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一次別離》

2020-11-25 林夕14722

伊朗影片《一次別離》是一部讓人糾結的影片。影片結束後我凝目沉思,似乎感到任何別離,何種選擇,哪樣結局都是悲哀的,都無法圓滿。

影片由妻子西敏想要離開伊朗國土,離開孩子成長環境糟糕透了的家準備移民,而丈夫不願意丟下患痴呆症的父親,兩人別離(離婚)開始,緊接著留下了一系列的別離。

因為生活所迫,不得不去納德家做女傭的瑞茨,她眼睛裡透露出來的是唯唯諾諾,言行中又是百般謹小慎微。她不惜承受違背清規戒律的罪名,小心翼翼地服侍著痴呆老人,然而換來的只是男主人納德的不屑一顧和冷眼相待,甚至懷疑其偷竊,從人格上藐視她,侮辱她。直至看到父親被反鎖摔在地上,憤怒之下將女傭推出家門,導致女傭流產,與肚子裡的未出世的小生命的別離。這樣的別離,看似是一次例外,然而他是由影片中生活細節所勾勒出來的兩個不同階層的別離,是貴富貧賤之間的別離,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影片尤為觸動我的是最後一部分。在金錢和信仰之間,底層的女傭選擇了忠實於自己的信仰,說出了流產的真相。這是靈魂深處的一次拷問,是宗教信仰和生活現實的一次別離,是法律和靈魂底線的一次別離。也就是這樣的一次別離,現實崩潰了,瑞茨的家庭絕望了。影片的絕妙之處就在於沒有為這樣的別離送去上帝的讚美,沒有讓各自階層的生活狀態有所「感動」而「反轉」。

在生活中,我們習慣於對每件事做出對與錯的評判,總以為愛憎分明是人的美德,然而現實中,往往許多事善惡交織,對錯難辯。一次次地選擇,一次次地別離,真的無法說清哪個選擇是高尚的,那一次別離是有意義的。就像影片結尾,小女孩在選擇和誰生活在一起時的那樣,雖然心中有了答案,仍然難以啟齒,幼小的心靈已經承擔了承受不起的生活之重……。

故事如此,電影依然如此!

生活如此,我們何不如此?

相關焦點

  • 人生十大必看電影之《一次別離》
    伊朗電影在九十年代以來不時的出現讓人驚豔或者備受矚目之作,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導演的《櫻桃的滋味》便通過試圖自殺的中年人的遭遇而折射當代的伊朗文化,贏取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2011年由阿斯哈·法哈蒂導演的《納德和西敏:一次別離
  • 伊朗電影《一次別離》登陸《佳片有約》
    12月13日(本周六)晚22:22,cctv-6《佳片有約》將播出曾斬獲第八十四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伊朗電影《一次別離》。
  • 伊朗電影《一次別離》
    電影《一次別離》便是如此,它用克製冷靜的語言敘事,隨著衝突的疊加和發展,觀眾一次次地在內心尋找答案,直到觸摸到這個古老伊斯蘭民族最有力的部分,才對這位導演肅然起敬。 這部30萬小成本劇情片獲得第84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時,導演法哈蒂剛滿40歲,正值創作力最旺盛的時期。
  • 影音推薦|伊朗電影《一次別離》
    周末推薦伊朗電影「一次別離」。小成本製作,沒有大導演大明星,內容也很小家子氣,用知名作家六六的話說「那是一根蔥兩瓣蒜的故事」。
  • 《一次別離》:小人物的家長裡短背後,折射的是身不由己的大環境
    電影《一次別離》是伊朗導演阿斯哈·法哈蒂的代表作之一,這部電影在2011年上映後不久便斬獲了金熊獎,此後又擊敗了張藝謀導演的《金陵十三釵》獲得了美國金球獎,最後更是拿下了奧斯卡的金像獎,而這樣一部拿獎拿到手軟的電影,花費的拍攝成本只有30萬美元。
  • 把手捂在良心上說話 一一評伊朗電影《一次別離》
    ——《一次別離》
  • 一次 · 別離
    有沒有那樣一次告別,讓你突然聽懂了這首歌?有沒有那樣一次離開,讓你恍然發覺自己已是「曲中人」?最近有一個視頻看哭了不少網友:一位89歲的老人,因為要去兒子那邊養老,馬上要離開村子,走之前特意跟92歲的老朋友道別,兩人見面後相互握著對方的手痛哭。
  • 電影《一次別離》
    這部電影以一場簡單的分離開始,以一場沉痛的別離結束。這好像就是電影名字中所說的別離了?然而僅僅如此嗎?這只是故事的開始。2.生活繼續妻子走後,丈夫分身乏術,僱傭了護工瑞茨照顧父親。瑞茨生活在很遠的地方,每天要倒幾趟車才可以到這裡工作,還要帶著自己年幼的女兒。
  • 伊朗神劇《一次別離》,教你看懂人生,活在當下
    《一次別離》劇照《一次別離》是一部伊朗的現實主義電影,影片講述了一對準備離婚的夫妻納德和西敏,面對癱瘓在床的老父親納德的固執是《一次別離》的導火索《一次別離》劇照納德和西敏是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兩人因移民問題產生矛盾,進而去法院要求離婚,從納德和西敏的離婚開始,之後所面臨的一次次選擇,造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別離,我們無法探討誰對誰錯,只是希望從這些真實的場景中感受到生活的煙火氣以及反省我們自身的生活如何繼續下去。
  • 伊朗電影《無邪》《一次別離》| 在線觀看
    《一次別離》先說《無邪》。影片由四個故事構成,第一個就是「無邪」。劇情製片國家/地區: 伊朗 / 捷克 / 德國語言: 波斯語上映日期: 2020-02-28(柏林電影節)片長: 150分鐘又名: 沒有邪惡 / Sheytan vojud nadarad 點擊下方小程序,觀看完整影片↓↓再說說《一次別離
  • 《一次別離》導演阿斯哈·法哈蒂加盟海南島國際電影節
    阿斯哈·法哈蒂是一名伊朗社會派電影大師。他曾憑藉2011年的《一次別離》及2016年的《推銷員》,兩度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成為第一位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的伊朗導演。同時,他執導的這兩部影片也在國際電影節展上斬獲大獎。2011年他執導的《一次別離》獲得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最佳男女演員三項大獎、2016年電影《推銷員》獲得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佳編劇獎和最佳男演員獎、
  • 伊朗電影《一次別離》:沒有綠洲,沒有水, 只有龜裂的心靈
    ◎《一次別離》電影海報    1    這是一部優秀的電影,結構精巧,劇情獨特,故事是這樣的——
  • 渡十娘|夜譚:從伊朗電影《一次別離》看中國電影的差距
    從伊朗電影《一次別離》看中國電影的差距王芫翻看新聞,發現了一些關於中國和伊朗將在未來加強合作的報導。我不禁想:中國人對伊朗人能理解多少呢?順著這個問題我想到了多年前看過的一部伊朗電影《一次別離》(A Separation)。
  • 話說電視劇《小別離》
    電視劇《小別離》圍繞中學生出國展開,講述了三個家庭面對孩子升學、留學、青春期的故事。    無聊中追的一個劇,可能因為兒子正要上高三,馬上也要面臨孩子的獨立,看起來感同身受。這一幕幕充滿生活趣味的故事,孩子面對升學壓力的不易,家長們面對孩子青春期的各種煎熬,又有哪一個中國家庭不曾經歷過呢?
  •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一次別離》顯示伊朗世俗和宗教的一次若即若離
    伊朗這個離中國並不遙遠卻顯得陌生的國家,《一次別離》的獲獎價值或許不在於為這個國家捧回第一個「小金人」,而是為這片土地以外的人們展示了這個伊斯蘭國家鮮為人知的社會現實——世俗和宗教的一次若即若離。
  • 《一次別離》:一次即永恆,無法彌補的現實裂縫
    伊朗電影《一次別離》,獲得了第84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柏林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熊獎、柏林電影節銀熊獎最佳女演員和最佳男演員,這部集眾多殊榮的影片到底講述了什麼呢? 為了自己的女兒能接受更好的教育,西敏想離開伊朗,可是丈夫納德並不同意,因為患有老年痴呆症的父親需要照顧,西敏一氣之下將納德告上法庭,請求離婚,並回了娘家。
  • 《小歡喜》《小別離》劇組成最大贏家!
    今年藝考中,有很多明星是《小別離》還有《小歡喜》中的演員,而且他們還都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首先今年中戲第一是趙今麥,而趙今麥曾經出演過《小別離》中琴琴這一角色,她當時雖然只是一個配角,但是他的演技真的值得被認可,雖然剛開始她人氣並不高,可是她演技是真好,她還出演過《我的體育老師》,在那部劇中的表現也是不錯,而後在《少年派》中被更多人所熟知。
  • 第一場電影是《第一次別離》
    自省電影局7月20日正式下發通知,省內電影院可自即日起有序恢復開放營業後,經過兩天的翹首以盼,7月22日下午15點20分,鄭州市影院「復工」的第一場電影《第一次別離》在奧斯卡港熙地港影城上映。目前,奧斯卡熙地港影城、新建文、金成店以及鄭州中原IMAX萬達影城等影院在淘票票、貓眼等平臺均有排片,影片除了《第一次別離》外,還有《誤殺》《尋夢環遊記》《捉妖記》《哪吒之魔童降世》等。
  • ...最後的別離》、《夏夢狂詩曲》、《為了明天》等電視劇和網絡劇...
    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5月11日訊,有投資者向唐德影視(300426)提問, 俺挺愛看電影的,不知道咱公司有啥代表作沒?2020年,我公司計劃投資、拍攝的電視劇和網絡劇項目如下:《最初的相遇,最後的別離》、《夏夢狂詩曲》、《為了明天》、《香山葉正紅》、《槍桿子1949》、《孩子來了》;計劃投資、拍攝的電影項目如下:《狂怒沙暴》、《韋五寬的警察夢》、《水面之下》、《陽光碼頭》。感謝您的關注。
  • 《小別離》:別離的不是親情,而是教育的集體焦慮和尷尬的中年危機
    《小別離》劇照「你今天進不了前100,就進不了重點高中,你進不了重點高中,就進不了重點大學,進不了重點大學,你等於這輩子就完啦。」《小別離》裡童文潔訓斥方朵兒的這句話,不知道在多少學校和家庭中出現過,如果一一應驗,恐怕沒幾個人這輩子不完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