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是孩子健康成長的第一步,家長一定要注意這三個方面

2021-01-18 騰訊網

希望美術 希望說- 教育|藝術|生活|少兒

希望美術教育

孩子有很多令父母費解撓頭的「小情緒」,在傳達著 「我沒有安全感」。

可能家長沒有注意到,或者感覺孩子的舉動很平常,並沒有在意,比如:

在家裡非常活潑,但是一換環境就會變得沉默內向;感覺孩子非常依賴自己, 見到陌生人特別害羞,甚至緊張;不願意嘗試新鮮事物,遇到一點挫折就發脾氣, 和小夥伴一言不合就動手等等。

誰「偷走」了孩子的安全感?

很多父母可能不明白,心中可能在想:我這麼關心孩子,他怎麼還會沒有安全感呢?

這個時候就要想一想,家裡有沒有這三種情況

家庭氣氛

經常吵架的家庭,或者有一對在日常中總是抱有消極情緒的父母,很容易影響孩子。

長此以往,不安的情緒就會讓孩子變得在日常中也會處在緊張與不安中。

總是嚇唬孩子

「再哭就不要你了!」這句話熟悉不熟悉?

可總用「嚇唬」讓孩子「聽話」,孩子會覺得爸爸媽媽隨時都可能會拋棄他,他是不受喜歡、不被保護的。

離開時缺少告知

孩子纏著你陪他的時候,總找藉口偷偷溜走;怕孩子哭鬧,出門或出差就不告而別。

孩子不知道爸爸媽媽什麼時候又會突然消失,內心會產生很多的擔憂和不安,以至於情緒變得非常敏感和脆弱。

其實安全感很好理解:我們對自己有把握的事、處得來的朋友、熟悉的環境就特別放鬆。

孩子也是一樣,他們的安全感來源於:不論在什麼時候,只要自己需要,就會有人來保護他;面對一些改變,有信心儘快適應並照顧好自己;不害怕外面的世界,覺得自己可以盡情探索。

這就像孩子心態的一件「戰袍」,讓他能勇敢面對挑戰、敢於探索世界,也是給他樹立自信心、擁有豁達心態的基礎。

安全感來自愛與陪伴

孩子最初的安全感,源於嬰兒時期餓了能吃到奶、煩躁了能及時得到抱抱和安慰。

陪伴孩子長大的過程中,做好「正能量父母」榜樣也很重要:給他一個充滿愛的家庭環境;遇事不慌,對待事物積極樂觀;多陪孩子做做親子遊戲、親子閱讀,都能讓孩子覺得放鬆。

需要注意,培養安全感並不是讓父母對孩子報喜不報憂。

承認並正視孩子是家庭的重要成員,有事情及時溝通並做好疏導。

除了是對孩子的肯定,讓他更相信自己和父母,也能鍛鍊他的抗壓性。

如果孩子已經表現出了安全感缺乏,亡羊補牢也是很重要的!

平時多交流、多陪伴是理解孩子想法、找到問題根源的第一步。

除此之外,不妨嘗試和孩子一起制定日程表,讓他每天知道明天會去哪裡、發生什麼。

雙管齊下,才能慢慢補回之前的缺失。

如果孩子表現的很緊張,可以給他找一個更真實、可寄託的「情感朋友」。

比如他最喜歡的一個玩具、一塊毛毯等等。

當孩子疲憊時,會幫他入睡;當和父母短暫分開時,會代替媽媽陪伴他;當孩子害怕時,能有「勇敢魔法」安慰他。

這個小小的安撫物,會消除孩子大部分的緊張感,讓他覺得放鬆溫暖。

但是一定要注意:安全感不是過分的依賴。

有一個特別缺乏安全感的朋友,因為小時候的遭遇,三十幾歲了還很容易受到驚嚇、害怕改變、多疑猜忌。

缺乏安全感給她造成不少困擾,也因此錯失很多發展機遇。

對孩子來說,在成長的道路上有安全感,這是非常寶貴的財富,將直接制約著後天的發展,影響整個人生道路。

有了安全感,他們才能有信任和被信任的勇氣,不論遇到什麼事都能堅定不怵,用淡定從容去接納每一種改變和人生的每一次挑戰,並且越挫越勇。

這就是安全感給予孩子的力量!

希望美術教育:

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接觸到優秀的學習環境與學習內容,讓孩子從小接觸世間的美好,讓孩子變得更優秀是我們不變的目標。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的興趣需要家長的支持和引導,我們相信,讓孩子全面發展是我們共同的目標。

相關焦點

  • 孩子的這三個生日,家長一定要注意了!
    孩子的這三個生日,家長一定要注意了一個有規則的社會才是孩子們安全的活動範圍原創作者|上上宋孩子在學校被打,作為家長你怎麼辦?「狠狠的打回去」,那這種以暴制暴的做法真的對嗎?李玫瑾教授說:「孩子的這三個生日,家長們一定要注意,是孩子14歲、16歲、18歲的生日,因為從這一天起他們將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了」。14歲生日要對孩子說:「從今天起故意殺人、隨意打人成重傷、強姦、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都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 娃這4個表現說明缺乏安全感,家長別大意
    寶寶的身體健康一直是父母關心的重點,寶寶稍有些不舒服就會大驚失色。但除了身體上的健康,心靈上的健康也同樣重要。如果家長忙於工作,關愛和陪伴寶寶的時間少,寶寶就會缺乏安全感,這很不利於寶寶心理健康成長。如果你家寶寶出現了以下4個表現,家長就要注意了,說明寶寶缺乏安全感,別大意。
  • 孩子是否性格孤僻,不愛說話?家長要學會三步引導
    膽小一點性格孤僻的孩子大多沒有足夠的安全感,容易出現自信心甚至自卑的心理問題,孩子們在遇到困難和困難時會選擇先退卻的決心。孩子的內向並不是一件對錯的事情,因為這是孩子的天性,沒有好壞的標準,但家長如果沒有要給孩子正確的引導方式,容易造成孩子將來的社會、心理問題。
  • 身高管理是成長第一步 每年做份長個曲線圖
    核心提示:兒童的健康成長需要管理,第一步就是身高管理。在學校裡,孩子們總熱衷於比身高,矮人一截的常會苦惱不已。
  • 「單親家庭」如何讓孩子健康成長?家長請留意,這3點方法不錯
    都說家庭環境與氛圍會影響一個孩子的成長;為了讓孩子們有更好的身心條件發展,許多家長不僅僅執著於給到孩子完整美滿的家庭,還會在工作上努力拼搏,為孩子圖個更好的經濟物質條件。相應地,在這種環境之下成長的孩子也比較容易會出現各方各面的問題。單親家庭孩子最易出現的問題沉重的經濟壓力逼迫孩子過早地成熟;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不論衣食住行的哪一個方面,家庭所要支出的花銷都是極大的。
  • 寶寶睡前三個煩人表現,家長別覺得煩,這樣的孩子或許更有安全感
    寶寶出生以後,媽媽會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孩子的一舉一動都會吸引媽媽的注意,特別是對於一些新手爸媽,對於孩子一些奇怪的行為會感到特別費解,甚至會覺得有些煩。其實寶寶睡前三個煩人表現,家長別覺得煩,這樣的孩子或許更有安全感27歲的麗麗就是一個新手媽媽,她的寶寶已經兩歲了,自從寶寶出生以後她幾乎把大量的時間都花在了孩子身上,她既嘗到了初為人母的喜悅,但同時寶寶有時候的一些行為也會讓他感到特別費解。
  • 家長這樣做讓孩子看電視時也在健康成長!
    要選擇健康的節目,因為孩子在有限的時間裡能看的節目其實並不多,所以要跟孩子商量好,只看提前選擇好的節目,不要讓孩子到處換臺,看了這個節目又看那個節目,看來看去沒完沒了。如果有的孩子喜歡看成人劇的話,儘量選擇情節比較簡單的生活劇,家長最好提前自己先看一看,哪怕先看個兩三集,能夠知道節目的總體風格怎麼樣,是不是摻雜了不適合孩子看的內容。
  • 孩子的睡姿會暗示性格,家長們注意了,如果是最後一種要重視
    分析:要知道,孩子的性格一般會在6歲以前形成,而在這段時間內,外界環境對孩子的影響非常重要,所以父母們平時要注意了多關注孩子。因為有時候孩子年紀小,並不能很好地表示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如果遇到事情了,很容易會憋在心裡,而這會影響孩子的性格形成。
  • 寶寶一定要開燈才敢睡覺?不一定是「怕黑」在作怪,家長要重視
    那麼,關於寶寶一定要開燈睡覺的情況,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寶寶晚上只有開燈才會睡覺,才會睡的更好,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寶寶的安全感缺乏。安全感,從字面的意思理解,一種渴望安全、穩定的心理需求。但是一旦父母要離開或者父母不在面前,就會表現的非常的乖戾,不僅哭著鬧著要找父母,而且還會發脾氣。生活中有些家長誤以為寶寶出現這樣的舉動,是因為父母太寵愛自己的寶寶了,其實,完全相反,這就是寶寶缺乏安全感,缺愛的表現。
  • 沒有叛逆期的孩子真的好嗎?10-18歲孩子家長一定要看!
    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很多父母都擔心不已。 甚至有家長問小編:孩子一定要經歷青春期嗎?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孩子不經歷叛逆期? 家長們有這種想法就很危險。
  • 新生兒體質差抵抗力弱,家長應找出根本原因,讓孩子健康成長
    朋友的孩子剛剛出生,可是孩子總是三天兩頭的生病,家長在醫院和家裡跑來跑去,可以說忙壞了家裡的家長。但這並不例外,有一些寶寶生下來體質就比較差,免疫系統功能低下,如果照顧不好還容易患上感染疾病。對於這一類寶寶,家長就要更加細心的照料,找出根本原因,讓寶寶安全健康地成長。
  • 孩子若有這三個情況,長大後很容易成為「白眼狼」,家長們要注意
    一、孩子如果平時出現下面3個特徵,家長要非常注意了不懂得尊重別人 如果一個孩子對爸爸媽媽連基本的尊重都沒有辦法做到,等他們長大後,他們又怎麼可能懂得尊敬和孝敬父母呢
  • 孩子的這三種表現,證明「缺乏安全感」,家長們要給予保護
    爸媽們要及時觀察孩子的這幾種表現,給孩子十足的安全感。 還有的孩子不愛上學,並不是因為孩子對學習不感興趣,而是覺得自己在學校會處在不安全的環境中,所以拒絕上學。尤其是在陌生的環境中時,孩子會格外牴觸,這都是沒有安全感的表現。
  • 身為家長的你,表揚孩子,一定要注意避免「虛張聲勢的驕傲」
    關注後發送01,領取「高分作文十二講」在上一篇文章我們講了初一年級的孩子最需要做好心理輔導,他們希望能夠得到來自老師、同學、家長的表揚。這裡可能有家長會問,表揚還不簡單嗎?就是誇誇小孩唄!但是,你真的會表揚孩子嗎?在表揚中我們最經常犯的就是「虛張聲勢的驕傲」。那什麼叫虛張聲勢的驕傲呢?我們分成兩步來分析。
  • 寶寶哭鬧時,家長要不要立刻抱起?這3個方面要了解
    華生通過這一實驗,意在提醒家長,寶寶是可以被訓練的。並由此提出了寶寶哭鬧不應該及時哄的「哭聲免疫法」觀點。這個觀點曾經在美國風靡一時,由於見效快,這樣家長照顧寶寶更輕鬆省事,於是被很多家長借鑑、使用。但是時間久了「哭聲免疫法」的後遺症也出現了。
  • 孩子如果正值性格形成關鍵期,這三個方面,家長要狠抓
    成年人尤其能感受到,性格對於工作、生活的影響非常大,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尤其很多家長非常注重孩子的性格教育。那想要孩子形成好性格,就要在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好好幫娃塑造一番。 由此可見3歲到6歲這個階段是孩子塑造性格的關鍵時期,育兒領域被稱為「潮溼的水泥期」,這個階段孩子的性格也像潮溼的水泥一樣好塑造。但孩子不會自己形成好性格,這就需要父母狠抓、嚴管,尤其在這三個方面!
  • 孩子缺乏安全感,特別依賴父母,家長不妨用這3種方法解決
    最開始的時候媽媽並沒有特別在意,但是有一次趙蕊和媽媽沒有辦法在家裡睡覺的時候,卻因為沒有抱著布娃娃大喊大叫,這讓媽媽感覺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其實,這就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現。一、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會有哪些表現?1.情緒容易爆發如果一個孩子在和其他人進行相處的時候,稍微遇到不合自己心意的情況總是會大發脾氣,那麼就需要重視起來了。
  • 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三個叛逆期,家長應該怎麼做?
    說起叛逆期,很多家長會自然而然地想到青春期,事實上,除了最讓家長頭疼的青春叛逆期,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還會有兩個必經的叛逆期。 這個時期,家長要多觀察寶寶,有耐心,不要暴力解決問題,鼓勵寶寶自我表達,不要用成人的思維、標準去判斷對錯,要知道,這並不是孩子故意要和大人作對,只是他們成長中必經的一個階段。但如果寶寶是無理取鬧,一定要堅持自己的原則,不能心軟。
  • 家長在這4個方面「使勁管」,孩子長大不僅品質好,做事還利落
    不過在育兒領域的專家李玫瑾教授在一次講座中說過,在孩子成長期間家長是有必要管孩子的,在孩子面前也要樹立家長的威嚴,否則孩子會不把你當家長,連家長都管不住的孩子,未來又會變成什麼樣呢?因此李玫瑾教授還提出有4個方面,家長不僅要管孩子,還要在7歲之前「使勁管」,這樣的孩子長大後不僅情商高,做事也乾淨利落。 家長都很疑惑,為什麼要使勁管孩子呢?
  • 孩子情緒崩潰,家長別急著安慰,不妨試著從四個方面引導
    這時媽媽還在不停地訓斥佑佑,全然感覺不到孩子已經特別傷心了。面對孩子崩潰的情緒和心理,此刻家長的態度真的很重要。除了不能刺激之外,無用的安慰也要收起來。因為孩子想聽的並不是家長叨叨絮絮的聲音,而是希望有個人能夠懂他。如何做才能讓孩子轉變情緒呢?其實家長可以試著從這三個方面開始引導,據說效果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