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於上流UpFlow(ID:heyupflow)
作者:田偉秋
▼
關注民生八卦的朋友
可能聽說過香港的兇宅也還是蠻搶手的
就算是在十分重視風水命理的香港
窮也還是比鬼可怕
搶兇宅不只是香港獨有的現象
兩個月前南京碎屍案
「兇宅」別墅拍出了786萬
被全款買走
這套房子比周邊二手房的價格
便宜了近800萬
兇宅真的兇嗎?
那些花低價錢買下兇宅的人
住進去後都發生了哪些事情……
▼
/買下兇宅後,他們撞上了怪事/
在萬事追求「大吉大利」的東方社會
「兇」可不是什麼好字眼
尤其是當它與安身立命的「房子」掛起鉤來
兇宅,官方還沒有明確定義
但在大家看來,發生過命案等
非自然原因死亡事件的住宅
都被劃入兇宅行列
兇殺、自殺、意外死亡,統統都算
而謹慎起來,一些生老病死的自然死亡情況
也會被歸進兇宅成因
如此一來,在如此火旺的房地產市場
遇到兇宅也不是什麼難事
據不完全統計
北京的兇宅數量就達到了近3000套之多
其中又以朝陽區居多
/網友整理了北京兇宅資料,天通苑是「重災區」/
也就是說
說不定哪次租房、買房的時候
你就毫無預警地踏進了一座兇宅
有句話就說得很好:越擔心什麼越來什麼
往往買下兇宅並不可怕
可怕的是買下兇宅之後……
/知乎上提問「住兇宅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引來不少回答/
如果你熱衷民間傳奇或都市志怪
那對於兇宅一定不陌生
這裡是許多恐怖故事的「溫床」
主人公一旦住在兇宅,故事也就開始了:
最開始是頭疼腦熱、飲食欠安;
要麼失眠要麼被噩夢嚇醒;
再來隱約可以聽到哭聲、聞到腐爛味道;
嚴重的時候能看到幻影;
還總覺得屋內陰風陣陣
聽起來挺邪乎的?
其實,兇宅帶來的
也許是一種「心理瑕疵」:
/日劇《賣房子的女人》中
女主角賣出了一套「兇宅」/
房屋環境本身可能並沒有不利影響
但因為住進去的人不自覺忌諱、恐懼
居住心理被影響
房子的不安全因素也在陡增
朋友阿秋家住河南永城
一次偶然和父母的聊天中
她才得知
住了近二十年的家是實打實的兇宅
「小區1999前後建起來
當時這一片都是墳頭野地
小區就建在墳頭上
打地基的時候還挖出了不少白骨」
此後幾天,阿秋發現
每天早上醒來,臥室的燈都是打開的
即使特意在睡前把門鎖好關燈
第二天燈還是開著的.
父母安慰她
有可能是按鈕壞了,彈上去把燈管打開
但阿秋卻總覺得
這裡面藏著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因素
▼
/買下兇宅後,他們攤上了官司/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兇宅都富有傳奇色彩
更多時候,人的故事遠遠精彩過鬼故事
人固有一死
有的死在屋裡,有的死在屋外
哪間房子都可能出現死亡
那麼問題來了,在不知情的情況下
不小心買到兇宅,能不能退呢?
在日本,兇宅被稱為「事故物件」
法律規定房子若屬於「事故物件」
一般不動產商及中介會在房源盤紙上
備註明白事故原因等
/日本兇宅電影/
但國內還沒有這樣的明文規定
是否告知買家
完全成為了房主及中介的道德選擇
而大多數人選擇「瞞天過海」
江蘇就有一對小夫妻
因為考慮孩子上小學
決定買一套學區房
好不容易有一戶便宜幾萬元
當下決定入手
與房主如約見了面
迅速籤訂了房屋買賣合同
也順利過了戶
一切看起來都很順遂
誰知住進去不久,妻子與鄰居閒聊
被偷偷告知這房子
竟是曾發生過殺人案的「兇宅」
夫妻倆左想右想還是彆扭
幾番溝通後將房東告到法院
請求確認買房合同無效
最終,法院調解
房主自願補償了5萬
事情算是消停了
但心裡總留下個疙瘩
找房路上總是這樣防不勝防
讓房主和中介主動公布信息
看起來不太可能
打起官司又著實麻煩
一些北上廣的房屋中介
曾推出「兇宅回購」的業務:
如果發現是兇宅,最高可以原價回購
香港、臺灣、日本等
也存在專門搜集「兇宅」的網絡平臺
有名的像日本兇宅網站「大島てる」
2005年開設,至今已經收錄了
4萬多件事故房屋資料
/兇宅網站「大島てる」/
在這些信息平臺上
能夠檢索到較為詳細的「兇宅」信息
小區、單元、樓層都能看到
甚至有些還包括了案發情況
雖說這些也不一定能百分百保證
避開「兇宅陷阱」
但至少算給自己吃下了「定心丸」
▼
/買下兇宅後,他們交到了好運/
儘管一般人對於兇宅都是避之不及
但也有兩類人「超凡脫俗」
他們反其道而行,專門撿兇宅入手:
第一種呢,是之前講過「不怕鬼的窮鬼」;
這第二種人,則篤信「兇宅交好運」
事實證明,確實有些人「歐氣爆棚」
@發黴的阿姨:我家隔壁有間房子
以前的屋主在那兒上吊自殺了
住戶換了一批又一批
後來賤賣給一戶人家
啥事沒有,越住越旺
樓下還租出去了!
@小林自:我們這兒的有錢人
特別是經商的
都會特地買老宅兇宅來住
據說是兇宅前期能旺財
之前有個賣家具的
租了一間著火死過人的門面
現在生意旺得不得了
除了「入住旺財」
對另一些精明人來說
他們的好運
是看到了兇宅中的無限商機
買入兇宅,藉此生財
也由此催生出「兇宅投資人」這一職業
他們收購兇宅並不為了居住
而是轉手賣出,賺取差價
在這些「兇宅投資人」眼中
沒有所謂的兇宅
只要能賺錢,就都是吉屋
不怕「慘案房」無人問津
砸在手上?不用怕的
一面是房價日漸攀升
一些超一線城市愈發寸土寸金
遠低於市價的兇宅
也不得不「搶手」起來
/北京各區二手房均價(2018-07-25)/
另一面,「買入兇宅」也不是毫無根據
這裡面可大有學問
長年在行業內摸爬滾打的「兇宅投資人」
都有一套自己的「兇宅經濟學」:
買盤謹慎,賣盤斟酌
看上一個兇宅單位後
往往先查冊以往的交易記錄
再根據市場價格權衡利潤
真的有利可圖才下手
一般來說,自殺或是自然死亡的兇宅
價格是市場的7折才屬合理
而他殺等非自然死亡的兇宅
更為「兇猛」
價格要打到4折到5折才合理
投資時嚴守底線
一旦價格過高便果斷放棄
/香港兇宅投資人伍冠流被稱為「兇宅大王」/
兇宅不「兇」
大概是因為到了人的手中
它們不過是件賺取運氣的工具罷了
▼
/買下兇宅後,他們都信了科學/
@M_I_E:
去朝內81號隔壁的胡同飯館吃飯
挨著窗戶下面
就是號稱京城第一兇宅的鬼樓
隔著20米不到,冷風嗖嗖的
點菜的時候問老闆鬧鬼嗎?
老闆說:鬧鬼倒不知道,晚上鬧人
探險的哐哐翻牆,夜裡吵得睡不著覺
/《京城81號》取材於「京城第一兇宅」/
16年前後
北京房價漲得離譜,一天一個價兒
朝陽區高檔小區天鵝灣有一套「兇宅」
200多平方米的別墅只賣600多萬
業主被殺死在家中
看房的人都嫌棄「不吉利」
但最終,房子還是售出了
「買房的好像是個法醫
可能人家不怕吧!」
細查一下
醫生、法警等
成為了購買兇宅的高頻職業
他們為何會買下兇宅?
「生老病死不過自然規律」
「看了太多非正常死亡
屋子裡死沒死過人,不在乎了」
而若是按著年齡段分
有統計發現,兇宅購房者中
老年人佔據了多數
他們大概是將這些事看得很淡
「萬事穿堂過,清淨屋中留」
這大概就是入住兇宅的最高境界了吧
▼
東亞四大戲精產業了解一下
皇帝聽不懂大臣的方言怎麼辦
最精準的中國閨密圖鑑
/文字君換了新尾巴,喪寶有話跟你說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