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以德國的視角審視歷史,講述了五個德國青年男女的歷程。
戰爭的殘酷我們已經在無數影視作品裡有所了解了,所以這點並不是最打動我的,而用二戰「施暴者」角度去看這場戰爭,使我對戰爭的認識有了新變化。
我剛看這片子的時候,思想還停留在商業爽片的思維裡,但商業爽片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你要選擇站隊,而這部片子的主觀是德國視角,對手就是蘇聯,一方面幻想如果德軍勝利的世界是什麼樣的,一方面又覺得蘇聯共產黨的親切,所以只能逼著我用最客觀理智的中立視角來看這段歷史。
隨著劇情的遞進,我把自己帶入士兵,背著四五十斤輜重,日夜行軍,山地,平原,沼澤,雪山,田地,城市,每晚還要守夜,精神時刻緊繃,單從體力上來說,這些輜重半天就足以讓人腰酸,何況還要走那麼遠的距離崎嶇跋涉,這也許聽起來沒什麼,但幹過體力活的都知道,這已經是對一個人最大的磨礪了,然而,長途跋涉休息不足後,還要進行戰鬥。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個那麼強壯的男人,中槍後躺在地上扭曲著,抽搐著,呻吟著,戰爭並沒有讓他們變得更堅強偉岸,反而讓他們沒有尊嚴可言,他們此時此刻就像一條可憐的病狗。
戰爭有成功就會有失敗,一戰的德國不值得同情,因為它是赤裸裸的侵略,為了滿足德國皇帝的欲望,而把全世界捲入了戰爭。但二戰的德國恰恰是因為戰勝國們的欺壓和不堪重負的賠償,才導致了的報復,使德國像一隻受傷的狼一樣不惜一切代價都要打這一仗,所以二戰的錯不止在德國身上。奧斯維辛集中營的事是永遠都不會被洗白的,但大部分德國人只是一個元首的執行者,並不是主觀想要做出這件事的,並且整個德國也已經收到了懲罰。這種懲罰單單是資源上的,物理上的,還有心靈上的,因為德國的父輩們的失敗,德國的兒孫們在世界盃上贏了球,卻都不敢高喊一句「德意志萬歲!」,他們已經變成了一個永遠直不起腰的國家了,這才是戰爭後受到的最大懲罰。但值得欣慰的是,德國的兒孫已經正視了歷史,他們不再責怪他們的父輩,也不會褒揚他們的父輩。
再說我對戰爭的認識,現在的「國家」已經不是以前的「國家」了,現在的戰爭也不再是以前的戰爭了,以前的國家是王朝國家,皇族的國家,戰爭也不過是皇族與皇族之間的利益爭奪。而現在,絕大多數國家都是民族國家,也就是沒有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的國家,只要這個國家還有能維持戰爭的能力,那麼它就絕對不會投降,所以戰爭只會越來越殘酷,如此來看,原子彈一擊就把一個國家的戰爭能力摧毀不失為一種善良。
戰爭苦的不只是百姓,還有士兵。最後我要說一句:民族國家的暴力機關最大的用處並不是使用,而是放在哪裡展示給其他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