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白紫文】「弗洛伊德之死」在美國激起的社會動蕩愈發升級,總統川普和某些國會議員已經提出動用軍隊結束騷亂的想法。面對騷亂不斷,美國前總統小布希提出:現在是時候反思美國的悲劇性失敗了。
小布希聲稱,解決美國問題的關鍵在于堅持「人人生而平等」。
然而這句《獨立宣言》中的「名言」,其創作背景卻恰恰反映了美國建國初就存在的各種歧視。
美國前總統小布希 視頻截圖
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6月2日公布的聲明中,小布希代表自己和夫人對弗洛伊德之死及困擾著美國的不公與恐懼表示「苦惱」。
「然而我們沒有高聲疾呼,因為現在不是我們說教的時候。現在的我們應該傾聽。現在,美國該反思自己悲劇性的失敗了。」
小布希聲明截圖
聲明中,小布希就美警鎖喉黑人致死一案提問:我們如何才能結束我們社會中系統性的種族主義?
「美國最大的挑戰一直都是,將不同背景的人團結在一個充滿正義和機會的國家之下。然而,那曾經幾乎讓我們分裂的種族優越感,現在仍在威脅著我們的國家。」
小布希稱,要解決美國的問題,必須堅持美國的信仰、堅持基本真理,即「人人生而平等」,且「被上帝賦予某些權力」。
「人人生而平等」出自美國《獨立宣言》。實際上,這句話在創作之初就飽含著各種歧視的意味。
俄亥俄州當地媒體「亞克朗燈塔日報」2013年報導曾指出,起草《獨立宣言》的託馬斯·傑佛遜,其筆下「生而平等」的人,特指白人男性,而且是擁有財產的白人男性。傑佛遜自己當時就擁有數百名奴隸。
據非盈利組織「公平投票」(FairVote)對美國投票權發展歷史的整理,在《獨立宣言》頒布的1776年,擁有財產的白人男性有權投票。只在新澤西、賓夕法尼亞和康乃狄克三州,不是奴隸身份的「自由」黑人男性才擁有投票權。
而在美國民主制度正式確立的1786年,窮人、女性、北美原住民和黑奴都無權投票。
直到1920年,美國女性才普遍取得投票權,而黑人投票權的爭取直到1965年《投票權法》頒布時才初顯曙光。
在聲明中,小布希寫道:「很多人都質疑我們社會的公正性,這是有原因的。黑人群體的權利反覆遭到美國機構的侵犯,卻從未被及時充分地解決。」
針對示威中發生的暴亂和騷動,小布希強調:「搶劫並不是自由,破壞也無法爭取進展。」
歐巴馬上周也就弗洛伊德之死發表聲明,稱所有美國人應該「齊心協力,創建一種『新常態』,讓偏執與歧視不再感染我們的制度和內心。」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