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風
近來,中國和澳大利亞之間的關係日益緊張,也讓兩個國家在經濟以及政治上都越走越遠。而澳大利亞的莫裡森一直認為中國離不開他們,他到底是哪裡來的自信?而等著和中國合作的國家已經排上隊了。
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的言論和行為,加快了他們失去中國市場。他認為中國是離不開澳大利亞的這個夥伴的。但是實際上,澳大利亞更需要中國。而正因為莫裡森的自信,導致他們逐漸和中國漸行漸遠。在澳大利亞尋找其他國家對外出口的時候,我們的國家也已經尋找到了其他國家代替澳洲的產品,例如大麥、煤炭和牛肉。
眼看著有機會加強對中國能源出口,俄羅斯啟動了新的管道項目,將天然氣和煤炭等商品出口給中國。甚至還想把煤炭出口增加一倍。這些足夠取代澳大利亞對中國的出口。中國和俄羅斯的領導人還在去年年底達成協議,更深層次地推進兩個國家的合作。中國的領導人甚至還表示:在危難的時刻,中俄關係的寶貴越發體現了出來。
去年,俄羅斯和中國的航遠運輸集團籤署了協議。將煤炭出口到中國。這個項目在23年可能會達到3000萬噸。在19年的基礎上直接翻了一倍。兩國加強煤炭進出口主要是為了澳大利亞。現在全年中國的煤炭進口有1/4都是來自澳大利亞。現在中國已經對他澳洲的出口進行了限制包括煤炭在內的商品。而俄羅斯的公司在去年12月月底,和中國的天然氣公司進行合資企業,項目也得到了兩國的批准。大概會在24年完成。而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能源國家,長期以來和俄羅斯在能源上的出口一直保持著互補的關係。最近一段時間,面對美澳的阻力,使得雙方之間關係更加密切,中國想要實現能源多樣化,而俄羅斯是其中最為關鍵的。
而蒙古也是排隊想和中國合作的國家。作為世界第二大內陸國家,蒙古的國土豐富,但是他們國民的經濟一直是以畜牧業為主,經濟狀況只是一般。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只能向外出口,而中國作為世界上礦產需求最大的國家,更是他們想要合作的對象。根據統計近年來蒙古對中國的煤炭出口量增加到了2200萬噸,但是隨著澳大利亞的煤炭被中國限制,而中國煤炭產業的缺口,蒙古國又看到了機會,想要和中國進一步合作。
反觀澳大利亞,被中國減少出口後,各個行業遭到了巨大的衝擊,經濟受到嚴重的損傷,直白點說,就是中國市場是澳大利亞不可或缺的,而澳大利亞對於中國來說雖然重要但是並不是獨一無二的。全球至少有60多個國家把中國市場看得很重要,而澳大利亞失去中國市場後又從哪裡找到這麼大的市場呢?
顯然目前澳大利亞的困境是比較嚴重的,其中主要就是因為他們多年來在中國的出口上,佔了太多便宜,損害了我國的利益。而在即將失去中國的時候,也沒有採取有效措施,甚至還把中國越推越遠。這些也讓澳媒很難過,面對中國的市場不斷對各個國家佔領,而其中包括了很多他們的盟友,這時他們才反應過來確實是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