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父母要學會讓孩子吃這3種苦,心軟的父母教不好孩子

2020-12-24 金櫻媽媽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很多注重教育孩子的家長,在胎兒尚在腹中時就開始關注育兒專家或成功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希望從中尋點育兒經,好培養自己的兒女,讓孩子能活成他自己希望的模樣,掌握技能,有文化有教養,為社會貢獻一份力量。

01

白巖松:父母得放手讓孩子吃這3種苦,過度的保護只會害了孩子

成長的道路上不會永遠平坦無阻,溝溝坎坎、布滿荊棘總是不可避免,所以很多問題要教會孩子用智慧去解決,獨自去面對未知的情況。

白巖松是知名主持人,當然,作為孩子的父親他也是絕對稱職的,培養出了有個人主見、有清晰未來規劃的學霸兒子,他的教育觀念還是值得很多父母學習的。

02

白巖松認為:父母要捨得、要學會放手讓孩子吃3種苦,過度的保護只會害了孩子,影響其未來發展:

1.讀書的苦

如今,文盲已經難以很好的在社會上立足,要牢固掌握知識,提升文化水平,就得承受學習上的苦。書山題海、起早貪黑、睡眠不足、困惑不解、娛樂時間被擠壓、飽受孤獨,背書記憶難關,幾乎每一檻都很艱難,攻克過去將大有收穫。

2.缺錢的苦

有些家長動不動就用錢來打發孩子,滿心以為在物質上富足能給孩子足夠的底氣,缺乏了陪伴和親子互動,這樣只會養育出愛攀比,擺闊的「公子哥」或滿身「公主病」的女兒。適當讓孩子吃些缺錢的苦,方知父母掙錢不易,知足感恩,靠自己的能力滿足個人需求。

3.失敗的苦

家長要讓孩子學會面對不理想的結果,從暫時的失敗中積極總結經驗,發現問題找出新的解決思路。成功固然可喜可賀,但並非萬事一帆風順。有些時候,雖然失敗了,但過程同樣可圈可點,值得回味,受挫後,調整姿態繼續向前的人才知得來的珍貴。

03

適當吃些苦對於孩子未來發展有何重要意義?

俗話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心軟的父母教不好孩子。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有時候就是要學會狠心,適當放手,讓孩子慢慢走出自己的羽翼庇護,開始學著獨立的成長。畢竟,未來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自己走,還有很多的事情要自己著手處理,如果父母總是把孩子保護得很好,既不懂人情世故,又不懂靈活應變,可能遇事唯唯諾諾,承受不了壓力和心理重負,受點傷害或者身處兩難境地就開始懷疑自己的人生,敵視他人,做出極端的行為。

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1.掌握好分寸

有些家長過分溺愛子女,孩子摔跤了,吃飯弄髒衣物家長都顯得小心翼翼,恨不得抱在懷裡,飯餵到嘴裡,過度的關注,愛得沒分寸會讓孩子形成依賴,自以為是,這樣會不利於人際交往。

2.不要總是大聲吼叫

其實孩子雖然年齡小,但是學齡兒童一般都開始能聽懂大人所說的話,調皮搗蛋、不好好吃飯、玩具到處撒等行為在家長眼中顯得極度不和諧,有些家長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衝著孩子扯大嗓門吼叫,不僅會嚇到孩子,還會讓他們感到莫名其妙,完全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可見,耐心的和孩子溝通很重要。

今日互動話題:你對於讓孩子適當吃苦的做法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白巖松:有格局的家長,懂得讓孩子吃「3種苦」,不會心軟
    ——白巖松老輩人常說,一個人將來能否享福,要看小時候有沒有吃過苦,因為人生需要福禍相依,一切都是有定數的。可如今再看中國家長教育孩子的時候,大多數父母會盡力給孩子更好的生活,不再願意讓他們吃苦。就比如一些常見的小事,在多數父母的意識裡都是非常危險的,他們絕對不會讓孩子處於這種危險中,更不會讓孩子去吃生活中的苦。
  • 白巖松培養出了學霸兒子,他的育兒觀走紅:讓孩子吃三苦,別心軟
    孩子上大學時,白巖松就學了蒙古學,這個專業很冷門,也許很多人都會問:你家孩子學這麼冷門的專業,你不擔心孩子找工作難嗎?白巖松說:他非常支持兒童選擇。白巖松也並非沒有好好教育過孩子,更多的時候孩子就像一面鏡子,能夠找到父母的模樣。
  • 白巖松育兒經孩子小時候多吃三種苦,長大後可以享受大福
    白巖松育兒經:孩子小時候多吃三種苦,長大後可以享受大福但是,孩子小的時候,如果不能培養辛苦的能力,長大後面對社會上激烈的競爭,他們怎麼能在社會上立足呢?今天你不能吃的苦,未來是你成長的障礙,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你經歷的苦,在未來的某個角落,一定會用你不知道的方法回報你。著名節目主持人白巖松,在某個節目現場談到自己的育兒觀,認為要儘快讓孩子受苦,孩子們在未來的成長道路上表現出很大的能力。他認為孩子沒有白吃的苦,這些苦一定會給他們的成長添磚加瓦,那麼他認為孩子應該吃那些苦呢?
  • 佟麗婭和兒子對話刷爆全網:不想養出白眼狼,要讓孩子吃這3種苦
    網友們紛紛稱讚,佟麗婭的兒子太暖心了,有這樣的孩子,是父母之福。能有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當然是值得高興的事。但說句實話,並不是所有孩子,都知道體貼父母。有的孩子,完全看不到父母的辛苦不說,甚至還會成為一隻「小白眼狼」。
  • 佟麗婭和兒子對話刷爆全網:不想養出白眼狼,一定要讓孩子吃這3種苦
    這條視頻上傳網絡後,收到很多網友的指責: 隨著事件不斷發酵,白巖松也在節目裡,針對這個事件發表了看法: 父母是需要終身學習的,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所承擔的責任起碼佔51%,不要總是埋怨別人,得先改變自己,否則「熊孩子」會越來越多。
  • 再愛孩子,也要讓他承受這3種苦
    在成長的路上,有些風雨一定要孩子自己承受,有些苦難也一定要孩子親身體驗。有遠見的父母,一定會讓孩子吃這3種苦。生活的苦前幾天,霍啟剛在微博上發了一組照片。秦嵐不知道是不是背著我們偷偷吃了防腐劑,反正在她臉上幾乎看不出時間走過的痕跡。放幾張照片大家品品,說20多歲我也信。霍啟剛說:現在的孩子們成長在幸福的時代,沒餓過肚子,挑食和浪費成了習慣,他們更需要知道食物從哪來,學會珍惜,學會知足。
  • 慣子如殺子,白巖松育兒經:孩子小時候多吃三種苦,長大能享大福
    「文/暮沐媽咪育兒日記,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常言道「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能吃苦是一種優良的品質,但如今的父母們往往對於自己的小孩呵護有加,不捨得讓自己的孩子吃一點苦,孩子逐漸養成了一種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可孩子小的時候,若不能培養起來一種吃苦耐勞的能力,長大後面對社會上激烈的競爭,他們又怎麼能在社會上很好的立足呢?
  • 「育兒寶典I」孩子態度不好,愛對父母生氣怎麼教?
    育兒寶典I感覺好多孩子老是對親密的人大吼大叫,好多孩子總是生氣爸媽,難道是我們不會教小孩嗎?其實觀察現在的父母,大多都把教養做的很好,都儘量對孩子溫柔,都儘量好好的跟他們講道理,但孩子任性就是任性,常常把父母當做出氣筒。這種不對等的狀態,讓許多父母教的好累。
  • 「再苦也不讓孩子住校」,白巖松談對寄宿制的看法,值得家長深思
    「我和妻子再苦也不會讓孩子住校」,白巖松談對寄宿制的看法 主持人白巖松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不過,他除了主持人的身份以外也同樣是一名家長,面臨著孩子上學的選擇問題,而他在這方面也有獨到的見解。
  • 孩子穿衣難?學會獨立穿衣的3大影響不可忽視,父母要學會放手
    當孩子逐漸長大,手眼協調能力增強之後,就可以逐步訓練孩子的一些基本生活自理能力,除了能夠自己吃飯、上廁所以外,還可以訓練孩子自己穿衣服,這也是幫助他邁向獨立的一個重要過程。就算是最簡單的襪子,如果父母不教孩子怎麼穿、不給機會讓孩子自己穿,孩子也只會伸著腿,像木偶一樣任憑父母往上套。
  • 兩歲的孩子「狗都嫌」?父母學會這3招,比吼叫孩子更管用
    一天,賈靜雯給女兒準備了好吃的輔食,但是咘咘卻看都不看就表示自己不要吃。賈靜雯勸了好久,咘咘都不為所動,這讓賈靜雯覺得很是失落。最後費了好大的勁兒,咘咘才勉強嘗了一口,叛逆期的小寶寶真是讓寶媽為難。
  • 這七種能力孩子受益一生,父母一定要教給孩子
    3、自我影響的感知力:我能夠影響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4、內省能力:有能力理解個人的情緒,並利用這種理解做到自律和自我控制。5、人際溝通能力:善於合作,並在溝通、協作、協商、分享、共情和傾聽的基礎上建立友誼。6、整體把握能力:以責任感、適應力、靈活性和正直的態度對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種事。
  • 孩子愛頂嘴怎麼辦?李玫瑾:父母學會說這3句話,孩子將來更優秀
    所以家長們要學會去糾正孩子這樣的行為,更多的是家長對孩子的影響才造成孩子喜歡頂嘴的壞毛病,就像劉女士的婆婆一樣,只要孩子想要的都給孩子,不注意培養孩子言行舉止和物權意識,認為想要的媽媽就必須給自己買,不買就想辦法與父母作對。
  • 聰明的父母,很少給孩子講道理!教你3招,改改孩子的壞脾氣
    不少家長和我抱怨,教育孩子真是個千古難題。打罵一時爽,心理建設火葬場;苦口婆心地說教,感動了自己,孩子依然我行我素。  現在浪費的每一粒糧食都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從地裡種出來的,你現在浪費的東西,將來你長大了就吃不到了。  妹妹:那我就一直吃糖,因為我從不浪費糖。  見這個角度說不通,黃磊老師從另一個方面繼續和女兒講道理。  黃老師:公主可從來不浪費呀。
  • 「孩子一哭鬧,父母就妥協」:為什麼許多父母不會拒絕孩子?
    每次這種場景,都特別揪心,本想拒絕孩子的時候,卻因為他一哭就心軟,最後不得不妥協。 孩子一哭,就無條件的滿足,所以很多父母變得不會拒絕孩子。 所以,用哭鬧「要挾」父母,成了許多孩子的致勝「法寶」,只要得不到想要的東西,哭就可以了。
  • 霍思燕被兒子寵成小公主:想讓孩子獨立,父母要學會「示弱」
    作家劉墉說:孩子不懂得珍惜,因為他已變成籠子裡的小鳥,天天等你喂。他無法獨立,覺得你是欠他的,你到時候就該餵他。不教孩子獨立的父母,往往是最無知最殘忍的。把孩子培養成了巨嬰,坑了孩子,也苦了自己。趙澤華說爸爸為了養家,每天半夜就開始忙活,媽媽身體不好,所以要幫忙。平時他早起擀包子皮1個小時再去上學,暑假更是每天幫忙4個小時。爸爸非常感激趙澤華的付出,因為賣包子謀生真的很累。體會過父母的不易,趙澤華比同齡孩子懂事得多,他不但說要幫忙到上大學,還格外珍惜現在的生活,自覺學習,搏擊課、鋼琴課一樣不落下。
  • 《無問西東》這才是做父母的最高境界,懂得道理多,卻教不好孩子
    你希望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為什麼許許多多的的家長,懂得這麼多教育的道理,卻還是教不好自己的孩子?看完這部電影,看完這部獻禮清華百年的電影《無問西東》之後,或許會發現,答案就在電影裡。《無問西東》,推薦每一位做家長的都應該去看看。因為,她會告訴你,什麼才是做父母的最高境界?
  • 父母英語不好,怎麼輔導孩子學英語?這幾招要掌握
    掌握一門外語真的很重要,看著別人家的小孩,年紀輕輕就掌握了好幾門外語,對於英語不好的父母來說,該怎麼輔助好孩子學習英語呢?今天就來跟父母們了解一下,如何輔導孩子學好英語。對於處於英語啟蒙期的孩子來說,這也是聽力辨音能力發展的最佳時期,家長英語不好,可以藉助外力,和孩子一起看看原版動畫、聽兒歌、有條件的可以帶孩子和外國人多接觸交流培養一個好的語感。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英語環境,讓英語走進孩子的生活,培養好孩子的語言意識,讓孩子學習英語更輕鬆。
  • 「百樹雲課堂」有遠見的父母,都捨得讓孩子吃這種苦
    有了孩子後,大多數父母總是希望把這世間的一切美好都給孩子,殊不知,泡在蜜罐裡的孩子永遠長不大,適當加點「鹽」,讓他吃點苦,才能避免被糖漿淹沒。 真正的富養,是捨得讓孩子吃苦。 只有吃過苦的孩子,才能更加明白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而這也將是伴隨他們一生的品質。
  • 孩子一哭鬧,父母就妥協?面對「情感勒索」,要學會「冷處理」
    如果說家長沒有意識到孩子具體在哪些地方"勒索"自己,其實家長們看到孩子有以下這2種表現的時候,就要注意自己是否被"情感勒索"了。二:宣洩情緒與哭鬧的孩子不同,這類孩子會用比較激進的方式勒索家長,比方說,在家長不願意給予自己回應,或者不答應自己的事情的時候,這類孩子通過摔東西或者生氣、攻擊自己的方式吸引父母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