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配送費更貴?美團致歉了,網友為何還不放心

2020-12-23 齊魯壹點

最近,題為《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的文章在網上瘋傳。作者稱在開通美團外賣會員後,在常點的店鋪下單時,發現平常不超過3元的配送費漲至6元。作者分別在兩部手機使用會員和非會員帳號測試,發現會員帳號配送費為6元,而非會員帳號配送費僅2元。作者認為美團是在實施差別待遇,外界質疑美團「殺熟」會員。

此後,美團向用戶誠懇致歉。其回應稱,配送費差異與會員身份無關,是因定位緩存造成的預估不準。「目前已經成立專門團隊,正在與用戶進一步溝通和解決問題,提升產品和服務水平。」

有網友自述是外賣商家,認為不同設備間、會員和非會員間的「差價」,和平臺補貼力度有關,導致最終價格不同。如此看來,差價的產生,究竟是不是平臺「殺熟」,還有疑問待解。但是,事件引發的「殺熟」恐慌,以及對消費者的心理衝擊,卻值得思考。

看到文章後,我也隱隱不安,下意識就讓曾點過同一家外賣的室友截了個屏。對比後,發現配送距離相同,配送費是一樣的,這口氣還沒緩下去,朋友便很無奈地說,「咱倆就別比了,我也是會員,而且比你時間長多了」,一時聊天陷入沉默。這種感受,想必不少網友會頗有共鳴。

「大數據殺熟」,是指同樣的商品或服務,老客戶看到的價格反而比新客戶貴很多。很多人之所以忿忿不平,就是因為明明充值了會員,不僅沒享受到「特殊優待」,反而被「殺熟」。儘管只是質疑,但那種不知不覺可能當了冤大頭的感覺,卻戳痛了很多人。

今年10月,浙江省消保委兩度點名飛豬平臺,指出「大數據殺熟」和平臺商家宣傳與實際不符的問題。根據北京市消協調查,88.32%的被調查者認為「大數據殺熟」現象普遍或很普遍,且56.92%的被調查者表示有過被「大數據殺熟」的經歷。在此過程中,由於經營者往往掌握規則制定和闡釋的主動權,有的還會以商業機密為由進行掩飾,使得消費者舉證維權十分困難。

在這個問題上,在線旅遊領域的問題更為突出。文旅部在《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第十五條中提出,在線旅遊經營者不得濫用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侵犯旅遊者合法權益。

在專家看來,除了在線旅遊領域的明確規定,其他領域「殺熟」亂象,尚在法律的灰色地帶,而大家討論的「大數據殺熟」現象,是一種感性描述,缺乏嚴格的法律指涉。

「大數據殺熟」之外,人們還討論了價格歧視和差別待遇。一般來說,平臺為吸引新用戶,會推出各種優惠措施,但後期要回收成本,新用戶的優惠不可能一直順延。不同用戶間的差別待遇,也能理解為平臺個性化服務。對支付不同費用的用戶提供不同類型的服務,這是開展多元經營的正常現象。然而,這一切都有一個前提,就是規則應當透明,選擇主動權要在消費者手中。若利用大數據蒙蔽用戶,那就涉嫌消費欺詐,違背交易誠信原則,妨害消費者進行對等的公平交易。

如今輿論質疑不能消散,和過往「殺熟」案例留給人的心理陰影不無關係。相對於消費者、商家和配送人員,平臺處於「全知」視角,人們的疑惑有待更充分細緻的說明。對於各類網際網路平臺而言,提升產品和服務,不是一句空話,靠「殺熟」或者割用戶「韭菜」,決非長久之計。平臺出現技術問題,相信消費者能夠理解;若是借技術之名侵犯消費者權益,則是企業價值觀或經營方針存在問題,別說消費者不答應,監管部門也不會視而不見。

沒人願意點個外賣、訂個賓館都擔心被「殺熟」,每次下單前,無奈地備兩部手機,隨時拿會員帳號和非會員帳號比價。

(中國青年網)

相關焦點

  • 「會員配送費更貴」,大數據「殺熟」?美團外賣致歉
    近日,有用戶反饋稱,自己遭遇了美團會員的「殺熟」行為。這名用戶在購買了美團會員後發現,同一時間,同一家店,開通美團會員的用戶配送費要高於普通用戶:「一部開通美團外賣會員的手機,附近幾乎所有外賣商戶的配送費,基本都要超出非會員配送費1~5元不等。」
  • 「會員配送費更貴」,美團外賣回應了!
    新聞聽著看,動態看,猛戳關注【每日經濟新聞視頻號】△△△12月17日,有美團外賣用戶發布文章稱,使用美團外賣點餐「同一家外賣,同一個配送位置,同一個下單時間節點,會員配送費比非會員要高。」
  • ...會員比非會員配送費貴2倍 美團回應:是定位緩存偏差導致 當事...
    央廣網北京12月19日消息(總臺央廣記者常亞飛)美團再次因為外賣業務被送上熱搜。近日有網名為「漂移神父」的網友發布文章《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稱自己在開通美團外賣會員後,發現經常點餐的一家店鋪的配送費從2元變成了4元,點餐高峰期為6元,向客服反饋後,美團客服表示可以補償10元紅包,但當事人和眾多聲稱有相似經歷的網友對此表示不滿。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事件後續有何進展?
  • 開通會員配送費2元變6元?美團外賣緊急回應,但網友並不買帳
    近日,有用戶反饋稱,自己遭遇了美團會員的「殺熟」行為。這名用戶在購買了美團會員後發現,同一時間,同一家店,開通美團會員的用戶配送費要高於普通用戶:「一部開通美團外賣會員的手機,附近幾乎所有外賣商戶的配送費,基本都要超出非會員配送費1~5元不等。」
  • 會員花費反而更貴?美團外賣緊急回應,但……
    會員花費反而更貴?作者為此還做了個試驗在美團上的同一家店鋪、同一配送地址、同一時間點單會員帳號的配送費仍為6元文章中還提到不僅是一家店有這種情況一部開通美團外賣會員的手機附近幾乎所有外賣商戶的配送費基本都要超出非會員配送費1~5元不等
  • 《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衝上了微博熱搜
    該文中提到美團會員的配送費居然比非會員的還要貴,且這種現象在其他外賣平臺上也同樣存在,這一現象引起了網友熱議。網友也藉此吐槽:一邊收會員費,一邊割韭菜所以,究竟怎麼回事呢?文章中介紹,作者在開通美團外賣會員後,發現常點的一家店鋪,其配送費由平時的 2 元變為了 6 元。圖片來自公眾號漂移大叔嗯??這是什麼操作,開通會員,配送費還長了?一定是打開方式不對。
  • 網曝美團會員點外賣配送費反而更貴,官方回應
    美團再次因為外賣業務被網友送上了熱搜。12月17日消息,針對會員配送費更貴的說法,美團外賣發布聲明稱,預估配送費差異與會員身份無關,是定位緩存偏差導致。因為軟體定位與用戶實際位置產生了偏差,導致了配送費預估不準。
  • 美團被曝殺熟外賣會員!會員配送費比非會員多兩倍
    昨天(12月17日),一則「美團被曝殺熟外賣會員」的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榜前十位。有用戶發文質疑,美團對會員用戶實施差別待遇。
  • 「殺熟」會員?美團外賣回應了!這些殺熟套路你最好知道
    昨天(12月17日),一則「美團被爆殺熟外賣會員」的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榜前十位。有用戶發文質疑,美團對會員用戶實施差別待遇。截至發稿,#美團被爆殺熟外賣會員#話題下已有5.7億閱讀,4.4萬討論。  對於用戶的質疑,美團外賣回應稱不存在差異定價。會員配送費更貴與會員身份無關,是因為定位緩存造成預估不準。
  • 望美團「好自為之」!大數據殺不的是熟?是人心!
    直白點說,無論是美團外賣還是餓了麼外賣,我稱他們為「雙賤」組合。美團外賣本來5元買2張紅包,變成8元2張,幾天不搭理,馬上4元2張紅包,會員到期15元續費,過兩個星期不續費立馬給你優惠續費,餓了麼也是這個套路!
  • 「我開了美團會員,反而成為韭菜」開會員的意義不是為了省錢嗎?
    就在昨天,一篇名為《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的文章刷屏了許多人的朋友圈。文章作者「漂移神父」開了一個美團外賣會員。沒想到作為會員的他,配送費居然比非會員的還貴。這是會員的配送費,為6元:而非會員的配送費,為2元:這件事在網絡上引起了軒然大波。美團作為有前科的公司,再次遭到了網友們的口誅筆伐:當然了,也有部分網友對這篇文章提出了質疑。
  • 會員用戶比普通用戶貴3倍?外賣平臺被曝「殺熟」,官方這樣回應
    該名博主發現自己在充值美團會員後,配送費相比非會員反而要貴了三倍,對此美團最初以數據緩存為託辭,但在鐵一般的事實面前,很多網友認為美團外賣可能存在大數據殺熟的情況。充值美團外賣會員後,配送費卻貴了?近日一位美食博主在社交平臺上發布了一個實驗,這引發了網友的強烈關注。
  • 「被美團割了韭菜」當事人發聲:美團的解釋無法接受
    美團再次因為外賣業務被送上熱搜。近日有網名為「漂移神父」的網友發布文章《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稱自己在開通美團外賣會員後,發現經常點餐的一家店鋪的配送費從2元變成了4元,點餐高峰期為6元,向客服反饋後,美團客服表示可以補償10元紅包,但當事人和眾多聲稱有相似經歷的網友對此表示不滿。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事件後續有何進展?
  • 網友自曝被美團割了韭菜,官方回應稱是定位緩存引發的偏差,當事人...
    在肖先生還未開通美團會員時,便有注意到,這家店的配送費沒有超過3元的時候,但就在肖先生開通會員之後,「魔幻」的事情發生了,在12月9日中午12點30分左右,肖先生開心的打開美團外賣,卻發現這家店的配送費居然變成了6元。
  • 點外賣,開通會員配送費不增反減,我被大數據殺熟割韭菜了?
    日前,有位用戶「漂移神父」在網上公布了一篇《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的文章,讓諸多網友紛紛批評起了美團不當做法,大數據殺熟行為再次被熱議。文章中作者寫出了自己下單時遇見不合理的經歷。他在美團app上點外賣時發現自己在同一家店鋪,同一個時間段點餐,配送價格竟然存在明顯差異,會員帳號配送費要6元,而非會員配送費則需2元,他又用了其他手機帳號反覆測試,也是如此。這就讓他很不爽,開個會員想省錢,沒想到錢沒省下來,還要割我韭菜。對此美團回應是:系定位緩存偏差導致。可能我們平時沒有用心觀察的話,經常會忽略掉平臺上的價格差異問題。
  • 不但漲價,還坑人!app的會員們,我該拿你怎麼辦?
    最近又有一波關於網際網路應用app會員的爭議在網上發酵,起因就是一名網際網路大V在網上曝光了自己在購買美團外賣會員後的發現價格「不降反贈」的經歷。(圖片來源於微博)簡單來說就是這名大V發現自己在開通美團外賣會員後,常點的一家外賣配送費從平時的2元漲到了6元!為了排除是用餐高峰期配送費會上漲的原因,大V特意等了40分鐘後再點,但配送費仍然是6元。
  • 美團外賣配送費差異是定位緩存的鍋?網友:殺熟不止一次
    近日,自媒體「漂移神父」發布《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文章稱,作者在開通美團外賣會員後,發現常點的一家店鋪,其配送費由平時的2元變為6元。而當作者在美團上的同一家店鋪、同一配送地址、同一時間點單,會員帳號的配送費仍為6元,而非會員帳號僅為2元。
  • 會員花費反而更貴?知名外賣平臺被曝「殺熟」!你中招了嗎?
    會員花費反而更貴?知名外賣平臺被曝「殺熟」!你中招了嗎?作者為此還做了個試驗在美團上的同一家店鋪、同一配送地址、同一時間點單會員帳號的配送費仍為6元
  • 上海消保委揭App廣告亂象;被曝殺熟會員?美團外賣致歉...
    (澎湃)一組其他公司的動態:【美團外賣澄清會員配送費:不存在差異定價,定位緩存造成預估不準】近日,有自媒體爆料,在美團上的同一家店鋪,同一配送地址,同一時間點單,會員帳號的配送費比非會員還要貴,一時之間引起熱議。
  • 用戶稱會員和非會員配送費存差異,美團:不存在,定位緩存造成預估不準
    來源:藍鯨財經藍鯨TMT頻道12月17日訊,針對用戶反饋的「會員和非會員配送費差異」問題,美團外賣今日回應稱,文中提到的配送費差異與會員身份無關,是定位緩存偏差導致。用戶實際下單的配送費,會按照真實配送地址準確計算,不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