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小杜最近剛生了寶寶沒多久。上次去家裡探望她,很是聽她說了一達通初為人母的幸福和辛苦。其中讓小杜最為頭疼的問題就是家裡的娃太粘人,簡直就跟'長'在大人身上一樣,只要稍微一放下,這娃就會號啕大哭,抱起來又沒事了。因為娃的這個特性,現在家裡人是被搞得疲憊異常。
尤其是三個月後,寶寶的精力變得比以前更好,晚上睡覺又成了新問題。每天晚飯後,家裡人都必須抱著他在屋裡走來走去,至少一個小時,期間不能放下才能慢慢睡著,這一段時間裡,是媽媽抱累了換奶奶抱,奶奶抱累了換爺爺抱,爺爺抱累了,剛加班回家的爸爸繼續…… ……
其實,像小杜家的寶寶的情況並不是一個孤例,很多家長都會遇到這種'抱起笑眯眯、放下哭啼啼'的寶寶。那麼,為什麼一個嬰兒總是喜歡被人抱著呢?
其原因在於孩子需要通過這種方式來獲得必要的安全感。
擁抱對孩子心理髮育的重要意義
嬰兒期孩子最重要的心理發展就是必須要與父母建立密切聯繫,這是TA的天性。在進化的過程裡,那些無法吸引到父母足夠注意力,沒辦法和父母進行緊密連接的嬰兒都會被無情的大自然所淘汰掉。
因此,當嬰兒出生後,TA會天然喜歡和能夠保護自己、提供溫暖臂彎和食品的大人在一起,尤其是母親。因為在擁抱的時候,無論是嬰兒自身的姿態還是TA感受到的溫度、聽見的心跳,都可以讓TA重溫自己還是胎兒時在媽媽肚子裡的感受。
正因如此,TA才會依依不捨地'賴'在大人的懷裡。可以說,喜歡被抱著本身對於孩子的心理發展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TA在後期形成合理的安全感,並在此基礎上建立獨立、積極人格的基礎。
擁抱對孩子生理髮育的重要意義
1、減輕不適感
孩子的內部器官發育並沒有完成,因此時常會出現輕微腹脹的問題。在感覺到自己的不適後,很多娃會選擇通過被爸媽抱著來減輕這個問題。當寶寶被抱著時,這種適度的擠壓感就像是在被按摩,這有腸道蠕動和排氣。
2、觀察新鮮事物
生命初期時,孩子的活動範圍並不大。作為一個嬰兒,整天躺在床上是相當無聊的。但如果可以被大人抱著走,那麼TA的視野就會更開闊,看東西的角度也會變得多樣化,這就能充分滿足寶寶的好奇心和大腦的神經發育。
如何安撫總是要被抱著的寶寶
總是抱著娃雖然有很多好處,但對父母來說堅持在手臂裡墜一個十幾斤重還會亂動的娃確實很難,尤其是像小杜家那樣,每天睡覺前總會鬧騰的娃。因此,為了緩解自己的疲勞,安撫總要被抱抱的娃,新父母可以考慮採取以下兩種方式。
1、給孩子'包粽子'
這裡說的包粽子不是指真的粽子,而是在寶寶要睡的時候,用一條較大的毛巾或浴巾壓在寶寶身下,然後把空出來的四個角放在寶寶的胸前,先把寶寶的四肢裹住,然後把另一邊的毛巾繞在寶寶身邊,像包粽子那樣包起來。之所以要這樣做,是為了模擬寶寶在媽媽肚子裡時感受到的束縛感,這種在'蠶繭'裡的感受有助於增強寶寶的安全感。
2、平時多互動
有些娃生下來氣質類型就比較敏感,養育TA時要比養育別的孩子花更多耐心和精力。遇到這種情況,家人平時要注重多與孩子溝通和互動,增進彼此的感情,通過這種方式和寶寶建立更有建設性的親密聯繫,而不是只通過擁抱來安撫TA。
3、訓練娃的睡眠習慣
有些娃習慣了被抱著睡,也是睡眠習慣不好導致的。此時爸媽需要在白天跟孩子玩鬧一番,儘可能消耗孩子的精力。這樣到了該睡覺的時候,就能很快睡著,而不是每次都要哭鬧一兩個小時才行。在培養還質量好的睡眠習慣的時候,逐步減輕每次抱著娃的時間,不能一次抱得太久,也不能一下子就不抱了。
總之,娃喜歡被抱著是TA心理和生理髮育的必經階段。在這個極端,家人是無法避免需要長時間將孩子待在身邊的情況的。
不過,在度過了這個時間段之後,孩子的身體發育逐漸能夠滿足TA自主運動了,這種情況就會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