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是流感、新冠肺炎等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新冠肺炎還在全球持續蔓延,10 月我國各地陸續進入流感冬春季流行季節。那麼流感和普通感冒有什麼區別?疾控中心專家為您解答。
什麼是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病毒按其核心蛋白分為四個型別:甲型(A 型)、乙型(B 型)、丙型(C 型)和丁型(D 型)。目前,甲型流感病毒的 H1N1 和 H3N2 亞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共同循環引起流感的季節性流行。丙型流感病毒僅呈散發感染,丁型流感病毒主要感染牛且未發現人類感染。
流感主要以發熱、頭痛、肌痛和全身不適起病,體溫可達 39~40 ℃,多有畏寒、寒戰,多伴全身肌肉關節酸痛、乏力、食慾減退等全身症狀,常有咽喉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等症狀。部分患者症狀輕微或無症狀。
什麼是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 , 俗稱" 傷風" , 以鼻咽部卡他症狀為主要表現。多種病毒、支原體和少數細菌都可以引起感冒,每次發病可以由不同的病原引起,起病較急 , 初期有咽幹、咽癢或燒灼感 , 發病同時或數小時後 , 可有噴嚏、鼻塞、流清水樣鼻涕 ,2-3 天后變稠 , 可伴咽痛。一般無發熱及全身症狀 , 或僅有低熱、不適、輕度畏寒和頭痛。一個人在一年中可以多次患感冒,無季節性,主要呈散發狀態。
敲黑板劃重點,看表教你辨區別
哪些人群需要高度重視?
下列人群感染流感病毒後較易發展為重症病例,應給予高度重視,儘早進行流感病毒核酸檢測及其他必要檢查,給予抗病毒藥物治療。
1. 年齡<5 歲的兒童(年齡<2 歲更易發生嚴重併發症);
2. 年齡 ≥65 歲的老年人;
3. 伴有以下疾病或狀況者: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系統疾病(高血壓除外)、腎病、肝病、血液系統疾病、神經系統及神經肌肉疾病、代謝及內分泌系統疾病、惡性腫瘤、免疫功能抑制等;
4. 肥胖者 [ 體重指數(body mass index,BMI)大於 30 ] ;
5. 妊娠及圍產期婦女。
如何做好預防呢?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是預防流感和普通感冒等呼吸道傳染病的重要手段,主要措施包括:規範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環境清潔和通風;在流感流行季節儘量減少到人群密集場所活動,避免接觸呼吸道感染患者;保持良好的呼吸道衛生習慣,咳嗽或打噴嚏時,用上臂或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噴嚏後洗手,儘量避免觸摸眼睛、鼻或口;加強運動,增強體質;出現流感或感冒症狀應注意休息及自我隔離,前往公共場所或就醫過程中需戴口罩。
來源:市疾控中心
【來源:半島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