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玩家可能記得,《灌籃高手》的遊戲在許多平臺上都出現過,任天堂SFC上有,GB上有,世嘉MD上有,土星上也有,而且每一款都不一樣。這些其實都是上世紀90年代,萬代在《灌籃高手》動畫播出後,拿了東映版權推出的一系列遊戲。
其中世嘉土星上的《灌籃高手》是相對後期的產品,製作更加成熟。過場時還穿插了不少動畫中的場景,比如晴子問櫻木「你喜歡打籃球嗎」,三井壽哭著說「教練我要打籃球」,都是直接在遊戲中重播了片段。
這些動畫片段有點像前情回顧。在每場比賽前後,以快速剪輯的形式播一會兒片,對幫助玩家勾起對劇情的回憶很有效。看到三井聲淚俱下的播片,你會忍不住在下一場比賽選他上場。
非常遺憾的是,到本世紀,《灌籃高手》遊戲就基本不見了蹤影,功能機時代有幾款手遊,但知名度不高。去年,新的《灌籃高手》授權手遊公布,預計今年上線,我也參與了測試,發現這款遊戲有很多地方讓人回想起老遊戲。比如它也播片,只是更加奢侈。
和萬代老遊戲一樣,《灌籃高手》手遊有一個劇情模式。這個劇情模式,並不是開發商自己用遊戲素材去重演原作的劇情,它是直接播片,播原作動畫,這一點與很多動漫改編遊戲不同。
現在網上有一種非常流行的視頻,都是「幾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電視」。創作者把影視劇情濃縮,概括起因經過結果,加以吐槽,就是一個新故事。《灌籃高手》不是一部適合幾分鐘看完的動畫,而且最好應該去看原著漫畫。但它是一部經典動畫,很多人都看過。如果要回顧劇情,《灌籃高手》手遊的播片也提供了一種選擇。
首先,它的播片在形式上有一點像互動小說。玩家抓起球、去天台打架時打開樓梯門等行為,都需要玩家簡單操作;有對話可選,但不影響結果,起到信息獲取的作用,就像RPG遊戲中的對話。
但實際上,這種互動遊戲的內在邏輯,更像是「幾分鐘看完」風格的視頻,是在做減法。它不像互動小說一樣基本只用PPT,而是直接穿插動畫場景,並且沒有那麼強的前情回顧剪輯感,邏輯連貫,每一小節三分鐘不到,去講述一小段劇情。
比如劇情模式的序章,「誕生!天才籃球手!」,分10小節。如果不算比賽,單純劇情流程也在20分鐘左右。這一章劇情對應動畫的1-7集,到湘北隊內賽為止。
湘北隊內賽就是安西教練剛來,為一年級新生與學長們進行的比賽。看點在於赤木剛憲與流川楓的對決,櫻木花道也短暫登場,但馬上就鬧了笑話。
把序章的10小節劇情串聯起來看,就好比官方版的「20分鐘看完7集《灌籃高手》」。與那些萬代老遊戲相比,手遊的播片更多,劇情更連貫,內容安排也比較細,玩一遍劇情模式,基本上能把所有的重要情節都回顧一遍。
這種思路的播片在動漫改編的遊戲中比較少見。雖然「幾分鐘看完」不可避免地會損失一些信息量,但《灌籃高手》手遊畢竟不是劇情回顧視頻,也不是一款互動小說類型的遊戲,它的核心玩法是籃球對戰,劇情模式只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根本上仍然是為玩法服務。
序章最後的湘北隊內賽,好比一個副本,玩家可以挑選櫻木作為首發上場,打得好也能獲勝,給了玩家一個逆轉動畫劇情的機會。
這些劇情比賽副本都會按照動畫的流程來,比賽場地也根據動畫還原。所以湘北隊內賽可選隊員中不包括三井壽、宮城良田,因為這一場隊內賽時,他們都還沒有在動畫中出場;櫻木雖然能作為首發,也如實掌握了「哼哼防守」技能,但初始屬性比較低,與動畫呼應。
土星上的《灌籃高手》,如果你操作櫻木花道把海南隊打贏了,他也就不用像動畫裡那樣,因為傳球失誤而削髮明志,在後續比賽仍以碎發出場。手遊也是同樣思路,湘北第一場隊內賽,你也可以把比賽焦點從赤木對戰流川,改寫成赤木對戰櫻木。
這款手遊的比賽畫風與SFC上的《灌籃高手》一樣,人物為Q版,但在灌籃,或者使用角色技能時,會出現寫實的過場動畫,有時還能看到晴子、彩子、櫻木軍團、流川楓迷妹等人的助威。
這些技能是玩法核心,大部分樂趣都在技能運用上。每名角色都會還原動畫裡的一些專屬技能,例如赤木的大猩猩灌籃、宮城良田的電光石火。但即便是有名有姓的大招,也是可能被對方封蓋,並不存在無敵的技能。
在養成玩法上,角色主要通過抽卡獲得,沒有稀有度設定,所有角色的初始評級都是D,通過等級提升和道具消耗,最終都可以提升到S級,但S級角色的屬性依然各不相同。而且角色的每個技能都有專屬天賦樹,且有不同分支,是除了等級、評級、各球隊成員收集外的主要養成點。
這款手遊作為一款IP向的動畫改編遊戲,思路是比較清晰的。在PvP上,有籃球遊戲常見的各種模式和要素,1v1鬥牛、3v3半場、排位賽、在線匹配等;在PvE上,則是播片+互動小說+劇情比賽副本一套模式,跟著《灌籃高手》動畫來。
但無論是與當年的《灌籃高手》老遊戲相比,還是與其他動漫改編的遊戲相比,它在播片和配樂上都顯露出一種奢侈的還原,它在大量授權素材基礎上,不多改動,僅作少量銜接。
播片上,該有的經典場景都直接播,幾分鐘看完,再給一些互動要素,打比賽還能自己上;配樂上,該有的也都有,《好想大聲說喜歡你》《直到世界的盡頭》在遊戲中都可以聽到。如果說《灌籃高手》動畫對比漫畫有什麼優勢的話,配樂是不可忽略的,這同樣是遊戲的優勢。
這種做法可能是IP遊戲不斷發展的結果,就像越來越多的「幾分鐘看完」是影視產業發展的產物。《灌籃高手》只是一例,目前來看仍然比較少見,但如果市場證明這種做法可行,那麼今後影視、動漫作品被改編成能幾分鐘回顧劇情的遊戲,這樣的例子或許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