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的投降儀式,日本戰敗三十年後一個士兵的受降

2020-12-28 騰訊網

1974年初,一位日本青年旅行者來到菲律賓境內旅遊,在一個偏僻的荒野裡,這位青年偶然發現了一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不幸的幸運者,他就是三十年前日本帝國陸軍第十四地區集團軍參謀長司令部特別中隊中尉廣己田。

1945年,廣己田所在的日軍陣地被美國軍隊攻佔後,他和其他被打敗的日本官兵一起退避荒野,過著東躲西藏的隱居生活。戰鬥結束後,美國軍隊、菲律賓軍隊和警察先後多次前來搜尋逃亡者。廣己田的同夥有的被抓住,有的被誘降,有的自戕。廣己田躲過了一次又一次的搜查,在荒野中一躲就是整整三十年。

當廣己田碰上日本旅行者時,是他三十年來第一次見到本國人,聽到了本國的國語,不由得心潮澎湃,老淚縱橫。但他死活不相信日本已戰敗投降。

青年旅行者把巧遇廣己田的消息帶回了日本國內。為了使這位躲藏了三十年而不肯投降的陸軍中尉正視現實,放棄幻想,回到正常的生活中來,日本軍方派廣己田當年的指揮官吉見谷口少佐親自前往菲律賓,向他下達投降命令。於是,一個在荒郊野外舉行的奇特的受降儀式開始了。

1974年3月9日中午之後,廣己田謹慎地爬出隱藏地,渡過一條河流,穿過沿河生長的棕櫚樹,大約走了兩小時,來到一個島上居民伐木造房的地方,這裡離約定的地方歌山角已經不遠。

總算挨到了黃昏時分。他爬上一座小山,俯視歌山角。這裡是兩個星期之前,日軍聯絡員野呂五十玲和他會面談話的地方。野呂五十玲向他證實了日本戰敗投降的事實,但廣己田還是連連搖頭說:「我不相信這是真的,我拒絕接受任何人的勸降和誘降,除非我親耳聽到我過去的長官對我親口下達命令。」

野呂五十玲十分難過,和他約好了下次的聯絡方式,便遺憾地走了。兩天前,野呂五十玲把一封信放在他們指定的地方,告訴他為了讓他放棄遊擊生活,他過去的上司吉見谷口少佐己親自趕來,向他宣布投降口諭,並約定今晚在歌山角會面。

會面的時間終於到了。廣己田端著槍跳過一排籬笆,走到帳篷附近的一棵婆娑樹的蔭處。野呂五十玲從帳篷裡走了出來,大聲問:「是己田嗎?我是野呂五十玲。」

廣己田大膽地走了過去。野呂五十玲一邊和他握手,一邊衝帳篷裡喊:「谷口少佐,己田到了!」

谷口少佐穿著軍裝,戴著軍帽出來了。廣己田瞪大眼睛注視著,當他確認對方是自己當年的上司谷口少佐時,他迅速上前向上司行禮,並報告道:「少佐長官,廣己田中尉前來向您報到,聽從您的命令。」

谷口少佐說:「你是好樣的。我為能有你這樣的部屬而高興。」少佐上前和他握手,然後表情嚴肅地說:「授降儀式正式開始。廣己田中尉,我以你上司的名義,向你宣讀命令。」

廣己田屏息靜聽,少佐用低沉的聲音念完宣布投降的命令。少佐念完,廣己田仍在木訥地等待下文,忐忑地問:「這、這……真的是投降了?」

少佐說:「接受現實吧。所有的日本軍人早在三十年前就已接受了,我也一樣。」

野呂五十玲在少佐宣讀命令時,為他們拍照,為這個投降儀式留下了難得的資料。

廣己田突然「哇」地一聲哭了:「我們真的打敗了?這些混蛋怎麼搞的?我這些年作為皇軍的一名遊擊隊戰士到底為了什麼?我固守了三十年『日本不敗』的信念,難道就是為了聽到這個命令嗎?嗚嗚……」他一邊抽泣,一邊把步槍的槍栓拉回,退出了子彈。

谷口少佐拍拍他的肩,酸澀地說:「己田中尉,一切都結束了,戰爭、你的流浪生活,還、還有『日本不敗』的神話……」

(作者:陳宇)

(司志政摘自《360°掃描帝國間戰火・戰之奇》中國文史出版社)

相關焦點

  • 1945年日本投降儀式上,美國專門掛上了兩面特殊的「國旗」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通過收音機,向所有日本人宣布了戰敗的消息。 「密蘇裡」號日本投降儀式 對於當時的普通日本人來說,這是一個「五味雜陳」的消息。
  • 1945年日本的投降儀式,被美國人精心打造成了日本天皇的脫罪儀式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向他的子民們宣讀了那一份經過仔細打磨的《終戰詔書》。在這樣一份投降宣言中,全篇卻沒有出現一個「投降」或者是「戰敗」的字眼。甚至裕仁天皇還專門向那些「為東亞的解放而與日本合作的國家」表達了深深的歉意,不得不說裕仁天皇理解中的「合作」與現實意義上的合作差別還蠻大的。
  • 日本戰敗中國受降內幕:蔣介石求助美國,國民黨內部上演精彩鬧劇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並且很快,一封電報便擺在了美國總統杜魯門的辦公桌上……赫爾利在電報中表示,如果美國政府和聯合國,允許一個擁有武裝的敵對政黨接受日本投降、並繳收日本人的武器,那麼中國的內戰便會不可避免的發生。所以,他建議盟軍應在發給日軍的命令中明文規定:不準日本人把武器交給中國共產黨的武裝部隊。美國要讓日軍知道,自己該向誰投降。
  • 1945年日本投降,被遣送回國的士兵,下場如何?比囚禁他們還要慘
    但唯一心中五味雜陳的,就是被天皇派遣到中國戰場的日本士兵們。在出徵之前,他們都接受的軍國主義無底線的洗腦。為了所謂的「大東亞聖戰」,他們別離故土,與親人相離,前往陌生的中國。在聽到天皇宣布投降的消息之後,一部分士兵不信,依舊負隅頑抗。但終究還是被我方剿滅。一部分士兵覺得自己內心的信仰崩塌,當即切腹自盡。當然,這些都是小股的士兵。
  • 日本投降儀式的真實細節:鬼子剃光頭,應欽腰媚骨,崗村沒獻刀!
    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日本投降儀式在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裡號上舉行。日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陸軍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國大本營在投降書上簽字。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上將,美國代表尼米茲海軍上將,中國代表徐永昌陸軍上將,英國代表福萊塞海軍上將,蘇聯代表傑列維亞科中將依次籤字。9月9日,中國戰區的日本投降儀式在南京舉行。
  • 日本投降 | 一紙降書出芷江
    【環球網報導 記者鮑宇雁 實習記者 劉徵宇 梅旭航】日本的戰敗結局顯而易見。自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1945年,中國軍民的抗日戰爭進行了14年,使日軍70%的陸軍和近1/3的海軍深陷在中國戰場不能自拔,共斃傷俘日軍150餘萬人。
  • 日本投降|一紙降書出芷江
    【環球網報導 記者鮑宇雁 實習記者 劉徵宇 梅旭航】日本的戰敗結局顯而易見。自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1945年,中國軍民的抗日戰爭進行了14年,使日軍70%的陸軍和近1/3的海軍深陷在中國戰場不能自拔,共斃傷俘日軍150餘萬人。
  • 日本投降後,戰敗士兵回國看見妻子,為何卻稱不如戰死在戰場上?
    二戰中日本對亞洲各國犯下了滔天罪行,可當日本宣布投降後,戰敗的士兵陸續被遣返回國。可當他們回國看到妻子的那一刻,不少人徹底心涼了。原來很多妻子對回國的丈夫直言質問他們為何不為帝國戰死在戰場上,而是像懦夫一樣灰溜溜的回國?很多日本軍人受不了這樣的「屈辱」,選擇剖腹自盡。日本軍人的妻子為何會如此質問、嘲諷丈夫,甚至公然羞辱丈夫後選擇與丈夫離婚?
  • 日本投降儀式上美國大怒,細節揭露蔣介石意圖,何應欽登報解釋
    那麼岡村寧次對戰敗的事實到底是什麼態度呢?其實,在收到蔣介石電報後不久,岡村寧次就致電了日本大本營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他揚言日本駐中國派遣軍有百萬餘眾,且連戰連勝。在國家間的戰爭上雖然已經失敗,但在戰役上仍然處於壓倒性勝利的地位!
  • 1945年日本投降儀式,為何蔣介石不參加,而是徐永昌和何應欽
    日本無條件投降是指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向全日本廣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結束戰爭。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許,在停泊於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裡號上舉行了隆重的受降儀式,出席籤字儀式的國家有美國、英國、蘇聯、中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荷蘭、紐西蘭等。
  • 從日本「終戰」說起 受降背後的八卦和謎團
    (中文全稱:《中、美、英等國再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英文全稱《Proclamation Defining Terms for Japanese Surrender》),請注意多國語言的博大精深,後文將詳扒其中奧妙。 《終戰詔書》(日語:大東亜戦爭終結ノ詔書),亦稱《停戰詔書》。
  • 受降儀式上,我軍低頭彎腰,日軍卻昂首挺胸,其目的耐人尋味
    再到後來1945年日本接受中國,美國,英國提出的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至此,日軍在我中華大地上的侵略行為至此結束。這也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其中1945年日本人在受降儀式上的一幕,曾經引起了軒然大波。讓我們再把鏡頭回到當時那個受降的時間和地點。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在日本利用廣播向日本全體民眾宣布日本將在這次戰爭中宣布無條件投降。日本國內也是一片恍然。他們認為日本軍隊不可一世的侵略,必將戰勝中國的美夢就這樣破滅了。
  • 見證受降的日本軍刀回寧!9月9日起將在南京民間抗戰博物館展出
    中國江蘇網訊 歷經70多年的漂泊輾轉,一把見證南京受降的日本投降軍刀,也是見證中國抗戰勝利的重要文物回歸南京。今年的8月15日是日本投降75周年,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今天宣布,南京受降儀式上的一把日軍軍刀已由該館收藏,這也是目前明確去向的僅存的一把。
  • 一組侵華日軍在華北戰區受降儀式時的彩色老照片,勝利來之不易!
    ——餘秋雨 中國軍民經過14年的艱苦抗戰,最終贏得全面勝利。1945年8月15日,裕仁天皇宣布日本投降。1945年10月10日10時,中國華北戰區受降典禮在故宮太和殿舉行。
  • 日本投降、盟軍勝利和麥克阿瑟的5支籤字筆
    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日本,東京灣。 此時,廣闊的海灣裡停泊著一艘美國軍艦——戰列艦「密蘇裡」號。 距離日本天皇和日本政府宣布投降已經半個多月了。如此大事,口頭宣布畢竟還不算正式,還是得落到紙面上才行。
  • 日本投降儀式上,麥克阿瑟籤1個名字用5支鋼筆,真是老司機一個
    道格拉斯·麥克阿瑟,1880年1月26日出生在美國阿肯色州一軍人家庭。其父老阿瑟·麥克阿瑟二世曾擔美國陸軍三星中將。 1903年,23歲的麥克阿瑟以第一名的成績從西點軍校畢業。是美國將軍中唯一一個參加過一戰、二戰和韓戰的人。
  • 日本戰敗投降後,該國女性為何怕美國黑人?只因日本政府一項命令
    但是任日軍在中國所向披靡,可國民政府高層他就是不投降。而要自己搶嘛,當時還是農業國的中國根本就沒值錢的家當給日本人搶,可以說當時的我國比日本還窮,所以日本人就發現自己越打越窮了,錢都進了美國人兜裡。於是在又一場自然災害導致糧食減產後,日本人終於鋌而走險開始侵略東南亞英國殖民地,惹毛了美國一怒之下就不賣石油了。
  • 芷江:一座見證抗戰受降的勝利之城
    也是在此地,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同中國商定投降事宜並在投降時注意事項備忘錄上簽字。這,就是芷江!這次受降就是著名的「芷江受降」! 最後一戰 芷江縣城東郊,有一座始建於1936年目前仍在使用的機場——芷江機場。機場不大,亦不起眼,鮮為人知的是,它曾是二戰盟軍在遠東的第二大軍用機場,中日雙方的這次會戰,就是圍繞這座機場而展開。
  • 日本戰敗後,兩萬日軍躲在長白山拒不投降,至今未能發現其行蹤
    戰爭爆發,百姓流離失所,更何況士兵呢? 中國近代史是一部血淚屈辱史,所幸,經歷艱苦的奮戰,中國人民終於取得勝利,但日本投降後,長白山的兩萬日軍拒不投降,負隅頑抗,企圖引起中國動蕩,至今都沒有發現他們的蹤跡。
  • 美國將軍麥克阿瑟為羞辱日本,在投降儀式上,一連換了五支筆籤名
    之後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在德國都已經投降後日本還在負隅頑抗,且準備實施"一億玉碎"計劃,說白了就是讓一億軍民跟美國戰士以命換命。 面對日本這種恐怖的計劃,美國也不敢硬碰硬,因此在日本拒絕接受《波茨坦公告》後,在1945年8月6日和9日分別在廣島跟長崎上空投擲下原子彈,瞬間摧毀了這兩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