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帶量採購!五省區市首次集採,藥價最高降83.54%!醫藥股4個月跌...

2020-12-24 金融界

來源:券商中國

藥品集中採購會改變醫藥股的高估值嗎?

根據新華社報導,重慶、貴州、雲南、湖南、廣西五省區市日前組成採購聯盟,在重慶市開展第一批常用藥品聯合帶量採購,共中選15個品種、187個品規,藥品最高降價幅度達83.54%。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醫藥主題基金的淨值近期跌幅顯著,此外,受藥品集採預期影響,公募基金第三季度大幅減持醫藥股,兩隻醫藥龍頭淡出基金十大重倉股行列。與此同時,A股生物醫藥指數自八月至今跌幅超過30%。

藥品集採削弱醫藥股盈利能力?

根據新華社報導,重慶、貴州、雲南、湖南、廣西五省區市日前組成採購聯盟,在重慶市開展第一批常用藥品聯合帶量採購,共中選15個品種、187個品規,藥品最高降價幅度達83.54%。

藥品集中帶量採購是我國解決「看病貴」「藥價貴」問題「組合拳」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利於發揮「團購」效應,同時壓縮流通環節的不合理費用,促使藥品價格回歸合理水平。本次聯合帶量採購選擇臨床用量較大、採購金額較高的主流藥品,涉及抗微生物、消化系統、心血管系統等多個治療領域。在堅持量價掛鈎、以量換價原則的基礎上,創新競價議價機制,採取「市場競價綜合評審+議價」方式,鼓勵企業提供質優、價格合理的產品換取市場。

重慶市醫療保障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聯合帶量採購藥品平均降幅達54.2%。按照約定採購量計算,五省區市一年可節省約12.65億元。以抗微生物藥注射用替加環素藥品為例,患者使用一支注射用替加環素藥品,可節省約113元。

在此之前,國家醫保局剛剛發出的《關於開展高值醫用耗材第二批集中採購數據快速採集與價格檢測的通知》(簡稱《通知》)顯示,第二批醫用耗材清單主要包括:人工髖關節、人工膝關節、除顫器、封堵器、骨科材料、吻合器六大品類。該消息一經傳出,引發市場的高度關注。

業內人士認為,集採環境下,無論是存量中標的競爭力,還是研發布局的競爭力,大型企業都有突出優勢,如未來集採範圍擴大,必然導致行業進一步集中,頭部企業值得重點關注。

具體而言,在今年11月5日,首批冠脈支架國家集採開標,包括微創醫療、樂普醫療、藍帆醫療旗下吉威醫療、易生科技、美敦力、金瑞凱利等在內的10家企業產品擬中標。而此次的中標價格引發了行業震動,中選產品單價區間為469元~798元,降幅超90%,中標支架從萬元降至百元級別。這是國家層面首次對高值耗材進行集採,也是醫用耗材集採的「裡程碑」事件。

以A股上市公司樂普醫療為例,2017年其支架出廠價為3384元/套,毛利率佔近八成,顯然,集採將在一定程度削薄企業利潤。與此同時,機構資金對集採早有預期,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兩家QFII 在第三季度期間大幅度減持了樂普醫療,後者的股價在最近四個月內下跌約30%。

醫藥主題基金不香了?

在最近一個月,因降價預期,淨值防禦能力表現最差的就是醫藥主題基金。

券商中國記者發現,工銀瑞信基金公司旗下醫藥主題基金——工銀醫藥健康基金對淨值在最近一個月內跌幅接近10%。

此外,融通基金、創金合信基金等旗下醫藥主題基金——也在同期分別下跌超過9%、7%。

醫藥主題基金在第四季度面臨的下跌風險,從公募基金十大重倉股的變化中已可管中窺豹。

根據天相投顧的數據,2020年三季度末公募基金前十重倉股分別為貴州茅臺、五糧液、立訊精密、隆基股份、中國中免、美的集團、邁瑞醫療、寧德時代、瀘州老窖、順豐控股。

上述變化可以看出,長春高新、恆瑞醫藥已不再是基金經理的心頭所愛,反倒成為公募基金經理減持的主要對象。根據持倉數據顯示,三季度公募基金持有兩大醫藥龍頭的股份分別為472.87萬股和2.23億股,而今相較於二季度分別被減持了230.83萬股和4300萬股;持有長春高新的基金產品數量從473隻下降到278隻,持有恆瑞醫藥的基金數量也從600隻下降到454隻。

因QFII的操盤手大多是現役公募基金人士或公轉私的基金經理,公募基金對醫藥股的強力減持操作,也解釋了QFII的操作邏輯。從醫藥股的減持情況看,山東藥玻在第三季度被QFII減持大約800萬股,三諾生物、恆瑞醫藥也均被大幅減持,分別減持超過600萬股、400萬股。

基金調研醫藥股看重長期邏輯

藥品與醫療器械的集中採購,對上市公司業績、股價的影響,已成為基金經理調研醫藥股的核心話題。

比如基金經理關注較多對A股醫療器械龍頭公司邁瑞醫療,在11月18日披露的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中就「集採對公司業務的影響」等問題進行了回應。在由睿遠基金、鵬華基金參加的這場調研活動上,邁瑞醫療表示,目前由國家醫保局推動的集採主要是針對藥品和高值耗材領域,公司的三大業務線的產品均不涉及藥品和高值耗材,其他產品當中的骨科耗材,因為收入佔比極小,目前對公司業務基本沒有影響。

天風證券認為,四季度是醫藥板塊的業績真空期,同時也是醫藥政策密集落地期,板塊整體受到壓制,隨著年底臨近,包括醫保準入談判等在內的政策將落地,醫藥的階段不確定性有望消除,同時,從明年角度看,醫藥板塊將逐步步入估值切換階段,建議關注業績有望延續快速增長的賽道包括疫苗、CXO、醫療器械、處方體系醫療服務板塊等。

光大證券建議投資者著眼長期,靜待優質賽道調整帶來的布局機會。目前來看,建議關注「需求逐季復甦+供應趨於緊張」的血製品、IVD中恢復高成長的化學發光、有疫情催化的疫苗、醫療防護、業績與估值兼具優勢的連鎖藥店、訂單逐步兌現的龍頭CMO及高端器械龍頭等相關優質賽道的相關企業,靜待調整帶來的布局機會。

「集採不會改變醫藥股的大邏輯,醫藥的邏輯是老齡化與創新藥,具有科技屬性」華南地區的一位基金經理向券商中國記者強調,藥品或器械的集採最終只會令市場集中度越來越高、龍頭股的市佔率和競爭力會更強,而且醫藥股核心資產的高估值狀態在長期邏輯下,也很難輕易改變。

與此同時,A股的生物醫藥指數,自八月初至今已下跌超過30%,集採對醫藥股的負面影響,已在較大程度上被市場調整所消化。

相關焦點

  • 醫藥集採「靈魂砍價」的背後:事關國家民生大帳
    11月15日,心臟支架在國家帶量集採中,開出了令人震撼的「地板價」,從1.3萬降到700元左右。 而11月30日,談判專家在集採過程中的「靈魂砍價」又上了熱搜。 據報導,本輪集採大部分藥品降價8成以上,最多的甚至降價高達98%!
  • 11月虧錢的原因找到了!
    來源:EMBA微金據統計,11月跌超20%的「熊股」中,近三成為醫藥股,計算機、傳媒板塊的不少個股調整也較大。此外,名臣健康、中能電氣、西藏藥業等今年翻倍的大牛股本月卻下跌超25%。最慘跌逾四成在A股四千餘只個股中,本月共有2535隻個股上漲,1493隻個股下跌(截至11月27日,剔除11月上市的次新股)。A股中位數上漲了2.7%。從指數來看,市場風格相比過去有所變化。
  • 醫藥行業巨震:哪些公司會被「打骨折」?
    在此背景下,A股醫藥股再遭迎頭重擊,某些個股甚至經歷了「二次傷害」。放眼未來,在帶量採購的天空下,醫藥企業到底應該怎麼做,才能贏得一席之地?第二批耗材集採來了伴隨冠脈支架集採靴子落地,第二批高值醫用耗材集採接力登場。
  • 第二輪集採開標!中標藥價跌破地心,賽諾菲棄標,武田出局
    1月17日,吸引整個業界目光的第二輪全國藥品帶量採購招標工作正在上海藥事所展開。本輪採購共納入33個品種,包括阿比特龍、阿卡波糖、白蛋白紫杉醇等,覆蓋糖尿病、高血壓、抗腫瘤和罕見病等領域。據現場媒體消息,早上七點半就陸續有藥企來到招標處,粗略統計共有122家企業參與投標。
  • 重慶江津:藥品上演降價「連續劇」 帶量採購持續惠民生
    自2019年國家開展「4+7」集中帶量採購試點以來,陸續開展多次藥品和耗材集中帶量採購,兩次集中帶量採購藥品平均價格降幅超過50%,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讓越來越多的常用藥品降價,不斷減輕群眾看病負擔。其中,第二批集採共有中選藥品32種,涉及江津區27種,平均降幅53%,最高降幅93%。
  • 江津集採藥品平均降幅53%,涉及多類患者
    自國家開展「4+7」試點以來,兩次集中帶量採購藥品平均價格降幅超過50%,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讓越來越多的常用藥品降價,不斷減輕群眾看病負擔。在第二批集採中,全重慶市有32個中選藥品,涉及江津區的有27個。
  • A股:北上資金35億掃貨醫藥龍頭,「藥中茅臺」全名單來了!
    醫保談判一個多月前,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在天津市開標,在這次集採中,冠狀動脈支架的均價從13000塊錢下降到700塊錢左右,降幅達到了93%,消息一出,市場紛紛砸開了鍋,A股醫療生物有關股票也是應聲大跌。
  • 第四批藥品集採倒計時 醫藥行業將加速創新轉型
    第四批國家藥品集採從12月12日開始至12月底完成報量。此前的第三批國家集採中,85款藥品平均降幅53%,最高降價幅度超95%,其中冠狀動脈支架的均價從1.3萬下降到700元左右,降幅93%。  第四批全國藥品  集採談判臨近  近日國家藥品集採座談會在北京召開,會議確定了第四批集採名單,涉及44個品種,90個品規。
  • 第二批藥品帶量採購落地,中標品種深度分析
    第二批帶量採購定於下月(4月)執行,中選結果已於1月21日公布。本文分別從降價幅度、最低價、採購量、採購額等四個方面對中選品種進行分析。第二批帶量採購共有涉及32個通用名、77家藥廠的100個品種中選,比4+7及擴圍時中選的數量都多。
  • 第四批藥品集採45個品種,2月3日上海開標
    15日,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聯合採購辦公室在上海陽光醫藥採購網發布《全國藥品集中採購文件(GY-YD2021-1)》的公告。根據文件,第四批集採涉及45個品種,80個品規,其中注射劑8個,滴眼劑3個;其餘均為口服製劑;2月3日將在上海開標,並與企業確認供應地區。
  • 醫生藥師眼中的「4+7 帶量採購」
    7 帶量採購」這個短語開始成在各大醫院科室間流傳,到處都能聽到,可謂高「點擊率」的網紅詞。其次,「4+7」,指的是帶量採購的 11 個試點城市,包括 4 個直轄市,7 個省會城市:北京、天津、上海、重慶、瀋陽、大連、廈門、廣州、深圳、成都、西安。其中上海是最早開始實施帶量採購的城市。帶量採購的藥品有哪些?
  • 價格「比肩」種睫毛,誰是冠脈支架集採最受傷的人?
    文|港股解碼 燕十三編輯|彭尚京「種個睫毛都不止這麼點錢。」昨日上午九時,天津陳塘區科技商務區服務中心,首場「高值醫用耗材冠脈支架集中帶量採購」如期舉行。集採報價結束後,8家企業10款產品擬中選,支架均價從原來的1.3萬元跳水跌至700元左右,最低報價低至469元。
  • 第二批帶量採購開標 上市藥企有人歡喜有人憂
    (原標題:第二批帶量採購開標 上市藥企有人歡喜有人憂)
  • 砍價、限量、不中標就失去一半市場,中成藥地方集採釋放了哪些信號
    何時中成藥產品進入以往「最高降幅在9%以上」的國家集採批次中,是企業命運的重要轉折點。 2020年歲末,國家藥品集中帶量採購已進展到第四批,在參與品種為歷次集採之最(9種)的第四批帶量採購中,雖然依然不見中成藥的身影。但據接近國家醫保局的人士透露,中成藥的帶量集採方案,已在緊鑼密鼓的制定過程中。
  • 誰是冠脈支架集採最受傷的人?
    「種個睫毛都不止這麼點錢。」 昨日上午九時,天津陳塘區科技商務區服務中心,首場「高值醫用耗材冠脈支架集中帶量採購」如期舉行。集採報價結束後,8家企業10款產品擬中選,支架均價從原來的1.3萬元跳水跌至700元左右,最低報價低至469元。
  • 藥品集採將對醫藥行業將帶來怎樣的...
    8月20日,第三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正式開標。據國家醫保局的數據,第三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共納入56個品種、86個品規,品種數量接近前兩批的總和,涉及糖尿病、高血壓、抗腫瘤等治療領域。但第三批集採55個品種藥品擬中標,擬中標產品平均降價53%,最高降幅高達95%,如此大的降幅是否會對醫藥公司帶來格局的改變?從投資決策來看,我們又該如何理解?
  • 帶量採購「愈演愈烈」 「靈魂」砍價,能為看病省多少錢?
    閱讀提示近來,包括藥品和醫用耗材在內的帶量採購「愈演愈烈」。國家帶量採購逐漸常態化,地方性聯盟採購不斷落地,更多藥品藥材實現大降價,患者負擔大幅降低,醫藥行業發展格局也出現變化。對於今後看病還能再省多少錢,人們充滿期待。「過去,一個心臟支架可以買6瓶茅臺。
  • 集採砍價砍向6300億注射劑市場 多家藥企將迎來降價風暴
    華夏時報記者 于娜 北京報導  從口服藥到冠脈支架,這一次6300億的注射劑市場將迎來國家集中帶量採購的「砍價談判」。  12月8日,國家醫保局於北京市國誼賓館召開「醫藥集中採購工作座談會」。
  • 支架集採「失利」 信立泰計提商譽減值2.83億元
    來源:中國經營網 作者:伍月明12月12日,深圳信立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信立泰」,002294.SZ)發布公告,受到新冠肺炎疫情以及11月國家組織冠脈支架集中帶量採購未中標影響,全資子公司蘇州桓晨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州桓晨」)未來經營盈利情況受到不利影響,且不利影響的持續性存在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