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業年均工資再奪冠 兩會熱議:這些行業應漲薪

2021-01-18 中國青年網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業」一詞出現了39次。面對正在「回血」的就業市場,哪些行業最賺錢?在2020年全國兩會期間,企業家提出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多少就業機會?又有哪些行業應該「加雞腿」?這些問題你關注到了嗎?

IT行業年均工資連續4年領跑

2019年城鎮私營單位分行業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表 來源:國家統計局官網

日前,國家統計局披露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以下簡稱「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90501元,城鎮私營單位(以下簡稱「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53604元。以非私營單位為例,共有10個行業超過平均水平,6個行業年平均工資水平超過了10萬元。

從區域來看,由高到低依次是東部、西部、中部和東北地區。據中新經緯客戶端統計,目前已有5個省份公布2019年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數據,分別為四川、湖南、山西、黑龍江和重慶。非私營單位方面,暫無省份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私營單位方面,重慶超過平均線。

哪個行業賺的最多?當然還是IT業。從非私營單位看,超16萬元的年平均工資,讓IT業連續第四年保持第一。

國家統計局稱,分行業門類看,年平均工資最高的三個行業分別是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161352元,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133459元,金融業131405元,分別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78倍、1.47倍和1.45倍。

今年就業形勢如何?畢業生工資水平會怎樣?

隨著各地高校發布返校及畢業時間的安排,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正式提上日程。他們更傾向於哪些工作?

智聯招聘發布的《2020大學生就業力報告》顯示,期望就職於IT/通信/電子網際網路、文化/傳媒娛樂體育、商業服務(諮詢財會法律廣告)、金融業等行業的畢業生人數比例相對較高。這些行業主要為新經濟行業,薪酬待遇較優厚。

資料圖 中新經緯 攝

來自拉勾網的調研顯示,以電商、企業服務、文化娛樂為代表的10大網際網路領域,在疫情期間的校招人才需求逆勢增長,體現出「宅經濟」下的國民消費態勢。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高校畢業生達874萬人,要促進市場化社會化就業,高校和屬地政府都要提供不斷線的就業服務。同時政府工作報告還提到,資助以訓穩崗,今明兩年職業技能培訓3500萬人次以上,高職院校擴招200萬人,要使更多勞動者長技能、好就業。

也有部分畢業生降低了薪酬預期。智聯招聘披露數據顯示,大學生平均期望薪酬約6930元,與2019年基本處於同一水平線;拉勾網提供的數字則是與之相近的7110元,44.38%的畢業生主動降低薪資期望。前4月,大學畢業生對網際網路行業的平均薪酬期望從7740元下降至7110元。

值得一提的是,據BOSS直聘發布的《2020年春季復工追蹤觀察》披露的數據顯示,國內全面復工復產至今,整體招聘需求水平已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95%。截至5月20日,企業平均招聘薪資為8275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4.2%。

經歷了春節後招聘需求的斷崖式下跌後,百人以下規模小微企業逐步回血,來自小微企業的新增招聘需求佔整體比例已經上升至52.7%,超越去年同期。

更加值得期待的是,多位企業家在全國兩會期間明確宣布了招聘名額。

全國人大代表、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提到,蘇寧仍在持續地加大技術投入、業態布局、物流發展等智慧零售基礎能力的建設,推出3萬人的招聘需求。全國人大代表、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也表示,一直堅持不減員、不裁員,今年還要招5000名大學生。「有條件有能力的企業,都應該不減薪、不裁員,還要擴大招聘。」格蘭仕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梁昭賢透露,截至5月,格蘭仕實際招收大學生超3200名。

哪些行業最該「加雞腿」?代表委員關注這些行業

那麼,對於工作中的人來說,有哪些行業最應該漲工資?全國兩會期間,多位代表、委員將目光聚焦在醫務人員、社區基層人員和教師身上。

資料圖 中新經緯 攝

全國政協委員、原北京市衛計委黨委書記方來英建議,在薪酬體制改革中,應對基層衛生人員給予更多關注。全國人大代表、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院長蔣立虹表示,建議提高防治體系建設的工作人員和醫務人員的待遇,加大薪酬制度的改革。全國政協常委、審計署副審計長、民建中央副主席秦博勇提出,應建立基層醫療機構人才隊伍保障機制,完善基層醫療機構激勵性薪酬體系。

全國人大代表、嶽陽市二人民醫院門診部主任胡春蓮進一步提到,將護士工資納入財政預算,並監管各醫療機構配足護士。同時,對于堅守護理崗位滿30年的護士,建議頒發榮譽證書或勳章,給予工資調級或一次性補助,以提高護士的職業認同感和職業榮譽感,減少辭職率及改行率。

疫情之下,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教育系統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張雪建議,可以多吸收大學畢業生到社區工作。注重從基層培養和選拔幹部,加大從優秀社區工作者中考錄公務員和事業編制的比例,形成長效機制,同時探索建立社區工作者職稱職級晉升和薪酬待遇保障體系。

全國政協委員、福建省工商聯副主席、正榮集團董事局主席歐宗榮建議,要更加關心關愛基層社區工作者,在待遇和負擔上做好「加減法」。即在待遇上做加法,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建立等級績效薪酬制度,提高薪酬待遇。

與此同時,教師的工資待遇仍然備受關注。5月19日,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田祖蔭在發布會上表示,要求今年底以前必須完成「義務教育教師工資水平不低於公務員」的目標任務,並要求各地開展自查。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蚌埠市第一實驗學校教育集團總校校長崔建梅則提出,建議教齡津貼應隨著其他津貼、補貼的增長而增長。

(來源:中新經緯)

相關焦點

  • 工資結構調整,漲薪7000元?
    今天的話題更加重磅,透露的細節更加深入,希望大家看過後不要給本號扣上造謠的帽子,這些細節將會在不久的將來得到印證。南華早報採訪上校的那句話有必要再重複一遍,因為這句話是關鍵核心:香港《南華早報》發布解放軍漲薪40%的重磅消息,文中引述一名匿名上校聲明,此次調薪將讓他獲得最多人民幣7000元的收入,其月收入將突破2萬元。
  • 騰訊又漲工資了,網友熱議:這個就厲害了,人家幹一個月...
    又漲工資了。新聞發布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具體內容如下:【月薪7.6萬!騰訊又漲工資了 更有遊戲業務狂增45%】雙十一大跌後,騰訊在12日發布了最新的財報。來看看亮點:1.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29%;2.淨利潤323億元,同比增長32%;3.遊戲收入414.22億元:同比增長45%;4.金融科技與企業服務板塊收入332.55億,理財平臺用戶增長超50%;5.用戶12.1億,同比增長5.4%;6.小程序經濟圈成就新型業態,微信第三方服務商數量超過40000家;7.騰訊會議用戶突破1億;8.騰訊員工又漲薪了!平均月薪7.6萬。
  • 年底找領導談漲薪?實話告訴你工資很難漲,但你可以從這裡下手……
    年底了,又是找領導談漲工資的時候了,其實我不怕說句讓你扎心的話,工資十有八九是不會有大漲幅的,這跟你的表現、跟公司有沒有錢沒有關係,這關係到管理的常識。
  • 萬事俱備,只待漲薪!
    具體怎麼漲結構是什麼,沒漲之前誰也不知道,用大家都認可的邏輯進行分析。少尉起步意味薪資應漲少尉起步將從今年逐步推開,而這一政策,與之配套的需要薪資的上調。為什麼呢?在我國經濟正向發展的今天,同水平的新入職人員,起薪只會逐年增高不會降低。同理,應該也不會有同樣學歷的新幹部,起薪逐年降低的情況。
  • 為什麼我一直不漲工資,看看這些都滿足嗎
    另一位小表哥,中專畢業之後不停的換工作,幹啥都嫌累,後來找了一份工廠保安的工作,每天在門口負責開門關門登記出入,偶爾還會跟進出的人員車輛鬧個矛盾,工資三年前3000一個月,現在還是3000一個月,年終再加點獎金。所以漲不漲薪不在於年資有多長,而是工作內容和日常表現。
  • 員工拿到獵頭推薦的高於原崗位5000元工資,公司放人還是漲薪留人
    最近,有位做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HR說,公司內部一個部門經理找人力資源部員工關係崗員工溝通,說部門員工小李拿到外面公司的一個高薪工作機會,每月工資達15000元,而現在所在公司的崗位工資每月只有10000元,足足高出5000元,誘惑還是很大的。
  • 和老闆談「漲工資」讓我們的月薪升高
    在這些情況下,讓人覺得,不要說漲工資,只要有一份安穩的工作就不錯了。這些影響確實會對統一調薪產生一定的副作用,但是對於優秀的人才,恰恰又是機會。這種情況下,如果不主動提出加薪要求,往往是不會考慮加薪的,一般不敢提出加薪的原因有以下幾點:1、從來沒有要求過加薪,不知道怎麼去說。2、怕加薪不成,反而在公司留下不好的印象。
  • 2018年全國平均工資出爐,你達標了嗎?這三個行業最富!
    4個行業年均工資10萬元;科技服務業工資不僅高,還漲得快。5月14日,國家統計局公布2018年全國平均工資數據。2018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82461元,比上年增加8143元,名義增長11.0%,增速比2017年提高1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2018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實際增長8.7%。
  • 欣龍控股給月薪6000董事長漲薪16倍?揭秘該董事長真實收入
    從月薪6000到年薪120萬,一次性漲薪16倍——坐火箭的速度引發網友熱議。同時也有網友質疑「董事長的月薪怎麼才會只有6000?」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了解發現,今年2月才任職欣龍控股董事長的何向東履歷十分亮眼,曾在建設銀行供職多年且連連升職,還曾擔任過上市公司財通證券、物產中大的董事。
  • 給員工漲工資,就跟著西貝莜麵村學習一下
    馬上年底了,你的員工有沒有找你申請漲薪啊?或者你的員工有沒有因為薪資問題離職的呢?這些問題應該每家企業在年底的時候都會面臨,但是今天這個話題不會給你聊「996」,「壓榨員工剩餘價值」這種話題,而是聊聊西貝的漲薪底層邏輯,給大家一些管理方面的建議和啟發。 什麼時候需要漲薪 什麼時候需要漲薪呢?除了員工主動申請之外,還有有那些需要漲薪的場景呢?
  • 職場談漲薪,這麼跟老闆談
    首先是入職談薪;怎麼和HR談薪資,拿最高薪?在沒充分展示你的能力時先不要急著談薪資,談完工作內容後再問公司的薪資架構:績效年終獎怎麼約定,五險一金繳納基數和其他補助,千萬要注意:不要先報價,不要報低價。
  • 用離職威脅漲薪卻被辭退:該如何談加薪?
    職場中常常會碰到這種情況:小王跟老闆談離職,老闆說:給你漲工資!最後,每個月漲薪5000元的小王開開心心離開辦公室。小陳也想用離職威脅老闆漲工資,沒想到老闆直接同意了她的離職申請,讓她直接去人事辦手續。
  • 員工4年都沒漲薪,收到漲薪offer跟領導辭職,領導的話讓員工愣了
    有一個員工在職場論壇上分享了自己的經歷:他在一家公司工作了四年,工資還保持在原來的水平,一點也沒漲。後來他失望了,找了一份新工作,薪水提升了百分之八十。而他跟領導提出辭職後,領導的話讓他覺得得非常心寒。原來這位員工跟老闆是好朋友,他在這家公司已經幹了四年,但是一直沒有漲薪水。
  • 向領導提加薪,別漲薪不成,反被辭退,這幾個坑一定要避開
    劉剛:嗯...我想要提高一點工資。領導:哦,說說你的理由?劉剛:我現在生活壓力比較大,每個月要還幾千塊的房貸,養孩子還要花費不少,壓力挺大的,您看能不能給我漲點工資?劉剛要求漲薪不成,卻被迫辭職,為什麼?我們先來看看他掉進的幾個大坑:坑1:在激動之下去找領導談漲薪的事:在激動的情緒之下,說話往往會不經過大腦,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就後悔莫及,尤其是去找領導談漲薪這麼敏感的要求,一定要先讓自己的情緒平緩下來再去談。
  • 注意:影響教師工資的不僅有崗位工資,還有職稱決定的起點薪級
    因此他們的薪級也會不同,按如下圖所示的薪級表一套,就可以發現,他們的薪級一個是「24級」,一個「25級」。薪級工資也因此相差91元。 但是在薪級套現表專技十二級這一列的任職年限到11年就到頭了,這就意味著,即使你在專技十二級崗位再工作多於11年的多少年,你的薪級都不會再漲了。永遠停留在「22級」上。 而一級教師的任職年限是2019-2008+1=12年,那麼我們可以找到專技十級那一列,和套改年限的交點薪級是「25級」。如下圖所示:
  • 2020年僅4成白領漲薪不確定性增強白領的儲蓄意識
    根據智聯招聘近日發布的《2020年白領滿意度指數調研報告》,2020年中國白領的工作滿意度一般;4成白領漲薪,24.9%經歷降薪;約6成白領理財。2020年白領工作滿意度指數連續兩年下降2020年中國白領的工作滿意度一般,指數為2.36。與2018年(2.97)和2019年(2.38)的數據對比發現,白領工作滿意度已連續兩年下降。
  • 2020年7月事業單位會漲工資嗎?
    可以肯定今年七月事業單位漲不了工資。理由有二:第一,公務員尚未啟動調資,事業單位一般不會先行一步漲工資。自2012年起,國務院基本上每隔兩年就會發文,調整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標準,由此形成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每兩年調整一次工資的慣例。2020年,恰逢調資窗口期。2018年和2016年,這兩次調資都安排在7月份,按照慣例今年也應該是7月份啟動調資,但今年收疫情影響,目前上面沒有任何發文的跡象,預料七月很難像往年那樣預期調資。
  • 【職場】領導給你漲工資,從來不是看努力!
    哈嘍,大家好,我是小耳朵·狗蛋兒 在職場中,每個人都想要漲工資,這是人之常情。在一個崗位好幾年,薪水還是老樣子,升職的希望也渺茫。現在,小編教你幾招,讓你可以和老闆談加薪!
  • 工資漲不漲?漲!社保不想繳?該繳!
    他們希望通過集體協商的方式解決這些自己最關心的問題,但「不敢談」「不會談」等「痛點」一直困擾著他們。扶風金輝速運快遞員羅何清說:「我們掙錢靠的是多送快跑,可就怕出現交通事故,如果能參加上意外保險就有保障些。」快遞企業也有苦衷。「我幹快遞10多年了,錢越來越不好掙、人越來越難留,盼著行業統一規範、有明確的底線標準、消除競爭亂象。」西寶中通快遞公司經理李明說。
  • 2021離職與調薪調研報告:「打工人」主動離職意願顯著下降
    圖片來源:前程無憂據界面職場此前報導,今年電影院復工較慢,不少影院工作人員只能拿到基本2000多元的工資,難以在北京一線城市生存。不少員工選擇主動離職,回到老家生活。徐燕是北京某影城員工,一直是拿的北京最低工資標準。上個月她到手的工資是2493.12元,這其中還包含有中秋福利費50元,而這筆福利費原本是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