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訪學印象之長庚養生文化村

2021-02-13 彤程公益基金會

VOL.0042

在銀髮遊樂園裡,有尊嚴地養老,幸福地延年

 

你無法延長生命的長度,卻可以把握它的寬度,竇奶奶在長庚養生文化村從從容容安度生命的第二青春!

● ● ●

文字:凌明

圖片:亙將,凌明,長庚養生文化村

編輯:亙將,羅少佟

揮別跨過山和大海的曾經風光輝煌

幸福有尊嚴的養老是那般平凡,卻也是唯一的答案

臺灣這塊寶島,一直以來走著一種文藝,溫情不羈卻不失野性的性格,然而,多元開放的社會風氣也給了臺灣公益組織一股巨大的發展能量,因此公益組織的理念和模式相較於大陸地區起步的更早,在這塊土地上的多元發展下,也形成臺灣公益組織獨一無二的鮮明特色,和豐盛成果,此次,透過彤程基金會多年投身公益的耕耘,由秘書長亙將帶領基金會同仁前往臺灣見學注1,走讀臺灣,認識其公益組織的社會影響力,並從參訪中省思,觀察是否有彤程基金會可學習改善之處,以下針對印象特別深刻機構做系列系介紹。



長庚養生文化村


在這次難忘的臺灣訪學過程中,走訪了13家機構,幫助我們深度認識兒童與青少年關懷、孤兒照顧、社區認輔、醫療、環保、長照、企業社會責任、社會企業、宗教與慈善等不同層面的第二和第三部門的社會服務模式,是一次生動的課堂教學學習。尤其像兒福聯盟基金會、早產兒基金會以及羅慧夫顱顏基金會,這些運行了10-30年「小而美」的專業機構,是臺灣慈善機構成熟的服務模式的代表,還有慈濟基金會、內湖慈濟環保教育站、光寶文教基金會豐富的社區營造經驗,以及企業文化與社會責任的踐行,都有很多學習和借鑑之處。

人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人口老齡化的趨勢是國際性的,無論是臺灣還是大陸,都面臨同樣的情形。據全國老齡辦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到2.41億,佔總人口17.3%。預計到2050年前後,我國老年人口數將達到峰值4.87億,佔總人口的34.9%。面對人口老齡化趨勢,下一代對於老年人的照護負擔會越來越重,社會養老服務又該從哪些方面改進?目前,我國絕大多數養老機構僅能滿足於讓老年人吃好、住好,但康復、醫學護理、精神慰藉等服務項目很少,甚至是空白。

長庚養生文化村內還設有交誼場所,讓年長者的生活有一個互相傾訴交流的機會

 

在長期照護服務的機構中,我們深度地訪問了位於臺灣桃園龜山鄉高速公路旁的長庚養生文化村,佔地約34公頃,由故臺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投資500億新臺幣,依託長庚醫院在2004年建成,成為臺灣第一個依老人福利法等相關規劃、興建並開始營運的老人住宅村,該地環境優美,綠化景觀似公園,幾近完善的養老模式不由得擊掌叫好。

首先,瞧瞧這服務內容,高質量醫療及健康服務,滿足了老年人最根本的需求,是長庚模式的基礎所在。
養生村的健康服務內容:

A.設立社區醫院,提供居民特約門診、康復及照顧護理等醫療服務;
B.定期健康檢查、防疫注射與體能檢測;
C.配備專業人員,提供周詳用藥管理服務;
D.規劃居民個人健康計劃,並提供養生處方;
E.建立個人健康資料庫;
F.設置全天候監控中心並結合長庚醫療體系,確保高效率的緊急醫療救護功能;
G.定期舉辦健康講座、養生諮詢等。

豐富多彩的日常生活:尊重老年人的心理需要,打破傳統養老院的住院式生活,替他們規劃了豐富多彩的各類活動。還尊重老年人的個性需求,開設老年大學及老年人打工等項目。
A.運動養生(太極拳、桌球、撞球等);
B.娛樂交誼(麻將、棋類、卡拉OK、電影欣賞等);
C.藝文技藝(書法、繪畫、音樂、戲曲等);
D.民俗活動(春節、元宵、端午、中秋等節慶活動);
E.宗教活動(禪修法會、禮拜彌撒、回教聚會等);
F.村內綠地廣闊,甚至還可提供種菜的菜地;
G.村裡還擁有完整的社區功能,設有超市、銀行、書店、圖書館、餐廳、體育館、水療池等;
H.如有家屬來探訪,也有招待所可供住宿;
I.村裡還提供有償工作,老人如有園藝農藝指導管理、簡易水電維修等專長,都可通過為大家服務而按勞取酬;

 

印象深刻的是設計過的特色步道系統,從老人的寢居地步行到餐廳平均要走約七八十米的路。一天內往返6次,在室內走約500米,而颳風下雨則可以在走廊散步,走廊的長度至少可以走30分鐘而不會重複,從而保證每天的運動量。

長庚養生文化村內寢居到餐廳間特色步道,巧妙的建築布局,保證了年長者每天的步行運動量

當時創建人的期許,是要以妥善的規劃和設施,讓「村民」不僅能獲得很好的照護,也可以相互奉獻寶貴智慧,構建豐富而多元的精神生活,使晚年不孤獨,甚至可以成為精彩的夕陽,提供快樂舒展的生活方式。

一路走走瞧瞧,無論是硬體設施還是軟體服務,體貼關愛隱含在建築的每一個細節中:設計時考慮到老人的切身感受,所有設施均可以防撞;醫療走廊更多地採用自然光,不用頂燈;醫療區以平視交流為主,窗戶開得較低,患者在病床上即可俯視地面,避免只能看到天空;入住的老人如果有興趣,村裡的果園、菜地也會讓他們找到用武之地.之所以如此精心設計,就是為了避免老人產生煩躁情緒,讓心情更加愉悅!無論是廚房還是洗手間,甚至是公共衛生間,都考慮了輪椅進出的方便。就連遊泳池設計也想到了老人的使用需求,專門設置了輪椅坡道,方便老人直接入池泡水,設計者的周到考慮,是希望通過每一個細節體現出對老者的尊重!體貼入微的設計極富感染力,讓一行人眼熱得不行,連90後也激動不已,恨不得抱著青春馬上能住進去減壓打拼的人生.

  養生村中除了設計無障礙廁所外,房屋內部的擺設,還可依照自己個性做調整,布置出自己家的味道

而且,這樣完善優美的養生村,並不是遙不可及夠不著的地方,年滿60歲,接受長庚醫院身體檢查,健康狀況合格就可以申請,保證金不到10萬人民幣,單間50平左右設施齊全每月租金在人民幣5千上下,當然可選擇2人房,費用更低,在臺灣,相信有退休金和養老保障的都能住得起吧!

這個有品質的養老之地,軟硬體周全又人性,除了一應俱全的生活配置以外,在不動屋子格局的前提下,家俱裝飾還可以個性化裝飾擺設,我們一行特地去拜訪了87歲的竇奶奶,她把自己房子賣掉做了信託基金注2,住進養生村有了最根本的保障。因為對生活品質的追求,把自己的家俱搬進來,布置完全是自己習慣的家的味道,鮮花綠植優雅又溫馨,自己做飯吃公共食堂隨便選擇,心靜時讀讀書聽聽音樂養養花草,社交活動按照提供的項目時間表交友聊天,或者唱歌舞蹈棋牌樣樣俱全,這樣的老年幸福生活整天充實快樂,怕是沒時間孤獨!

你無法延長生命的長度,卻可以把握它的寬度;無法預知生命的外延,卻可以豐富它的內涵。在長庚養生文化村裡,我們見證了一個銀髮遊樂園,在這裡,老人有尊嚴地養老,快樂地生活,幸福地延年,從從容容安度生命的第二青春!

注1: 見學一詞源自於佛教,意旨見我所知,知我所學。

注2: 信託基金是一種由委託人將一定數目的款項信託給受託銀行,當委託人將來支付各項費用,在信託監察人籤字後,受託銀行乃撥款給養生村等照顧單位,為無子女長者提供一個安全的信託方式。

相關焦點

  • 探訪廈門長庚護理院:臺式養老讓長者「經營生活」
    這一獨特的命名方式,體現的是這家養老院從臺灣帶來的人性化、注重細節注重長者「身、心、靈照護」的養老經驗。  來自臺灣的護理部副主任駱淑惠近日受訪時告訴中新社記者,用水果起名,是因為長者往往難以記住由數字和字母組成的房間號,而水果名簡單易記,長者不易遺忘。
  • 【養老案例】從長照計劃到具體運營解讀臺灣養老模式
    下面我們來就說說這幾家著名養老機構的運營情況包括:豐榮護理之家、雙連安養中心、桃園長庚醫院及長庚養生文化村等機構。案例一:豐榮護理之家現在我們提倡醫養結合,說到臺灣醫養結合,就不得不提到臺灣長庚模式,長庚的醫療覆蓋護理及養生範圍。
  • 向長庚醫院學什麼?
    當回顧這段時間的經歷與感受時,我發現很難簡單地用是非和優劣來定義兩種不同體制下不同的醫院發展模式。不同的歷史、社會制度與醫療體系決定了兩岸醫療發展的不同。讓我們從最早的故事說起吧。 1.穿過歷史的塵埃 臺灣醫學的發展是多元文化衝擊和融合的結果。1865年,基督教會最早將現代醫學傳入臺灣。
  • 從臺灣長庚急診醫師集體辭職事件看「醫管分工合治」運作之內幕
    根據長庚醫院官方網站上資料,臺灣長庚醫院的主要組織構架如下:作為醫管分工合治模式的創始者,臺灣長庚醫院是如何運作的?在權力設置上,是「醫」大,還是「管」大?2017年臺灣長庚醫院急診醫師集體辭職事件為我們揭開了這種模式的實際運作內幕。2017年6月,有臺灣媒體爆料,在「臺灣急診」的 LINE 群組中,有醫師貼出對話截圖,林口長庚醫院急診科已經有 23 位醫師遞出辭呈,而且可能會多至 40 人。
  • 深入解讀:臺灣長庚醫院的運營管理智慧!
    此時,王永慶已是臺灣成功的企業家。他決定將10年前對自己的承諾兌現。經過多年努力後,1976年,他在臺北開出了第一家醫院,僅僅擁有117個床位。王永慶將醫院以父親的名字命名為長庚紀念醫院。        在眾志成城的努力下,長庚醫院在兩年後開出了第二家醫院——林口院區,並以30多個科,1000個床位的規劃,成為全臺灣之期盼。
  • 總結 日本、臺灣養老項目大比拼
    >公建民營長期照護機構——至善老人瞻養護中心臺灣最大CCRC銀髮住宅社區——臺塑長庚養生文化村參觀臺灣大型養老輔具機構必翔集團銀髮樂活館臺灣漢翔博愛老年輔具長庚養生文化村位於桃園縣龜山鄉,其總面積約為25.67 公頃。
  • 寶島臺灣那麼豪,不去怎知好不好
    ——環島之星頂級觀光列車,給您至尊享受;● 特別參觀臺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投資500億元新臺幣的長庚養生文化村;● 特別參觀臺灣最大的佛教道場「洪師父」,在臺灣頗具人氣,以牛肉麵稱霸的「洪師父」在2007年至2010年「臺北國際牛肉麵節」中評選「牛肉麵大王」大賽期間曾三屆獲得四次「臺灣牛肉麵冠軍」。作為臺灣別具一格的美食代表,紅遍臺灣的冠軍牛肉麵不僅深植臺灣飲食文化,更以其風味獨特、豐富的文化內涵,徵服了世界各地的消費者。
  • 安徽科技學院教師赴臺灣朝陽科技大學開展訪學
    安徽科技學院教師赴臺灣朝陽科技大學開展訪學 2013年11月28日 16:24:00來源:中安教育網   為推進海峽兩岸教育與文化交流,拓展教師學術視野,搭建科研合作平臺,學習臺灣高校先進教育理念
  • 【印象臺灣】細緻的溫暖
    2015年6月3日,我有幸被我院選派至臺灣進行為期1個月的參訪學習交流,這樣的機會對於一個在普通護理崗位上奮鬥的年輕護士顯的尤為珍貴,當我踏下飛機的那一刻,帶著的不僅是一個月的行李,還有滿滿的學習計劃以及對臺灣這塊寶地的好奇之心,好奇這兩地的醫療系統會被這一道淺淺海峽隔出多大的距離?你問我,這一個月最大的收穫是什麼?我的回答是溫暖!如果你問我為什麼是溫暖?
  • 萬字長文總結臺灣長庚醫院的運營智慧!每個醫管人都要看!
    之後,一部名為《亞洲新視野:臺灣醫療奇蹟》的紀錄片在全世界播出,高度肯定最近40年臺灣醫療界的卓越成就,同時還完整記錄了從美國、埃及、杜拜、馬來西亞等地前往臺灣求治的病人——在該家醫院再現生命活力的歷程。今天,許偉明老師就給大陸醫管者深度剖析長庚醫院的運營智慧,希望對您有所裨益。這家醫院就是祖籍福建泉州的臺灣企業家王永慶先生,於40年前創辦的長庚醫院。
  • 臺灣高雄長庚醫院來渝取經第三波:婦產部莊斐琪、吳貞璇主任的重慶海扶行
    點上面、加關注,問醫生、找病友          臺灣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婦產部的莊斐琪、吳貞璇兩位主任日前剛剛結束了為期一周的重慶之行回到臺灣
  • 【人物專訪】傳承臺灣「長庚」文化,用執著澆灌心中那一畝「夢田」
    60年代的臺灣民風淳樸,娛樂很少。從小在眷村長大的趙鈞偶爾看父輩們打麻將消遣,學會後閒來無事也會和村裡的小朋友打麻將玩。逢年過節父親帶著他走親戚,他也會和堂哥堂姐湊一桌玩麻將。非常有意思的是,他經常是贏家。他笑說,甚至上大學後每個月生活費都不需要父母寄。打麻將贏的一些小錢就足夠他生活開銷,連學校教官都稱他是「麻將王子」。
  • 是什麼照亮去臺灣的路? | 訪學
    去臺灣是「蓄謀已久」的心願,也許是因為看了電影《海角七號》,聽了胡德夫的民謠,也許是被紀錄片《看見臺灣》打動,也許是因為聽了臺灣友人Mike分享的臺北垃圾分類經驗,還有蔡嘉陽老師分享的白海豚保護歷程。真正觸發想去臺灣的強烈願望是在細細閱讀臺灣野地錄音師範欽慧老師的書《拯救寂靜》。當然,去臺灣還想拜訪徐仁修老師和他的荒野協會。
  • 2016西安長庚論壇圓滿結束
    2016年4月,母校西安交通大學,風雲兩甲子,弦歌三世紀,迎來建校120周年暨遷校60周年華誕;2016年4月,我院交大口腔迎來建系40周年、建院的第30個生日;2016年4月16-17日,我院與臺灣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臺灣長庚紀念醫院一起秉承「授人以漁」的宗旨,在這美好吉慶的日子裡,舉辦的「2016中國西安長庚論壇」圓滿結束!
  • 鍾嶽義弟——長庚
    靈體:星河靈體人物關係:鍾嶽的義弟個人簡介:長庚,因為是威神六道界前朝界帝的弟弟,所以被稱作庚王爺,與赫連雲山爭奪界帝之位失敗,被赫連雲山打入獄界,剝奪了修為,轉世重修,轉世之後的長庚可以說是新一代的鍊氣士中的最強者之一,每一個境界都練到了極限,也是第一個破解了鍾嶽龍蛟剪的人,和鍾嶽也是不打不相識的關係,前面因為鍾嶽殺了他道場內的諸多追隨者而和鍾嶽交惡,和鍾嶽幾次大打出手,卻又奈何不得鍾嶽,後來因為愛惜鍾嶽的才能,想將鍾嶽收入麾下,在找到鍾嶽之後
  • Priest《殺破狼》| 長庚,啟明
    當年秀娘將姐姐蠻族神女與大梁皇帝之子長庚帶出,用自己孩子的生命為代價,將長庚煉成了「烏爾骨」,而後極盡虐待,每次折磨到將死然後堪堪放過,讓幼小的長庚深種「沒人愛,沒人關心」的意念,要逼他順著「烏爾骨」,成為蠻族暴虐嗜殺的工具。儘管飽受虐待,經歷了那麼多惡意,長庚卻仍然保持著一顆仁義多情的心。
  • Priest《殺破狼》 | 長庚,啟明
    當年秀娘將姐姐蠻族神女與大梁皇帝之子長庚帶出,用自己孩子的生命為代價,將長庚煉成了「烏爾骨」,而後極盡虐待,每次折磨到將死然後堪堪放過,讓幼小的長庚深種「沒人愛,沒人關心」的意念,要逼他順著「烏爾骨」,成為蠻族暴虐嗜殺的工具。儘管飽受虐待,經歷了那麼多惡意,長庚卻仍然保持著一顆仁義多情的心。
  • 山東財經大學2016赴臺灣銘傳大學研修學生訪學心得
    淺淺海峽誼,悠悠臺灣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2016年秋季學期,山東財經大學選拔了37名同學赴臺灣研修訪學,現收錄同學們四個月的心得,有值得借鑑的臺灣歐美式教學方法、有狂虐「單身狗」的軟語溫存的爺爺奶奶、有值得沉思的臺灣青年人的某些意識、有對兩岸血濃於水情誼的感懷與期盼……會心之處,不覺莞爾,試饗。
  • 觀、訪、學、扮、唱 臺灣傳媒大學生全方位邂逅川劇
    觀、訪、學、扮、唱 臺灣傳媒大學生全方位邂逅川劇 2019年07月18日 09:39:00來源:中國臺灣網 7月13日,第三屆臺灣傳媒大學生實習暨航拍體驗活動走進四川省川劇院,通過觀摩加體驗方式,臺灣學子從臺前幕後與川劇深度「邂逅」,沉醉其中。  臺前幕後深度邂逅 臺灣學子被走心訴說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