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櫻桃媽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
趙蕊是一個特別聽話的小女孩,無論父母說什麼她都能夠聽進去,很多鄰居都把她當成了自己家孩子學習的榜樣。但是到了晚上的時候小朋友的表現卻讓媽媽感到非常焦慮。
因為在晚上睡覺的時候她總是需要抱著一個布娃娃才能夠睡著。最開始的時候媽媽並沒有特別在意,但是有一次趙蕊和媽媽沒有辦法在家裡睡覺的時候,卻因為沒有抱著布娃娃大喊大叫,這讓媽媽感覺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其實,這就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一、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會有哪些表現?
1.情緒容易爆發
如果一個孩子在和其他人進行相處的時候,稍微遇到不合自己心意的情況總是會大發脾氣,那麼就需要重視起來了。這種情況是由於他們自身缺乏安全感所導致的,所以他們會試圖通過攻擊其他人的方法來保護自己。
2.經常故意吸引父母注意
很多人在照顧孩子的時候發現他們總是特別調皮,很喜歡做出一些讓大人感到特別生氣的舉動。
其實這種情況有可能是由於他們害怕父母不再關注自己,所以希望通過這種方法引起他們的注意,也是對於父母是否在意自己的一種試探。
3.特別依賴父母
有不少人發現送孩子去學校讀書的時候總是非常困難的,無論父母怎麼勸說他們也不願意離開,出現了這種情況之後很多父母總是狠心的把孩子丟在了學校裡面。這種情況也讓孩子哭得更加傷心,更是會導致親子關係破裂。當孩子表現的特別依賴父母,這說明他們害怕新環境,缺乏安全感。
二、為什麼孩子會缺乏安全感呢?
1.家庭氛圍不和睦
最近一個「孩子走失,父母報警之後由警察尋找回來」的消息引起了不少網友的關注,而導致孩子離家出走的根本原因就是由於父母經常吵架,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就會感覺到特別的恐懼,為了擺脫內心的恐懼他們就會選擇離開。如果家庭氛圍不和睦,孩子就會很容易缺乏安全感。
2.頻繁更換撫養人
現在很多家庭當中由於父母工作比較繁忙的原因所以總會把自己的孩子交給爺爺奶奶進行照顧,這種方法雖然減輕了父母的壓力,但是卻會讓孩子產生一種錯覺。
這種錯覺就是父母的不要自己了,出現這種情況之後就會讓他們內心感覺到特別的恐懼,從而缺乏安全感。
3.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的愛撫動作比較少
有很多人都認為如果對孩子做出特別親密的動作是感覺到非常難為情的,但是其實這樣做能夠讓他們感覺到家長對於他們的關愛,從而內心變得更加安定,也覺得自己更加安全。
如果父母帶孩子小的時候就很少做出類似的動作,比如親親孩子,抱抱孩子,那麼就會讓他們對父母感覺到比較陌生和冷漠,內心的不安全感油然而生。
如果一個孩子缺乏安全感對於他們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所以父母一定要儘量的幫助孩子營造內心的安全感,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使用正確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三、家長應該怎麼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呢?
1.建立良好的家庭環境
如果希望孩子能夠有一個溫馨的成長環境,那麼我們在家庭當中一定要保持比較和諧的氛圍。在這種情況下長大的孩子內心才能夠充滿陽光,他們也能夠感受到溫暖和安全。
2.建立有效的連接
如果希望孩子能夠更加有安全感那麼和他們建立連結是非常重要的。雖然在他們小的時候不會說話,但是如果父母能夠經常陪伴他們身邊也能夠讓他們感受得到。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就會覺得自己非常受父母的重視,他們內心也會產生安全感。
3.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無論是什麼樣的環境所創造出的安全感,都不如內心強大所產生的安全感更為強大,所以在小的時候要儘量培養他們有強大自信心,比如在遇到一些困難和問題的時候父母可以啟發孩子解決問題,但是不要直接告訴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就能夠讓孩子獲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一個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很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對於他們未來的發展會產生重大影響,所以大家一定要儘量的避免這種情況發生。
以上的幾種方法對於培養孩子的安全感能夠起到非常不錯的效果,大家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還有哪些經驗呢?歡迎留言分享!
櫻桃媽媽陪你一起育兒,關注我,了解更多育兒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