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個月3起人員墜落事故,載人熱氣球為何事故頻發?

2020-12-25 北青網

原標題:2個月3起人員墜落事故,載人熱氣球為何事故頻發?

11月30日,騰衝市火山景區內,一隻熱氣球緩緩飛升,人群的驚呼聲中,一名負責升放熱氣球的地勤人員被帶上了天空。該地勤人員抓在安全繩上,隨後慢慢滑脫、墜落。經醫護人員現場確認,墜落人員已無生命體徵。

▲騰衝一景區工作人員從高空熱氣球上墜落。圖據網絡

據云南省騰衝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隨後通報,事發當日,該市火山景區「雲南飛火山通航空俱樂部」經營項目——熱氣球活動結束後,地面工作人員準備收起熱氣球時突然颳起大風,導致熱氣球被風吹起再次升空,1名地勤工作人員未及時放手,被帶到空中後發生墜落。目前,火山景區停業整頓,事件調查及善後處理工作正在進行。

然而,這並不是今年第一起熱氣球意外事故:10月2日,湖南株洲,一名大學生兼職做地勤時被熱氣球帶至空中,隨後墜落身亡;5天後,陝西西安一景區放飛熱氣球時,又有一名地勤人員掛在吊籃外被帶上半空。

國際航空聯合會曾將熱氣球列為最安全的飛行器,為何近日卻頻頻發生事故?

從業25年的熱氣球飛行專家、中國第一個熱氣球飛行員之子劉翔認為,事故並不應由熱氣球來「背鍋」。

▲當地時間12月2日,烏克蘭基輔舉行熱氣球節。圖據視覺中國

「目前行業內只有針對運動、比賽競技的熱氣球規範,並沒有針對載客熱氣球的規範。」劉翔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今年國內的熱氣球觀光旅遊發展迅速,然而相關行業規範卻沒有及時跟上,是事故頻發的主要原因。

他表示,受國家體育總局相關負責人委託,自己正在編寫《熱氣球載客安全運行指南》,讓熱氣球載客未來有規範可依照。

載客熱氣球項目迅速擴張

運行規範仍是空白

劉翔的父親劉連成是中國第一個熱氣球飛行員。據新華社報導,1983年,劉連成在美國教練員的指導下,初步掌握了熱氣球的飛行技術,並作為主飛完成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熱氣球自由飛行;1985年,中國開始生產自己的熱氣球;次年,中國舉辦了第一個熱氣球訓練班。中國的熱氣球運動自此開始。

受父親影響,劉翔也選擇將熱氣球作為自己的事業。他於1996年取得熱氣球飛行執照,曾六次摘取全國熱氣球錦標賽冠軍,並代表中國參加世界錦標賽。同樣,劉翔的兒子劉忠羽也繼承了父親的道路。2018年全國熱氣球錦標賽上,20歲的劉忠羽取得了冠軍。

▲資料圖:10月1日,海口市慶國慶·迎中秋熱氣球主題嘉年華活動在萬綠園舉行,緩緩升空的熱氣球吸引市民觀賞

國際航空聯合會曾將熱氣球列為最安全的飛行器,用劉翔的話說,「如果熱氣球不安全,我父親和我為什麼都會讓自己的孩子從事這項運動?」

那麼,為何「最安全的飛行器」近日卻頻頻發生事故?

「基數變大了。」劉翔告訴紅星新聞記者,隨著低空領域逐漸開放,熱氣球飛行從一個專業體育項目,逐漸轉型為商業活動、旅遊觀光項目。而熱氣球的定義也從航空器擴展到了遊樂工具。

在劉翔的印象中,今年之前,國內很少有熱氣球事故發生。他認為,因為之前中國熱氣球很少用於商業,就算是應用於一般商業活動,也多是廣告、慶典、飛行表演等。因此,在那個階段,熱氣球領域飛行量小、基數小,操作熱氣球的飛行員與地勤大部分是專業人士,很少進行規模性載客。

▲自由飛熱氣球。受訪人供圖

「今年熱氣球的載客量要超過熱氣球在1983年進入中國至去年的總載客量。據我所知,截至今年國慶,中國就有上百個俱樂部有系留熱氣球活動。」劉翔告訴紅星新聞記者。

據悉,熱氣球一般分為「系留熱氣球」與「自由飛熱氣球」。顧名思義,「系留熱氣球」指的是有纜繩拴在地面固定物上並可控制飄浮高度的熱氣球;「自由飛熱氣球」即熱氣球脫離纜繩的束縛,可以在空中隨風而動、自由前行。相較而言,前者在國內民間熱氣球項目裡更為常見。

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國內熱氣球行業裡,針對競賽體育與一般商業活動的規定已較為齊全。如果要進行一場熱氣球活動,需要辦理的資質許可很多:俱樂部需要擁有帶有民航局頒發的《國籍登記證》和《標準適航證》的熱氣球,飛行員也要有《民用航空器駕駛員執照》(以下簡稱「飛行執照」);同時俱樂部要擁有《通用航空經營許可證》,要向體育總局申請航空飛行營地,註冊為會員,俱樂部的開辦需要經過工商登記註冊;飛行前向空管部門申請臨時空域,如果要進行自由飛空中遊覽,則還需要《運行合格證》。

然而以旅遊觀光為代表的載人熱氣球活動,其運行規範卻仍是一個空白。

▲民航局頒發的民用航空器駕駛員執照。受訪人供圖

地勤被熱氣球剩餘升力帶起

類似事故完全可以避免

劉翔表示,湖南株洲熱氣球事故與此次雲南騰衝熱氣球事故的原因大致相同,都是熱氣球剩餘升力將地勤帶上天空。

以往熱氣球飛行員飛廣告、慶典等一般商業化活動,熱氣球中只會搭乘一兩個人,所以熱氣球不需要那麼大的升力。同樣在熱氣球降落的時候,也不會產生很多的剩餘升力。但是一旦形成載客,就會出現多人同時下熱氣球的情況。

載人熱氣球上下都是上一波客人下去一個、下一波客人再上去一個,如此接替反覆,使熱氣球的剩餘升力不大於一個人。那麼,在最後一波客人下熱氣球的時候,誰來「壓」住熱氣球呢?

▲熱氣球項目地勤人員。圖據視覺中國

據劉翔介紹,株洲與騰衝這兩次事故中的熱氣球,都採用以地勤人員的體重壓住剩餘升力的方式。打個比方,如果最後一波客人有5個人,每個人體重70公斤,那麼就產生了350公斤的剩餘升力,這個時候就需要幾個地勤人員用體重去平衡這個剩餘升力。

「平時幾個地勤人員可以壓住這個熱氣球,但是一旦中間出現人為失誤,比如有人絆了一下,或者突然起風,就可能有人鬆手。這時候沒有鬆手的那個人,自己壓不住那麼大的剩餘升力,就會被帶到空中。」

劉翔認為,如果有規範的運行標準,類似的事故完全可以避免。

劉翔已在柬埔寨做了八、九年的熱氣球商業運營,其公司運營的最大熱氣球可以同時承載16個人,但是並沒有出現過一次地勤人員被熱氣球帶上天的意外事故。

劉翔介紹道,因為在最後一波客人下熱氣球之前,工作人員需要先拉排氣閥,降低剩餘升力至安全水平——即使沒有地勤去壓,熱氣球也升起不來。這樣客人一個一個下熱氣球,並不會出現任何安全問題。

有的飛行員並無資質

有的地勤培訓1小時就上崗

據中國小康網報導,在騰衝熱氣球事件中,根據現場目擊者介紹,事故似乎是由於系熱氣球的繩子斷裂、氣球自己飄走所致。那麼,該起事故是否與繫繩質量有關?

▲騰衝熱氣球事故。圖據網絡

紅星新聞記者多次致電火山景區及此次熱氣球事故中的項目經營方「雲南飛火山通航空俱樂部」,相關負責人均未接聽電話。

公開資料顯示,經營雲南飛火山通航空俱樂部的公司是雲南飛火山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天眼查顯示,該公司於2010年7月26日成立,經營範圍包括空中遊覽、航空表演飛行、個人娛樂飛行等。

劉翔告訴紅星新聞記者,「雲南飛火山通航空俱樂部」是國內最規範的熱氣球俱樂部之一,按規定辦了《通用航空經營許可證》,也取得了《運行合格證》,可進行系留飛也可進行自由飛。俱樂部僱傭的飛行員有飛行執照,並且景區和俱樂部都具備幾年的熱氣球經營經驗。

「飛行員應該在登上熱氣球之前就檢查好繩子(繫繩,下同),如果熱氣球的資質健全,繩子斷裂的概率也會大大降低。」劉翔介紹道。但他同時認為,騰衝事故中熱氣球本身及繫繩的質量如何並不是最主要的問題,「繩子可以承受幾噸的拉力,但是如果幾個地勤一起向下跳,氣球上升產生的力瞬間將繩子繃緊,再好的繩子都有可能崩斷。」

而湖南株洲相關事件中,熱氣球繫繩未出現意外斷裂,地勤人員仍然被帶至高空後墜落。據劉翔了解,事發當天的飛行員沒有飛行執照,「如果有資質,按流程要求,飛行員是有可能抓住被帶離升空的地勤人員的。」

「我們業內有過系留飛的繩子斷裂變為自由飛的情況,但是如果有專業飛行員在熱氣球的吊籃裡駕駛,基本都會安全著落。」劉翔強調。

事實上,除了飛行員資質外,地勤人員的培訓同樣重要。

▲系留熱氣球。受訪人供圖

據劉翔了解,騰衝的俱樂部每天都要對地勤人員進行總結教育。事件發生後,他曾與該俱樂部的負責人通過電話。該負責人告訴他,在出事早晨提醒過地勤,一旦熱氣球飛了一定要放手,結果悲劇還是發生了。「業內人士聽說這個事情都覺得不可思議。」

據劉翔所知,今年因為騰衝火山景區熱氣球業務量增長,該俱樂部又新僱傭了一些地勤人員,「墜亡的地勤是今年新僱傭的」。

此前湖南株洲熱氣球事件發生後,涉事俱樂部負責人曾對紅星新聞記者表示,在兼職大學生上崗之前,俱樂部已對他們進行過1個小時的培訓。「我們對他們進行培訓時就教授了這個過程(的應對處理),但他沒有按培訓的方法辦,就是說當時大家都沒有壓籃子、都鬆手了,但他好像沒注意,還抓住這個籃子,然後跟著熱氣球升上去了。」

據劉翔介紹,十多年前編寫的熱氣球培訓飛行員教材就已經寫明了安全程序,包括系留熱氣球操作規範。根據教材所示,如果地勤人員被帶上空中,應該立即鬆手;如果地勤爬進了熱氣球的吊籃裡,也不會出現高空墜落的情況。

劉翔指出,問題在於,只有真正通過正規程序學習飛行駕駛的人才會接觸到這些教材。在熱氣球載客市場迅速擴張的過程中,那些僅僅接受幾個小時培訓就上崗的地勤人員很難理解、消化這些知識。

《熱氣球載客安全運行指南》正在編寫

載人熱氣球飛行有望正規化

一位資深熱氣球飛行員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由持有飛行駕照的駕駛員帶人一起飛熱氣球往往會「很貴」,「飛一次成本可能要上萬元」。但是現在景區因為有完整的運營系統,每個乘客的收費並不高——因為並不是專為某個人服務。這類似於一輛大巴車滿載乘客和搭載一名乘客的區別。

據劉翔介紹,騰衝的熱氣球項目在全國已經做得很成熟。遊客量很大,每天都有固定飛行。即便按最便宜的價格來算——比如每位遊客只需花200多元就可以乘坐熱氣球——全年下來,單是熱氣球項目就能營收幾百萬元。

▲自由飛熱氣球。受訪人供圖

「當你一直都飛得很順、飛行成為了自然而然的時候,有時候一些細節會忽略,一旦忽略就可能釀成大禍。」據劉翔介紹,他在柬埔寨經營的公司,每年乘坐自由飛熱氣球的客人能有幾千人,而3月下旬往往是「小問題頻發」時段,因為這時候是他們公司管理的疲憊期。

「每年12月開始大批遊客到達,次年3月中旬後客人逐漸減少,這時候大家就可能在心理上懈怠了。有時候,降落的位置會有些急躁,有時候容易走神放鬆。」

劉翔和前述飛行員都認為,熱氣球本身並不危險,大部分事故都是人為操作、管理不當造成的。現在整個行業都處於上升過渡期,今年國內的熱氣球觀光旅遊發展迅速,然而相關行業規範卻沒有及時跟上。

一位在騰衝熱氣球事故發生當天身處火山景區的旅行博主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看到該景區的熱氣球後,她「沒敢上去坐」:「我在非洲坐過熱氣球,那裡的管理方式和安全措施相對更成熟。有30分鐘到1小時來告訴乘客飛行路線、安全須知,登記報名熱氣球時要問體重,以便合理分配人員。」

▲熱氣球地勤工作人員。圖據東方IC

「不出事則已,一出事則會導致行業的震動」。用上述飛行員的話來說,「出一次事故,整個國內熱氣球行業倒退幾年,因為人們害怕了,不相信熱氣球了。」

在今年10月的兩起熱氣球事故發生後,受國家體育總局相關負責人委託,劉翔正在編寫《熱氣球載客安全運行指南》以供參考——此前熱氣球載客,尤其是系留熱氣球載客數量並不多,但是從今年開始,很多俱樂部從事系留載客,就有了編寫相關指南的必要。

劉翔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指南會對系留熱氣球和自由飛熱氣球載客分別做指導,並要求熱氣球經營者一定要提前做熱氣球乘客教育。「我們需要提前二、三十分鐘就告訴乘客們,一會兒他們會經歷什麼。比如落地的時候要先上後下,要聽飛行員指揮,防止剩餘升力將熱氣球帶離地面。」

同時,指南中也會要求無論是系留飛還是自由飛的載人熱氣球,飛行員都應具備飛行執照,熱氣球也應具有《國籍登記證》和《標準適航證》。劉翔認為,載人熱氣球的要求甚至應當比運動、比賽的要求還嚴格。

紅星新聞記者 藍婧 實習記者 郭懿萌

責任編輯:李曉(EN035)

相關焦點

  • 載人熱氣球活動事故頻發,「山寨」熱氣球亟須「真監管」
    據媒體報導,曾被國際航空聯合會列為最安全的飛行器的載人熱氣球,在近2個月內,已發生3起人員墜落事故,引發各界關注。有關專家表示,隨著低空領域逐漸開放,熱氣球飛行從一個專業體育項目,逐漸轉型為商業活動、旅遊觀光項目,出現了規模性載客。
  • 工作人員從熱氣球上墜亡,墜落瞬間太揪心
    11月30日,雲南騰衝火山國家公園內發生一起熱氣球墜亡事故。一名工作人員順著熱氣球安全繩滑下,墜落地面身亡。當天,雲南省騰衝市人民政府發布情況通報稱,事件調查及善後處理工作正在進行,火山景區進行停業整頓。
  • 熱氣球地勤人員被意外帶上天空墜落,景區停業整頓
    通報稱,11月30日上午11時25分,騰衝市火山景區內雲南飛火山通航空俱樂部經營項目——熱氣球活動結束後,在3號飛行場地外側約10米處的旅遊道上,地面工作人員準備收起熱氣球時突然颳起大風,導致熱氣球被風吹起再次升空,1名地勤工作人員未及時放手,被帶到空中後發生墜落。經醫護人員現場確認,墜落人員已無生命體徵。
  • 熱氣球墜亡事故為網紅項目再敲警鐘
    雲南省騰衝市政府新聞辦公室11月30日夜間通報了關於該市火山景區當日發生的升放熱氣球工作人員意外墜落事件的情況。通報稱,當天熱氣球活動結束後,地面工作人員準備收起熱氣球時突然颳起大風,導致熱氣球被風吹起再次升空,1名地勤工作人員未及時放手,被帶到空中後發生墜落身亡。目前,騰衝已對火山景區進行停業整頓。
  • 熱氣球事故頻發,行業監管不能再留空白
    11月30日,雲南騰衝市火山景區熱氣球活動結束後,地面1名地勤工作人員被帶到空中後發生墜落死亡。媒體進一步調查發現,載客熱氣球除了運行規範問題,還有不少「黑飛」亂象——從器材、俱樂部、到飛行員等都存在「山寨」問題,但該領域的監管仍是空白。   今年以來,熱氣球飛行領域,連續發生了幾起意外事故。
  • ...發生一起熱氣球墜亡事故。一工作人員順著熱氣球安全繩滑下...
    2020-12-01 11:55:25來源:FX168 【社會新聞播報】1.騰衝熱氣球墜亡事故景區停業整頓1月30日,雲南騰衝火山國家公園,發生一起熱氣球墜亡事故。一工作人員順著熱氣球安全繩滑下,墜落地面身亡。
  • 2個月發生3起熱氣球事故,還有多少網紅項目在玩命
    近日,雲南騰衝一景區的熱氣球項目發生意外。地面工作人員準備收起熱氣球時狂風驟起,導致熱氣球再次升空,一人未及時放手,被帶到空中後墜落身亡。據報導,這已是國內景區近兩個月來發生的第三起熱氣球意外事故了。綜合這些事故來看,基本都是天氣突然變化、應急處置不當。稍加了解就會知道,熱氣球看上去浪漫美好,實則危險係數很高。由於沒有儀表,全靠人力操作,氣流、風向、陽光等因素都明顯影響飛行,降落時也要靠籃筐和地面一點點撞擊。因而,熱氣球項目對地形地貌、氣候條件以及飛行時間有著嚴格要求,盲目上馬很可能導致「南橘北枳」的問題,操作不當更是隱患重重。
  • 熱氣球事故頻發,「最安全的飛行器」安全嗎?
    11月30日,一段雲南騰衝火山地質公園一名工作人員從熱氣球上意外墜亡的視頻衝上微博熱搜,此名工作人員在下午準備收回快到地面的熱氣球時,由於風大沒扣好,熱氣球突然被風颳起,他被帶離地面意外墜亡。該視頻引發眾人關注,網友紛紛感嘆這是最絕望的生命最後一分鐘。無獨有偶,10月2日湖南株洲一大學生兼職地勤時也不幸從熱氣球墜亡,涉事俱樂部稱系其未按照規範操作所致。
  • 短短幾天,又見熱氣球事故
    十一長假旅旅遊、玩一玩、放鬆身心,多麼美好的時光那是建立在安全的基礎上今年的十一熱氣球確成了主角,短短幾天時間,就兩起熱氣球事故上了熱搜一個是10月2日湖南株洲一所熱氣球飛行營地,兼職大學生熱氣球墜亡事件另一個是10月7日西安某景區,工作人員給熱氣球充氣,突然被風吹起掛在氣球上。
  • 騰衝一景區疑似熱氣球故障升空,一名工作人員墜落身亡
    今天(11月30日)上午,騰衝火山公園內突發一起疑似熱氣球故障升空,現場一名工作人員隨後高空墜亡事故這是網友在景區內從不同角度拍攝到的畫面,熱氣球正在快速升空,下方連接的一根長繩索上,此時可以看到有人正拉著繩索急速向下滑行,沒過多久,他脫離了繩索,整個人從高空中墜落了下去。現場,伴著驚嚇尖叫,不少人看到了這慘痛的一幕。記者:「目前情況是怎麼樣了?」
  • 大三男生從熱氣球墜亡,網紅項目為何事故頻發?
    但在近日發生了一起網紅熱氣球墜亡事件,而管理人員稱不是什麼大事,引起了很多網友的紛紛譴責,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但在湖南株洲悠移莊園熱氣球飛行營地就發生了一起令人悲痛萬分的事情,一男子在熱氣球下降得過程墜下,疑似因為體力不夠,支撐不住而掉下。
  • 「山寨」的熱氣球:氣球價格不到正規的一半 「飛行員」培訓兩天...
    11月30日,雲南騰衝市火山景區熱氣球活動結束後,地面1名地勤工作人員被帶到空中後發生墜落死亡。包括此次在內,今年國內10月與11月就發生了三起類似事故,導致兩名地勤人員死亡。↑騰衝一景區工作人員從高空熱氣球上墜落相關閱讀>>>「脫韁」的熱氣球:兩個月3起人員墜落事故,載人熱氣球為何事故頻發?
  • 2019年12月事故通報及年度事故分析報告
    12月份,全國發生電力人身傷亡事故3起、死亡2人、重傷1人,事故起數同比持平、死亡人數同比減少1人。其中,發生電力生產人身傷亡事故1起、重傷1人,事故起數同比減少2起、死亡人數同比減少3人;發生電力建設人身傷亡事故2起、死亡2人,事故起數同比增加2起、死亡人數同比增加2人。  12月份,全國發生電力安全事故1起,同比增加1起。未發生電力設備事故,同比持平。
  • 熱氣球發生故障工作人員墜亡!墜落瞬間曝光
    正在上升的熱氣球的繩子上,一個人影快速地往下墜落,10多秒後,他從繩子上滑落空中,重重地摔落在地。日,網傳雲南騰衝火山地質公園熱氣球項目發生墜亡事故。騰衝市應急管理局工作人員回應稱:「今天中午11點30分,俱樂部的工作人員在收熱氣球的過程中,因為起風,這個熱氣球又重新被風吹起來了,一位地勤的工作人員沒有及時放開手,被風帶到空中,然後發生了墜落。
  • 工作人員從熱氣球上墜亡,什麼造成了「絕望時刻」?
    復盤這起悲劇,我們可以看到:11月30日11時25分,騰衝市火山景區內熱氣球活動結束後,在3號飛行場地外側約10米處的旅遊道上,由於地面工作人員準備收起熱氣球時突然颳起大風,導致熱氣球被風吹起再次升空,一名地勤工作人員未及時放手,被帶到空中後發生墜落。  可怕的是,整個墜落的過程有較長的持續時間。從視頻中也能看出,現場圍觀者也發出了持續的驚呼聲。
  • 安裝射燈觸電墜落!又一舞臺搭建事故引深思
    改成杭州演唱會主因是舞臺設計複雜原本的場地無法達到承重標準涉及安全問題所以臨時取消9月1日的演出延到9月22日在杭州舉辦對比前面三起安全事故都是因為缺乏安全意識而造成張杰考慮安全問題取消演唱會實屬明智舞臺威壓、燈光、幕布……方方面面的法規不斷完善,雖然已8年,不執行標準引發的事故仍有發生。法規在不斷完善中,但是守法和執法的意識卻仍然十分薄弱,從種種頻發的舞臺事故可以見得。所以除了相關條例的逐步完善,組織相關從業人員對於舞臺安全準則的學習更是當務之急,專業的製作公司,所有員工都必須經過培訓,在舞臺承重、用電安全方面都有基本意識。
  • 雲南、湖南熱氣球墜亡事件背後,「奪命」網紅遊玩項目還有哪些?
    今年10月2日,湖南株洲,悠移莊園熱氣球飛行營地內,一名大三學生從空中熱氣球摔落,最終因搶救無效身亡。近兩個月,在國內就發生了兩起類似的高空熱氣球墜亡事故。原本輕鬆休閒的遊玩體驗,卻成為人們難以預料的「奪命」項目。這些事故不幸又慘烈,令公眾難免對當下的熱氣球遊玩產生了前所未有的質疑:項目的安全性,究竟由誰保障?
  • 株洲一大學生從熱氣球上意外墜落身亡
    10月2日,湖南株洲一所熱氣球飛行營地,發生了嚴重的意外事故。據網友爆料,有人從熱氣球墜落,事後不幸身亡。
  • 【說說】廊坊光明東道為何事故頻發
    廊坊光明東道為何事故頻發 長城網廊坊4月27日電(記者 劉振山 孫澤恆)「最近一段時間,這段路發生了一二十起交通事故,有時一天就發生兩三起。這馬路中間的綠化帶才剛剛種上半個月。」近日,家住廊坊市光明東道附近的多位居民向長城網記者反映。
  • 事故頻發!F1巴林站前3圈2次慘烈碰撞,科維亞特賽後會要「崩潰」
    北京時間11月29日晚22點10分,F1巴林大獎賽拉開大幕。作為本賽季首場夜戰,本站比賽果然沒有「令人失望」,巴林站因為事故頻發,在賽道上兩次發車。尤其是在比賽前3圈,居然是詭異出現了2次慘烈的碰撞。因為這次慘烈的事故,賽會果斷出示紅旗,巴林站比賽僅進行到第2圈就被迫中止。過了將近1個小時,經過工作人員的緊急清理賽道和修復防護欄,比賽終於恢復進行。可就在本場比賽第二次發車沒過多久,比賽再一次出現撞車事故,安全車再次出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