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俞敏洪在節目《共識》中的言辭引發了網友的熱議,他認為女人不生孩子是不完整的,隨後知名媒體人洪晃就此事錄製了一個小視頻,其中她提出了一個非常扎眼的觀點:很多女人都想要娃卻不想要男人,迅速登上熱搜。
網友們對兩人的觀點各自站隊,有人支持俞敏洪,有人支持洪晃,爭論不休,可謂是婆說婆有理,公說公有理。
我仔細看了這兩段視頻,媒體有斷章取義之嫌,俞敏洪不僅說了女性沒有當過媽媽,她對於女性本身的深刻的理解以及這個社會和家庭的深刻的理解是達不到那種深度的,而且還補充了一句,男人如果沒有生孩子,沒有子女的話,他的人生也是不完整的。顯然媒體斷章取義了,只說到女人不生孩子是不完整的,沒有看過完整視頻的網友,必然會認為俞敏洪的觀點有失偏頗。
洪晃在視頻中表達了兩層意思,一是生不生娃是一個人的生活方式,應該得到別人的尊重,不能對他人品頭論足,多一些包容性,希望敏洪老師能夠在談論這個觀點時,能夠收斂一些,就能少一些爭議,鼓勵多生娃,沒有錯,但能否多做一些實在的激勵措施,比如新東方給二胎家庭免費上課,能讓二胎免費選擇學校。
二是隨著女人經濟地位不斷提高,不再依賴男人來養家,她完全可以自己養活自己,包括孩子和老人,而丈夫卻用傳統的觀念來束縛女人,女人就想逃離婚姻生活,不想要男人,卻想要娃。
看過兩人的觀點後,我認為其實很多事情不是非左及右,這件事的重要意義不在於爭論孰是孰非,兩人也並沒有媒體宣揚的那樣互懟,而是有求同存異的地方,啟發人們從多元化的角度看待問題,從而達成共識。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同時我也是一個職業女性,我是這樣看待這個問題的。
傳統觀點認為,女人和男人在一起,就一定要結婚生子,傳宗接代,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時至今日,這種觀點依然影響著很多人,這種觀點的產生源於男人強於女人,女人處於弱勢地位,女人只得聽從男人的安排,一定要為男人生兒育女。
如今,女性的地位不斷提高,女人賺錢養家的本事不再遜色於男人時,她們就會活得更主動,更獨立,有權去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不一定非要生娃,才能讓自己完整,當然,生娃是否就完整,每個女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楊麗萍,著名的舞蹈家,她的一生都獻給了舞蹈事業,卻因為無後,被網友嘲諷,"一個女人最大的失敗是沒一個兒女,所謂活出了自己都是蒙人的,讓你再年輕30年,到了100歲,你的容顏難道還能保護成30歲的樣子,即使你再美再優秀都是逃不過歲月的摧殘,到了90歲,兒孫滿堂那種天倫之樂……"
這讓我想起了莊子的一句話: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不要以自己的眼光去看待別人,把別人不同於自己的地方都認為是錯誤的。這個世界應該多一些包容性,別人選擇怎樣的生活方式,只要不影響幹涉其他人,就不該過問,不要拿自己的標準去綁架別人,這本身就是人品有問題。
所以說,女人是否生孩子,是她的權力,而並非義務,不該被道德綁架,對其進行品頭論足。
洪晃說,很多女人只想要娃,不想要男人。如果有可能,讓孩子生活在一個健全的,父母相親相愛的家庭,對他的成長是非常有利的。當然,現實生活中,有不少夫妻不能白頭偕老,就分道揚鑣了,孩子往往由父母一方帶大。
婚姻無法存續,但不等於父母的責任就消失了,不管夫妻之間有怎樣的愛恨情仇,都要做一個負責任的父母,否則就不要讓小生命降生。近段時間的兩則新聞,讓人看得觸目驚心,令人髮指。
遼寧撫順6歲女孩童童被其親生母親及其男友瘋狂虐待長達3個月之久,手段極其殘忍,熱水澆頭、鉗子拔牙、打火機燒嘴、鋼針扎腿、投餵貓糧……導致童童全身數十處骨折,多次被下病危通知,幸運的是,童童活了過來,但還要經過漫長的康復期。
無獨有偶,在廣東茂名一名7歲男童偉豪也有和童童類似的遭遇,不同的是,他是遭到了親生父親的虐待,父親用菸頭將他全身燙滿了傷疤,雙手感染壞死,面臨截肢,即便是最好的結果,不用截肢,孩子將來也很難從事精細手工活動,連寫字都受到影響。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深知養孩子的辛苦,但是既然選擇了,就要承擔起責任,對得起「父母」兩字。
這個世界是多元的,人們的思想也是異彩紛呈的,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選擇,生不生孩子是女人的權力,而非義務,應該得到尊重,可一旦選擇了做父母,就要承擔起肩頭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