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深圳,為新時代特區發展指明前進方向。深圳如何全力完成黨中央賦予的歷史使命,創造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蹟?11月2日起,深圳衛視《深視新聞》推出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深圳各區各部門主要負責人訪談《續寫春天的故事》,探尋深圳在新起點上的新答卷。
本期走進廣東經濟第一大區和享譽全國的創新強區——南山區。
建區30年間,南山區GDP增長超過78倍的秘訣在哪?在未來的科技創新發展中,將採取哪些具體措施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推動創新?南山區委書記曾湃在訪談中一一解答,並透露下一步要重點加快推進西麗湖國際科教城、西麗高鐵新城、深圳灣CBD等戰略示範工程。
(文末有彩蛋!)
從西麗萬科雲城雲科技大廈53樓望出去,掛著6個「玲瓏盒子」的大疆天空之城大廈高高聳立,大疆、傳音、天瓏等企業總部大廈正如火如荼建設。不遠處,西麗湖波光粼粼、藍綠交織,哈工大、南科大等高校人文薈萃、書聲琅琅。
一座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國際科教城——西麗湖國際科教城,在南山「北部窪地」正冉冉升起。
「這裡是我們南山區『十四五』時期,乃至未來一個時期科技創新發展的『主戰場』。」11月4 日,南山區委書記曾湃接受媒體《續寫「春天的故事」》主題訪談。站在雲科技大廈53樓西麗湖國際科教城指揮部的窗邊,他邊手指遠方,邊向記者描繪「未來南山」的模樣。
「創新是南山的亮麗底色,我們正加快推進西麗湖國際科教城、西麗高鐵新城、深圳灣CBD 等幾大戰略工程建設,努力讓基礎研究強起來,讓創新生態優起來。」曾湃介紹,南山在整個大灣區中綜合優勢明顯,更應主動參與、強化擔當。接下來,南山區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搶抓「雙區驅動」重大戰略機遇,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貢獻新的更大力量,努力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點擊查看訪談視頻
在產業鏈中布局創新鏈
在創新鏈中布局產業鏈
乘坐近1分鐘時間電梯,抵達53樓。鮮為人知的是,這裡就是南山區專門設立的西麗湖國際科教城指揮部。日常,項目部攻堅的工作人員就在這裡辦公。
從這棟近200米高的大樓上眺望,留仙洞戰略性新興產業總部基地就在腳下。「這裡是『非洲之王』傳音手機的總部,旁邊是南山區第一個『聯合總部』——南山區聯合科技總部大廈,15家擬上市企業和總部企業入駐,都是各自細分行業的佼佼者,也是眾多科技創新企業的傑出代表。」對該片區的發展,曾湃如數家珍。
再遠一點,一顆「藍寶石」映入眼帘,這就是西麗湖。西麗湖國際科教城規劃面積69.8 平方公裡,經過前期精心規劃與布局,已初具雛形。西麗湖西邊,一座小山旁的石壁龍片區,鵬城實驗室建設熱火朝天;東邊與南邊,坐擁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哈工大(深圳)、深大麗湖校區、南方科技大學等高校,同時布局了國家超算深圳中心等重大載體;北邊,即是風景旖旎的陽臺山。
曾湃說,南山區結合這裡優美的自然環境、創新資源稟賦,謀劃了西麗湖國際科教城。這裡,布局了深圳一半以上的高校和深圳60%以上的高層次人才,擁有國家、省、市各類創新載體458家,基本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全過程創新生態鏈。
作為南山未來科技創新的「主戰場」,南山區如何激活「灣區智核」?經過科學論證, 《西麗湖國際科教城空間規劃綱要》基本確定了以西麗湖為心;依託沙河西路的南北軸,依託留仙大道的東西軸;大學城創新片區,石壁龍創新片區,西麗中心區的「一心、兩軸、三區」的城市整體空間布局,湖濱分布有六大集群:燕清溪科教集群、小鎮創新創意集群、石壁龍科教集群、留仙洞科創集群、大學城科教集群、白石嶺科教集群。
而根據今年 5 月已審議通過的《南山區推進西麗湖國際科教城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和《南山區西麗湖國際科教城 2020 年重點項目清單》,具體舉措包括:支持鵬城實驗室建設,支持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爭創「雙一流」大學;構建行業領軍企業、「隱形冠軍」新銳企業、創新型中小企業集聚的多層次企業集群;著重培育一批鯤鵬生態鏈企業、ARM生態企業和產教融合型企業等。
「我們在關鍵領域,集合精銳力量,作出戰略性安排,大力推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就是希望集中攻克一批核心技術的『卡脖子』問題,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上實現創新發展。」曾湃表示,相信通過系列制度安排,持續推進創新,多一些「闖」和「創」,讓南山高質量發展更有動力。
在產業鏈中布局創新鏈,在創新鏈中布局產業鏈。近年來,南山區遵循產業發展規律,發揮創新優勢,先後引導布局了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數字經濟、新材料、海洋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了西麗湖國際科教城、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留仙洞、高新北等產業集聚區和46個專業產業園區,形成了以中興、騰訊等重點骨幹企業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數字經濟千億級產業集群,以邁瑞醫療、中集海工等行業領軍企業為主力的高端裝備百億級產業集群,以大疆、優必選、奧比中光等高成長企業為支撐的新興產業集群。
企業家是南山最寶貴的財富
人才是南山發展最重要的資源
前不久,備受關注的南山智慧財產權證券化產品 (5G 專場) 正式掛牌交易。作為國內首個5G資產證券化專場,它的上市為輕資產科技型企業創新性地打通了智慧財產權融資道路。加上此前發行的產品,這項惠及眾多科創企業的專項支持計劃,總共10億元項目全部落地。系列紓困扶持措施,贏得了不少企業好評。
曾湃說,南山區作為全市創新資源最為集聚的區域之一,要扛起新擔當,拿出新作為。「南山區5G資產證券化產品,目的就是讓『知識』變『資本』,助力轄區科技企業插上騰飛的翅膀。」他表示,未來將繼續結合產業發展的趨勢、結合南山實際,幫助更多擁有智慧財產權的企業實現融資。
當回答記者提出的「什麼是南山最寶貴的財富?」「什麼是南山發展最重要的資源?」問題時,曾湃先後用「企業家」「人才」這兩個核心詞,給出了他心目中的答案。在他看來,人才是推動南山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支撐。
南山孕育了華為、中興、研祥、邁瑞、海能達等一大批耳熟能詳的「大牛」企業。現今,轄區擁有上市企業177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超4000家。這組「硬核」數字背後有著怎樣的奧秘?如果用簡短的一句話揭秘,那就是:面對市場發展,南山政府順勢而為,尊重市場運行規律和弘揚企業家創新精神。
一直以來,南山區主動把握市場規律,堅持「讓市場的歸市場」,政府不越位不缺位不錯位。這種「親」「清」政商關係,拿捏得恰到好處:政府對企業有求必應、無事不擾,企業在市場公平競爭、優勝劣汰。
行政服務方面,南山目前已經實現了所有區級事項「一次跑」,159個事項實現「秒批」;空間保障方面,探索總部「聯合上樓」模式,鼓勵上市企業聯合競投總部用地、聯建總部大廈;智慧財產權保護方面,建成6600平方米的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推動150餘家企業、機構成立智慧財產權保護聯盟,線上線下聯動為企業提供最嚴格保護。此外,南山區還率先成立企業上市培育工程領導小組以及資本市場協會,出臺了上市獎勵、融資、貼息、辦公用房補貼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南山與深交所建立了聯席機制,解決企業上市進程中存在的實際困難。
碧水共藍天一色 生態與經濟同優
在剛過去的深圳第四個「人才日」,南山區一攬子推出設立5億元領航天使基金、「深愛人才館」開館等人才服務「大禮包」,拋出「橄欖枝」,邀請灣區逐夢人來續寫「春天的故事」。
種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目前,南山有37名全職院士,佔全市77%,全區經認定的海內外高層次人才超過8000人。在站博士後3407名,博士1萬餘人,「海歸」學子超過6萬餘人,各類人才擁有量穩居全市第一。
把經濟社會發展成果,轉化成群眾可觸可感的幸福,讓人才安心逐夢、讓百姓安居樂業,正是南山區委、區政府「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不變初心。從北向南,一條「城市項鍊」串聯起西麗湖、大學城、高新區、深圳灣,展現出別樣的生機魅力,這是如今的大沙河生態長廊。此前,大沙河還是一條黑臭河流,歷經4年綜合整治,如今實現了從「流沙河」、「臭沙河」到「網紅河」的蛻變。
碧水共藍天一色,生態與經濟同優。「這條大沙河,折射出南山踐行高質量發展理念。」曾湃介紹,南山接近一半的財政支出,都花在科教文衛及生態建設上,隨著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南山區要成為「三生」(生產、生活、生態)完美融合的城區,實現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勞有厚得、病有良醫、老有頤養、住有宜居、弱有眾扶。「大家過美好的生活,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
四十年春風化雨
四十年滄桑巨變
1979 年
南山打響中國改革開放的「開山第一炮」
一群群「拓荒牛」來到這片熱土
書寫了一個又一個「春天的故事」
如今
一批批心懷理想的追夢人
接過接力棒
正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
奮力前行
努力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來源:創新南山、深視新聞、蛇口消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