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名中醫池曉玲:跟著《紅樓夢》學養生之道

2021-02-12 廣東省中醫院

●《紅樓夢》裡關於中醫藥的描述佔據全書篇幅的十八分之一

●當中記載的很多方劑,如今還在臨床上應用

編者按

提起《紅樓夢》,從古至今都不缺乏話題。一部《紅樓夢》,承載的不僅是一個封建大家族的興衰和寶黛間悽美的愛情故事,當中還有很多古人養生智慧,其中與健康和養生有關的場景和章節更是數不勝數。

有人統計過,紅樓夢裡涉及的中藥有一百多種,方劑四十多個,而喝茶、吃酒、飲食、美容等的描寫則更是數不勝數,其中隱藏的養生玄機讓很多讀者充滿了探秘的興趣。

紅樓養生經之藥

《紅樓夢》是一部奇書,它的「奇」不僅在於情節和人物,更在於它對一個龐大封建家族生活事無巨細的刻畫,簡直就是一部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

而在中醫眼中,《紅樓夢》中更蘊含了博大精深的中醫養生文化,尤其是中醫藥膳和治病良方。冷香丸是不是曹公一時興起的杜撰?「女子不可用虎狼藥」是寶玉的憐香惜玉還是有理可據?

全國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人、廣東省中醫院肝病專科主任池曉玲教授對紅樓夢養生情有獨鍾。她指出,《紅樓夢》中提及的很多中藥方確實有據可循,而且不少還沿用至今。

醫學指導/全國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人、廣東省中醫院肝病專科主任池曉玲教授

文、圖/記者任珊珊 通訊員宋莉萍、吳遠團、謝玉寶(署名除外)

中醫藥描寫

佔全書十八分之一

「《紅樓夢》可算是我的中醫入門『啟蒙書』,讓我找到學中醫的樂趣。」全國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人、廣東省中醫院肝病專科主任池曉玲教授對紅樓夢養生情有獨鍾。她說,紅樓夢裡所言及的中醫學知識,包括從基礎理論到臨床疾病的診療、方藥、針灸、推拿、保健養生,以及與中醫藥有關的風俗習慣等,幾乎涵蓋了中醫藥體系的各方面,足見曹雪芹深厚的中醫學造詣。

據池曉玲統計,《紅樓夢》120回中,涉及疾病與醫藥的有66回,涉及中醫描寫的有290多處,五萬餘字,約佔總篇幅的十八分之一。其中使用醫學術語達161條,各類醫療人員14人,描寫了114個病例,詳細的中醫病案有13個,方劑45個,中藥127種。

書中人物生過病的有五十多人,共計100多人次。而所提及的110多種病種,涉及內、外、婦、兒、五官、皮膚、精神科範疇。所涉及的疾病既有風寒感冒、腸胃病等常見病、多發病,也有黛玉的癆症即現代醫學所指的肺結核、賈瑞的精神病等重症。

逍遙散治婦科病 冷香丸難驗證

《紅樓夢》中收錄的不少中醫常用方至今沿用。例如人參養榮丸、獨參湯、八珍益母丸、左歸丸、右歸丸、祛邪守靈丹、開竅通神散、天王補心丹、黑逍遙散、金剛丸、菩薩散等。

「『逍遙散』也稱『逍遙丸』。」池曉玲說,該方主要有柴胡、白朮、白芍、當歸等,可起歸脾、固金、疏肝、理氣的作用,用於月經不調、肝胃不和、肝氣鬱結等婦科病和肝病,以及心理疾病的治療。黛玉體弱,常吃的人參養榮丸,具有溫補氣血的作用,如今臨床上也多常用於心脾不足,氣血兩虧,形瘦神疲,病後虛弱等證。

而最令人心馳神往的當屬寶釵所用「冷香丸」,此方因製作工藝複雜,用料精妙而聞名,卻是曹公首創用來治療哮喘的。第七回中說道,寶釵從娘胎裡帶出熱毒,犯時出現喘嗽等症狀,需用是春天的白牡丹花、夏天的白荷花、秋天的白芙蓉花、冬天的白梅花花蕊各十二兩研末,並用同年雨水節令的雨、白露節令的露、霜降節令的霜、小雪節令的雪各十二兩加蜂蜜、白糖等調和,製作成龍眼大丸藥,放入器皿中埋於花樹根下。發病時,用黃柏十二兩煎湯送服一丸即可。

冷香丸是否有效?至今仍有爭議。池曉玲指出,「冷香丸」製作要求近乎苛刻,如今鮮少有人複製用於治療病患。

不過,此方確實符合中醫五行五色歸經理論。因為咳嗽屬肺部疾患,而肺屬白色,用此方可達肺經。「到現在,我國西部還有人在七月炎夏,到雪山上取陰坡的雪和面,做薄餅和奶茶一起喝。」這種「雪山奶餅」有健脾益氣、宣肺理氣之效。

鉤藤治肋痛 女子忌用虎狼之藥

曹雪芹在小說中,對不少藥材的性質、用途有準確的表述,用方純熟。例如,在第八十四回《試文字寶玉始提親,探驚風賈環重結怨》中提及,薛姨媽一時因被金桂這場氣慪得肝氣上逆,左肋作痛。「寶釵先叫人去買了幾錢鉤藤來,濃濃的煎了一碗,給他母親吃了。又和秋菱給薛姨媽捶腿揉胸,停了一會兒,略覺安頓。」池曉玲指出,鉤藤可用來清熱平肝、熄風定驚,是治療小兒驚風、婦人子癇、高血壓等病症所常用之品。

因患肺癆,體質陰虛的黛玉經常不思飲食,只靠補藥支撐身體。寶釵認為藥方中人參肉桂太多了,並推薦她吃燕窩粥。「人參可益氣補神,但人參肉桂太多,容易助火,」池曉玲解釋,黛玉所患的是肺癆,要注意「平火」,因此寶釵的見解是正確的。而燕窩粥可滋陰潤肺,「用西醫的話說,就是可提高免疫力,有益肺癆患者。」

曹雪芹中醫造詣之深厚,甚至能假借人物之口,指出病例治療不當之處。例如《紅樓夢》第五十一回晴雯因外感內滯,患小傷寒。府中先請來一位大夫,開了紫蘇、桔梗、防風、荊芥、枳實、麻黃,結果被寶玉指出,枳實、麻黃為「虎狼之藥」,為女孩子體質所不能承受。後請來王太醫,將後幾味藥材換為當歸、白皮,藥材分量稍減。

而這一換藥的理由,也被中醫所認可。麻黃作為一味常用藥材,有溫散寒邪、平喘之效,可治療外感風寒。但是,由於其發汗力較強,因此,一般臨床認為,表虛自汗及陰虛盜汗、腎不納氣的虛喘者均應慎用。

紅樓藥膳

久咳不愈

試試「胭脂鵝脯」

《紅樓夢》第62 回中提到,柳家人為寶玉等人送來四菜一飯,有蝦丸雞皮湯、酒釀清蒸鴨子、醃的胭脂鵝脯,奶油松瓤卷酥,以及綠畦香稻粳米飯。因唱戲怕壞嗓子的芳官只挑了鵝脯吃了幾塊。

「胭脂鵝脯口味鮮香,顏色紅潤呈胭脂色。」池曉玲說,有人以為鵝肉為「發物」,其實鵝肉味甘性平,具有益氣補虛、和胃止渴的作用,可利肺、潤喉、下氣,對呼吸系統有益。她建議,久咳不愈、藥物性皮疹、藥物性肝炎患者不妨試試這道菜。

用料:廣東清遠鵝一隻、紅曲粉適量、蓑衣黃瓜300克、鹽8克、紹興黃酒30毫升、白糖25克、蜂蜜10克。蔥段、薑片、桂葉各適量、蘋果500克、清湯適量。

做法:1.將鵝宰殺,煺毛洗淨。取出內臟,洗淨後將鵝體剖為兩半,放入鍋內用水煮,煮盡血水,撈出後另起鍋加水、鹽、黃酒、蔥段、薑片、桂葉、蘋果等煮至脫骨,取出骨即成鵝脯。

2.將鵝脯置鍋中,加入適量清湯、白糖、蜂蜜、鹽、紅曲粉入味,待湯汁濃時淋入少許香油即成。食時以蓑衣黃瓜圍邊。

相關焦點

  • 身心靈的平衡,才是真正的養生之道
    10月20日下午,「學《黃帝內經》,悟養生之道」分享會在工人電影院舉行。主講人肖秀蘭老師為職工群眾詳細解讀《黃帝內經》中的養生之道。
  • 【跟著木蘭姐姐學養生】易疲勞的人肝不好,一個簡單小動作,最養肝
    【跟著木蘭姐姐學養生】易疲勞的人肝不好,一個簡單小動作,最養肝 2020-01-20 20: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朱姓名醫】元代朱丹溪的品格風尚和養生之道
    風尚和養生之道羅知悌雖已年邁,但他見朱丹溪學識過人,學醫之心真誠,當即收朱丹溪為門生,授以劉完素、張從正、李杲三家之書,並深入講解了三家的要旨。                                       朱丹溪的養生之道      在養生方面,朱丹溪也頗有建樹。      朱丹溪的學術觀點是建立在「相火論」基礎上的。「相火」存在於命門、肝、膽等臟腑中,與「君火」(即心火)相互配合,起溫養臟腑等重要作用。朱丹溪認為,人體的生命現象以「動」為主,而「動」的產生是相火作用的結果。
  • 冬季養生重在養腎 跟著中醫專家學養腎大法
    中醫認為,立冬節氣養生重在保腎護精,腎是先天之本,脾胃是後天之本。 南京市中醫院腎病科主任孔薇表示:脾腎一虛,正氣則虛,邪氣則盛。冬天天氣寒冷,寒與腎相應,最易傷害腎的陽氣,腎陽氣虛,身體容易發生腰膝冷痛、易感風寒、大便溏洩等疾病。因此,立冬時節養腎十分重要。 那麼,冬季有哪些養腎的方法?下面就跟著專家一起學養腎大法。
  • 老祖宗留下的養生之道
    黃帝便親自造訪崆峒山,拜見廣成子,向他請教「至道之精」 ,也就是「養生訣」 。廣成子說得好:「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毋勞爾形,毋搖爾精,毋俾爾思慮營營,乃可長生,慎內閉外,多智多敗,我守其一而處其和,故千二百年未嘗衰老。」廣成子這一席話,可用「清靜恬淡」 四個字來概括,後世養生家無不奉為圭臬。
  • 四季養生之秋冬季養生之道「秋冬養陰」
    四季養生之秋冬季養生之道「秋冬養陰」——中國人重視健康,多年來一直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這是因為從秋初到初冬,整個秋天經歷了六節氣,而且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先秦時期的文學作品曾指出:秋者陰氣始下,故萬物收。」
  • 學做《紅樓夢》裡23道經典菜(組圖)
    因又問晴雯道:「今兒我在那府裡吃早飯,有一碟子豆腐皮的包子,我想著你愛吃,和珍大奶奶說了,只說我留著晚上吃,叫人送過來的,你可吃了?」(第八回【考證分析】——豆腐皮,一名豆腐衣。李時珍《本草綱目》說:「豆腐之法,始於漢淮南王劉安。凡黑豆、黃豆及白豆、泥豆、豌豆、綠豆之類皆可為之。造法:水浸搗碎,濾去滓,煎成,以鹽滷汁或山礬汁、或酸漿醋澱,就釜收之。又有入缸內,以石膏末收者。
  • 孫儷的秋季養生之道
    秋天到了孫儷也開始養生了,我們聽聽她怎麼來保養自己吧? 秋天是乾爽的季節,皮膚比較乾燥,這時候孫儷首先選擇適合自己的化妝品。 孫儷在沒有拍戲的時候,儘量保持睡眠質量,不熬夜也是孫儷的養生方法之一。女人都是睡出來的,保證了充足的睡眠,你就是「睡美人」啦!
  • 跟著蘇東坡學養生
    蘇東坡擅長挖掘藥食同源的美味,多次在《東坡養生集》中安利一些餐桌上的食養好物,吃著吃著就吃出了一本養生經來了。常飲茯苓面都說「十人九痔」,蘇東坡同志也難免成為有「痔」青年大軍的一員。這可不太妙了,於是這位美食大神,查了許多文獻,自製了芝麻茯苓面,食用後身子舒爽了不少。
  • 跟著《黃帝內經》一起學養生(26)
    《黃帝內經》是一部養生寶典,涉及養生、預防、針灸、調攝等諸多與人體健康有關的其他內容,不但講到怎樣治病,更是指導人們怎樣不得病,怎樣使在不吃藥的情況下就能夠健康、能夠長壽,這正是如今大為提倡的「治未病」思想。黃帝問道:五臟六腑的寒熱互相轉移的情況是怎樣的?
  • 來自曉玲,少為人知的故事
    也許有些人曾看過一篇文章《有個姑娘叫曉玲》,這篇文章讓很多人認識了我。有些人看完文章之後,會跑來告訴我,說他們特別羨慕我的職業狀態:在一家自己特別喜歡的公司,做著極度熱愛的的事情,雖然遇到了一些困惑,但也取得了一些還不錯的成績。
  • 《紅樓夢》中的養生秘訣
    裡面寫到的飲料、糖果、茶點、菜餚、羹湯,以及成桌的筵宴菜餚,絕大部分都是精品,代表著當時飲食的高水準,給人以炊金饌玉之感。曹公賦予飲食以文化的形式和內涵,顯示了一種高雅的、詩意化的生活方式。好啦,不廢話啦,正式開始介紹各種美食,口水都流一地了~~《紅樓夢》第八回中寫道:寶玉笑道:「好,太渥早了些。」
  • 紅樓夢中的養生文化
    這東西比別的不同,憑是怎樣好的,只過一百年後,便自己成了灰了。如今這個雖末成灰,然已成了朽糟爛木,也無藥性的了。因此備用藥物有其方便的一面,也有浪費的一面。  縱觀《紅樓夢》這本書,在許多章節中都有醫學知識,有的是為故事的發展需要而鋪設的,但作者能將醫藥學知識放在這樣小說中來寫,而且寫得合情合理,可見作者對醫學知識也是深有研究的,成竹在胸的,信手拈來,皆成文章,非肩文理醫理兼通者不可做到。
  • 【端午節科普】粽子裡蘊含的養生之道
    【端午節科普】粽子裡蘊含的養生之道 2020-06-27 04: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讀紅樓夢》:跟著韓羽讀紅樓,有趣有益
    河青新聞網訊 《紅樓夢》是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每個人對《紅樓夢》都有自己的解讀,不同的人關注的重點不一樣,角度也不一樣,讀出來的結果也不一樣。《我讀紅樓夢》就是從畫家韓羽的視角去解讀《紅樓夢》與書中的人物。
  • 順時而飲 磨功夫茶演繹新派東方養生之道
    天地間歲時之序、萬物之長,與人身之脈搏呼吸,無不相通相合。食在地,飲當令,平易恬淡,才是養生的基本之道,一杯順應天時的當令茶,才是東方生活的頤養哲學,蘊藏著生命的健康密碼。然而,在茶文化源遠流長的中國,一杯品質醇香的當令茶卻異常珍貴,可望而不可即。
  • 親愛的自己:雷浩文自首,曉玲等他,王子茹被捕,陳一鳴幫她,李思雨可憐
    張芝芝現在是銷售經理,事業到了她理想的樣子,劉洋跟著高教授和李思雨也有肉吃,他們倆最後一定是會有比較好的結果,為了女兒復婚是很有可能的,成為了最厲害的一對夫妻。
  • 寫作 | 跟著《紅樓夢》學寫作:詩意化的意象表達
    閱讀《紅樓夢》會領略到一種詩中有畫的快感。曹雪芹能詩善畫,才氣縱橫,將自己高深的藝術素養融匯於小說的詩畫中,通過小說人物的詩作,營造深化小說的文化意象。黛玉的《葬花吟》就是最傑出的代表作。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如泣如訴的《葬花吟》是《紅樓夢》的情感樞紐。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以花為媒,借花寄情。
  • 臺灣訪學印象之長庚養生文化村
    1,走讀臺灣,認識其公益組織的社會影響力,並從參訪中省思,觀察是否有彤程基金會可學習改善之處,以下針對印象特別深刻機構做系列系介紹。長庚養生文化村在這次難忘的臺灣訪學過程中,走訪了13家機構,幫助我們深度認識兒童與青少年關懷、孤兒照顧、社區認輔、醫療、環保、長照、企業社會責任、社會企業、宗教與慈善等不同層面的第二和第三部門的社會服務模式
  • 《紅樓夢》裡的美食有多講究?4道美食暗藏玄機,讓人大開眼界!
    這些美食不但美味可口,還有養生保健作用,一道道美食中透出的是濃濃的中國特色的飲食養生文化。今天就從從曹雪芹筆下的4道美食,看《紅樓夢》裡多姿多彩的飲食養生文化。賈母說可惜你們小孩子吃不得,這是因為羊羔和人參、羊肉,牛乳一樣,都極富營養,一般極富營養大補的東西都是大熱之品,老年人因為年老氣衰所以需要大補,而小孩子身體尚嫩元氣充沛,吃了大補大熱的東西身體反而經受不起容易上火,所以只適合需要進行溫補的、身體衰弱的中老年人進補,陽氣足的年輕人是不適合吃這道美食的。是以,賈母不讓孫子吃牛乳蒸羊羔,原因就一丟丟,怕寶玉吃了上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