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朋友家做客,看到她一直抱著4個多月的寶寶來回地走,看到寶寶已經睡著了,我喊她放下寶寶坐下來說會兒話,結果她一臉無奈的跟我說:「我也很想放下她,可是一放她就哭,我都快要崩潰了。」
我又問了她更多的情況,了解到朋友家的寶寶的小覺一般連40分鐘都不能達到,自主睡眠能力特別差,睡醒了不會自己繼續睡,一定要繼續抱著走一走、拍一拍才能再次入睡。
因為寶寶經常需要抱著才能睡著,朋友的手臂經常酸痛。為改善這種情況,她也嘗試過很多次想要輕輕地拍著寶寶入睡,但是效果並不理想。有幾天早晨的回籠覺確實拍睡成功了,但其他時候寶寶都哭得很兇,根本就不能奏效。
「試過拍睡卻屢屢不能成功的情況下,我到底應該怎麼做?」
通過多次嘗試,朋友明白目前想遠離抱睡是不現實的,現在最需要解決的兩個問題一是睡覺時間太短,二是孩子頻繁夜醒。
朋友的困擾是寶媽經常遇到的問題,她想先解決以上兩個問題的思路也是正確的。
第一,寶媽應放鬆心態,抱睡並不可怕。
事實上,並沒有適合所有寶寶的育兒方式,只有適合自己寶寶的,才是最好的。在寶寶生長發育正常的情況下,家長和孩子都能彼此適應對方的節奏,那麼養育寶寶的方式便是可以接受的。
一般來說,造成寶寶睡眠障礙的主要原因不是抱睡,當然,一旦出現了睡眠障礙家長則必須得重視起來,找到問題的原因所在,並想辦法避免這些問題。
寶寶睡眠規律不穩定,其實與家長怎麼哄睡關係不大,主要是沒有做好寶寶的睡眠計劃。
成人的睡眠條件需要滿足以下兩個,第一個是有睡覺的想法,另外一個是讓身心感到舒適。但是小寶寶由於自我放鬆的能力不足,有時即使是困了,也需要家長的安撫來促進睡眠。
其實,三個月以內的寶寶,在能保障其安全的情況下,無論什麼樣的安撫方式都能適用。
可是只要寶寶4個月大以後,則自己要慢慢地掌握這種能力,是否會自我安撫和寶寶以後是否能睡整覺有很大地關係。而像使用安撫奶嘴、家長抱睡、媽媽奶睡這些安撫寶寶睡眠的方式,都是在幫助寶寶練習如何睡覺。
如果在寶寶感覺睏倦時,家長總是抱著他走路或者搖晃著哄睡,次數一旦多起來,寶寶就會以為抱睡才是正常的,從而習慣於抱睡。
其實,只要寶寶的睡眠比較總時長夠,睡得也比較好,生長過程的各項指標都不錯,那就沒有任何問題。
但是,為了家長的生活質量,這種習慣需要進行調整
對於家長來說,孩子總是需要家長抱著才能入睡,始終是個問題。
如果寶寶每次睡醒,家長都得抱一會兒才能繼續睡,那麼家長的睡眠質量就會下降,長時間這樣下去的話,家長身體就會出現一些問題,這也不利於寶寶的撫養。
家長有決心幫寶寶戒掉抱睡的習慣,那就需要多次嘗試,就像我朋友想要拍睡,只需要多次堅持在寶寶醒來後輕輕拍背哄他睡覺,時間長了,寶寶自己就會自主的繼續睡覺。
那麼,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呢?
1、第一是需要給寶寶提供一個舒適、安全的睡眠環境
睡眠環境是決定寶寶睡眠質量的很重要的因素,孩子比較i敏感,無論是冷或者熱、也或者是穿的多、寶寶尿了或者是餓了,都不利於寶寶睡眠。
所以,父母在給寶寶調整睡眠習慣時,第一就是要確認是否有一個舒適、安全的睡眠環境。
一旦有對寶寶睡眠不好的因素,家長要在第一時間發現並弄清楚解決掉,以避免給寶寶和家長帶來不必要的幹擾。
2、制定一個睡眠時間安排表
由於寶寶月齡不同,需要的睡眠時間也不一樣,因此家長需要根據寶寶的具體情況,制定合適的睡眠時間表。
譬如說寶寶白天睡幾次小覺,夜晚需要睡多長時間,有些小偏差沒有問題,只要確保總時長在正常範圍內就行。
像我朋友家的寶寶,小覺時間在40分鐘以內其實算是正常的。對於4個月的寶寶來說,白天睡眠時間30分鐘到兩個小時都算是正常。
如果不是因為外界因素幹擾導致寶寶醒來,則無需哄寶寶繼續睡覺,等他再次困了自己就會睡覺,對晚上的睡眠也不會產生影響。
3、適當狠一下心
當寶寶放下就鬧或者哼哼唧唧的時候,家長可以先嘗試用其他的物品進行安撫,自己先觀察寶寶動態。
當寶寶哭得很兇時,家長可以把寶寶和其他安撫物一起抱起來,對寶寶再次進行安撫,一直到寶寶適應這種模式。
只要家長有足夠的耐心,相信問題終會「守得雲開見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