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火星車同時抵達轉移軌道中點,為何天問一號要晚3個月登陸?

2021-01-09 小奇探秘

中美火星車同時抵達轉移軌道中點,為何天問一號要晚3個月登陸?

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宇宙始終都是一個充滿著神秘色彩的地方,宇宙空間也是浩瀚無比,而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類對於宇宙的探索也在加快,尤其是對於地外生物的探索,更是成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研究課題,整體上面來說,人類目前還是認為宇宙當中存在著地外文明的,畢竟宇宙如此浩瀚,人類不可能是孤獨的。

當然,以我們現在的科學技術,也僅僅能夠在太陽系內部進行相關的探索,就我們太陽系的外部條件來說,處於宜居帶上面的行星,其實除了我們地球之外,還有金星和火星,所以這兩個靠近我們地球的行星,也就成為了我們探索研究的對象,但是金星的環境極其惡劣,探索難度極大,所以我們不得不將更多的經歷放在更有可能出現生命的火星。

人類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就已經開始了對於火星的探索,但是隨著前蘇聯的解體,以及美國在遠程行星探索上面的全勝,在減少了競爭壓力的情況之下,人類對於火星的探索,也緩慢了下來,但是隨著我們航天技術的飛速進步,漸漸地成為了全世界主要的航天強國,我們也開始對於火星的探索,於是在今年,我們國家發射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將要登陸火星進行探索。

事實上,朝著火星發射可以登陸的探測器,整體難度極高,之前只有美俄、日本、印度進行發射過,當然從技術層面上來說的,我們國家關於火星探測器,也有著大量的技術儲備,但是為了確保萬無一失,自主研發登陸火星的計劃一直在做著充分的準備,而且目前全世界朝著火星發射了將近60個探測器,但是成功的只有30次左右,也就是說成功率只有50%左右。

而且在這些成功的探測器當中,其實還有一部分是半成功品,因為在登陸之後,很快就和地球失去了聯繫,其實今年我們國家發射的天問一號,是我們第二次開展的火星探測計劃,早在2011年的時候,我們和俄羅斯曾經合作弄過一個"螢火一號",但是最終發射失敗,從那以後,也堅定了我們國家自主研發的道路。

目前,我們國家的天問一號已經成功越過了轉移軌道中點,預計在明年5月份的時候,將進行火星登陸,而與此同時,和我們天問一號同一時間發射的還有美國的毅力號探測器,運行的速度是一致的,也越過了轉移軌道中點,預計在明年的2月份登陸火星,那麼兩者之間是因為技術原因,所以天問一號要晚登陸3個月嗎?

要說技術問題,那肯定是存在的,沒有必要否認,但是天問一號同樣可以登錄火星,在技術上面差距並不大,而天問一號之所以要晚登陸三個月,一方面是因為天問一號在抵達火星軌道之後,要先饒火星軌道飛行3個月,以確保萬無一失,而美國並不是第一次發射探測器,他們在這一方面的經驗比較充足,所以他們能夠直接登陸。

另一方面,是天問一號和美國的毅力號登陸之後的任務是不一樣的,沒有的毅力號其實只是上一次好奇號的一個補充,主要的任務是為了探測火星是否存在微生物,同時還要探測火星大氣層當中的氧氣含量,而如果能夠首先發現微生物的話,對於美國來說,是一件極具突破性的事件,所以中國的天問一號在一定程度上給予了他們壓力。

我們的天問一號不一樣,這還是我們第一次發射火星探測器,雖然我們從美國、俄羅斯等國家的手中得到了大量關於火星的詳細資料,但是很顯然,這些都是別人的數據,雖然能夠進行參考,但是不能全信,就像我們在探測器登月之前,也要對月球進行數據層面的探索。

而天問一號上面搭載了軌道器,這個軌道器將在抵達火星軌道之後,開始饒火星飛行,通過大約3個月的時間,對火星的地形進行一個精確的繪製,而這對於隨後的火星登陸將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為有了這些地圖,我們的火星車才能在火星上面完好的行駛,嚴格來說,這一次我們使用的火星探測器技術,並不存在技術層面的代差,但是在經驗上面,肯定是欠缺的,但是這是能夠彌補的!

相關焦點

  • 天問一號突破4億公裡!與美國火星車並駕齊驅:延遲登陸有利我方
    與毅力號火星車所不同的是,天問一號著陸器並沒有那麼快著落,而是先進入環火星軌道,並且在軌道上運行3個月左右的時間,計劃在5月進行著落。為什麼美國宇航局要搶先登陸,而中國的天問一號要延遲登陸?據國家航天局的消息,天問一號累計航程突破了4億公裡,距離火星已經非常近了,預計在2月中旬進入火星的引力場控制區域之內。與天問一號同時發射的還有美國的毅力號火星車,該火星車也預計在2月中旬抵達火星。
  • 天問一號發射後,此去火星還要4億多公裡
    |來自網絡 天問一號飛出後,要向7個月後火星所在的軌道位置前進,以便被火星的引力所捕獲。在轉移軌道上,它主要受太陽的引力做軌道運動。 天問一號要前往火星,就需要將速度達到第二宇宙速度,才能擺脫地球引力,進入轉移軌道。
  • 飛行裡程突破4億公裡,天問一號下個月抵達火星_媒體_澎湃新聞-The...
    據中國探月工程官方微信報導,截至2021年1月3日6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63天,飛行裡程突破4億公裡,距離地球約1.3億公裡,距離火星約830萬公裡,飛行狀態良好。按計劃將在一個多月後實施近火制動,進入環火軌道。
  •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升空 「火星曆險記」 要克服...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升空 「火星曆險記」 要克服哪些難關?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中國長徵五號火箭進入發射臺,「天問一號」火星任務準備發射升空
    天問一號將於七月底或八月初發射。運載中國天問一號火星任務的中國長徵五號火箭於2020年7月17日進入發射臺。中國首個完全自主研發的火星任務,天問一號,7月17日進入到其位於中國南部的海南省的文昌航天發射中心的發射臺。
  • 「天問一號」:去火星,做一名氣象觀測員!
    發射火星探測器並通過一次發射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探測器發射後大約需要經過7個月左右的飛行抵達火星據中國火星探測任務工程總設計師資料顯示,地球上17級風力,相當於是超級颱風的風力,風速可達60米/秒以上,而火星上的風速竟高達180米/秒,是地球上的三倍。2、風暴可席捲整個星球雖然每年火星都會有幾場大的塵暴,但火星全球性沙塵暴大概平均每3個火星年(5.5個地球年)發生一次。
  • 和天問一號一起,把中國的足跡印在火星
    天問一號將是我國自主發射的第一顆火星任務(遺憾失敗的螢火一號是借俄羅斯火箭發射的),不同於之前「輕騎兵」模式的螢火一號,天問一號將是絕對的重磅出擊——利用1次發射完成「環繞」、「著陸」、「巡視」火星這3大任務,也就是所謂的「繞著巡」。
  • 即將抵達火星!「天問一號」飛行超4億公裡,下個月「急剎車」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自從去年7月份,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至今,目前它的一切狀態良好,飛行裡程已經突破了4億公裡,已經飛離地球1.3億公裡之外的地方,即將於下個月10號左右,接近火星
  • 天問一號即將抵達火星,明明金星近在咫尺,為什麼不探索金星呢?
    一直以來,我們人類對宇宙的嚮往從未停止過,隨著科學的發展,我們知道了天上的星星其實就是在宇宙中的星體,也了解到在太陽系中有其他行星的存在,對於這些與我們比鄰的行星,我們想去探索的欲望也開始越來越大了,如今我國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就即將抵達火星軌道了。
  • 中國無畏挑戰的「天問一號」火星任務,這裡有你所知道的一切
    中國此次的火星探測任務會將探測火星的難度提升好幾個檔次。天問一號任務存在三重挑戰:它包括一個軌道航行器,一個著陸器和一個探測器。天問一號任務的首席科學家在7月13日的一篇寫給《自然-天文學》雜誌的短文中寫道:「在第一次火星探測任務的嘗試中,天問一號將會沿火星軌道航行、在火星著陸,並放出一個火星探測器。
  • 「天問一號」將正式踏上奔赴火星軌道的徵途
    ▲從這裡走向星辰大海·遠望號船隊:萬裏海天 追星攬箭 ●「天問一號」將脫離地球軌道 據央視新聞報導,目前,「天問一號」已成功完成兩次軌道修正。
  • 蘇萌解讀「天問一號」:中國人為什麼要探測火星?|巡天報告
    他同時積極開拓全球商業航天領域的「中國機會」,推動太空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剛剛,「天問一號」 火星探測器在我國海南文昌發射場發射升空。這是中國首次行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 由軌道器、著陸器、巡視器三個部分組成,總質量約5噸。本次探測任務將一次性完成 「繞、落、巡」 三大任務,這也標誌著我國行星探測的大幕正式拉開。今天的巡天報告,我將帶大家一起認識中國的火星探測之旅。
  • 「天問一號」 探測器成功發射 探火之路要經歷什麼?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劉廷飛報導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天問一號已距離地球超1億公裡,預計2個月內抵達火星
    據「中國探月工程」公眾號12月15日消息,截至12月14日21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44天,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飛行裡程約3.6億公裡,飛行狀態良好。「日月安屬,列星安陳?」兩千多年前,詩人屈原發出對宇宙奧秘的「天問」。今天,天問一號正帶著中華民族數千年的上下求索,跨過數億公裡的銀漢迢迢,去探究這顆神秘紅色星球的奧秘。
  • 衝向火星倒計時!1個月後印度人羨慕死中國,天問一號最後衝刺
    衝向火星倒計時!1個月後全世界都要羨慕中國,天問一號最後衝刺!如今已經是2021年了,還記得去年的10月1號,我們的國家航天局向世界公布的那張照片,我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執行任務在外太空「執行任務」的照片。當時航天局負責人就信心滿滿地向我們宣告,一切順利,天問一號正穩步向火星進發!如今天問一號的情況如何了呢?就在剛剛,國家航天局又公布了關於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最新動態。
  • 火星競賽正式開啟!史無前例,中國「天問一號」將一次性完成三大任務
    根據計劃,火星探測器會按照「霍曼轉移軌道」飛行。在「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後,會先在地球附近加速,進入霍曼轉移軌道利用慣性保持飛行,慣性飛行過程中不需要消耗燃料。等到達火星軌道時,探測器會「剎車」降低速度,最終被火星捕獲。這就是本次火星探測任務第一階段的目標:環繞火星飛行。
  • 深度解讀:關於「天問一號」,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來源:中國數字科技館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正式開啟了中國的火星探測之旅。探測器究竟如何抵達火星?將執行哪些重大任務?此次探火之旅將面臨哪些挑戰?針對這些問題,我們特邀請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總體設計部型號設計師錢航專門解答。
  • 天問一號累計飛行1億千米,6個月後將「拜訪」火星
    天問一號累計飛行1億千米,6個月後將「拜訪」火星  olivia chan • 2020-08-28 11:38:29 來源:前瞻網
  • 天問一號探測器距離地球超1億公裡 預計春節前後被火星捕獲
    央廣網北京12月15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昨天(14日)晚上9點,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44天,飛行裡程約3.6億公裡,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距離火星約1200萬公裡。預計將在春節前後被火星捕獲。
  • 天問一號新進展:已脫離地球引力影響範圍,進入行星際轉移軌道
    7月27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的天問一號探測器在飛離地球約120萬公裡處回望地球,利用光學導航敏感器對地球、月球成像,獲取了地月合影。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自7月23日成功發射以來,目前飛行狀態良好,能源平衡、工況正常,地面測控跟蹤穩定,飛行控制和數據接收有序通暢,各項工作順利開展。探測器已脫離地球引力影響範圍,進入行星際轉移軌道,飛離地球超過150萬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