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過了許多美景 / 你看過了許多美女 / 你迷失在地圖上每一道短暫的光影……」多少人只要看到第一句便能不自覺地哼下去?多少人一說起旅行,便會聯想到她的名字?
她是大眾熟悉又陌生的陳綺貞。一首自己填詞作曲的《旅行的意義》足以使她不朽,但音樂、影像、文字——她從未停止創作。
十六個年頭,六張專輯、七張單曲、無數次巡迴演唱會之後 我們終於等到陳綺貞的第一本散文集:《不在他方》——這是一本關於追求的書,探索的對象是現在、是這裡;以書寫銘刻日常,最迷人的,不在遠方。
《不在他方》
作者:陳綺貞
出版:中信出版社
在書裡,她用如詩般的語言,記錄下了她在哈瓦那爬上屋頂看日出和夕陽的美好、為陌生的路人拍照時的心靈交流、在史瓦帝尼看著在草原上徒步走遠的人和提著空水桶到山坡取水的孩子時發自內心的愉悅……
都說生活在別處,然而,讀她的文字,看書中所配的她的攝影作品,我覺得,生活就在當下,就在此時、此地。
陳綺貞說:「旅途中的一切,匆匆忙忙之間,你只能為發生的事,在地圖上作記號,而無法立即書寫。這些記號的意義,你必須耐心等待時間為你充分顯影。」這本書中所收錄的,正是經過時間沉澱後的感悟。
維姆·文德斯出版過一本攝影集,書名是《一次》。他在書上淡淡地放上照片,淡淡地寫幾個字。我很喜歡這個書名,攝影曾經是,繪畫也曾經是,書寫和人生,是「每一次」也是「第一次」。
這「一次」,頗有此時此地的意味。後來這樣的一次,變成條件式而非必然。除非你依然使用底片,也不交付印刷;或繪畫史上沒有安迪·沃霍爾的罐頭、數碼概念馬上被人厭倦……只有「人生」還沒有找到可以交換的條件,人生獨特不容抹平。
一八三九年,法國畫家達蓋爾發明銀版攝影,被拍攝的人要站上三十分鐘,才能有足夠的曝光量,讓底片感光。想想真是不可思議,人們圍著一張小小的紙,上面有縮小的我,我能親眼見到我過去的存在,而且就在不久前的「剛才」,為此驚訝不已。你還記得你第一次為此驚訝的時候嗎?
孩子第一次從鏡子裡辨認出自己,開始有了「自我」的概念,長大後不經意從錄音機聽到自己的聲音,或從照片看見自己的樣子,「原來這就是我」的想法,總是滲透出一種清涼感。
不小心翻閱十年前寫的日記,「這竟然是我」,都不斷幫助堆棧出厚實的自我概念。
旅途中我會給小朋友糖果和原子筆當禮物。從臺灣帶了拍立得底片,我也會給遇見的人們拍照,把照片當作禮物送給他們留念。大多數的人沒有見過拍立得相機,當底片漸漸浮現出自己的影像,都會露出孩子般的驚喜。
一次迷路經過一間老人之家,透過敞開的窗戶看到老人們面無表情坐著。收音機非常大聲,卡斯楚肖像掛在牆上,天花板有一個大吊扇,慢慢轉動。長廊上一位年輕的女性,寬闊體型穿著花色上衣,疑惑地看著我。
我問:「我們可以進去嗎?」
她微笑著說:「可以。」
我拿相機,想拍他們,有人露出了敵意,手在空中揮動,想揮開我的注視和打擾。於是我放下像是武器的單眼相機,改拿起拍立得,拍下緊盯著我的一雙眼睛。她伸長了脖子,站在切·格瓦拉的肖像下,全身散發一種戰鬥姿態。我拿著尚未顯影的照片,她順手接過,正反兩面不斷翻看,狐疑地看著我。
我用西班牙文說:「Un Momento!」意思是「等一下。」
我說了她能懂的語言,似乎取得了她的信任。她安靜低頭注視,當影像完全顯影,她突然驚呼,說了一串我不懂的話,引來其他人的注意。她向其他人展示這張照片,整個老人院開始騷動,大家都站起身,圍著那張照片。
有位老奶奶直接走近我,用指尖指著她的鼻子,接著退後,雙手放在兩腿旁邊,站定著,我想她知道拍照的基本動作。我幫她也拍了一張,她同樣也對什麼都沒出現的照片感到困惑。第一位已經有了拍照經驗的婆婆,很有把握地對她說:「Un Momento!」於是兩個人安心地等著照片。當第二位老婆婆也看到自己的影像,她開心地張著嘴,眼神充滿喜悅,像是少女般笑著舉起雙手大喊:「Magic!」
之後,每個人都想拍照,但是底片就快用完了。算一算人數,我只好安排還想拍照的人,兩個人拍一張。沒想到,這個舉動引起爭吵,有一個老人氣衝衝地要求,她要單獨拍照。我忘了她們太單純,忘了這裡不可能有印表機或掃描儀,一張合照確實讓人困擾。最後我宣布沒有底片了,年輕員工幫我翻譯,才又恢復了開心熱鬧的氣氛。
手上緊緊捏著照片,在擁擠的客廳,有的人隨著收音機的音樂舞動身體,有人唱起歌了。這是一個充滿音樂、舞蹈和愛情的城市,她們的回憶靜靜坐在陽光灑落的沙發,但此時此刻的存在卻被緊緊抓在手上。我邀請她們走到街上,想在充足的光線下大合照,為我自己。雖然他們此刻都像孩子一樣不聽使喚,動來動去,要好好拍一張合照有點困難。但至少她們都願意走出屋子,走到陽光底下,走進我小小的相機盒子裡。
我想起動畫片《小英的故事》,小英的媽媽是攝影師,帶著器材四處流浪,幫人們拍照。我也想起馬爾克斯小說《百年孤獨》的文字:「這個世界還太新,來不及命名,需要用手指去指。」
這個世界對於我來說,還太新太遙遠了,只能用我習以為常的手,習以為常的偏見,去分類、辨認。暫時用混沌不明的噪聲命名。新的知識,旅途中的一切,匆匆忙忙之間,你只能為發生的事,在地圖上做記號,而無法立即書寫。這些記號的意義,你必須耐心等待時間為你充分顯影。
時代演進,終有一天人們會忘了,古人結繩記事,用一條平凡無奇的繩子,打出了第一個代表「你」,和第一個表達「我」,那神奇的一次。
節選自《不在他方》
目的地旅行網
www.mddworld.com
— 你的目的地在哪,我就在哪 —
「 目的地旅行網,致力於為旅客
提供最貼心的境外中文導遊、接送機、
包車、行程定製等服務
讓當地人帶你體驗最深度、有人情味的旅行 」
↓↓↓點擊閱讀原文,這裡有遠方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