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21個月的孩子智力發展特點
這個時期的孩子開始出現兒童最特別、最奇妙的一些發展特徵。其中之一是孩子的說話和理解能力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他與你說話的次數和說的內容與顯著地增多。他能輕易地說出很多東西的名稱,並能在句子中用上動詞和形容詞。還會用一個動詞和名詞,如「去公園」、「要果汁」等等。
有時他會用將同一個詞與其他代表不同事物的詞連用,如「大狗」、「大椅子」、「大象」等,父母這時要多對孩子讀些書,不要擔心所讀的內容可能會與孩子的年齡不相稱,他會記住他所能聽懂的。這有助於擴大他的詞彙量和提高理解能力。
這個時期,他們對因果關係的理解和對結果的預測更可信了。因此,你會發現孩子事先會停下來思考一下該怎麼做,而不是像你以前所看到的那樣迅速而不由自主的採取行動。繼續讓孩子玩那些有關因果關係的玩具和遊戲,你在日常事務時,要特別強調事物發生的先後順序。
比如,早晨穿衣服時可以告訴孩子為何先穿衣服,再吃早飯,然後上車去公園。同時也可以給予孩子包括包含兩三種步驟的指令,比如,「你先幫我拿一些紙,然後拿上你的蠟筆,我們現在可以畫畫了」。
此時,此時孩子的違拗情緒依然存在。他會強烈的意識到自己是一個能幹而獨立的人,想自己做主,自己做事,而且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同時,他也知道許多社會規範,並覺得可以對此提出疑問。當然這是件好事,有了這種理解能力,孩子會成長為一個有愛心、自信心和有能力的人。
隨著力量和行走平衡能力的增強,舞蹈成為了一項深受孩子們喜歡的活動。孩子喜歡旋轉,單足旋轉或跺腳,那就放點音樂讓他去跳。給孩子一些樂器或圍巾什麼的,他會跳得更開心。小肌肉運動能力在這個時候也得到迅速提高。他甚至能夠拿著碗自己吃飯了。別在意他會弄的亂七八糟,要鼓勵他的自主能力。
二、19~21個月孩子智力開發遊戲著重以下幾種
運動方面
1、撿落葉
目的:練習四散走的動作能力,按指定地方撿回落葉。
方法:帶小朋友去公園,大人說「秋天到,樹葉飄,小朋友們把樹葉找。」這時孩子就可以四散走動,找樹葉,拾到後裝到籃子裡 裝 滿後再把樹葉倒在一個地方。
寶寶撿樹葉
2、走沙灘
目的:鍛鍊寶寶走步過程中控制身體動作的能力,發展身體的平衡能力以及身體動作的靈 活性。
方法:(1)、帶寶寶到沙灘上去,在一塊地方設置小沙灘、小石子等。(2)、讓寶寶學 習繞過這些障礙物走過去。(3)、為了增 加樂趣,可以讓寶寶看他走過沙灘留下 的小腳印。
寶寶喜歡在沙灘上玩
3、金雞獨立
目的:練習大動作和精細動作技能及全身平衡性。
方法:抓住孩子的手,讓他單腳平衡站立。孩子逐漸長大後,逐漸減少給他的幫助,知道他 能獨立單腳站立。
4、跳蹦床
目的:訓練腿部肌肉和全身平衡性,並教給孩子數數、唱歌、語言和數字的知識。
方法:假如你有一張家庭小蹦床,讓孩子學會站在上面跳。你在一旁幫助他,握住他的手, 直到他掌握為止。家長應在一旁仔細監 護。
精細動作
5、撿豆子
目的:訓練孩子手指肌肉。
方法:將豆子或杏核撒在桌子上,教小孩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撿蠶豆或杏核裝入小籃中, 一 個一個撿完。擺的數量不宜過多,以防孩 子疲勞。
6、疊手帕
目的:幫助寶寶認識形狀,練習手的動作,發展寶寶的動作技能。
方法:媽媽拿一塊花手帕問寶寶:「這是什麼?」讓寶寶先認識手帕,然後對寶寶說:「我們 來疊手帕,先疊個長方形」,媽媽疊, 媽媽重複幾次,再讓寶寶模仿著疊,直到寶寶 會疊,再教寶寶疊三角形等其他形狀。
感知方面
7、認識:「上」、"下」
目的:是寶寶認識「上」、「下」,並加以區分。
方法:家長指著房子裡的東西對寶寶說:「椅子放在桌子下面」,「被子放在床上」,「杯子放在 桌子上面」、「鞋放在鞋架上」等 反覆多次。然後讓寶寶動手操作,家長要求寶寶把洋 娃娃放在床上,汽車放在床上,積木放在桌上,小板凳放在桌下等,反覆 練習,讓 寶寶體會「上」、「下」的差別。
遊戲的物品是寶寶常見的,易理解的,寶寶能說出一些物品的名稱。家長先讓寶寶有 了一定的上下概念,再讓寶寶動手操作。
8、什麼東西丟了
目的:訓練寶寶的觀察力和記憶力。
方法:家長把兩件東西放在孩子的面前,讓孩子觀察一會兒後,讓孩子閉上眼睛或轉過身 去。家長從中拿走一件東西,請孩子睜開眼 睛或轉過身來問孩子:「什麼丟了?」孩子 回答正確以後,家長增加一件東西放在孩子面前,重複上述內容。放置的東西可以 逐漸增加到5~7件,讓孩子觀察後,取走一件或幾件,讓他猜什麼東西丟了。放置 東西不能無限期的增加,最多7個就足夠了。
寶寶邊撿樹葉邊數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