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無飯不起早》日出之食,百千滋味。表象口腹之慾,實則心智之養。
美食紀錄片《無飯不起早》,走遍全國,跨越南北,聚焦各地特色早餐,講述市井街邊的早餐故事,洞見方寸餐桌上的生活哲學。
早餐,匯聚了無數的情感因素:歷史、當下、故鄉、遠方。美味與堅守徜徉在油鹽醬醋之中,情懷與思念凝聚在鍋碗瓢盆之間。
不同於《早餐中國》一集專注一家店、一種美食的小巧,《無飯不起早》用6個主題聚焦了全國許多個城市。
一集35分鐘,多個地域、多種美食輪番出場。選擇的都是口碑老店,不用刻意偽造,食客和店家之間自有溫情氛圍環繞。
第一集 南來北往
哪的早餐都少不了澱粉的加持
/陝西/
先掰饃後蓋「湯」的肉丸胡辣湯,濃稠的一碗,但因為有足夠的蔬菜,所以口感仍舊清爽。
抄起勺子把碗底颳得乾乾淨淨,讓老闆洗碗更加省力。
大腸愛好者的心頭好——葫蘆頭泡饃。掰好饃送到後廚,加上肥腸、粉絲、辣子、胡椒粉、蒜苗、香菜等等成就一道美味。
先挑著肥腸吃,沒有一絲異味,牙齒陷進去帶來瞬間的心動。
經典早餐還有油茶麻花,炸好出爐的麻花煮得綿軟,牙口不好的也能安心食用。
油香、面香、混著表層的芝麻、乾果香,把飢餓感一掃而光。
沒時間坐下吃的,一個夾饃再適合不過。菜夾饃、荷葉餅夾饃、孜然夾饃……
漢族的豬肉夾饃,肥瘦相間,店家控制好比例,入口不膩,只有滿滿的油脂香。回民的臘牛肉夾饃則肉感更加濃厚。
此外還有地方特色的岐山擀麵皮、耀縣鹹湯面、禮泉烙面……總之來了陝西胖幾斤走是極其正常的事。
外地人最嚮往的早茶,高人氣茶樓還沒開門時,老客們就已經排起了隊,只期待能佔到位悠哉悠哉開啟新一天。
被米其林必比登推介的堅記,售賣許多老廣心裡最好吃的伊面。堅持傳統烹飪工序和配方,當天面當天做,絕無添加劑。
伊面特別之處在於煮熟後要再炸成麵餅,大地魚、蝦加豬骨熬成的湯吊出鮮味。
澆頭有牛腩、豬腸可選。隔夜燜,軟嫩入味。記得加店裡秘制的辣椒醬。
成都天回鎮,一碗豆花面徹底趕走起床氣。紅油調料做底,放一勺暄軟的豆花,蓋一層剛煮好的麵條,一口面+一口豆花妙不可言。
四川南充金臺鎮,傳承了一百多年的盧涼粉,方圓二、三十裡都知道它的悠久。
堅持手工制是老店的風骨,豌豆製成口感滑嫩,澆紅油攪拌均勻,吸溜下肚,滿足地長嘆出聲。
雲南昆明,一鍋完美的小鍋米線,少不了店家秘制酸菜和豆腐乾的點綴,當地人用舌頭嘗出自己最喜歡的酸菜、酸漿豆腐成為那家的常客。
通過紀錄片為觀眾展現中國早餐文化的內涵、地域和原生態,將營養、美味、健康融入中國人的每一個清晨。
圖片來源《無飯不起早》,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