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的時候,美食的味道很好,讓我們的嘴很舒服。比如吃油條,油滋滋的香極了,吃了一根又想來一根,覺得味道太迷人了,讓人流口水。
可油炸食品吃多了容易上火,導致嘴裡長瘡。嘴裡長瘡就很不舒服了,瘡口很小,可是給人帶來的痛苦特別大。舌頭輕輕舔一下瘡口就疼痛萬分,更別說再去吃東西了,咀嚼的時候如果硬的食物碰到了瘡口,那感覺簡直疼死人。嘴享受食物快感的時候是那麼舒服,可生了瘡卻讓人那麼痛苦。吃美食的時候貪戀美食的味道,對好味道那麼在乎,可生了瘡卻對疼痛那麼厭惡和恐懼。
因為有了讓人感到舒服的喜歡的,也就有了讓人感到疼痛的害怕的。舒服是讓人喜歡的,疼痛是讓人厭惡害怕的。如果一個人活得好好的,身體好,每天吃喝玩樂很開心。比如,一天一頓小燒烤,山珍海味吃著,每天按摩和打高爾夫很愜意;有個漂亮的老婆,天天尋歡作樂。這人就會很貪戀這樣的生活,貪戀身體欲望的滿足,如果讓這人站在懸崖邊,這人就會特別怕死和怕疼。
世界的道理就是這樣,有了喜歡的就有討厭的。一直處在喜歡的狀態,一旦遇上厭惡的東西,就會很痛苦。所以,如果想讓自己少痛苦,想讓自己淡定一點,就要在如意順利的時候,對喜歡如意的狀態不要在乎和貪戀,貪會引起生氣,引起恐懼。
佛教經常說貪嗔痴慢疑,筆者認為,貪嗔痴慢疑是一條線上的螞蚱。一切是因為貪引起的,貪是對舒服和如意狀態的一種不捨得,如果來一個不舒服的狀態,就會引起生氣憤怒,動了嗔心。處在舒服的狀態放不下,就會懷疑害怕舒服的狀態突然有變化,害怕失去。
比如有一個十分如意的愛人,如果愛人得了重病活不長了,就會特別害怕失去愛人;比如人做生意賺了很多錢,錢讓人喜悅的同時,也讓人害怕錢會不會貶值,會不會別人借了不還;比如很多老年人追求長壽,身體一旦有個頭疼腦熱,就會擔心是不是大限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