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編詞典的怪人

2021-01-18 澎湃新聞

你是一個網絡語言的愛好者。從「我也是醉了」到「然並卵」,你儘量搜集每一個最新的語例(對你來說,看了春晚的相聲小品才知道某個流行語,不啻於一場侮辱),不僅要追溯最原始的出處,還要給出最精確的釋義。你每天都在微博上瀏覽好幾個小時,生怕漏掉任何一條流行語,儘管如此,你仍然感到力不從心。因為網際網路之大,眾聲喧譁,你一個人根本忙不過來。於是,你發了一條微博求助。不少私信隨即向你湧來。大部分一塌糊塗,你匆匆掃上一眼便迅速刪除,可是,有一條私信引起了你的注意:它對剛剛流行起來的「藍瘦,香菇」做了詳盡的釋義和精細的考證,而且措辭彬彬有禮,斯文周到。你趕緊點進這位神奇的網友的頁面,跟他互關。從此以後,最新的網絡流行語就從這位網友那裡源源不斷地傳了過來。如此這般持續了好幾個月,你對這位見聞廣博又和你趣味相投的網友大感好奇(雖然他在微博上只轉發各類段子,絕口不提自己的生活),打算跟他線下約見一面。萬萬沒想到,你竟然發現,這位網友是個重度網癮患者,正在某個網戒中心接受電擊治療……

以上內容,是《教授與瘋子》這本書的大致內容,當然,是中國特色的版本。你,就是令人敬重的《牛津英語大詞典》(以下簡稱「大詞典」)的第三任主編詹姆斯•默裡(James Murray),「教授與瘋子」裡的「教授」。而那位網友,就是大詞典編纂史上貢獻最大也最為傳奇的志願供稿人,邁納(W. C. Minor),「教授與瘋子」裡的「瘋子」(當代精神病學家認為,他在美國南北內戰任北方聯邦軍隨軍醫生時,可能因戰爭刺激患上了「創傷後應激障礙」)。在被精神病院收容的二十多年間,邁納給大詞典貢獻了一萬多個質量上乘的詞條,然而他卻從未和默裡見過面,只定期以書信交流,以至於默裡興致勃勃地去拜訪他時,才震驚地得知,這位學問廣博、彬彬有禮的供稿人竟然是個精神病患者,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瘋子。

《教授與瘋子》最新中譯本

事實上,邁納在精神病院裡過得相當不錯,可以讀書、寫信、散步、會客、畫畫(他是個不錯的水彩畫家)、吹笛子、收藏古書,享有充分的自由,並不至於像中國的網癮患者那樣,由於莫須有的原因而被囚禁在網戒中心,遭受電擊之苦。優裕的生活環境,是他為大詞典編纂源源不斷地貢獻詞條的前提條件。只是,如此好景持續了二十多年(幾乎讓人以為就是永遠),在精神病院院長換人之後,便再也無法繼續下去,邁納醫生的處境不僅大不如前,而且日益糟糕了起來,在這樣壓抑的環境之中,最後他選擇了自宮,試圖以一種最為極端的方式來結束長期困擾自己的、無法遏制的欲望。——梅爾•吉布森與肖恩•潘聯合主演的電影《教授與瘋子》如何表現這一幕,無疑是個令人關心的問題。

梅爾·吉勃遜(Mel Gibson)

而更令人關心的,則是電影如何表現大詞典的編纂。好萊塢一直對偏執、瘋狂的天才很感興趣,前有納什,後有圖靈。1998年《教授與瘋子》一書甫一出版,梅爾•吉布森就買下了電影改編的版權,誠可謂慧眼識珠,只是電影最終呈現的效果如何,實在很難說。因為就詞典編纂這項工作而言,對天分的需求其實甚為有限,《英語詞典》(在1928年大詞典出版之前,這部詞典始終是英語詞典界的最高權威)的編者、人稱「文章大汗」(the Great Cham of Literature)的塞繆爾•約翰生博士就曾諷刺說,詞典編纂者(lexicographer)是「忙於追根窮源、考釋詞義的無害苦工」(a harmless drudge, that busies himself in tracing the original, and detailing the signification of words),而沉浸於大詞典編纂的默裡和邁納雖都富於學識與才幹,但似乎也不適於被稱為天才,更適合他們的稱呼是——怪人。

西恩·潘(Sean Penn)

是的,雖然默裡是個正常人,而邁納是個精神病患者,但他倆某種程度上是同一類人,尤其從世俗的角度而言更是如此。他們擁有常人難以理解的癖好,對常人不感興趣的事物保有持久的專注與好奇心,願意為之傾注大量的時間、精力與金錢。那句拉丁諺語「人類的一切於我皆不陌生」(humani nil mealienum puto),用來形容他倆是再恰當也不過了。不妨這樣說,在對自身之外的世界沒有太大興趣的平民百姓眼裡,不管是默裡還是邁納,都是讓他們捉摸不透的怪人。如果他們願意翻讀《教授與瘋子》,完全可以找到大量支持他們觀點的內容:默裡曾經在某一天半夜把幾個弟弟叫醒,只為看天狼星是如何按照他所計算的運行軌從地平線升起的;他嘗試著用拉丁語呼喚牛群,觀察它們作何反應;他不會遊泳,卻想發明一種新的水上救生工具,具體的做法是把許多鳶尾花綁在手臂上,但因為計算浮力時出錯,他在水裡翻了個倒栽蔥,多虧朋友抓住他的長領結才把他從水裡拽出來。這些可能都還沒什麼,最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默裡竟能以一種客觀超然的態度,觀察他的愛妻病危時夜間說胡話的狀況,繼而發現「她說的不是當教師時的文雅話,而是幼時的蘇格蘭土話」。大詞典的編纂既需要,同時也激發了這種古怪的氣質。

《編舟記》劇照

也不知道好萊塢編劇看過《編舟記》沒有,這部在中國爆紅(雖然局限於文藝小圈子)的電影,對編纂詞典的怪人有生動的呈現。它的故事非常簡單:一家出版社的詞典編輯部人手不足,快要退休的老編輯荒木公平四處物色接班的年輕人卻頻頻碰壁,因為沒有哪個年輕人覺得編詞典是什麼有前途的工作,最後終於找到了合適人選:外號「認真君」的宅男馬締光也。光也是個再標準也沒有的怪人,他的怪直接寫在臉上——永遠是一副沒精打採的樣子;寫在身上——雖然長手長腳,肢體動作卻彆扭得很,每天都穿著同一套衣服;也反映在他所生活的環境當中——光也那個租來的房間裡書籍堆積如山,他對日本文學很感興趣,搜羅了大量相關文獻,整日埋首其中,無法與人正常交流,只能每天讀書給自己的愛貓小虎聽,唯一的社交活動是和房東竹婆婆偶爾吃頓飯,而竹婆婆對他那些書全然不感興趣。而怪人還不止光也一個。比如,行事一絲不苟、古板正經的總編松本朋佑,為了搜集年輕人使用的流行語,不惜和光也跑到快餐店,偷偷摸摸地記錄一群少女關於少女漫畫和 BL的討論。

《編舟記》劇照

覺得電影過於誇張了?實際上,倒不如說是尚有不足。在歷史上真實存在過的詞典編纂者當中,為人古怪、行事偏執的比比皆是。比如,十六世紀之際,英國學者庫珀(Thomas Cooper,1517-1594)為了編寫《拉丁語英語詞庫》(Thesaurus Linguae Romanae et Britannicae),夜以繼日地伏案工作,甚至都不願意與妻子同床共寢。他的妻子因而怨憤至極,在詞典快要完稿時潛入書房,抱出書稿投入爐中,多年辛勞成果,毀於一夕之間。庫珀經受了如此打擊,竟然還能從頭再來,重又編了一次詞典。到了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曾經和哥哥弗朗西斯•福勒(Francis George Fowler,1871-1918)一起編了《牛津當代英語簡明詞典》(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即COD)的亨利•福勒(Henry Watson Fowler,1858-1933),決定在哥哥撒手人寰之後,以一己之力完成只編了一部分的《牛津當代英語袖珍辭典》(The Pocket Oxford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即POD)和《現代英語慣用法詞典》(A Dictionary of Modern English Usage)。從1903年起,差不多三十年時間,他全都花在了編詞典上面,五十歲方才成家。他的生活極其簡樸,日常家務都親自動手。他六十八歲那年,牛津出版社主動提出替他僱一個傭人,他卻回信謝絕,認為有了傭人只會讓自己終日伏案筆耕,再也無法動手做家務來調劑身心。

《牛津當代英語袖珍辭典》第六版

而最著名的怪人,則是《英語詞典》編纂者約翰生博士。他身材高大結實,活像一頭狗熊,因為童年時患過淋巴結核,他的臉上留下了明顯的疤痕。他一眼失明,一耳失聰,頭是歪的,身體常常前後晃動,時不時做出怪異的手勢,喉嚨裡還會發出仿佛吹口哨一樣的聲音,或者如同母雞一般咯咯作聲。他的妻子伊莉莎白是喪偶再嫁,比他大二十一歲。編詞典期間,因為沒錢買書,他找學生借來珍貴的《莎士比亞全集》四開本摘抄莎翁名句,物歸原主時全拆成了散紙片,又在借來的書上隨意寫畫,還腆著臉說這些記號用麵包碎屑揉搓就可消去。為了詞典編纂事業,他曾向切斯特菲爾德伯爵(當時著名的文藝贊助人——patron)登門求助,結果遭到拒絕,等詞典編成,他不僅發表經典名篇《奉答切斯特菲爾德伯爵書》(A Letter to Lord Chesterfield)將想要摘桃子的爵爺糗了一頓,連詞典中對patron的釋義都惡意滿滿:「懷著傲慢資助他人的惡棍,而他人則報之以逢迎。」(Commonly a wretch who supports with insolence, and is paid with flattery.)當然,這樣的例證還不止一處,最出名的就是對燕麥(oats)的釋義:「一種穀物。在英格蘭通常用來餵馬,但在蘇格蘭供人食用。」(A grain, which in England is generally given to horses, but in Scotland supports the people.)不僅拿到現在是天大的政治不正確,即便在當時也引來了諸多爭議。他還對「國稅」(excise)如此釋義:「一種令人憎惡的貨物稅,抽稅者是一群受僱於稅收酬養者的惡棍,比例隨他們的興致任意調整。」(A hateful tax levied upon commodities, and adjudged not by the common judges of property, but wretches hired by those to whom excise is paid.)這個詞條大大地觸怒了課稅官員,他們不僅將之視作誹謗,甚至想要控告詞典編者,以便「合法地獲得補償」。

而在大詞典的編纂史上,也有一個古怪程度和重要程度幾乎不相上下的人物:第二任主編弗尼瓦爾(默裡是第三任)。他是公認的「古怪的另類學者」,「愛好廣泛,精力充沛卻不諳世故,缺乏條理」。他一反此前的詞典編纂者常有的無視當代出版物、只重古典作家的偏見,將報刊也列為語料來源,身體力行地從報紙上摘錄了三十萬張引文卡片,這是默裡接手大詞典編纂工作之後最寶貴的財富。因此,雖然弗尼瓦爾的興趣多變、缺乏計劃性和組織性導致大詞典的編纂長期擱淺,但他卻是「大詞典最重要的義務資料員之一」——這種歷史定評多少顯得有些諷刺,頗有領導搶了秘書的活的味道。

《美麗心靈》劇照,拉塞爾•克勞飾演數學家納什

不過,公允地說,儘管並沒有從事任何具體的詞條編纂工作,弗尼瓦爾仍然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他上任後擴大了編輯隊伍,吸納了更多的義務資料員,還設立了新的編輯職位——他稱之為「義務分編」(sub-editor),「負責整理引文卡片,補遺拾漏,提供初步的釋義和詞源等基礎性工作,在義務供稿人和主編之間架起橋梁」。他於1864年創建了早期英語文稿學會(Early English Text Society),「彙輯刊行了許多早期和中古英語的珍貴作品,內容所及多為早期文獻研究的薄弱之處或盲區」,默裡之所以在學界脫穎而出,就是因為參與了該學會的古代文獻輯考工作。此後,弗尼瓦爾又創建了一系列民間組織,如民謠學會(Ballad Soeiety,1868)、喬叟學會(Chaucer Society,1868)、新莎士比亞學會(New Shakespeare Society,1873)、威克利夫學會(Wyclif Society,1886)等。這些學會成員的不懈努力確保了語料來源的精準,為大詞典的編纂做了充分的準備。

而類似默裡與邁納這樣的關係,在大詞典隨後的編纂工作之中也延續了下來。大詞典四卷本補編的主編羅伯特•W•伯奇菲爾德(Robert W. Burchfield)就是一個像默裡那樣既學識淵博又性格古怪的人。他堅持要求在補編本中收錄大量小說家、詩人、劇作家用過的詞。比如,奧登曾在詩中用過一個表示冰川運動的地質學詞,實際上這個詞在地質學中已經不常用了。伯奇菲爾德和一位科學家為這個詞曾激烈爭論。科學家說:「你不能收入這個詞,因為現代地質學理論裡沒有它的地位。」而他則回應道:「奧登詩裡用過的詞我就打算把它收入,我才不管你們地質學裡的雞毛蒜皮呢。」這個詞最後還是收入了補編本。

《模仿遊戲》劇照,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飾演圖靈

伯奇菲爾德自承「不是一個作風民主的詞典編纂家」,喜歡搞自己一個人說了算的一言堂,不僅旗幟鮮明地跟藝術家站在一邊,「當他們和科學家爭執的時候,我每次都贊同藝術家」,而且力挺二十世紀的作家,如斯彭德、奧登、艾略特、格雷厄姆•格林、愛麗絲•莫多克等,「雄心勃勃地打算收入所有他們用過的詞彙」。他認為,「既然像喬叟這類偉大的古典作家用過的每個詞和詞義都已載入《牛津英語詞典》,我看不出有什麼理由能把一批地位相當的二十世紀作家……所用的詞藻排除在我們的補編本之外」,「只要天才們還活著,人們似乎永遠也看不出他們是自己時代的天才」。英國人一般不太喜歡美國作家,他卻對福克納、品欽、奧尼爾等人青眼相加,儘量收錄他們用過的詞彙。他說自己的目標是努力找出到了二十一、二十二和二十三世紀還會有讀者的作家,「或許我會搞錯,但是總比怯懦地認為沒有一個作家夠得上資格要好得多」。

伯奇菲爾德的邁納跟原版相比要溫和許多,而且不止一位。有一位維吉尼亞大學的教授讀了三十年的《巴爾的摩太陽報》和卡城《每日新聞》,「在他的教授的生涯裡記下了每一件要聞」,這位教授把「他的筆記遺贈給了我們,這樣一來,這兩張報紙的引用率便遠遠超過它們應得的待遇」。還有一位以大篷車為家的女士,「她從美國的德克薩斯州動身,遊歷了新墨西哥、科羅拉多、俄勒岡和加利福尼亞等州」,「大篷車碰巧停在哪裡,她就讀當地鮮為外人所知的小報」。美國西部各州的語言風貌就是通過這位女士收集的資料「很好地體現在了這部詞典裡」。靠了這些怪人的幫助,大詞典補編本才得以順利完成。

事實上,即便是默裡,他擁有的也不僅僅是邁納。《教授與瘋子》一書記載了另一個怪人:菲茨愛德華•霍爾(Fitzedward Hall)。他和邁納「都是美國人,都是軍人,都在印度生活過,精神都不正常」,在維多利亞女王登基五十周年(1897年10月12日)的宴會上,剛剛完成的大詞典第三冊被當作對女王的獻禮,牛津大學為默裡舉辦了盛大的慶祝宴會,學界名流紛至沓來,若干志願者也受邀出席,這兩位對大詞典編纂貢獻最大的志願者卻都沒有現身。霍爾的經歷頗為傳奇,他在印度學習了梵文,做了印度一個大學的梵文教授,離開印度返回英國後,又去了倫敦國王學院做梵文教授,最後因為和另外一位梵文教授鬧翻而離開。大家對他的評價是:醉鬼、外國間諜、學術造假者,以及道德墮落的傢伙。然而,這個風評極差、怪裡怪氣的傢伙,卻每天給默裡寫信,為大詞典的編纂獻計獻策,無怨無悔地義務提供引語,整整持續了二十年,在此期間,他從未與默裡見過面。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他活脫脫就是另一個邁納,默裡對他的工作的評價是「無法估量的巨大協助」,「詞典的每一頁都有他的貢獻」。然而,殘酷的是,他幾乎被人遺忘了。最顯著的例子便是,《教授與瘋子》用了整整一本書來寫邁納,留給霍爾的不過一頁而已。

但這又有什麼關係呢?對這些編纂詞典的怪人來說,他們的所作所為,無非是為了求得內心的安寧、滿足一己之趣味,個人的名利得失,早已不在計較的範疇之內。這類人並非西方所獨有,也存在於中國,《英漢四用詞典》、《新英漢詞典》以及《英語慣用法詞典》的編者葛傳槼便是。他從未上過大學,也從未出過國,英文全靠在家自學,聽力練習是跑到街上聽外國傳教士布道。葛是國務院前副總理錢其琛的舅舅,據錢其琛兒子錢寧回憶說,錢其琛小時候在學校學英文,回到家裡講,葛「一聽就說:不對,不對。然後,馬上找出一份香皂的英文說明書,當作教材」。英文是他生活中的全部樂趣,每日的工作就是在閣樓上閱讀英文報刊,不管內容,只看句型和用法,每當發現文章中有出現兩次以上的新的短語和用法,他「就會像發現新的行星一樣興奮,認真記錄下來」。他這種形式主義傾向,在其學生陸谷孫筆下也有生動體現:「他向我班講完著名的漢姆雷特獨白『To be, or not to be』之後緊接著自問自答如下:『be還是不be,想到頭還是be,你們看有多大意思,我看沒啥意思。』」葛還愛給人起各種各種的綽號,拿人的姓名開玩笑。你要是新理了發,特別是颳了臉,他就拿來復旦外文系某個教師的名字,叫你「容再光」。著名的語言學家傑弗裡•利奇(Geoffrey Leech)被他私下叫做「螞蝗」,另一位同樣著名的語言學家蘭道夫•夸克(Randolph Quirk)則得名「怪癖」。大衛•克裡斯託(David Crystal)雖與利奇、夸克相比是小字輩,也逃不脫被葛叫做「水晶」的命運——都是姓氏的直接意譯。而更加奇特的,則是「廣益先生」。最開始是「Mr. This」,用來形容某個說話時經常插入「這個」、「這個」的人,this就是「這個」,更進一步, this讀音近似「集思」,因為「集思廣益」,所以就有了「廣益先生」。思路之曲折詭異,只能用腦洞大開來形容。

英文版《教授與瘋子》

美國著名記者約書亞•肯德爾(Joshua Kendall)寫過一個《羅熱類語詞典》的幕後故事。該詞典的編者彼得•羅熱有家族精神病史:外祖母、母親終身患有精神疾病,妹妹和女兒精神也都不正常,叔叔是割喉自殺的,死去的時候就躺在羅熱的懷裡。羅熱本人偏執、憂鬱、害羞,害怕不潔和混亂,之所以迷戀編寫詞典,是為了尋找心靈上的慰藉。在很小的時候,他就發現,編寫詞語清單能夠給自己帶來安慰,沉浸於語言的細微差別能夠讓自己免於焦慮。說起來,這何嘗不是又一位邁納呢?只不過他同時也是默裡罷了。溫切斯特在《教授與瘋子》的第十一章寫道,「編詞典是孤獨而單調乏味的苦工」,「只有默裡和邁納這樣的人,才有能力與巨大的詞語洪流搏鬥,站穩腳跟」。

參考文獻:

金常政:《西方詞典史話》

秦曉惠:《〈牛津英語詞典〉的「閱讀計劃」:前默裡時代》

王嘉理:《伯奇菲爾德談〈牛津英語詞典補編〉》

郭啟新:《詹森及其〈英語詞典〉研究》

李蔭華:《英國修辭學家和詞典編纂家亨利•福勒》

朱績崧:《文人詞典第一流——塞繆爾•詹森博士和他的〈英語詞典〉》

陸谷孫:《秋風行戒悲落葉——憶師長》

錢寧:《舅公葛傳槼》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微篩電影 |《詞典》:又一部講述「編詞典」的電影
    《詞典》導演:嚴宥娜
  • 《編舟記》丨編詞典之舟,渡語言之海
    「若你喜歡怪人,則我很美」,這大概是男主角馬締光也人物性格最好的詮釋,而這樣一個悶貨,身邊吸引的自然也是各路樸素的奇葩。影片講述友情、愛情、親情,飽蘸濃情卻不著痕跡。他被「拾荒」拾進了辭書編輯部,與同事克服環境和自身困難,花了十五年時間,編集一本叫做《大渡海》的辭典。
  • 《寶可夢劍盾》南瓜怪人怎麼樣 南瓜怪人圖鑑分享
    導 讀 寶可夢劍盾遊戲中的南瓜怪人是一種外觀看上去比較恐怖的寶可夢,下半身套在南瓜狀的物體中。
  • 那些關於字典的電影:《詞典》《編舟記》《教授和瘋子》-福利吧
    xt=urn:btih:AA636826EC61AA1250CA3E0D385AB964D3A4E1B1這部2013年拍攝的日本電影講述的就是編字典的故事,豆瓣評分8.6《編舟記》(2016):豆瓣電影https://www.agefans.tv/detail/20160037不僅如此,2016年這部電影還被改編成動漫
  • 小冰冰傳奇98英雄科學怪人怎麼樣 科學怪人全解析
    科學怪人是很早之前出的98英雄,現在有很多玩家不知道該英雄到底好不好!沒關係,這裡就給大家詳解下科學怪人的技能屬性,接下來就和18183小編木子一起來看看吧。 攢滿能量的科學怪人會觸發身體中的科學細胞,施展精湛的科學技藝,遊走在平和和狂怒兩種狀態中。科學怪人在切換狂怒和平和狀態的的同時,會回復血量,還能永!久!提高攻擊力!
  • 《牛津詞典》前主編眼中最好的十部詞典
    在此情況之下,BE的詞典讓購書者們第一次有機會破解那些「懶丐」(身強力壯卻以乞討為生的人)、流浪漢、從歐洲戰場返鄉卻難謀生計的退伍兵們的秘密語言:famble-cheats指的是金戒指或者手套,member-mug指的是便壺。買了這本書,再也不會慘遭欺騙!
  • 《爐石傳說》科學怪人卡牌點評 科學怪人有用嗎
    導 讀 爐石傳說砰砰計劃的新卡不斷為大家帶來,在這小編為玩家們展示的是戰士的新英雄卡「科學怪人砰砰博士」,那麼關於這張牌有什麼具體的屬性呢?
  • 詞典筆實用測評:學習英語為什麼推薦有道詞典筆3!
    最近,小編發現了一款學習英語的神器——有道詞典筆3,它不僅查閱單詞方便,而且功能豐富,實用性極強,無論是小孩子還是大人,都可以通過它來學習英語。剛拿到有道詞典筆3就被它精美的外形所吸引,產品外觀呈現扁形的筆狀,乍一看就像是一件藝術品,其長度適中、握感舒適非常便攜。產品正面搭載了一塊2.97英寸的超大顯示屏,功能選擇、設置等操作都可以直接通過觸控屏幕完成。
  • 漢英詞典200年——從《華英字典》到《中華漢英大詞典》
    可能連馬禮遜也覺得工作量太大,編不下去了,到了第二、第三卷就回歸簡單的對譯釋義,一個字解釋一下。」周振鶴曾有研究,那個時期的中國人一般使用洋涇浜英語與外國人交流,因此這本字典的讀者主要是來中國從事貿易、傳教以及外事活動的人,「為他們學習漢語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並成為後來其他洋人編纂較有系統的漢英字典的參照基礎」。
  • 我薦|黃春宇:漢英詞典200年—— 從《華英字典》到《中華漢英大詞典》
    「獨由漢譯英尚付闕如其西人所編如五車韻府等意在餉遺彼國探討漢文之士而不甚適於吾國之用學者病焉」。編者在「例言」中介紹,這本《漢英詞典》自1909年春開始編寫,至1910年秋結束,於1912年出版了第一版。1923年經過張世鎏(Chang Shih Liu)的修訂,再版時名字改為《訂正漢英詞典》。
  • 一拳超人:盤點那些能夠一招秒殺龍級怪人的S級英雄
    除去那些強到變態的反派和怪人,列如:波羅斯、餓狼、王大蛇、黑精等,在正派角色中戰力最強的就要數英雄協會的S級英雄了。 在一拳超人中,怪人等級分為五個等級,由低到高分別是狼、虎、鬼、龍、神。神級幾乎是毀天滅地的存在了,但是目前為止,一拳中還沒有明確出現神級怪人,唯一能接近神級的估計也就宇宙霸主波羅斯一人。除此之外,龍級怪人,實力已然到頂了。
  • 《牛津英語詞典》竟然是瘋子編的?歷史深扒起來總是嚇人一跳!
    它一語雙關,既解鎖了《牛津英語詞典》的成書來歷,又追溯了詞典背後的情感淵源。不管哪個國家,擁有一本屬於本國語言的詞典,都是一件福澤無邊且意義深遠的大事。但無論多麼努力,詞典的編纂速度永遠趕不上語言的發展速度。也正因如此,英語詞典的編纂一直未能落實。直到十九世紀中葉,英國倫敦的語言學會受形勢所迫,才不得不將這件事提上日程。
  • 《不能結婚的男人》怪人寫怪人
          這是我第一次寫影評,我羨慕那些可以把各種情節和演員以及演員之前的作品信手拈來,文筆雋永,娓娓道來的作者,但我了解自己,不是那種可以說出相當有分量的有價值的信息的人,我只是在完成那個「我一定要寫寫影評」的任務來告訴自己曾經看這部劇的心情。
  • 中韓詞典:無所不能的在線翻譯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詞典一直是必備工具之一。無論學習還是工作,隨時都可能遇到一些不懂的字詞或是句子,需要通過詞典查詢釋義。然而,隨著社會的進步,新詞不斷湧現,而一些老詞也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傳統紙質詞典因其更新速度不及時,已經無法及時為學習者提供更新更全的資料參考,各種各樣的詞典軟體因此應運而生。
  • 你學不好英語,是因為缺一支詞典筆?
    最近,網易公司旗下,有款詞典筆挺火。火到在好幾個小區的電梯間裡,都看到過這個產品的廣告;公眾號上,也有朋友開始帶貨各種鼓吹;朋友圈裡,前一陣子,還看到有同行老師在賣力兜售,號稱比某東便宜幾百塊錢。詞典,作為英語學習者的必備工具書,最開始是紙質版,後來升級到可以玩遊戲的電子詞典,現在又是號稱只需筆尖一點,就能快速顯示漢語注釋的詞典筆。看來,科技不光改變了生活,現在已經朝學習工具下手了。
  • 假面騎士:那些令怪人都絕望的白色惡魔,E總最強,獠牙太血腥!
    假面騎士中存在著一些非常恐怖的存在,他們也都是令怪人絕望的騎士,而他們的皮套顏色卻是無比純潔的白色,但往往都是非常強大的存在,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幾個白色惡魔吧
  • 用有道詞典玩轉Draw Something 體驗更多精彩
    在這裡,小編給大家介紹一個中國用戶玩Draw Something的通關利器——「有道詞典」。小編在玩這款遊戲的過程中深切的體會到,Draw Something+有道詞典,二者是名副其實的最佳拍檔。 有道詞典其實還能給你提供更多的妙招。當你好不容易看懂了單詞卻不知道怎麼畫出來時,有道詞典的圖片詞典可以給你提供最直觀的臨摹範本,有圖有真相。比如小編遇到Goofy這個單詞,有道詞典不僅可以告訴我這是迪士尼動畫片裡的高飛狗,還能在右側的圖片中顯示出它的樣子。
  • 一拳:遇見埼玉卻沒戰死的7位怪人,顏值怪人蚊子女改賣章魚燒
    目前,一拳超人劇中出現的絕大多數怪人都被消滅,只有那麼一小撮幸運兒能在搞完破壞後繼續活在世上。今天,阿柒就帶大家看看那些苟下來的怪人們,他們是怎麼活下來的?不做怪人勾當的他們現在又在忙些什麼呢?走著~
  • 一拳超人:9個普通人變成龍級怪人,鳳凰男最奇葩,第一自認神級
    在一拳超人中有很多怪人最初並不是怪物,但是因為新生惡念以及其他的影響下最終變成了怪人,其實他們也非常的悲慘,今天就跟小編一起來盤點一下那些由普通人變成的龍級以上怪人吧
  • 最實用的日語在線詞典,你喜歡哪一款?
    對於學日語的小夥伴來說,一款好的詞典是必不可少的。可市面上的電子詞典都非常貴,那麼如果沒有條件買電子詞典的話,有哪些在線詞典是又方便又好用的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推薦幾款吧!滬江小D這款應該是目前大家用的最多的在線詞典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