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紀錄片《無飯不起早》!人間煙火氣繚繞的早餐店,最能撫慰人心!

2021-02-08 國際紀錄片網

紀錄片《無飯不起早》日出之食,百千滋味。表象口腹之慾,實則心智之養。

美食紀錄片《無飯不起早》,走遍全國,跨越南北,聚焦各地特色早餐,講述市井街邊的早餐故事,洞見方寸餐桌上的生活哲學。

早餐,匯聚了無數的情感因素:歷史、當下、故鄉、遠方。美味與堅守徜徉在油鹽醬醋之中,情懷與思念凝聚在鍋碗瓢盆之間。

不同於《早餐中國》一集專注一家店、一種美食的小巧,《無飯不起早》用6個主題聚焦了全國許多個城市。

一集35分鐘,多個地域、多種美食輪番出場。選擇的都是口碑老店,不用刻意偽造,食客和店家之間自有溫情氛圍環繞。

第一集 南來北往

哪的早餐都少不了澱粉的加持

/陝西/

先掰饃後蓋「湯」的肉丸胡辣湯,濃稠的一碗,但因為有足夠的蔬菜,所以口感仍舊清爽。

抄起勺子把碗底颳得乾乾淨淨,讓老闆洗碗更加省力。

大腸愛好者的心頭好——葫蘆頭泡饃。掰好饃送到後廚,加上肥腸、粉絲、辣子、胡椒粉、蒜苗、香菜等等成就一道美味。

先挑著肥腸吃,沒有一絲異味,牙齒陷進去帶來瞬間的心動。

經典早餐還有油茶麻花,炸好出爐的麻花煮得綿軟,牙口不好的也能安心食用。

油香、面香、混著表層的芝麻、乾果香,把飢餓感一掃而光。

沒時間坐下吃的,一個夾饃再適合不過。菜夾饃、荷葉餅夾饃、孜然夾饃……

漢族的豬肉夾饃,肥瘦相間,店家控制好比例,入口不膩,只有滿滿的油脂香。回民的臘牛肉夾饃則肉感更加濃厚。

此外還有地方特色的岐山擀麵皮、耀縣鹹湯面、禮泉烙面……總之來了陝西胖幾斤走是極其正常的事。

外地人最嚮往的早茶,高人氣茶樓還沒開門時,老客們就已經排起了隊,只期待能佔到位悠哉悠哉開啟新一天。

被米其林必比登推介的堅記,售賣許多老廣心裡最好吃的伊面。堅持傳統烹飪工序和配方,當天面當天做,絕無添加劑。

伊面特別之處在於煮熟後要再炸成麵餅,大地魚、蝦加豬骨熬成的湯吊出鮮味。

澆頭有牛腩、豬腸可選。隔夜燜,軟嫩入味。記得加店裡秘制的辣椒醬。

成都天回鎮,一碗豆花面徹底趕走起床氣。紅油調料做底,放一勺暄軟的豆花,蓋一層剛煮好的麵條,一口面+一口豆花妙不可言。

四川南充金臺鎮,傳承了一百多年的盧涼粉,方圓二、三十裡都知道它的悠久。

堅持手工制是老店的風骨,豌豆製成口感滑嫩,澆紅油攪拌均勻,吸溜下肚,滿足地長嘆出聲。

雲南昆明,一鍋完美的小鍋米線,少不了店家秘制酸菜和豆腐乾的點綴,當地人用舌頭嘗出自己最喜歡的酸菜、酸漿豆腐成為那家的常客。

通過紀錄片為觀眾展現中國早餐文化的內涵、地域和原生態,將營養、美味、健康融入中國人的每一個清晨。

圖片來源《無飯不起早》,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早餐深似海:煙火氣是「親密」,是熱愛生活的依據
    本文轉自【中國青年報】;福州早餐「鍋邊糊」騰訊視頻紀錄片供圖 你了解你所在城市最具代表性的早餐嗎? 紀錄片《早餐中國》第三季收官後,總導演王聖志、紀錄片導演陳曉卿和企鵝影視紀錄片工作室總監朱樂賢,做了一件頗有煙火氣的事:領著一群人在福州城大街小巷裡走,尋覓理想的「一日之食」。
  • 最具人間煙火氣的紀錄片!匯聚南北方美食,在早餐中講述平凡故事
    自《舌尖上的中國》以後,人們對美食紀錄片的興趣越來越濃厚,也迎來了美食紀錄片井噴式發展的時期。在種類繁多的美食紀錄片中,有哪些是值得一看的呢?有網友表示,具有人間煙火氣息的最值得一看,那麼在一日三餐中,哪一餐最具煙火氣呢?《日出之食》給出了完美的答覆——早餐。
  • 紀實式詮釋早餐文化,揭開植物蛋白營養的力量
    一日之計在於晨,中國人千百年來為了日初之食費盡心思,積澱了深厚的早餐文化,近日,就有一個以此為主題的美食紀錄片《無飯不起早》在愛奇藝熱播,它以沉浸式的拍攝手法展現出大江南北早餐的色香味,透過早餐文化建立與觀眾溝通的橋梁,得到年輕人情感共鳴,由此引發的「植物蛋白營養早餐」成為網友熱議話題。
  • 早餐中國第三季
    純手工葡式蛋撻,一個拐角小店,深藏的是真正的手工蛋撻,四元一個的良心價格便能吃到原汁原味的蛋撻,還在等什麼。沒有魚刺的魚肉才是最好吃的魚肉,大口的魚肉下肚簡直無敵。三季一共一百集,一百種早餐,包含各種口味,你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早餐。剩下的九十六種就等你們自己去發掘啦。
  • 早餐也能拍100集,這部紀錄片,告訴你中國人有多會吃
    在《早餐中國》播出之後,俘獲了很大一部分觀眾的心,這也是繼《舌尖上的中國》之後,又一部讓人垂涎欲滴的美食紀錄片。但是跟《舌尖上的中國》,這部紀錄片更加接地氣,早上四五點,當大家還在睡夢中的時候,街頭、樓下的早餐店早已忙活起來,等到七八點,是一天最熱鬧的時候,左鄰右舍,青年白領,上學的孩子,都會在這裡駐足。《早餐中國》到現在已經第三季了,第一二季一共70期,加上第三季一共100期,分享了100種早餐,分享了100個平凡卻不平常的故事。
  • 這部充滿食慾的紀錄片,告訴你早餐應該吃什麼
    如果讓你想一下家鄉早餐,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湖南長沙肉絲粉、貴州凱裡酸湯粉、廣東汕頭豬血湯、福建水煎包、西安的油茶麻花,還是四川的紅油抄手?一份早餐而已,但是藏著的是我們對家鄉的歸屬感。藏在煙火氣中的小確幸這部紀錄片播出後,獲得一致好評,豆瓣評分高達8.0分。每一集講述的都是藏在大街小巷中的早餐攤子。看似簡簡單單忙忙碌碌,每天都重複著同一件事,但是從取材到烹飪,都需要一定技術含量的手法。
  • 騰訊視頻紀錄片組局,跟著陳曉卿在福州街頭尋味「早餐」|探店
    12月3日晚上,福州達明美食街的閩菜餐廳「燕壹品」裡開啟一個特別的「宵夜場」,《風味人間》總導演、騰訊視頻副總編輯陳曉卿,企鵝影視紀錄片工作室總監朱樂賢,紀錄片《早餐中國》的總導演王聖志帶著《向著宵夜的方向》總導演韓經國、《開動吧!
  • 視頻應用TV版雲視聽極光紀錄片頻道《早餐中國》第三季溫暖回歸
    極光TV旗下雲視聽極光精彩影視播不停,各類節目應有盡有,《早餐中國》第三季也在騰訊視頻應用TV版雲視聽極光正式播出,每天早餐時間陪你吃好每一口美味。
  • 早餐喝慣了牛奶,不妨試試同樣健康好喝的維他奶
    不管是正常飲食的人群,還是減肥狂熱者,他們對於三餐都擁有同一個準則:早餐必須得吃好。一日之計在於晨,早餐搭配妥當,一天的學習與工作才會有動力,中國的早餐文化頗有些歷史,那麼現在的年輕人們早餐都吃些什麼呢?從大街小巷中的早餐店能夠看出,麵食或成最大贏家。
  • 從《早餐中國》品味人間煙火
    如果有一碗熱乎乎、香噴噴的早餐擺在附近,你願意火速起床嗎?最近,第三季《早餐中國》開播了,還是熟悉的配方:每集幾分鐘,拍一家有當地特色的早餐店。這部曾經號稱要拍攝100集的紀錄片,終於快要實現當初的願望了。
  • 志邦家居:志邦廚櫃在"人間煙火氣"中撫慰人心
    志邦家居:志邦廚櫃在"人間煙火氣"中撫慰人心 來源:財訊網 • 2020-12-21 13:25:06 對於愛生活
  • 《早餐中國》第3季即將回歸
    尤記得,初見面,我們面嫩心熱,叮嚀大家「一朝一食,打卡幸福」,沐人間煙火的溫暖美好; 第2季,我們越加虔誠,「我認真做,您慢慢吃」,願您能品到煙火氣底下的認真鄭重; 這一回,我們來遲了些,《早餐中國》第3季10月19日即將「出鍋」——共同經歷過漫長的夜
  • 大陸劇:早餐中國第三季
    又名: 早餐中國3 / Breakfast in China Ⅲ  劇 情 簡 介 : __________      《早餐中國》是由騰訊視頻和福建海峽衛視聯合出品的大型美食短紀錄片。第三季將延續前兩季的風格,用早餐復甦味蕾,用煙火趕走陰霾,用家鄉食溫暖家鄉胃。30個普通的早餐店,30個酸甜苦辣的家庭故事。人間煙火,氣象萬千,平凡生活有苦有淚,但慰藉的到來同樣勢不可擋。請相信,明天太陽照常升起。  劇 集 截 圖 : __________
  • 《早餐中國》:天南海北的早餐裡,吃出了人生的滋味
    對此,《早餐中國》的總策劃洪雷曾坦言,陳曉卿(《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人間》總導演)將精緻恢弘做到了極致,「我們沒有其他路可以走,只能另外找一條路」,這條路就是「短一點」「體量不大」「帶一點情感,有一些人情,有一些溫暖」。 這就是《早餐中國》。在短短的時間裡,通過早餐,見美食、見人生、見中國,用一門「以小見大」的學問,取得了一場「以小搏大」的勝利。
  • 一檔美食紀錄片暴露了早餐店老闆的私藏歌單
    美食紀錄片《早餐中國》第二季自上線以來,評分8.8分,超越了第一季的7.9分。拍攝過程中發現,大城市因為人群流動量高、盈利空間大,反而匯聚了一批地道的早餐店,比當地的保持得更加原汁原味。「比如第一季的福清滑,是在省會福州拍的,因為福清當地找不到合適的店。當地每家都會做,賣得很便宜,反而不容易生存。大城市能把價格和銷量都提上去,有了利潤之後就有動力去保持原樣。」王聖志透露,接下來的節目裡還會出現一線大城市的早餐店。
  • 快評| 從《早餐中國》品人間煙火味
    如果有一碗熱乎乎、香噴噴的早餐擺在附近,你願意火速起床嗎?最近,第三季《早餐中國》開播了,還是熟悉的配方:每集幾分鐘,拍一家有當地特色的早餐店。這部曾經號稱要拍攝100集的紀錄片,終於快要實現當初的願望了。
  • 別拍美食紀錄片了,我早看膩了
    自此,紀錄片成為了表現美食最受歡迎的形式,以其詩意的影像色彩,人生百態的注入豐富了美食的內涵。據筆者梳理,近年來風靡的美食紀錄片主要分為以下幾種類型。時段類美食片也多把筆墨集中於早餐、宵夜,典型的如騰訊視頻自製美食紀錄片IP「一日之食」,涵蓋《早餐中國》《向著宵夜的方向》《沸騰吧火鍋》《開動吧!海鮮》四部內容。通過生活化的場景、特定時間段的刻畫加深對美食的表達,並刻畫出不同面貌的美食人物肖像。此外還有《日出之食》《無飯不起早》《早點江湖》《宵夜江湖》等也屬此類。
  • 《早餐中國》第三季高分回歸,一起品味藏在早餐裡的人間煙火
    俗話說得好,一日之計在於晨,早晨是開啟一天元氣的起點,除了生活和工作的準備,作為一天之中的開場白,一日三餐裡面早餐也非常重要。 我們泱泱中華美食大國,擁有各地五花八門的美食紀錄片,而早餐文化,也非常值得大書特書。 《早餐中國》就是這樣一部短而美的紀錄片。
  • 腦洞問答——國慶如何打卡「非網紅」美食店?《早餐中國》導演獨家...
    在網際網路發達的當下,不少美食店鋪通過網絡宣傳、刷屏,成為了新晉的「網紅店」。如若想要吃到正宗、接地氣的當地特色美食,不如來聽聽「爆款」紀錄片導演怎麼說吧。4月,一部專門講述早餐的美食紀錄片爆紅於網絡,不僅登上微博熱搜,被多個「大V」轉發安利,還在微博上掀起了「曬早餐」的熱潮。
  • 我認真做,您慢慢吃 《早餐中國第二季》
    在各色各樣的美食的侵襲下,也帶動了不少年輕人開始喜歡吃早餐,期待第二天的早餐吃什麼。網友們對於早餐的熱愛也更加濃厚了,讓全民聚焦於中國的美食,這大概就是這些紀錄片的初衷吧。如此饞人的美食,美食都是在吃不到的時候最好吃,吃到了之後更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