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剛出生的寶寶都有這種現象,吃奶的時候抱著睡覺,放到床上就醒。或者是放到床上睡一會就哭鬧,當媽媽的都覺得很累。你剛把睡著的寶寶放下,他馬上又醒了,你只得再哄他一次。或者當你一把寶寶放在嬰兒床上,他馬上蠕動身體,或者當你把熟睡中的寶寶帶到他的房間,他立刻開始哭鬧。這些都是寶寶想告訴你,他還沒有睡熟到可以單獨一人待在床上,也還沒準備好完全離開你的撫觸,或者說你動他動得太早了。怎麼解決?
前期知識儲備和心理準備:
1.了解新生兒的睡眠規律
我們要知道新生兒每天睡18-20小時,2-3個月的寶寶每天睡16-18小時,5-9個月的寶寶每天睡15-16小時,一歲後為14-15小時。小月齡寶寶睡眠的正常情況 :1小時醒一次很正常,寶寶的睡眠是在淺層和深層之間反覆轉化的。一般在熟睡的寶寶在一個小時左右就會回到淺層睡眠,又一個易醒期開始。寶寶吃著睡覺是很正常的事,不用太過擔心。
2.排除寶寶健康問題
注意孩子是否因為缺鈣和其他健康問題而容易睡覺驚醒。如有疑問應及時就醫,了解寶寶身體狀況,如果缺鈣,可以通過多曬太陽、補魚肝油等方式補鈣。
3.理解寶寶對媽媽的依戀感
首先,理解寶寶被放下的原因可能是來自對媽媽的依戀感,可以試試用身體貼著寶寶一同放下,慢慢地,輕輕地用1分鐘以上的時間做放下的慢動作,再繼續挨著寶寶身體等其熟睡再慢慢起身。
放下寶寶安然入睡的幾個小竅門:
1. 抱起—放下法
這是流傳較廣的一種科學助寶寶入眠的方法。做完入睡準備後,讓孩子自己在醒著或至少迷糊的狀態下躺在床上自己嘗試入睡。當孩子因為不習慣和害怕而哭泣,無法自我平靜時,家長採用原地安撫無效時抱起孩子,安撫孩子直至情緒平靜,但溫柔而堅決,在孩子情緒穩定後、睡著之前重新放下,盡力做到讓孩子不依賴外界道具而獨立完成入睡過程,即使開始時只有幾秒,慢慢引導孩子能夠在床上自己入睡。
這裡要說明的是,三個月內的孩子為避免過度刺激,不太適合這種方式。孩子在無法完成自然入眠時不要強求,可以緩一緩睡著再放下或者在睡眠困難時適當抱睡。沒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適合自己寶寶的方法。我們要做的就是注意維護寶寶作息,讓寶寶熟悉多種安撫手段,引導孩子在儘可能少的幫助下入睡,相信寶寶可以獨立自然入眠。
2. 短距離移動 儘量少做動作
在他的房間或距離他房間較近的地方哄他入睡,這樣就會花費較短的時間來移動他,從而減少他被吵醒的可能性。如果你搖動或餵寶寶睡覺,坐在椅子上會更容易脫身。如果您選擇坐在較深的椅子或沙發就會容易打擾到他。當你想把他放到床上時儘量不要改變寶寶的方向,這就需要在餵奶時提前考慮到床的方向和寶寶枕頭的位置是否順手。
3.檢測寶寶是否進入深睡眠
抬起寶寶的手臂然後輕輕地放手,如果他的手臂立刻下降,那麼他應該已經進入到深睡眠狀態了,即便你離開也不會干擾到他。通常嬰兒入睡後大約五分鐘達到這個階段。一定要等我們的寶寶完全進入深睡眠了再開始移動他,儘量利用最好的時機在不驚醒他的前提下把他放在床上。
4.嘗試躺餵
可以嘗試躺喂,和寶寶一起躺在床上,寶寶在媽媽身邊吃奶,吃著睡後不用再放寶寶到床上就不會再醒而影響到睡眠。
5.如何抽身
當你把他放下去的時候,將你的手臂從他身體下面慢慢地,慢慢地抽出。用一隻手放在他身上幾分鐘之後再離開。當你第一次把他放下,突然沒有了身體接觸,他會被嚇一跳,所以動作一定要輕。如果是奶瓶餵養,讓奶瓶在他的嘴裡含一兩分鐘後,等他完全踏實下來,然後輕輕取出。
新手媽媽遇到困難時正常的,一定要調整好心態,和寶寶慢慢磨合,注意細節,注重總結經驗,不要沮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