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結拜的講究:寧喝桃園一杯酒,不學瓦崗一爐香!

2021-01-12 花總聊歷史

兄弟結拜的講究:寧喝桃園一杯酒,不學瓦崗一爐香!

人存於世親情生而相伴,除了愛情,唯有友情是需要自己去維護才能保持下去的,畢竟,當下的生活節奏太快,當初形影不離的好夥伴,也會因為距離遙遠,沒有共同語言而日漸生疏。因此小說啊,電視劇展現給人們的兄弟情深就會讓人更加的羨慕不已。兄弟結拜的講究:寧喝桃園一杯酒,不學瓦崗一爐香!

比如在那桃花盛開的季節,一個賣肉的張飛,因為性格魯莽,招來義氣的關雲長,兩人一言不合打了起來,遇上劉備勸架。不打不相識說的就是他們,一番吃酒下來,頓時心生相見恨晚之意,於是三人在張飛家的後花園舉酒結義,祭告天地,從今日開始他們三個結為異性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死。這是何等的兄弟情深,他們也真的信守諾言,三人一起幹著匡扶正義,復興漢室之責,雖然中途他們有分離,但又恰是這個分離讓他們之間的兄弟情誼堅貞,關羽不會為了曹操的高官俸祿背棄劉備,關羽被殺張飛憤怒為其報仇,二位弟弟相繼離世,劉備傷心欲絕,大呼:「噫!飛死矣.」舉國之力為其報仇,雖然敗了,但是雖敗猶榮,後世之人只會感嘆他們桃園三結義的兄弟情深。

同樣是拜天地,喝血酒,許下不求同年同年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的瓦崗寨46個好漢,結局就差強人意,或許也是世人對於誓言的重視,以為只要許下諾言就一定能好好的。結果46人的結局,死的死,散的散,各為其主,甚至互相殺害,就不得不讓人質疑他們當初的結拜之情有幾分真情真意。

誓言針對兩三個人是好遵守的,畢竟同年同月生的人不是這麼能遇見,而同年同月死的更是不大可能,誰都有家庭,不能只管兄弟情誼,上有老下有小的你該怎麼面對。這46人許下這個誓言,真真是不科學的,也是不可能實現的。

就如單雄信,陰差陽錯娶了王世充的妹妹為妻,站在敵對的兩個陣營中。昔日結拜的兄弟,戰場對壘,依舊還是會為了各自利益,拼得你死我活。最後被行刑之前唯獨喝了程咬金的送行酒,難道46個人裡只有程咬金跟他是真兄弟,其實不然,或許只是當時程咬金沒有損害到單雄信的利益,當時說的話觸動到了單雄信的不甘之心,期望真的有來生把這些背信棄義的殺之,而死了一個單雄信,其他的人也不可能活生生為了一個結拜之情真的就去同年同月死。

相關焦點

  • 瓦崗不講義氣嗎?為何會說「寧飲桃園一碗酒,不焚瓦崗一支香」?
    在近代中國如果大家有什麼結拜的事,是要上香的,而上的香也是很有講究。一敬羊角哀左伯桃,二敬劉關張桃園三結義,三敬水滸梁山聚義,最後另外要敬半把香要敬瓦崗英豪。敬香可以理解,但是為什麼要敬瓦崗半把香呢?寧飲桃園一碗酒劉關張桃園三結義大家都是知道的,雖然史實上並沒有記載這一段,但是千百年來依然被我們所傳頌。劉備作為大哥,一生以身作則,可以說劉備本身就是「仁義」的代名詞,即便是身居高位,劉備依然對自己的幾位結義兄弟待之以誠,不可謂不感人。關羽作為二哥,一生踐行義氣,即便是曹操開了那麼雄厚的條件,關羽一直不為所動。
  • 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爐香
    李密得到風聲,有人鼓動翟讓奪回大權,翟讓的哥哥甚至對他說:「兄弟,皇帝應該由自己當,怎能送給別人!你如果做不了,就該我來做!」翟讓基層小吏出身,確實沒有稱王稱霸的野心,可從他將權力交給李密的那天起,下場就註定是悲劇。瓦崗軍的權力遊戲,從來就沒有兄弟情義。大業十三年(617年),瓦崗軍與隋將王世充在洛陽附近對峙。李密還未攻入洛陽,就先對自己人舉起了屠刀。
  • 秦瓊的四十五個兄弟,有五個不是中土人士,他們能跟秦瓊結拜嗎?
    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爐香。哪夥最能坑兄弟?梁山一百單八將!
  • 結拜文化:只有夫妻才能拜天地、喝交杯酒嗎?古人一臉大寫的不服
    結拜完畢,全村人就擺了宴席,然後喝起了「交杯酒」,這個「交杯酒」卻不用杯子,而是拿著白瓷的湯匙,「一杯」又「一杯」地敬酒,敬酒越多就顯得越熱情,而客人們喝的越多,村裡人就越開心。酒過三巡後,朋友打著嗝感慨道:「這一次真的是不虛此行啊,以前總以為只有夫妻才拜天地,喝交杯酒,萬萬沒想到兄弟結拜也能這樣做。」我當時聽了,哈哈一笑:「你真的以為只有成為夫妻才能拜天地、喝交杯酒嗎?我替'劉關張'三兄弟表示不服氣!」
  • 賈柳樓結拜的幾十名兄弟中,有三人只結盟,不歃血,這是為什麼?
    對於隋唐系列小說評書來說,賈柳樓群雄結拜的內容,絕對是不可或缺的環節。雖然各個版本不同,導致了有說是三十六友的,也有說是四十六友的,但這只是為了烘託氣氛,顯示出群雄人多勢眾,畢竟幾十個人當中,大多數角色都是跑龍套的屬性,只要那麼十來個重點人物位列其中,就可以了。進而,在眾兄弟結拜後,長幼順序自然也因版本而各異。
  • 桃園結義,歷史上結拜兄弟的各種歸宿
    除了劉關張外,歷史上還有很多結拜兄弟流傳於世,今天一起看看,也算是給兄弟們一個總結,並告訴自己,不管是江湖之中,還是廟堂之上,兄弟都要悠著點。結拜兄弟不知道起於何時?已無從考察,但誓言無外乎幾種:「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沒有了兄弟,自己也無法活不下去了;「世世子孫,無相害也!」你我是兄弟,兒子和兒子的兒子也應該是兄弟。幾乎沒有人提為什麼要結拜為兄弟,但各人心中都清楚,為什麼要結拜為兄弟。
  • 「我想和你拜個把子」,古代中國人「結拜」習俗是怎麼一回事?
    在中國古典名著以及當代一些武俠小說中,時常有這種情節:兄弟結拜。這種習俗在文學作品中表現得非常頻繁,但現實中似乎已經看不到了。那麼古代這種「結拜」習俗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呢?首先要肯定的是,「結拜」這種習俗確實是存在的,並非是文學作品中的杜撰,而且這種習俗非常的古老。
  • 「八拜之交」指的是異性兄弟結拜?典故出自北宋史料,猜你不知道
    中國自古以來號稱禮儀之邦,對於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拜」,自然講究也不少。史料中有許多關於臣拜君,兒拜父和兄弟結拜的記載,只是這其中幾乎沒有提到過八拜這個禮節,平日裡朋友相見,一拜而已。史書中記載春秋戰國時期「蘇秦見齊王,再拜」,拜見君王這樣嚴肅的事情,也只是兩拜而已。
  • 康國強、張輝龍《兄弟幹一杯》:幹了這杯酒 前方的路一起走
    近日,閩南音樂人康國強攜手張輝龍演唱的勵志單曲《兄弟幹一杯》震撼發行,這首歌曲的字裡行間都可以感受到對於兄弟的真摯情義。 在人的一生中,難得一知己,需要兄弟的相互扶持,有了一份濃濃的兄弟情,人生也會變得多姿多彩,也只有有了這份情誼,我們在做許多事情的時候,才會變得更有動力。
  • 趙匡胤剛出道時結拜的「義社十兄弟」後來都怎麼樣了?
    「義社十兄弟」,這個看上去很「江湖」的名稱並不是小說或者電視劇裡面編出來的,而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它是以趙匡胤為骨幹的10位軍界新秀組成的結拜兄弟組合。加上趙匡胤,剛好10人,於是,我們稱之為「義社十兄弟」。根據相關史料和趙匡胤生平事跡的推斷:「義社十兄弟」結義的時間應該是在他們從戎後不久,因為只有在那個時間他們才有可能結拜,都出道不久,又志趣相投。而後來則完全不可能了,因為10人的人生軌跡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拿現在的話說:他們根本就不在一個圈兒內了,不具備結拜的條件。
  • 人生,敬往事一杯酒
    今夜明月當頭,自己小飲了幾杯,隨著年齡越來越大,越來越懷舊,今晚心中有些感慨,想用面前這瓶濁酒,敬往事一杯酒。這一杯酒敬我的老婆,謝謝你這麼多年不離不棄,同甘共苦,陪我異走他鄉,其中的苦,只有我們倆知道,這杯酒,我們共同喝乾,此生有你,是我今生最大的幸福,餘生有你相陪,無怨無悔。
  • 【笑看風雲】《天龍八部》之不要隨便結拜(下)
    《說唐》裡賈柳樓四十六人結拜,《水滸傳》裡一百單八將結拜,結拜之舉成為了江湖兒女結交新朋友、鞏固新友誼的一種常見方式。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在歃血中成為了新盟友的一道行為指南,迴蕩在群情激昂的面紅耳赤中。
  • 為何單雄信臨死前只喝了程咬金的酒,這竟然揭示了人性的醜惡?
    「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炷香」! 這句話也就是從單雄信這裡悟出來的,據說單雄信在被李世民處死前,拒絕了瓦崗寨大部分兄弟的送行酒,唯獨接受了程咬金的送行酒,這又是為何?
  • 王重陽昔年一結拜兄弟,是他鐵桿粉絲,創建全真教後成他師弟!
    王重陽一共教過八個人武功,其中七位是他的弟子,即全真七子,分別是馬鈺、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剩下一位則是他的師弟,名叫周伯通,外號老頑童。經常有朋友問一些關於周伯通與全真教的問題,比如周伯通是不是全真教的人?周伯通是不是道士?周伯通為何稱呼王重陽為師兄?
  • 瓦崗寨結義兄弟中,以智將與福將兩人關係最為要好,且聽詳細道來
    我們熟知的瓦崗英雄、薛仁貴徵東、羅通掃北、薛丁山徵西等英雄故事皆被囊括其中,堪稱最為全面道述隋唐英雄事跡的大合本。不一會兒,秦彝手下眾將官被楊林殺的七零八落一個不剩,秦彝本人也是殺得血透重袍,箭攢遍體,從馬上戰到馬下,手執短刀,連殺數人。楊林一看,這還了得,催馬上前一槍將秦彝當場刺死,得了秦彝身上所穿的盔甲。再說寧夫人,抱著太平郎一路疾跑,就如沒頭的蒼蠅,不知跑到哪裡,跑了多久。
  • 一杯酒,敬自私!一杯酒,敬狹隘!一杯酒,敬痛苦!
    而當我做一些事情「讓對方覺得我對得起他」時,不過是在證明自己罷了,還帶著對自己的不自信,對對方的不信任。當有一天,我對這個「痛苦」實在受不了了,當時一個人坐在等地鐵的椅子上,痛苦著;我決定徹底斷掉這個痛苦,於是我想到了接受。
  • 「他灌了一杯又一杯酒」英語怎麼說?
    【Desperate Housewives S1E18】【發音】/ˈen.i.weɪ/ /aɪd/ /nɒkt/ /nɑːkt/ /ə/ /ˈkʌp.l/ /bæk/ /ænd/ /θɪŋz/ /gɒt/ /gɑːt/ /ˈhiː.tɪd/【發音技巧】I'd knocked a不完全失去爆破+完全失去爆破+連讀;and things不完全失去爆破;got heated
  • 煙一支一支一支地點,酒一杯一杯一杯地幹.
    「煙一支一支一支的點,酒一杯一杯一杯的幹,」…………那些年少輕狂的青春,配上閩南語十級翻譯《浪子回頭》歌詞及對音:煙一支一支一支地點    昏~嘰 gī 嘰 gī 嘰 gī 爹 diang酒一杯一杯一杯地幹    就~嘰 bui 嘰 bui  嘰 bui  地 蕩請你要體諒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