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 陳綺貞:旅行的意義,不在他方

2021-02-17 愛遊邦旅行網

「你看過了許多美景 / 你看過了許多美女 / 你迷失在地圖上每一道短暫的光影……」多少人只要看到第一句便能不自覺地哼下去?多少人一說起旅行,便會聯想到她的名字?

她是大眾熟悉又陌生的陳綺貞。一首自己填詞作曲的《旅行的意義》足以使她不朽,但音樂、影像、文字——她從未停止創作。

十六個年頭,六張專輯、七張單曲、無數次巡迴演唱會之後 我們終於等到陳綺貞的第一本散文集:《不在他方》——這是一本關於追求的書,探索的對象是現在、是這裡;以書寫銘刻日常,最迷人的,不在遠方。


《不在他方》

作者:陳綺貞

出版:中信出版社

在書裡,她用如詩般的語言,記錄下了她在哈瓦那爬上屋頂看日出和夕陽的美好、為陌生的路人拍照時的心靈交流、在史瓦帝尼看著在草原上徒步走遠的人和提著空水桶到山坡取水的孩子時發自內心的愉悅……

都說生活在別處,然而,讀她的文字,看書中所配的她的攝影作品,我覺得,生活就在當下,就在此時、此地。

陳綺貞說:「旅途中的一切,匆匆忙忙之間,你只能為發生的事,在地圖上作記號,而無法立即書寫。這些記號的意義,你必須耐心等待時間為你充分顯影。」這本書中所收錄的,正是經過時間沉澱後的感悟。


維姆·文德斯出版過一本攝影集,書名是《一次》。他在書上淡淡地放上照片,淡淡地寫幾個字。我很喜歡這個書名,攝影曾經是,繪畫也曾經是,書寫和人生,是「每一次」也是「第一次」。

這「一次」,頗有此時此地的意味。後來這樣的一次,變成條件式而非必然。除非你依然使用底片,也不交付印刷;或繪畫史上沒有安迪·沃霍爾的罐頭、數碼概念馬上被人厭倦……只有「人生」還沒有找到可以交換的條件,人生獨特不容抹平。

一八三九年,法國畫家達蓋爾發明銀版攝影,被拍攝的人要站上三十分鐘,才能有足夠的曝光量,讓底片感光。想想真是不可思議,人們圍著一張小小的紙,上面有縮小的我,我能親眼見到我過去的存在,而且就在不久前的「剛才」,為此驚訝不已。你還記得你第一次為此驚訝的時候嗎?

孩子第一次從鏡子裡辨認出自己,開始有了「自我」的概念,長大後不經意從錄音機聽到自己的聲音,或從照片看見自己的樣子,「原來這就是我」的想法,總是滲透出一種清涼感。

不小心翻閱十年前寫的日記,「這竟然是我」,都不斷幫助堆棧出厚實的自我概念。

旅途中我會給小朋友糖果和原子筆當禮物。從臺灣帶了拍立得底片,我也會給遇見的人們拍照,把照片當作禮物送給他們留念。大多數的人沒有見過拍立得相機,當底片漸漸浮現出自己的影像,都會露出孩子般的驚喜。

一次迷路經過一間老人之家,透過敞開的窗戶看到老人們面無表情坐著。收音機非常大聲,卡斯楚肖像掛在牆上,天花板有一個大吊扇,慢慢轉動。長廊上一位年輕的女性,寬闊體型穿著花色上衣,疑惑地看著我。

我問:「我們可以進去嗎?」

她微笑著說:「可以。」

我拿相機,想拍他們,有人露出了敵意,手在空中揮動,想揮開我的注視和打擾。於是我放下像是武器的單眼相機,改拿起拍立得,拍下緊盯著我的一雙眼睛。她伸長了脖子,站在切·格瓦拉的肖像下,全身散發一種戰鬥姿態。我拿著尚未顯影的照片,她順手接過,正反兩面不斷翻看,狐疑地看著我。

我用西班牙文說:「Un Momento!」意思是「等一下。」

我說了她能懂的語言,似乎取得了她的信任。她安靜低頭注視,當影像完全顯影,她突然驚呼,說了一串我不懂的話,引來其他人的注意。她向其他人展示這張照片,整個老人院開始騷動,大家都站起身,圍著那張照片。

有位老奶奶直接走近我,用指尖指著她的鼻子,接著退後,雙手放在兩腿旁邊,站定著,我想她知道拍照的基本動作。我幫她也拍了一張,她同樣也對什麼都沒出現的照片感到困惑。第一位已經有了拍照經驗的婆婆,很有把握地對她說:「Un Momento!」於是兩個人安心地等著照片。當第二位老婆婆也看到自己的影像,她開心地張著嘴,眼神充滿喜悅,像是少女般笑著舉起雙手大喊:「Magic!」

之後,每個人都想拍照,但是底片就快用完了。算一算人數,我只好安排還想拍照的人,兩個人拍一張。沒想到,這個舉動引起爭吵,有一個老人氣衝衝地要求,她要單獨拍照。我忘了她們太單純,忘了這裡不可能有印表機或掃描儀,一張合照確實讓人困擾。最後我宣布沒有底片了,年輕員工幫我翻譯,才又恢復了開心熱鬧的氣氛。

手上緊緊捏著照片,在擁擠的客廳,有的人隨著收音機的音樂舞動身體,有人唱起歌了。這是一個充滿音樂、舞蹈和愛情的城市,她們的回憶靜靜坐在陽光灑落的沙發,但此時此刻的存在卻被緊緊抓在手上。我邀請她們走到街上,想在充足的光線下大合照,為我自己。雖然他們此刻都像孩子一樣不聽使喚,動來動去,要好好拍一張合照有點困難。但至少她們都願意走出屋子,走到陽光底下,走進我小小的相機盒子裡。

我想起動畫片《小英的故事》,小英的媽媽是攝影師,帶著器材四處流浪,幫人們拍照。我也想起馬爾克斯小說《百年孤獨》的文字:「這個世界還太新,來不及命名,需要用手指去指。」

這個世界對於我來說,還太新太遙遠了,只能用我習以為常的手,習以為常的偏見,去分類、辨認。暫時用混沌不明的噪聲命名。新的知識,旅途中的一切,匆匆忙忙之間,你只能為發生的事,在地圖上做記號,而無法立即書寫。這些記號的意義,你必須耐心等待時間為你充分顯影。

時代演進,終有一天人們會忘了,古人結繩記事,用一條平凡無奇的繩子,打出了第一個代表「你」,和第一個表達「我」,那神奇的一次。

節選自《不在他方》

目的地旅行網

www.mddworld.com

— 你的目的地在哪,我就在哪 —

「 目的地旅行網,致力於為旅客

提供最貼心的境外中文導遊、接送機、

包車、行程定製等服務

讓當地人帶你體驗最深度、有人情味的旅行 」

↓↓點擊閱讀原文,這裡有遠方的朋友

相關焦點

  • 旅行的意義是什麼?陳綺貞最後那兩句歌詞唱出了「旅行的意義」
    旅行你有多久沒去旅行了呢?是跟家人去的還是跟那個她(他)去的呢?或者是一個人的旅行呢?每一次旅行都有一段記憶和故事,最讓你感覺深刻的旅行是哪一次呢?你真的能理解「旅行」的意義嗎?其實在旅行中最能考驗出人的品行,旅行的時候最怕一路顛簸麻煩,這時人的耐性會達到一個頂點,我覺經過一起苦旅而不彼此討厭的人,才能結交做朋友。現在的年輕人都喜歡結婚完以後再去度蜜月,個人感覺應該顛倒一下,先去旅行一段時間,等到旅行完雙方如果還沒彼此產生芥蒂,那麼他們婚後的生活應該是幸福的而且不會出現婚姻破裂。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首陳綺貞的《旅行的意義》,希望每個朋友都能理解自己每段「旅行的意義」。
  • 吉他譜 | 陳綺貞《旅行的意義》
    人生也好,電影也好,旅行也好,箇中的意義,可能真的無法被我們這些凡夫俗子所定義,所計劃,所控制。
  • 陳綺貞《旅行的意義》MV十五周年紀念版拍攝殺青
    說起《旅行的意義》這首歌,相信大多數人都不陌生。它既是臺灣民謠才女陳綺貞傳唱度最高的一首曲目,也是被無數文青奉為經典的作品。十五年前,陳綺貞身穿一件素雅的白色連衣裙,復古的機車安全帽下是一張青春甜美的面龐,她用空靈又治癒的聲音唱到:「你品嘗了夜的巴黎,你踏過下雪的北京,你熟記書本裡每一句你最愛的真理,卻說不出你愛我的原因。」那時的陳綺貞還在甜甜的熱戀中,去過的地方也還不多,卻把自己對旅行和情感的感悟都寫在了詞曲裡。而最被人津津樂道的卻是歌曲的最後一句:「你離開我,才是旅行的意義。」
  • 陳綺貞《旅行的意義》純真 迷人 動聽
    《旅行的意義》是由陳綺貞作詞、作曲並演唱的民謠歌曲,於2004年3月24日以單曲專輯形式發布木吉他版,後改編為弦樂版收錄於陳綺貞2005年9月25日發行的專輯《華麗的冒險》中。該曲被選為電影《渺渺》的插曲。2006年5月,李雨寰憑藉該曲提名第17屆臺灣金曲獎最佳編曲人獎。
  • 音樂人12 ▏陳綺貞:這是旅行的意義
    她寫了一首很好聽的歌,是《旅行的意義》,她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陳綺貞。1975年6月,陳綺貞在臺北市出生,「小時候的星期天上午,爸爸會彈鋼琴,媽媽和我們就在旁邊唱歌。」這是留存在她兒時記憶中的一個畫面,在這個普通的家庭裡,陳綺貞還有一個弟弟,母親是會計師,父親是稅務員。
  • 陳綺貞江一燕陳意涵:女生旅行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你看過了許多美景,你看過了許多美女,你迷失在地圖上每一道短暫的光陰;你品嘗了夜的巴黎,你踏過下雪的北京,你熟記書本裡 每一句你最愛的真理……」  很多人的青春期裡,都曾經播過陳綺貞的這首《旅行的意義》。
  • 陳綺貞:從家到便利店也是一種旅行
    我們把我們對這個世界的渴望,寄托在我行我素的陳綺貞身上。木吉他版《旅行的意義》中,陳綺貞不緊不慢地用吉他彈唱,追問旅行的意義,究竟是什麼?不免俗套,我跟大多數人一樣,聽過很多陳綺貞的歌,最喜歡的就是這首《旅行的意義》,甜甜的聲音帶著淡淡的憂傷,帶著對懂得的期盼。
  • 旅行的意義 陳綺貞
    自1996年出道以來陳綺貞一直是默默無聞,大家對她的認知度也並不高,自《華麗的冒險》之後,陳綺貞完成了「小女生」到女人的完美蛻變。也讓她躋身主流歌手。相比多年前北京歌友會上的冷清場面,如今陳綺貞應該可以更快樂的唱歌了,因為有更多的人被她的歌聲所震撼、所動容。睽違三年,陳綺貞在2009推出全新創作專輯《太陽》,從不受外界影響,她一直用她自己的步伐、她自己的姿態,續寫她的生命。
  • 陳綺貞豁達公開與男友分手:你離開我,就是旅行的意義
    2005年一首《旅行的意義》讓大眾認識了文藝才女陳綺貞,這首安靜的歌曲也給很多歌迷帶去溫暖的感動,整首歌瀰漫著愛情的滋味。而近日陳綺貞在個人社交網站上發文稱已經和相戀18年的男友鍾成虎分手,雙方現在是好朋友和工作夥伴的關係。
  • 陳綺貞《旅行的意義》,娓娓道來的聲音,讓人難以忘懷,真清涼
    人生路途慢慢旅行,所有事情都會成為過往,所以不要過分執著於過去的無法忘懷。坦然的往前走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綺貞說,離開,才是旅行的意義。《旅行的意義》人生本來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許我們就像一道交叉線,在短暫的相遇過後就又回到了自己的軌道。雖然我很愛你,但是我也會累,與其因為我的存在讓你感到呼吸困難,倒不如大家彼此離開。
  • 你離開我,就是〈旅行的意義〉陳綺貞/尤克裡裡彈唱演示教學譜+吉他譜
    ◎〈旅行的意義〉是由陳綺貞作詞、作曲並演唱的,於2004年3月24日以單曲專輯形式發布木吉他版,後改編為弦樂版收錄於陳綺貞2005年9月25日發行的專輯《華麗的冒險》中。該曲被選為電影《渺渺》的插曲。◎木吉他版本,陳綺貞不緊不慢的用吉他安安靜靜地彈唱,如詩一般的歌詞,穿梭在清澈明亮的吉他聲中,訴說關於旅行,關於離開與遺忘的點點滴滴;"你看過了許多美景你看過了許多美女你迷失在地圖上每一道短暫的光影你品嘗了夜的巴黎你踏過下雪的北京你收集書本裡每一句你最愛的真理卻說不出你愛我的原因"
  • 吉他必學曲目〈旅行的意義〉陳綺貞 | 吉他彈唱演示教學+譜
    ◎〈旅行的意義〉是由陳綺貞作詞、作曲並演唱的,於2004年3月24日以單曲專輯形式發布木吉他版,後改編為弦樂版收錄於陳綺貞2005年9月25日發行的專輯《華麗的冒險》中。該曲被選為電影《渺渺》的插曲。◎木吉他版本,陳綺貞不緊不慢的用吉他安安靜靜地彈唱,如詩一般的歌詞,穿梭在清澈明亮的吉他聲中,訴說關於旅行,關於離開與遺忘的點點滴滴;"你看過了許多美景你看過了許多美女你迷失在地圖上每一道短暫的光影你品嘗了夜的巴黎你踏過下雪的北京你收集書本裡每一句你最愛的真理卻說不出你愛我的原因"
  • 陳綺貞宣布分手,兩人已交往十八年,獨唱《旅行的意義》唱哭自己
    陳綺貞出生於臺灣省臺北市,她自幼與母親相依為命。 她的母親是一位會計師,工作之餘教小朋友彈鋼琴,以補貼家用。帶著母親的期望,陳綺貞從小開始學古典音樂,但之後她便放棄了古典音樂,跟同學一起練起了吉他。陳綺貞在長春國小念到了二年級,隨後轉學到敦化國小就讀。
  • 【吉他譜】旅行的意義—陳綺貞
    陳綺貞自幼學習古典音樂,1996年陳綺貞在臺北的政治大學讀哲學,第二次報名參加木船民歌比賽。臺灣搖滾界「老大」伍佰堅持讓陳綺貞的第一名,理由是「自己彈自己作品的女生,實在不多」。除了自己的才華,陳綺貞音樂的出彩與鍾成虎的編曲也分不開。
  • 物化了的旅行意義
    當陳綺貞好多年前唱紅了《旅行的意義》之後,太多人都開始爭先恐後地尋找自己的旅行意義。
  • 陳綺貞:寫作是更深刻的自我探索
    只有從排隊的「大小」青年手裡拿著的書才能大致猜個一二——《不在他方》,稍往裡走的門口的小攤上也豎著幾本同樣的書。這是創作型音樂人陳綺貞的新書發布會。《不在他方》中記錄的哈瓦那的章節是陳綺貞最津津樂道的,她用一個外來人的眼光,感受著這個似乎與世隔絕的國家現在的《不在他方》,收錄了陳綺貞的 38 篇散文、7 封信件、兩場對談和一段問答,記錄了她在哈瓦那以旅人之眼所烙印的風景,和那些曾經日常中的微小感受。
  • 陳綺貞:放手一搏的靈感乞討者
    從演唱會上光芒四射的歌手到已經出版了第三本書《不在他方》的寫作者,陳綺貞一直用她的創作吸引著大家的目光。
  • 44歲的陳綺貞「被小三」,也許這就是尋找愛情意義的她
    起因是前幾天記者拍到陳綺貞在街上和一男子親吻,很快事情有了反轉,那位男子被爆料已婚已育。接著,陳綺貞方表示對男方的家庭狀況毫不知情,「 現在很錯愕 」。就在今天,男子的妻子提出要告陳綺貞妨礙家庭、傷害配偶.「難道不查清楚對方有沒有結過婚?更何況是大明星陳綺貞,一定告到底!」這件事發生在私人領域,但因為陳綺貞的歌手身份,現在已經發酵成全民皆知的八卦新聞。
  • 陳綺貞方聲明:有人誤導大眾 籲請給予當事人空間
    陳綺貞方聲明:有人誤導大眾 籲請給予當事人空間原標題:陳綺貞方就不實評論發布聲明 呼籲給予當事人空間網易娛樂12月31日報導 12月31日,據臺媒,陳綺貞熱戀銀行主管,在忠孝東路熱吻被拍到視頻後,被曝出對方是有2個小孩的人夫。
  • 五年了,終於等來了陳綺貞的新專輯
    出道20年,陳綺貞並沒有開通Facebook,直到今年5月份在演出現場才在歌迷的協助下開通了自己的Instagram帳號。擁有童顏的她仿佛也留住了時間,回首歲月才驚覺那個曾緩緩淺唱《旅行的意義》的少女,今年已經43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