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去臺灣醞釀良久,終於成行於2016年11月,臺灣的深秋季節。移居墨爾本多年,遇到些從臺灣來的朋友,都說這個季節比較好,既避開了颱風多發的夏季,又沒有進入臺灣多雨的冬季。一路上,聽著鄧麗君的《小城故事》,心裡想著瓊瑤《窗外》中的情景飛到了臺北,逗留了十餘天。臺灣對於我,不再是別人筆下、電視機上、朋友嘴裡的臺灣,而是我眼中的臺灣了。
宋 趙孟頫 歲寒三友圖
翡翠白菜
到臺北後,第一站就去了久負盛名的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觀賞古代名人字畫、玉器等館藏。文物館的管理水平相當國際化,看得很舒服,累了就出來由工作人員在手腕上印個戳,在餐廳坐一會兒,喝點兒東西,再回去接著欣賞。感嘆古代文人墨客對於歲寒三友的讚賞和歌頌。以文人畫、水墨畫、瓷器、漆器等多種方式展示松、竹、梅的頑強生命力,藉以象徵高尚人格,真是嘆為觀止。相反,我對大名鼎鼎的鎮宮三寶之一的翡翠白菜倒是沒啥感覺;另外一寶,肉形石東坡肉,那幾天沒有展出,只能靠臺灣著名的嚕肉來解饞了,嚕肉飯好吃又便宜,顫微微的一碗肉扣在白飯上,百吃不厭。
誠品書店
誠品書店
誠品書店
誠品書店
誠品書店
誠品書店
臺灣的讀書環境和氛圍很好,臺北的誠品書店,不愧為亞洲最大書店,我很享受在這裡的一整天的閒暇時光,瀏覽了許多日本作家的書,買了夏木漱石的《草枕》和佐佐木典士的《我決定簡單地生活》,排行榜上的書挨個兒翻了個遍,外加日本時裝設計大師談服裝搭配的書,在樓上餐廳吃了湖南餐廳的紅燒肉之後,繼續在書店裡欣賞日本精品筆等文具展。拍了很多照片,最喜歡夏奈爾品牌卡爾拉格菲爾德 Karl Lagerfeld 設計的繪畫套筆,精美有範兒。這個書店給人的感覺是,好多人到這裡來都很自然和安靜,而不是匆匆忙忙;家長領著小孩子,一些學生安靜地坐在長椅上.人雖很多,但是由於空間大,各求所需,一點兒不覺得擁擠和無聊,看書累了,就看看周圍散發著濃濃氣息的工藝品,總之,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興趣點。
九份
九份老街
花了一整天的時間去了九份老街,一個美麗的小山城。走進山間小巷,一路上阿里山茶飄香,兩側店鋪鱗次櫛比,祖傳百年小店的各式招牌令人目不暇接,愛這裡的甜品芋圓、鳳梨酥,還發現了小吃烤海螺,鮮嫩可口,這是在臺灣吃到的最好美味。走上山頂,找了個茶屋,要了壺山茶,品茶觀景。恰巧是個煙雨濛濛的日子,兩側山霧繚繞,青山綿延,從山頂一直延伸到遠方朦朧的湖面,紅色瓦房散落於山中,入夜,山上人家燈光閃閃,高低錯落,神秘而美好。難怪電影大師會來這裡選景,侯孝賢的《悲情城市》就是在這裡拍攝的,這裡也是日本宮崎駿動畫《神隱少女》的參考場景之一。
淡水
百葉溫州大餛飩
百葉溫州大餛飩
淡水老街原本也是遊臺北的好去處,但由於我在墨爾本住久了,對我沒有太多的吸引力。不過,美味的溫州大餛鈍讓我回味良久。當年,在淡水中學讀書的周杰倫就常來這裡吃餛飩,店裡有他和老闆娘的合照,掛在店裡,與「杰倫套餐」圖片一起招攬顧客。
饒河觀光夜市
饒河觀光夜市
蚵仔煎
蚵仔煎
很想聊聊臺灣的年青人和臺灣的夜市。因為住在臺北西門汀,很方便每天晚上都去夜市逛逛。這裡集中了很多年輕人,臺灣的年輕人看起來很放鬆,做些小生意自得其樂,謀個生活。看到一個年輕人現場做松糕,新出爐,看著就好吃。他一次烤出來差不多普通四人餐桌面那麼大的蛋糕,然後用專用刀具切成均勻的大小,裝入方方正正的糕點包裝盒內出售,好多人排長隊等候。我們人少,只想買一小塊兒嘗嘗,上前一問,那個認真樸實的胖小夥兒停下手裡的活兒,告訴我他們只賣整盒,不賣散裝。唉,所以我就沒吃上那個松糕,至今念念不忘。臺灣人做事很有規矩,祖傳小生意,做到世代相傳,舒適足矣,不奢求大而全。像這樣的家庭小生意比比皆是,構成了臺灣的飲食文化,又由於氣候宜人,夜市小吃很有規模,我逛了臺北西門汀夜市、士林夜市、饒河夜市,老實說喜歡的小吃沒發現,好不容易找到了被隆重推薦的蚵仔煎,也許我是北方人的緣故,吃了兩口也沒什麼感覺,就是熱鬧的氣氛真好。
臺灣的摩託車堪稱一大景觀。大街小巷,到處都是騎摩託車出行的男女老少,也有一家三口共乘一輛大摩託車的。紅燈時,一排排摩託車倒也安靜,綠燈一亮,一起啟動,轟隆作響,很是壯觀,主街道也因此異常嘈雜。好不容易拐進小巷子或者旅遊景點,有時突然又有摩託擦身而過,好鬱悶。
臺北西門汀
臺北西門汀
臺北101大廈
臺北街道
臺北街道
臺北市政府
總體來看,臺灣街景有些破舊。當今世界潮流崇尚保持老建築風格和歷史原貌,臺灣對老建築應該出臺有效政策堅持維護,做到舊而不破爛,不要因為政黨相爭而擱淺。比如我們住的著名的圓山大飯店,已經年久失修,在走廊客人出入的必經之路,棚頂竟然漏雨。當年蔣介石家族和國民黨在位時曾多次在這裡接待國際友人,今天,往昔的輝煌已漸暗淡。據說,民主進步黨上臺後調查國民黨財產來源,部分資金遭到凍結,使得國民黨沒有力量保持圓山飯店的全貌了。
圓山大飯店
圓山大飯店
從整個臺北的城市景觀看,不像想像中的那樣具有國際大都市的水準,看起來和大陸的二線城市水平相當;由於臺灣近年經濟蕭條,老百姓工資很低,生活並不舒適,有條件的年輕人紛紛到海外發展。
記憶中的80年代 鳳飛飛主演的電影《春寒》海報
記憶中的80年代 鄧麗君
記憶中的80年代 林青霞主演《窗外》電影劇照
《窗外》海報
臺灣娛樂業人士都走穴大陸,臺灣電視播放大陸電視連續劇,本地節目吵吵鬧鬧,沒什麼可看的。巨星閃爍的上個世紀80年代一去不復返了,當今最有名的才子周杰倫也在大陸做真人秀節目。可見,臺灣離開大陸市場的強大後盾,也是步履艱難,看不到前景。
北頭
北頭泡湯
北頭日式拉麵
這次旅行的最後一站是頗具日本遺風的北頭泡湯。泡溫泉在當地被喚作泡湯,這是保留了日本殖民時代的說法。在北頭,能發現大大小小的日本風格的湯屋,公共湯屋人也不多,如果幸運,一個湯屋有可能只有一對戀人享用,付的卻是大眾湯屋的錢。臺灣的溫泉真的很好,泡完湯渾身清爽、潤滑,再去日本麵館吃上一碗拉麵,伴著聽不懂詞兒的日本歌曲,你真的感覺逍遙快活,不知道自己在哪裡了。
此一行,在我心中蘊藏多年的對於臺灣的好奇和神秘感現在能夠放下了。
希望有一天,臺灣會回歸祖國大陸。讓我用臺灣電影《春寒》裡鳳飛飛那首膾炙人口的歌兒表達這份期待:
沒有泥土那有花,
不見生根那得瓜,
愛的種子輕輕撒,
同心播種會萌芽。
臺灣,不久的將來,我還會去看你!
感謝您的鼓勵,期待您的關注。2017,我和你,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