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總是需要抱抱才能得到安撫,但真的是家長想的那樣,寶寶只是需要家長的關注嗎?不完全是,還有可能是寶寶身體不適,或者是想要接觸新鮮事物。
有些家庭寵溺孩子,經常就是抱著寶寶一整天,全家接力抱孩子。導致現在寶寶6個月了。一離開家長的懷抱就啼哭不斷,還要帶著寶寶四處走走,不讓就會哭。
媽媽抱著很累想坐下來抱著寶寶,剛坐下來,寶寶感應到沒有在晃動,又開始哭。全家人因為這件事,每天累到不行,根本沒辦法離開寶寶一步。
一天到晚,就是年輕力壯的爸爸都受不住,胳膊酸到不行。更不要說媽媽公公婆婆。不僅胳膊酸痛,就是腰也受不了。
這種只能抱著不能坐下躺著的寶寶,簡直就是折磨人的「小惡魔」。
為何寶寶不願意坐著,只喜歡被抱著四處走?
u 安全感
孩子在父母身邊是最有安全感的時候,陪伴不是單指抱著孩子就好了。家長應該學會高質量的陪伴。多與孩子互動,即使孩子不懂得回應,但是家長的溝通觸碰,能給孩子帶來安全感。
孩子喜歡家長抱著,是因為在懷裡的姿勢像是在子宮裡的環境一樣。
u 身體不適
寶寶在還不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時候,就只能用哭聲來吸引家長的注意。小寶寶很容易發生脹氣,這是因為腸胃脆弱,消化系統不是很好,會引發吐奶、打嗝等情況。
但是寶寶自己沒有辦法緩解這樣的情況,躺著特別難受,只能吸引家長過來抱抱他,帶他四處走走。
u 對事物好奇
除了上述兩個可能性,還有就是寶寶進入了一個對周圍事物好奇的階段,他自己沒有辦法走,就想要走捷徑,讓媽媽抱著就可以看很多東西了。
經常抱著會造成什麼不良影響?
1. 發育緩慢
寶寶每天的生長非常快,但是因為大家對寶寶的呵護,經常抱著,讓寶寶愛上了被人簇擁的感覺,讓人感到很溫馨。
雖然感覺自己被全世界愛,可是也是一種束縛,孩子因為一直被抱著,沒有辦法伸張手腳。
就會造成發育緩慢的現象。除了身體方面,寶寶還不會爬行,對比一下同齡人,可以發現確實是因為家長的原因。
2. 抬不起頭
寶寶的脖子十分軟,經常被抱著,家長習慣性的一手託著寶寶的頭。豎抱並不適合年齡太小的寶寶,嚴重影響孩子的脊椎發育。
3. 不會爬行
因為一天到晚被抱著,寶寶根本沒有機會去嘗試爬行。把在孩子有所舉動的時候,會直接阻止孩子,或者直接幫助她完成。
家長怎么正確滿足孩子抱抱的需求?
增加安全感
媽媽可以適當的給予孩子擁抱,把襁褓的孩子裹緊點,給孩子一種安全感。
儘量少抱
家長可以用拍打孩子,撫摸孩子的背,讓孩子放鬆,這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安撫。可以代替擁抱,給孩子另一種安全感。
與孩子玩耍
家長跟孩子多互動,給寶寶講故事,和寶寶一起搭積木,都能夠給足寶寶安全感,還能促進親子之間的關係。
不管寶寶多麼折騰人,初衷永遠是想要得到家長的關注。所以作為孩子想要依靠的對象一定不要忽視孩子的需求。
但也要慢慢減少抱孩子,可以嘗試其他方式安撫孩子。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小微爸爸育兒課堂,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