唐太宗聞之,對濟水十分欣賞,曰:「善。」其實,怎一個「善」字了得。  濟水有其志。作為一條河流,最嚮往的地方莫過於大海,最遠大的理想莫過於奔向大海。大海是千萬條河流靈魂的歸宿,是它們期望的朝拜聖地和美好的精神家園。我們說,每一條河流都有源頭,卻不是每一條河流都能獨流入海的。
  • 一巴掌丟了烏紗帽 官人們怎麼就管不住自己的手?
    濟源市委張書記管不住自己的手,情急之下打了濟源市政府翟秘書長一巴掌,引發網絡討伐,現在又被免職,估計再往後還會有一系列問題被查出
  • 「書記掌摑秘書長」事件內幕沙盤推演:好一出「火」燒張書記大戲!
    一則翟秘是市府大秘,是服務石市長的,敲打他就是敲打石市長,這叫「隔山打牛」!二則翟秘是除了市領導外幾乎地位最高崗位了,敲打他也提醒濟源大小官員我才是「一把手」!可惜的是,可能是張書記可能一時氣昏了頭,導致如何敲打還沒有得想明白,一時間就亂了章法,或者說,畢竟只在紀委線待過,政治手腕有限!
  • 「巴掌事件」幕後細節:「就興你腐敗不興我腐敗」激怒書記,掌摑秘書長之後,又發了這樣一篇文章......
    張書記的一記耳光火了,全國人民都知道,河南濟源有個霸道的市委書記,為了「用餐資格」打了市政府秘書長。引發輿論關注後,記者相繼給張戰偉、市長石迎軍、翟偉棟的妻子尚小娟發簡訊打電話試圖聊一聊,他們都不回信息也不接電話。這是河南對待輿論的一貫套路:隨便你們怎麼說,一概不回應。
  • 「老家河南·冬遊中原」暨2021「愚公家鄉過大年」濟源全域旅遊...
    憑會員卡,可享受王屋山景區、太行山國家森林步道、濟源牡丹園、濟瀆廟等門票全免,小有洞天·山居、小十方酒店、老兵工酒店等8折優惠。首批會員卡100萬張,不針對個人,以合作單位為主要發行渠道。王屋山VIP會員卡的推出,打破了傳統會員卡模式,通過會員制營銷,搭建一站式電子會員系統,以獨有的文化特色和創新的產品模式變普通用戶為忠實會員,加速實現「人氣變財氣」「流量變銷量」。
  • 一個巴掌也能拍響:是什麼讓一個廳級掌摑一個處級幹部?
    一條市委書記掌摑市政府秘書長的新聞一夜之間成為網絡上最為熱鬧的話題,無數人看完那條以秘書長妻子名義發布在網上的長帖,各種心態都在網上得以展現,疑惑者有之,憤怒者有之,圍觀笑話者有之,讓子彈飛會兒者有之。先簡單回看一下這條長文的大致內容(目前此帖已被刪除)。兩個月前,2020年雙11那天,濟源市(1997年開始歸河南省直管。
  • 一巴掌_將自己的市委書記「烏紗帽」給打掉了!哈哈……活該!狗官一個!
    1月21日,濟源召開領導幹部會議,宣布河南省委決定:史秉銳同志任濟源產城融合示範區黨工委委員、書記,中共濟源市委委員、常委、書記;免去張戰偉同志的濟源產城融合示範區黨工委書記、委員,中共濟源市委書記、常委、委員職務。
  • 濟水是條十裡小河?
    齊地有濟水,是夏禹所治四瀆之一,濟水中遊與齊地是一地,二者本義相同,字音相同,濟字不過是齊字的繁化。濟水齊地應得名於夏代,史載商湯革命,「漢南四十國歸之」,是濟水原有漢水之名的實證。《逸周書·殷祝解》《尚書大傳》追記夏桀逃亡之地,依次有中野,不(按:大義)齊、海、魯四地,考之在今巨野、嘉祥。史載商湯建都於濟水之亳。
  • 「話說濟水」 徵文|消失的濟瀆文化|作者:張義敏
    石幅牌匾 廟街古時有寨,寨有五門,各門額有一塊牌匾;濟瀆廟正門前有東西南牌樓各一座,每座牌樓上,也各有一塊牌匾。這幾塊牌匾,用詞恰當,意境深遠,觀後使人回味無窮。
  • 歷史上名聲不顯的牛人(一)檀道濟
    實際上,在宋文帝劉義隆要求檀道濟對付謝晦時,檀道濟曾說,與謝晦共事時,出謀劃策,十條計策有九條出自謝晦,當時讓皇上好不緊張,忙問,那你能對付他麼?檀道濟說,讓三軍用命,士卒效死,謝晦就遠不是自己的料了。果然,謝晦聽說皇上派檀道濟來對付他時,部下士卒不戰自潰,被檀道濟輕鬆擊敗。
  • 李立政《遊讀濟源》之:濟源旅遊發展歷程
    濟源旅遊發展中,第一個吃螃蟹的是五龍口人。1984年,辛莊鄉(五龍口鎮前身)省莊村群眾在打井澆地時發現水溫發熱,緣於「井水變熱是地震前兆」的宣傳,以為要地震了。村民們在煎熬中等了幾個月,結果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這才意識到可能是發現了溫泉。於是,便派人去西安華清池考察,後來又請專家對溫泉水進行化驗,結果證實這是一處含有20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醫用地熱礦泉。
  • ...年」濟源全域旅遊產品推介會成功舉辦百萬張王屋山會員卡引爆市場
    央廣網濟源12月25日消息(記者 汪寧)12月25日上午,由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濟源產城融合示範區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濟源市文化旅遊投資集團共同主辦的「老家河南·冬遊中原」暨2021「愚公家鄉過大年」濟源全域旅遊產品推介會在河南鄭州舉行。
  • 河南濟源:企業越早成創新主體越早嘗到甜頭
    世界最大的鉛冶煉生產企業在河南濟源市,全國最大的昆蟲病毒生物農藥研發生產基地在濟源,「生命之艙」礦用可移動式救生艙誕生在濟源……  「濟源市這幾年的發展步入了快車道,這得益於我們政府服務轉變觀念的轉變,得益於企業主動向科技創新要效益。」濟源市市委書記何雄的一席話道出了全市發展的緣由,「在濟源,傳統原材料加工、規模擴張已經不適應經濟發展。
  • 濟源打耳光事件兩位主角,可能都不會打牌 「鬥地主?」
    先來回放濟源打耳光事件始末:綜合多家媒體之說,先是濟源市委那位原來的張書記,對市委機關大院顯示屏的內容有些看法,交待市政府秘書長改一改,可這秘書長也真是的,以為張書記要馬上退居二線走人,還是緊跟市長有前途,於是就沒有「買帳」。沒多久,張書記在領導班子會議上又提議免去秘書長職務,可經過表決,還是沒有通過!
  • 濟源神拳與拳師「小迷糊」傳奇
    文中說:「可見,這最早披露嶽武穆九要論的兩個文獻的直接來源,就是民國時期清華大學學員濟源鄭濂浦先生,直接從家鄉濟源的原作傑家裡抄來的。至今濟源神拳傳人多以原家所傳為主。因此,民初時期,濟源原作傑先生當時所藏的不知已經多久的這個本子,才是濟源最早的拳譜。因為濟源神拳傳人的理論依據就是嶽武穆九要論等,因此,其傳人所言的嶽飛所傳,依據在此。」
  • 書記掌嘴
    濟源市委書記打了市政府秘書長的耳光,想來大家都知道,這幾天在網上持續發酵。 濟源市政府秘書長翟偉棟妻子「濟源市尚娟」的舉報信中是這樣描述的。事情發生在2020年11月11日早晨,翟偉棟與其他市領導在單位餐廳角落吃早餐,據翟偉棟回憶,大約7:45分,市委書記張戰偉在服務員的帶領下走進餐廳,自己「欠身」點頭致意。
  • 王莉霞的「新年第一場戰役」 | 發人深省:書記的耳光!
    這樣的人物,市委書記張戰偉這一巴掌下去,等於是打在了市長的臉上。在一些地方,黨政一把手不和,甚至矛盾公開化,很容易引發下屬被迫站隊、內鬥不斷。可想而知,這一巴掌絕非「一時興起」,更多的,或許伴隨著往日矛盾的積累。張戰偉的行為著實不是一名共產黨的高級幹部所為,更像一名黑社會的老大。
  • 濟源文史愛好者提出大膽推論
    濟源也有一個白蛇故事的傳說,傳說中有法海、許仙、白蛇、青蛇、西湖等人名、地名以及故事情節,與《白蛇傳》故事高度吻合,人們稱之為濟源版的《白蛇傳》。4月21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了解到,針對在濟源流傳已久的白蛇故事,濟源歷史文化愛好者張耀先在編撰《濟水街道志》和《梨林鎮志》的過程中,經過研究,有了新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