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個月孩子智力發育特點和開發遊戲是什麼?到這裡看,有答案

2020-11-17 騰訊網

一、19~21個月的孩子智力發展特點

這個時期的孩子開始出現兒童最特別、最奇妙的一些發展特徵。其中之一是孩子的說話和理解能力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他與你說話的次數和說的內容與顯著地增多。他能輕易地說出很多東西的名稱,並能在句子中用上動詞和形容詞。還會用一個動詞和名詞,如「去公園」、「要果汁」等等。

有時他會用將同一個詞與其他代表不同事物的詞連用,如「大狗」、「大椅子」、「大象」等,父母這時要多對孩子讀些書,不要擔心所讀的內容可能會與孩子的年齡不相稱,他會記住他所能聽懂的。這有助於擴大他的詞彙量和提高理解能力。

這個時期,他們對因果關係的理解和對結果的預測更可信了。因此,你會發現孩子事先會停下來思考一下該怎麼做,而不是像你以前所看到的那樣迅速而不由自主的採取行動。繼續讓孩子玩那些有關因果關係的玩具和遊戲,你在日常事務時,要特別強調事物發生的先後順序。

比如,早晨穿衣服時可以告訴孩子為何先穿衣服,再吃早飯,然後上車去公園。同時也可以給予孩子包括包含兩三種步驟的指令,比如,「你先幫我拿一些紙,然後拿上你的蠟筆,我們現在可以畫畫了」。

此時,此時孩子的違拗情緒依然存在。他會強烈的意識到自己是一個能幹而獨立的人,想自己做主,自己做事,而且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同時,他也知道許多社會規範,並覺得可以對此提出疑問。當然這是件好事,有了這種理解能力,孩子會成長為一個有愛心、自信心和有能力的人。

隨著力量和行走平衡能力的增強,舞蹈成為了一項深受孩子們喜歡的活動。孩子喜歡旋轉,單足旋轉或跺腳,那就放點音樂讓他去跳。給孩子一些樂器或圍巾什麼的,他會跳得更開心。小肌肉運動能力在這個時候也得到迅速提高。他甚至能夠拿著碗自己吃飯了。別在意他會弄的亂七八糟,要鼓勵他的自主能力。

二、19~21個月孩子智力開發遊戲著重以下幾種

運動方面

1、撿落葉

目的:練習四散走的動作能力,按指定地方撿回落葉。

方法:帶小朋友去公園,大人說「秋天到,樹葉飄,小朋友們把樹葉找。」這時孩子就可以四散走動,找樹葉,拾到後裝到籃子裡 裝 滿後再把樹葉倒在一個地方。

寶寶撿樹葉

2、走沙灘

目的:鍛鍊寶寶走步過程中控制身體動作的能力,發展身體的平衡能力以及身體動作的靈 活性。

方法:(1)、帶寶寶到沙灘上去,在一塊地方設置小沙灘、小石子等。(2)、讓寶寶學 習繞過這些障礙物走過去。(3)、為了增 加樂趣,可以讓寶寶看他走過沙灘留下 的小腳印。

寶寶喜歡在沙灘上玩

3、金雞獨立

目的:練習大動作和精細動作技能及全身平衡性。

方法:抓住孩子的手,讓他單腳平衡站立。孩子逐漸長大後,逐漸減少給他的幫助,知道他 能獨立單腳站立。

4、跳蹦床

目的:訓練腿部肌肉和全身平衡性,並教給孩子數數、唱歌、語言和數字的知識。

方法:假如你有一張家庭小蹦床,讓孩子學會站在上面跳。你在一旁幫助他,握住他的手, 直到他掌握為止。家長應在一旁仔細監 護。

精細動作

5、撿豆子

目的:訓練孩子手指肌肉。

方法:將豆子或杏核撒在桌子上,教小孩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撿蠶豆或杏核裝入小籃中, 一 個一個撿完。擺的數量不宜過多,以防孩 子疲勞。

6、疊手帕

目的:幫助寶寶認識形狀,練習手的動作,發展寶寶的動作技能。

方法:媽媽拿一塊花手帕問寶寶:「這是什麼?」讓寶寶先認識手帕,然後對寶寶說:「我們 來疊手帕,先疊個長方形」,媽媽疊, 媽媽重複幾次,再讓寶寶模仿著疊,直到寶寶 會疊,再教寶寶疊三角形等其他形狀。

感知方面

7、認識:「上」、"下」

目的:是寶寶認識「上」、「下」,並加以區分。

方法:家長指著房子裡的東西對寶寶說:「椅子放在桌子下面」,「被子放在床上」,「杯子放在 桌子上面」、「鞋放在鞋架上」等 反覆多次。然後讓寶寶動手操作,家長要求寶寶把洋 娃娃放在床上,汽車放在床上,積木放在桌上,小板凳放在桌下等,反覆 練習,讓 寶寶體會「上」、「下」的差別。

遊戲的物品是寶寶常見的,易理解的,寶寶能說出一些物品的名稱。家長先讓寶寶有 了一定的上下概念,再讓寶寶動手操作。

8、什麼東西丟了

目的:訓練寶寶的觀察力和記憶力。

方法:家長把兩件東西放在孩子的面前,讓孩子觀察一會兒後,讓孩子閉上眼睛或轉過身 去。家長從中拿走一件東西,請孩子睜開眼 睛或轉過身來問孩子:「什麼丟了?」孩子 回答正確以後,家長增加一件東西放在孩子面前,重複上述內容。放置的東西可以 逐漸增加到5~7件,讓孩子觀察後,取走一件或幾件,讓他猜什麼東西丟了。放置 東西不能無限期的增加,最多7個就足夠了。

寶寶邊撿樹葉邊數數

相關焦點

  • 訓練孩子智力發育的3個家庭遊戲,家有3-6歲的孩子看看,開發大腦
    導語:小孩子們都喜歡做遊戲,在認知還沒有明確的時候,一切電玩產品和他們無關。而孩子時間又是充足的,生活中就會和同齡人靠近,1歲以後,孩子明顯更加地對外界世界產生好奇,而到了3歲以後,基本上他們就有了固定的玩伴,每天放學,很少再來圍著父母。
  • 專注力和記憶力,影響孩子的智力,試試這5個方法,鍛鍊大腦發育
    兒童的智力發育對孩子未來的成長至關重要,自從育娃後,許多寶媽是找了許多開發孩子大腦的辦法,前幾年超火的「某核桃」和「生命某號」的廣告就特別被寶媽推崇。聽說吃核桃、吃魚補腦,立馬就給孩子安排上,聽說玩益智遊戲能夠開發孩子大腦也立馬就安排上,總而言之,只要對孩子智力有益的事都得嘗一下。但至關重要的仍然是培養好孩子的三力:專注力、觀察力、記憶力。
  • 日本腦科學家研究:7個鍛鍊孩子大腦潛能方法,有效開發智力
    日本腦力開發權威林成之博士根據多年研究,整理了7個鍛鍊孩子大腦潛能的方法,讓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激發孩子的大腦功能全面運作,不但能夠有效提高孩子的判斷力和理解力,還可以提升思考力與創造力! 0~3歲是發展大腦本能的關鍵時期,也是打造長大之後大腦活躍的基礎。我們可以發現,在這個期間內的孩子,他的行為舉止,都是自己本能想要去做的,意識裡沒有父母要求我去做什麼。
  • 家長別盲目追捧「右腦開發」,白交智商稅,正確看待孩子智力發育
    目前,「右腦開發」深受很多家長追捧,市面上也有很多培訓機構打著「開發孩子右腦潛能」的旗號進行宣傳,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變聰明,白交了很多「智商稅」。也就是說,不應該把左右腦分開討論,從整體來看,我們都是「全腦人」。所以不存在只開發右腦或左腦的觀點,真正開發大腦的訓練,應該是把左右腦同時調動起來。
  • 李玫瑾:為了孩子智力發育,家裡再「窮」這幾樣東西也不能斷太早
    說到李玫瑾教授,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很多人雖然沒有聽過她的育兒課,但肯定都聽過她的育兒觀點。李玫瑾教授認為:孩子的智力發育跟遺傳因素、飲食、後期培養都有很大的關係。我們沒辦法改變基因,只能從孩子飲食、培養等方面促進孩子智力開發。
  • 幼兒智力開發的關鍵期
    嬰幼兒時期,是大腦迅速發育的關鍵時期。家長和老師要抓住這個關鍵時期,利用其腦神經的敏感性,進行早期教育,確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那麼,幼兒智力開發的關鍵期有哪幾個階段呢?@視覺中國  幼兒智力開發的關鍵時期有五個:0―1歲的聲音辨別關鍵期、0―2歲的動作發展關鍵期、1―3歲的口語發展關鍵期、1―3歲的音樂能力發展關鍵期以及2―4歲的計數能力發展的關鍵期。
  • 幼兒大腦開發專家:促進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法,並非靠閱讀
    練習性遊戲:指的是可以測試孩子體能與智能的遊戲,對於3-6的孩子來說,練習性遊戲包括,奔跑、投擲、推拉小車、堆積木等這些能夠促進運動能力發展的遊戲。這些遊戲能夠幫孩子找到問題的答案,能夠幫助孩子開發憑直覺行事、以事實為基礎的智力。
  • 美國兒科協會:促進孩子大腦發育的不是閱讀,是被父母禁止的行為
    可不知道作為家長的你有沒有發現,明明都是在看繪本,為啥自家的寶寶看起來並沒有「更聰明」?美國兒科協會指出,現在的父母大多都陷入了閱讀的「價值陷阱」,促進孩子早期智力發育的「最佳方法」,並非是閱讀,恰恰是被大多數父母禁止的行為——遊戲。
  • 孩子6歲前若有這3個「臭毛病」,說明大腦發育好,智力遠超同齡人
    首先在這裡與廣大父母糾正一點:早教+智力開發其作用並不是讓孩子超前學習,而是讓孩子通過遊戲的方式激發孩子潛意識裡對新知識的「渴望」,從而培養孩子學習的興趣,讓孩子在將來能夠積極、自主的進行學習。小柳家長分享4個看似「壞毛病」,實則大腦發育好的的表現,希望父母牢記,別讓自己錯誤的育兒方式,將天才寶寶「扼殺」在搖籃。
  • 親子討論 寶貝的智力開發,爸媽知多少?
    34%的父母表示,沒有特意對孩子進行智力開發,只要孩子跟緊幼兒園或學校的步伐即可,該比例為4個選項之首;31%的父母表示,會按照自己的理解循序漸進地對孩子進行智力開發;只有11%的父母表示,會尋找專業的智力開發機構,做必要的智力投資。
  • 孩子睡覺時有這幾個反應,說明大腦發育好,長大智商不會低
    而國內比較有影響力的育兒專家就是李玫瑾教授了,她是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在育兒方面有很深的見解,在講座上舉出得例子都很貼近生活,得到了廣大父母的支持。關於孩子智商的問題,李玫瑾也表示過:孩子睡覺時有這幾個反應,說明大腦發育好,長大智商不會低。
  • 孩子智力發育情況,1歲內就有跡可循,有這3種表現多半是高智商
    除了孩子的生長發育的各項指標之外,天賦和智商也是非常關鍵的。編 輯:柔山3歲以內的寶寶,尤其是0-1歲的階段嬰兒的智力發育可以說是日新月異,而且嬰幼兒階段是孩子們學習能力發展最為迅速的階段。寶寶的年紀越小,他們的智力發育就越快,那麼說到孩子智力發育情況,其實在1歲內就有跡可循,有下面這3種表現多半是高智商。
  • 孩子智力發育遲緩,長大就會變好嗎?醫生這樣說……
    醫生解釋:很輕微的發育遲緩,如果家長願意多花時間和精力,用正確方法和孩子互動,給孩子創造一個支持性的環境,提供各種豐富的身體和智力活動,那麼即使不進行專業幹預,孩子也會有很大進步,最後趕上同齡孩子。1、先天性問題人類的大腦非常複雜,有時候從影響中看不出什麼,但內部卻出現了問題。在父母養育沒有問題的情況下,也會有明顯發育遲緩的症狀。這種情況治療的話,難度會比較大,但如果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預後還是比較好的。
  • 小嬰兒有這3種表現,多半暗示智力發育遲緩,家長要重視起來了
    小嬰兒有這3種表現,可能智力發育遲緩1.經常性不微笑正常情況下,出生後的寶寶會不自覺地微笑,但有些家長會發現,自家的孩子好像很少出現笑容,即便用各種方法都無法逗笑寶寶,這很可能是大腦發育異常的表現,一般在寶寶4個月左右,如果依然沒有笑的表現,家長就應該引起重視了。
  • 為什麼要給孩子全腦開發?有什麼好處?這篇文章或許能給你答案
    都說全腦開發就是開發孩子的智力,但是其實各位家長不知道的是,智力其實是一個統稱。智力也包含很多方面。智力指人認識、理解客觀事物並運用 知識、經驗等解決問題的能力,包括記憶、觀察、想像、思考、判斷、表達意念以及語言和學習的能力。
  • 11個樂高遊戲,視覺衝擊中開啟孩子智力!
    以上11張圖片11個樂高玩法出自《樂高:智力發令槍》樂高對孩子的發育意義是什麼?遊戲五:數數看(加法)《樂高:智力發令槍》裡會提供樂高小加法,樂高小減法,樂高小乘法模版。孩子在數一個一個樂高積木塊的過程中,玩中會感受到2比1多1個。
  • 孩子常做這件事,能提升專注力,促進智力發育,很多家長卻不贊同
    這個觀點在當時看來是很不可思議的,畢竟大眾覺得遊戲會讓人「玩物喪志」,大腦可能變得頹廢,不過,其他的科學家卻也支持了這一觀點。幾項研究表明,遊戲更能促進大腦的發育前幾年,德國與比利時的科學家對152個腦力優秀的寶寶,進行了腦部的掃描,結果顯示這些寶寶的背外側前額葉子皮質和額葉眼動區發育很好,灰質體積大。
  • 2歲是寶寶智力發育的飛躍期,家長從三個方面入手,寶寶更聰明
    而孩子出生後持續接觸到的外部環境給孩子的刺激,對孩子的智力發展和行為構建有著重大影響。在3歲之前,孩子的大腦每天以驚人的速度在生長發育。孩子2-3歲的各種叛逆表現,也正是孩子大腦飛速發育的一個外部體現。
  • 當孩子提問時,聰明媽媽用3招開發孩子智力,讓孩子思維聰明發達
    當孩子提問時,聰明媽媽用3招開發孩子智力,讓孩子思維聰明發達小迪是一個6歲的男孩。最近,他對自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遇到不懂的她就問媽媽,但媽媽哪裡知道這麼多知識?她不回答,怕傷害孩子的好奇心。如果她回答了,又害怕說錯話誤導孩子。其實每個孩子在成長階段都會有很大的好奇心和探索外界的欲望,父母要像愛護珍寶一樣愛護孩子的好奇心。
  • 促進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法,不是閱讀,而是這幾種遊戲!
    在很多父母的觀念裡,孩子的大腦發育和讀書息息相關,其實,這樣的認知存在有偏差。有專業團隊研究過,這四種遊戲加上閱讀會有助於大腦發育,這不是簡單的遊戲,這是有科學規律的。這個方法是著名高校團隊研究出來的,後來,也有相關的專家得出相對應的結論。這位專家叫做貝蒂·哈特,來自於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