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音樂:從發電廠樂隊到化學兄弟

2021-02-07 藝術與設計

化學兄弟樂隊的演出現場

從今年愚人節開始到7月26日,倫敦的設計博物館將會以一副夜店面孔出現——其新展「電子音樂:從發電廠樂隊到化學兄弟」閃亮登場(如假包換的「閃亮」——展方提示:展覽包含強光頻閃畫面,不適合癲癇患者及12歲以下兒童參觀)。


化學兄弟樂隊演出現場


展覽標題中提到的發電廠樂隊(Kraftwerk),是於1970年在德國的杜塞道夫成立的一個傳奇。創始團員Florian Schneider和Ralf Hütter,還有稍後加入的Wolfgang Flür和Karl Bartos,帶領這支樂隊,從新浪潮(New Wave)到Hip Hop,再到Techno,在電子音樂的每個發展階段都是頂級的存在感,深刻地影響著20世紀末的流行樂。而化學兄弟(The Chemical Brothers),是Tom Rowlands與Ed Simons於1989年在英國創立的樂隊。20年來戰績彪炳,在全球各地累計的唱片銷量已突破千萬,各種排行榜冠軍自不必言,還有四座葛萊美獎。顯然,這是一場聚焦電子音樂文化發展歷程的展覽。


發電廠樂隊演出現場


雖然作為一個設計博物館來呈現以音樂為主題的展覽,在邏輯上有點牽強,但正如該展的策展人傑瑪·科廷(Gemma Curtin)所言,對於電子音樂來說,「聲音只是這個故事的一部分:這種音樂已經形成了線上和線下生態,讓音樂技術大眾化,並且提供了一個自由表達的安全空間。」超過400件展品被分為四個部分:Man and Woman Machine、Dancefloor、Mix and Remix,還有Utopian Dreams and Ideals。設計博物館還特別邀請來法國電音製作人洛朗·加尼耶(Laurent Garnier)為展覽定製背景音樂,通過音樂、燈光、互動裝置、VR設備、3D影片等等手段,打造360度的多感官沉浸式體驗。


發電廠樂隊演出現場


具體地說,觀眾們可以見識到20世紀中葉以來的電音先驅者們,比如傑夫·米爾斯(Jeff Mills,美國DJ、唱片製作人以及作曲家)和達芙妮·奧拉姆(Daphne Oram,英國作曲家、電子音樂家)等人的創作,以及創造這些曲目的革命性樂器。


對音樂技術的探索是電子音樂發展中的重要環節。其實早在20世紀初,義大利鋼琴家及作曲家費盧西奧·布索尼(Ferruccio Busoni)就預言:「我幾乎認為在這新的偉大音樂裡,機器也將會變得必要,並且會在裡頭分配到一定的角色。也許,工業也將會在藝術境界的提升上佔有一定的地位。」展覽上除了可以看到TR808和Moog 55這樣的經典合成器,還有法國音樂家Christian Clozier在1975年製作的電音聲音擴散系統、創意團隊1024 architecture的CORE聲敏裝置,以及法國電子音樂家讓- 米歇爾·雅爾(Jean- Michel Jarre)的工作室以及BBC的無線電音工坊的虛擬重現。


聲音反應式視覺裝置


而正如化學兄弟所言:「設計是增強現場表演體驗的重要元素。」——有相當數量的電音作品除了用來「聽」,更是用來「跳」。視覺亦是本次電音展的重頭戲。無論是關於發電廠樂隊還是化學兄弟,展覽現場都有讓觀眾身臨其境的體驗:一段30分鐘的3D秀是為了慶祝髮電廠樂隊成立50周年,而化學兄弟的恢弘現場也在亞當·斯密(Adam Smith)馬庫斯·萊爾(Marcus Lyall)(這對搭檔一直以來都是化學兄弟的御用VJ)的再創作下,在一面巨幅LED屏上得到了重現——據說靈感來源於化學兄弟那張備受推崇的迷幻風專輯《No Geography》。有知情人士劇透說,從這個展覽看來,鼻祖級的發電廠樂隊似乎確實很適合在博物館這種廟堂空間裡展出;而化學兄弟呢,可能更適合在泥濘的鄉村田野裡,手裡拿著罐啤酒,邊喝邊嗨。


化學兄弟樂隊的現場影像


除了這兩位大神,展覽中還有倫敦的視覺設計師Weirdcore為英國電子音樂人Aphex Twin最新的EP《Collapse》進行的視覺創作。Weirdcore善於將藝術家腦海中的「怪誕」具象化。自整個20世紀90年代和21世紀初期,他的荒誕視覺美學活躍在倫敦各種音樂節和派對上,是許多電音人的知音。他與Aphex Twin的合作始於2009年,從此在世界各大音樂節一發不可收拾。


電子音樂與藝術、設計、時尚,甚至社會的關係也是本次展覽探索的領域。英國觀念、視頻以及裝置藝術家,特納獎得主傑裡米·戴勒(Jeremy Deller)在自己的紀錄片作品《所有人在此:1984-1992年不完整的英國歷史》(Everybody in the Place: A Incomplete History of Britain 1984-1992)探討了Rave和Acid house對20世紀80年代英國的文化意義。片中貢獻了一些罕見的電音歷史檔案材料,並為抗議運動、非法倉庫Rave狂歡、80年代的享樂主義、柴契爾主義政治、新自由主義的興起以及英國退歐等等劃清了道道。


.Jean Michel Jarr的虛擬工作室


以大畫幅建築和風景照而聞名的德國攝影師安德烈亞斯·古爾斯基(Andreas Gursky)的作品也會出現在該場展覽上。這個狂熱的電音迷在20世


紀90年代拍攝了許多德國的Rave狂歡派對,比如每年在杜塞道夫舉辦的Union Rave。古爾斯基的作品以上帝視角將人群的動態描繪成一個集體的身體,仿佛與音樂的能量融合。他在2016年的時候還與英國電子音樂家裡奇·霍丁(Richie Hawtin)在紐約的高古軒畫廊進行過一次抽象表現主義與techno的合作。此外還有英國平面設計師彼得·薩維爾(Peter Saville)為電子音樂而進行的封面視覺創作——他本人也是英國獨立廠牌Factory Records的聯合創始人。


傑夫·米爾斯(Jeff Mills)的超自然服裝


顯而易見,從紐約到巴黎,從莫斯科到裡約熱內盧,電子音樂帶來的演出狂歡和夜店文化令全球各地的人們對其痴迷不已。因此除了嚴謹的學術派陳列和不可或缺的現場音樂,設計博物館還將柏林、芝加哥以及底特律的夜店舞池帶到了倫敦。


「我們的展覽希望通過人、藝術、設計、技術和攝影,以及喚起人們的夜店體驗,來一起捕捉和塑造電子音樂景觀。」這便是設計博物館本次展覽的寄望。



相關焦點

  • 中國電子音樂的史前文明③:上海美影廠雙傑
    讀者多半看過《大鬧天宮》《哪吒鬧海》《天書奇譚》《葫蘆兄弟》《三個和尚》等經典作品,那串名字如果完整羅列會很長,而它們的配樂都由吳、金兩位創作。吳應炬在1979-1986年致力於動畫配樂的電子音樂化,他是中國電音的先驅;金復載更加學院派,更加多元,除了動畫片,他還為影視劇、話劇配樂,是大導演謝晉、黃佐臨晚年時的「御用」作曲。手持《大鬧天宮》曲譜的吳應炬。
  • Matt Cox:化學兄弟音樂裡的 MIDI 技術
    "我年前的時候曾經在軍隊裡擔任信號兵(也就是負責收發電報和通訊工作的一個兵種),"他說道,"所以我有一個電子工程方面的很好的訓練背景。但我總是非常沉迷於電子音樂的製作。我從1988年就被Techno音樂而吸引然後開始接觸這類音樂的製作了。於是我就離開了軍隊,回家胡攪蠻纏了,而且我那時候就在想,我太TMD愛這專輯了,他們是怎麼弄出這樣的聲音的?
  • 化學兄弟將發行限量專輯
    應該是英國歷史上很少見的Break Beat樂隊,其最輝煌的年代也是在上世紀90年代--本世紀初,留下的傳世之作也都是在這個時段內出現的,他們也是英國電子音樂製作高水準的代表,他們影響了不少後來者的音樂風格,但是個人而言,幾乎沒有什麼樂隊是可以模仿或者與其相似的。
  • 電子樂先驅走了,他創立的樂隊影響了潮流音樂與男裝
    新京報訊 5月7日,據外媒報導,電子音樂早期的探路者和開拓者德國「發電站樂隊」Kraftwerk的創始人之一Florian Schneider因癌症去世,享年73歲。Dre向發電站樂隊致敬,在2010年發行了單曲《Under Pressure》,並將其收錄到了自己籌備已久的專輯《Detox》中。Dr. Dre在這首歌中合作了Jay-Z,創作採樣自1977年發電站樂隊的單曲《Trans-Europe Express》。
  • 2016 Clockenflap香港音樂及藝術節最新陣容出爐! The Chemical Brothers化學兄弟重磅加盟!
    化學兄弟震撼加盟領銜演出稱霸世界電子樂壇超過20年的英國知名二人組合The Chemical Brothers(化學兄弟),打從1980年代尾成軍以來,成員Tom Rowlands和Ed Simons製作的唱片已賣出過百萬張
  • 專訪Blip樂隊:電子樂是音樂發展的趨勢
    Blip-不離譜是成立自北京的一支新電子樂隊,由主唱龔釗和主唱兼製作人晚峰共同發起了這個電子音樂組合,初衷是做一些來自內心的音樂,選擇了以Trip-hop(神遊舞曲)、Downtempo(慢速電子)、Alternative-Rock(另類搖滾)為主,Ambient(氛圍音樂
  • 皮鞋兄弟樂隊音樂元素的新生代搖滾樂隊
    網易娛樂5月3日報導 南域之聲音樂廠牌旗下皮鞋兄弟樂隊是一直以獨立流行朋克作為主要音樂元素的新生代搖滾樂隊
  • 電子音樂樂隊Clean Bandit唯一小提琴手&DJ宣布退出
    前段時間我們已經寫過電子音樂樂隊Clean Bandit,劍橋學霸們發生了什麼變化?
  • 英國電子音樂先鋒名團The Chemical Brothers重磅回歸!合作陣容豪華!
  • 音樂達人的最愛 2015國際音樂節全攻略
  • 英國《鏡報》2015國際音樂節指南
    從美國拉斯維加斯到法國南部精彩不斷,從電子樂到重金屬奇妙連連,有TomorrowLand電子音樂節、科切拉音樂藝術節、噴火戰機樂隊(Foo Fighters)和AC/DC樂隊主場音樂節.是不是已經按耐不住,恨不得走場說看就看的音樂會?英國《鏡報》精心為您盤點各大國際音樂節,千萬不容錯過!1.
  • 重慶音樂之旅!李榮浩帶明星樂隊街頭路演第一站:鵝嶺貳廠
    ,就是從一千公裡到一米的距離!李榮浩、汪蘇瀧、歐陽娜娜、陳立農,組成明星樂隊,來我們重慶街頭路演,開啟重慶音樂之旅!你偶遇了嗎?現在,我就帶你們跟著這支樂隊去遊玩重慶網紅打卡點!看過節目的重慶人很容易發現,路演地點就在鵝嶺貳廠的怒火八零牛肉串串店門口。這裡擠滿了市民和遊客,零距離欣賞高規格的明星樂隊現場演唱會!
  • 電子菸花廠
    電子菸花廠,它是由電池通電後電腦晶片指揮電池觸發啟動裝置,通過空氣瓶把環保彩紙條彈出,同時有紙管氣流.產生聲效的原理。電子菸花廠, 喜字、窗花、噴花婚宴用酒,香檳、香菸婚宴桌子上放飲料,或者綠茶,礦泉水必須要有2瓶,這樣顯得你家很細心。婚車回來的時候給每個司機2盒煙,芙蓉王,玉溪。
  • 《合成中國》| 音樂人與他們眼裡的中國電子音樂(下)
    我從2000年開始做電子音樂,一直到07年搬到北京之後才開始有些像樣的作品。早期ELVIS.T的作品用了大量的採樣,到了現在的HWA更偏向sound design系的聲音探索,製作手法雖然截然不同,但對音色的質感要求是一致的。這首作品使用了大量的效果器,空間感和顆粒感的平衡性是主要的音樂概念。
  • 臺灣之光 | 從「用愛發電」到「內鬥發電」再到「鴕鳥式節電」
    同時,臺灣「經濟部」鼓勵民眾到賣場、百貨或便利商店吹冷氣,打卡還可參加抽獎,「行政院長」林全還說「有些工作不一定要在家裡做,也可以到賣場做」,引發民眾質疑和嘲笑。去年此時,「政務委員」張景森還曾建議百貨公司應當「午休」以節省電力。此外,臺「經濟部長」李世光說,目前沒有打算啟動核一廠一號機、核二廠二號機,「即便啟動也無法解決這兩個禮拜的困境」。
  • 電子音樂中常見電子風格科普
    這種完全用電子設備(以前是合成器等工具,現在則更多靠著電腦軟體甚至APP)完成創作的東西也被傳統音樂派認為是脫離音樂本質的,很多電子樂音樂人缺乏基本的音樂知識或者音樂演奏能力,卻依然能把音樂玩轉,這讓很多靠手吃飯的音樂家十分反感。
  • 【免費看】高清無碼,but,請慎點の化學兄弟生化人實驗
    一開始以為自己視力模糊,突然眼瞎,最後甚至意識到不僅眼殘,還窮得連皂片都看不起了。英國大神電子組合化學兄弟The Chemical Brothers,釋出來自新專輯Born in the Echoes新單曲Wide Open
  • 用光伏發電 用貨櫃儲能 上海電機廠用上「能源魔盒」
    圖說:「四大金剛」用上「能源魔盒」 來源/國網上海電力(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羅水元)用風車發電,用光伏發電,用儲能貨櫃「谷電峰用」,將新能源車退役電池再利用……今天下午,在上海電機廠內,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與上海電氣集團聯合投資打造的閔行工業區智慧能源項目
  • 10.14 - 10.20 一周音樂聚會(福州&廈門)
    30 - 22:00地點: 福州市 鼓樓區 三坊七巷黃巷 唯美客文創聚落 MakerLive時間: 10月15日 周日 20:30 - 22:00地點: 廈門市 思明區 大學路沙坡尾60號 Real Live費用: 80元(預售)100元(現場)120(雙人票)The Glamour Manifesto是一支能隨時隨地燃爆現場的電子搖滾樂隊
  • 電子搖滾樂隊Flux獲得蘋果音樂推薦 榮登分類排行榜冠軍
    Flux《多元觀點》推出首日,獲得蘋果音樂首頁推薦,獨立音樂獲得這樣的重視,並不多見 臺灣電子搖滾樂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