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國產電視劇都流行高開低走然後爛尾收場?

2020-12-24 網易娛樂

「崩了,又崩了。」

「高開低走,棄了!」

「準備追劇的,快逃!」

這是最近電視觀眾最常說的話。

當下,一部電視劇or綜藝,能保持從頭到尾的高水準or越播越精彩,似乎成了現在電視圈難以攻克的共同難題。

有網友形容現在的電視劇就像是「渣男」,開始時一切都是美好的,等把你騙到手之後,突然變臉,惹人生氣,想離開又捨不得。

看看正在播出的電視劇,一串長榜單下來,愛情、古裝、家庭、都市應有盡有。

儘管現在視頻網站推出了「倍速播放」和「只看TA」的模式,但觀眾的耐心越來越有限。

如何能在諸多電視劇中脫穎而出呢?

劇方採取的方式多是「搶佔先機」的方法:前面幾集吸引觀眾,找到一個個有話題的議論點,登上熱搜。

《三十而已》這部劇可算是「病毒式營銷」的典型,播出期間一共上了228次熱搜。

夫婦圈的愛馬仕交往法則,綠茶小三的套路,「精緻窮」的生活,處處戳中現代人的生活熱點。

結果播到最後,才發現它傳遞的是焦慮而非正能量。

小三林有有全身而退,原配顧佳獨自受罪;鍾曉芹隨便寫一寫就可以賺150萬版稅,和陳嶼不可調和的矛盾,也隨之消失。

像《都挺好》《三十而已》這樣在結尾猝不及防崩壞的只是少數,更多的劇是從播出中間開始便有了讓人想棄劇的衝動。

為了湊集數多賣錢,很多劇在播出1-2周後,開始瘋狂注水模式。

就連《錦衣之下》這樣口碑不錯的劇,都逃不過注水的命運:

中期不斷讓女二上官曦和她的官配大楊分分合合,一個追一個逃,臺詞翻來覆去的說。

要不是《錦衣之下》的主線抓人,估計很多人早就棄劇了。

「注水」一般和「魔改」是分不開的。

為了拖長劇情,只能靠無意義的衝突,反反覆覆。

《冰糖燉雪梨》後期,男女主角的戲大幅縮減,每集半個小時以上都在講配角的故事。

同時為了虐而虐,吳倩飾演的女主人設走偏,莫名地不講道理,一次次地放男主的鴿子。

明明發個簡訊就可以解釋清楚的事,卻偏偏要拖成大矛盾。

而張新成飾演的黎語冰,則被迫變成「舔狗」,無限包容。

編劇大概是想將男主塑造成一個「絕世好男人」的形象,但卻忘了雙向互動的愛情戲才是甜的。

《下一站是幸福》剛播出時,被大齡單身女青年x年下小狼狗的設定吸引。

宋威龍和宋茜的互動,怎麼看怎麼般配。

然而,播到中後段,宋茜飾演的賀繁星人設崩塌。

整個人採取不拒絕,不負責的態度,徘徊在兩個男人中間。

一方面和男主角元宋交往,但要求他保守兩人戀愛的秘密;另一方面,接受男二送給她的禮物,和他曖昧不清。

導致不少觀眾嫌棄女主,甚至跑去宋茜本人的微博大罵她是「綠茶」。

評分也從最開始的8.0跌到6.0。

無獨有偶,今年另一部評分暴跌的劇《以家人之名》,也來自《下一站是幸福》的編劇之手。

評分從8.6跌至7.2,並且還有繼續下降的可能。



剛開播時,很多人被劇中一家五口的親情感動,「只要相互珍惜,相互愛護,哪怕沒有血緣也能成為一家人。」

很多人吐槽,著重拍親情、友情不香麼?

為什麼非要給每個角色添加幾段愛情戲?

凌霄的人設崩塌,變得自私;

兄弟為爭奪「妹妹」反目,兩閨蜜爭一男人;

劇情實在推動不下去,編劇就把凌霄媽媽陳婷這個作惡「工具人」拉出來,狗血一盆接一盆地端出來。

還有人質疑齊明月存在加戲的嫌疑,強行攪渾了劇情。

坦白講,儘管在《白鹿原》裡孫銥確有加戲的嫌疑,但在《以家人之名》裡,她的戲份和女二的身份還算匹配。


真正「加戲」加到觀眾厭煩的,還要屬《三叉戟》何杜鵑飾演的夏靜怡。

前期三位老夥計插科打諢,攜手破案,讓人耳目一新;

然而20集後,小雪和夏靜怡兩條感情線的加入,節奏開始變得拖沓。

「徐酥酥、崔酥酥、潘酥酥」,每每聽到夏靜怡的臺詞口音,更是讓觀眾感到疑惑:她是怎麼爭取到如此有分量的角色的?

到了《秋蟬》裡,何杜鵑飾演的靳香戲份依然直逼女主。

觀眾不禁發出疑惑:為什麼不直接自己演女主,非要當女配再加戲?

就連近期大熱的《琉璃》也逃不過被吐槽的命運。

兩位主演cp感強,十生十世每一世都嗑得津津有味,演員也很賣力宣傳。

前期網友表示它是「第一部求變編劇注水的劇」,恨不得拍100集。

結果現在求仁得仁,劇情靠著不斷的誤會、強行不解釋、配角作惡來推動劇情,觀眾異常心累。

注水、加戲、魔改,只重視開頭不重視結尾,把觀眾「騙」入坑不包售後,疲態盡顯……

觀眾只能罵罵咧咧地離開,戰戰兢兢地點開下一部新劇,繼續被pua,循環往復。

目前看來,30集以下的篇幅是大部分國產編劇可以正常發揮的極限。

《三國演義》《甄嬛傳》這種超過60集的經典作品,幾年或許才能出現一部。

愛情偶像劇,不論是古偶還是現偶,故事的核心無非是男女主角如何相愛相守。

曾經的神劇《上錯花轎嫁對郎》用20集的長度,刻畫了三對不同性格的情侶相愛的故事。

《惡作劇之吻》《放羊的星星》《命中注定我愛你》等經典愛情劇,也都在24集以下,同樣給人留下了印象非常深刻的cp。

懸疑題材更是如此,《隱秘的角落》只用12集就可以講好一個故事。

去年,廣電總局曾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電視劇網絡劇創作生產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提倡電視劇不超過40集,鼓勵30集以下的短劇產出。

表面上看,目前備案的電視劇大部分做到了精簡壓縮。

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一些劇還是採取分上下兩部的形式播出,換湯不換藥。

希望所有劇方和出品方都能明白「見好就收」的道理,明明可以做到100分的作品,不要被稀釋成80分。

霸佔熒幕和熱搜的時間越長,只會讓觀眾越厭煩。

網易新聞 | 娛樂頻道 出品

本文來源:稿事編輯部 責任編輯:孫藝琳_NK5261

相關焦點

  • 國產劇爛片扎堆,「高開低走」成標配,誰的責任?
    高開低走好像已經成為了國產劇的標配,最近小編真是被一系列的國產劇氣到差點砸電視。,我都會拼死拒絕,畢竟小編被這些前期精彩後期爛尾的電視劇傷透了心。01國產劇爛片三部曲不難發現,國產劇近幾年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人群定位和題材也越來越新穎,但是爛片國產劇也總逃不開以下這三點。
  • 爛尾上了熱搜,《以家人之名》高開低走的原因是什麼?
    這部高開低走的治癒劇分數一路狂跌,從最初的8.6分到結局的7分,一路播一路被吐槽,最後爛尾被罵上了熱搜。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部劇從最初的大受歡迎到一片噓聲,甚至連編劇也被群嘲呢?而大哥出國的原因太狗血了,外婆突然心梗去世,陳婷突然在去機場的路上車禍,然後凌霄的後爸死了,媽媽也癱瘓了,然後就不得不出國。出國之後,居然9年不回家;又突然不打招呼都回來了,於是後面劇情就變成了甜寵劇。
  • 以家人之名和三十而已一樣高開低走,感情戲亂燉,國產劇通病?
    引子 今年最受期待的劇,莫過於《以家人之名》了,這部和《請回答1988》異曲同工的電視劇,一開播就引發關注。但是和《三十而已》一樣,這部劇高開低走,很快就從八分神劇,淪為七分。虎頭蛇尾,這難道是國產劇的通病?
  • 「高開低走」怎麼就成了國產劇的標配?
    被稱為「爛尾預定」的她,經常會編出一些毀三觀的設定。不難發現,除了《以家人之名》和《下一站是幸福》,還有不少國產劇也是「高開低走」。時間久遠的暫且不提,就拿上個月引起全網熱議的《三十而已》來說,截止目前僅有6.8的評分。比起開播時的9.2分,這樣的結果著實讓人大吃一驚。
  • 紳探:高開低走:抄襲、結局爛尾
    紳探已經結局,豆瓣評分:6.5分,從四月剛播的7.4分到如今的6.5分著實高開低走。但縱觀全劇如今的6.5分也無任何不妥。當然,除了這兩點,紳探的服化道、燈光、配樂等都對這部劇有所加分。可是它是怎麼一步步的走到6.5分,又讓人覺得這個分不虧的呢?最大的一點原因在於抄襲。這也是為什麼說紳探的劇本不是好劇本。堂而皇之的抄襲不過是一個偽劣的複本,在真品面前不過是一個滑稽的跳梁小丑。
  • 網友盤點十大爛尾劇,五部國產上榜,《鎮魂》都不算啥
    隨著一部《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瘋狂爛尾,觀眾紛紛吐槽「追了個寂寞」,因為這部劇電視劇爛尾也成為了大家的熱議話題。
  • 爛尾是現在電視劇的通病
    最近,我看的兩部電視劇《在劫難逃》和《旗袍美探》,都爛尾了。現在,好像爛尾成了常態,持續高能反而是驚喜。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都說最最最重要的原因是過審,但我認為,還是不應該把不盡如人意都推給爛尾,你看《隱秘的角落》不就全程高能嗎?
  • 《以家人之名》高開低走:癌症、車禍、三角戀!不爛尾才怪
    開畫之初豆瓣評分更達到了驚人的8.5分,在許多人心目中更被稱為2020年暑期第一劇。但是隨著這部劇播出過半,劇情越無法被更多人接受,由此觀眾的評價卻越來越負面,甚至直言這部劇必定會爛尾,直到如今的7.4分。
  • 高開低走已成韓劇常態?盤點那些爛尾的韓劇
    我們內心早已歪歪好了,但確實死活都沒料到會是這種結局...2.《她很漂亮》說爛尾其實也還好,但大多數人可能不滿男二結局,這個人設搞出來就跟女主守護神一樣,再莫名其妙消失,一點預兆都沒有,還有男女主戀愛發展也太快了吧,大結局直接來個一家三口美好生活,讓前幾集還在被虐的觀眾情何以堪啊……3.
  • 鹿晗新劇大結局,被吐槽高開低走,國產懸疑劇逃不過東野圭吾?
    畢竟愛豆這個行業是非常有限的,走流量路線遠沒有實力派更長久,但是觀眾們對於愛豆出身的演員,大多都還是比較有偏見的,因為很多都是因為人氣高去拍戲,演技一言難盡,真正成功轉型的少之又少。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很多的愛豆都想要證明自己,拿出代表作讓黑粉閉嘴。比如最近經常被提起的就是鹿晗,雖然一路走來也拍過不少的電影電視劇,但是真正出圈被大家所誇讚的少之又少,缺少一部代表作。
  • 《鶴唳華亭》高開低走,結局爛尾,原著黨只能哭暈在廁所!
    就目前而言,電視劇高開低走似乎已經成了常態,此前有影評人表示《鶴唳華亭》治癒了年輕人追劇喜歡快進的習慣,也有網友表示三集七次反轉的劇情,自己上個廁所都害怕錯過劇情,可以說是對《鶴唳華亭》很高的評價了。但是在劇版《鶴唳華亭》中,幾乎沒有這方面的描述,造成了劇情的爛尾。其三,陸文昔最後也沒有一個身份其實,不論是一直埋伏在太子身邊的顧內人,阿寶,還是本尊陸文昔,太子蕭定權鍾意的那個人,一直都沒有便。
  • 《親愛的自己》爛尾後評分上漲?男主女二疑似HE,國產劇出了奇蹟
    很多人喜歡看電視劇,是想看看別人的故事,畢竟那些沒經歷過、由別人演繹出來的故事向來都是吸引人的,而故事新穎,情節抓人,這都是一部有好電視劇所必須達到的條件。一部電視劇的品質,往往可以通過收視率和評分就能反映出來,要麼高開低走,要麼低開高走,幾乎不存在出現弧形大勢的可能。
  • 《親愛的自己》爛尾後評分上漲?男主女二疑似HE,國產劇出奇蹟
    很多人喜歡看電視劇,是想看看別人的故事,畢竟那些沒經歷過、由別人演繹出來的故事向來都是吸引人的,而故事新穎,情節抓人,這都是一部有好電視劇所必須達到的條件。,往往可以通過收視率和評分就能反映出來,要麼高開低走,要麼低開高走,幾乎不存在出現弧形大勢的可能。
  • 2020年「高開低走」五部劇:每一部都令人失望至極
    步入2020年之後,在國家文化軟實力不斷發展和提升背景下,國產電視劇可以說又一次層出不窮,拯救了不少觀眾劇荒困擾,同時也一定程度上彰顯了國家文化軟實力。不過,在層出不窮的國產劇中,還是存在著一些令人遺憾,或者說是「高開低走」的劇集。這些電視劇往往都是開播前備受矚目,甚至做到未播先火。然而,熱播後隨著劇情深入發展後,逐漸變成了觀眾口碑中的「爛尾劇」。
  • 《以家人之名》《親愛的自己》接連撲街,國產劇高開低走成標配?
    高開低走好像已經成為了國產劇的標配,最近小編真是被一系列的國產劇氣到差點砸電視。 現在只要有誰向我安利電視劇,我都會拼死拒絕,畢竟小編被這些前期精彩後期爛尾的電視劇傷透了心。 我們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感嘆,是因為近幾年有多少電視劇打著職場、親情的旗號,到最後都談起了狗血戀愛!
  • 《以家人之名》,能否逃離「必須戀愛」+「爛尾」的國產劇魔咒?
    那這部《以家人之名》能否逃脫國產劇「不能不談戀愛」「不能爛尾」的魔咒呢無論是《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三十而已》還是《隱秘的角落》《三叉戟》,每一部爆火出圈的國產劇背後,都探討了不同的家庭,或許是教育或許是婚姻或許是親情,但每一部出圈口碑劇的題材,又似乎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易火」題材。
  • 電視劇周報:《三十而已》一路領跑,《錦繡南歌》高開低走最明顯
    電視劇一周指數解讀:《三十而已》全面領跑,《二十不惑》緊隨其後,《錦繡南歌》高開低走讓人可惜新的一周又來到了,像上一周就有不少好劇都已經完結,比如《二十不惑》、《三十而已》等等,而電視劇的腳步仍然沒有停下,同樣在這一周
  • 電視劇周報:《三十而已》一路領跑,《錦繡南歌》高開低走最明顯
    電視劇一周指數解讀:《三十而已》全面領跑,《二十不惑》緊隨其後,《錦繡南歌》高開低走讓人可惜新的一周又來到了,像上一周就有不少好劇都已經完結,比如《當然,最終還是有專門的統計機構,完整的統計出了上一波電視劇最終成績,由於很多劇都在上一周集中收官,所以恰巧上一周的統計成績就是它們最終的成績。
  • 韓劇果然還是韓劇,《迷霧》也爛尾了,盤點近年高開低走的8大作品
    《迷霧》前期攢起來的口碑在大結局播出之後如雪崩,前面是9.3分,最後兩集播出後,現在已經降到8.3分。而且隨著觀看人數的增加,評分還在持續下滑,只能說網友是真失望了。當初大家可是把這部劇誇上天了。前期,姜太昱還多次懷疑女主,然後經過痛苦的掙扎,又死心塌地地相信女主,現在告訴我們這一切都是假的?
  • 高開低走?
    但現在《以家人之名》的評分開始逐步走低,只有7.6分,很多網友也開始紛紛吐槽劇情,這是要高開低走的節奏嗎?賀子秋為了減輕李爸的負擔,選擇認回當初拋棄他們母子的親生父親,然後英國留學。賀子秋出國大家還可以接受。但是凌霄也選擇了出國,去新加坡照顧之前拋棄他的親媽和親妹,然後就去新加坡讀大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