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火星車同時抵達轉移軌道中點,為何天問一號要晚3個月登陸?
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宇宙始終都是一個充滿著神秘色彩的地方,宇宙空間也是浩瀚無比,而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類對於宇宙的探索也在加快,尤其是對於地外生物的探索,更是成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研究課題,整體上面來說,人類目前還是認為宇宙當中存在著地外文明的,畢竟宇宙如此浩瀚,人類不可能是孤獨的。
當然,以我們現在的科學技術,也僅僅能夠在太陽系內部進行相關的探索,就我們太陽系的外部條件來說,處於宜居帶上面的行星,其實除了我們地球之外,還有金星和火星,所以這兩個靠近我們地球的行星,也就成為了我們探索研究的對象,但是金星的環境極其惡劣,探索難度極大,所以我們不得不將更多的經歷放在更有可能出現生命的火星。
人類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就已經開始了對於火星的探索,但是隨著前蘇聯的解體,以及美國在遠程行星探索上面的全勝,在減少了競爭壓力的情況之下,人類對於火星的探索,也緩慢了下來,但是隨著我們航天技術的飛速進步,漸漸地成為了全世界主要的航天強國,我們也開始對於火星的探索,於是在今年,我們國家發射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將要登陸火星進行探索。
事實上,朝著火星發射可以登陸的探測器,整體難度極高,之前只有美俄、日本、印度進行發射過,當然從技術層面上來說的,我們國家關於火星探測器,也有著大量的技術儲備,但是為了確保萬無一失,自主研發登陸火星的計劃一直在做著充分的準備,而且目前全世界朝著火星發射了將近60個探測器,但是成功的只有30次左右,也就是說成功率只有50%左右。
而且在這些成功的探測器當中,其實還有一部分是半成功品,因為在登陸之後,很快就和地球失去了聯繫,其實今年我們國家發射的天問一號,是我們第二次開展的火星探測計劃,早在2011年的時候,我們和俄羅斯曾經合作弄過一個"螢火一號",但是最終發射失敗,從那以後,也堅定了我們國家自主研發的道路。
目前,我們國家的天問一號已經成功越過了轉移軌道中點,預計在明年5月份的時候,將進行火星登陸,而與此同時,和我們天問一號同一時間發射的還有美國的毅力號探測器,運行的速度是一致的,也越過了轉移軌道中點,預計在明年的2月份登陸火星,那麼兩者之間是因為技術原因,所以天問一號要晚登陸3個月嗎?
要說技術問題,那肯定是存在的,沒有必要否認,但是天問一號同樣可以登錄火星,在技術上面差距並不大,而天問一號之所以要晚登陸三個月,一方面是因為天問一號在抵達火星軌道之後,要先饒火星軌道飛行3個月,以確保萬無一失,而美國並不是第一次發射探測器,他們在這一方面的經驗比較充足,所以他們能夠直接登陸。
另一方面,是天問一號和美國的毅力號登陸之後的任務是不一樣的,沒有的毅力號其實只是上一次好奇號的一個補充,主要的任務是為了探測火星是否存在微生物,同時還要探測火星大氣層當中的氧氣含量,而如果能夠首先發現微生物的話,對於美國來說,是一件極具突破性的事件,所以中國的天問一號在一定程度上給予了他們壓力。
我們的天問一號不一樣,這還是我們第一次發射火星探測器,雖然我們從美國、俄羅斯等國家的手中得到了大量關於火星的詳細資料,但是很顯然,這些都是別人的數據,雖然能夠進行參考,但是不能全信,就像我們在探測器登月之前,也要對月球進行數據層面的探索。
而天問一號上面搭載了軌道器,這個軌道器將在抵達火星軌道之後,開始饒火星飛行,通過大約3個月的時間,對火星的地形進行一個精確的繪製,而這對於隨後的火星登陸將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為有了這些地圖,我們的火星車才能在火星上面完好的行駛,嚴格來說,這一次我們使用的火星探測器技術,並不存在技術層面的代差,但是在經驗上面,肯定是欠缺的,但是這是能夠彌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