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提問時,聰明媽媽用3招開發孩子智力,讓孩子思維聰明發達

2021-01-19 馬尾媽媽

當孩子提問時,聰明媽媽用3招開發孩子智力,讓孩子思維聰明發達

小迪是一個6歲的男孩。最近,他對自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遇到不懂的她就問媽媽,但媽媽哪裡知道這麼多知識?她不回答,怕傷害孩子的好奇心。如果她回答了,又害怕說錯話誤導孩子。

其實每個孩子在成長階段都會有很大的好奇心和探索外界的欲望,父母要像愛護珍寶一樣愛護孩子的好奇心。因為這直接關係到孩子未來人生的思維、學習、探索和創造的能力,這些能力是未來孩子成功的基石。

那麼,作為家長,如何回答孩子的奇怪問題,把知識傳遞給孩子呢?

家長切忌不懂裝懂或逃避問題

首先,家長要更新一個觀念。孩子問問題,很多時候並不是急於想要知道你的答案,而是想和你分享他的「發現」。比如,一個孩子在森林裡發現一隻枯葉蝶,或許她會很興奮的把你拉過來,問你很多關於蝴蝶的問題,如果你回答不了這個問題,也請不要敷衍拒絕回答,應該要說:「寶貝,這個問題很神奇,你媽媽(爸爸)也不知道。不如我們一起想去尋找答案吧。

你要讓他(她)知道,知識是永無止境的,即使對爸爸媽媽來說,也是需要學習的。並且如今有了網際網路的幫助,我們可以很容易地得知孩子的大多數問題。在這個過程中,你收穫的不僅僅是和孩子一起尋找的答案,更重要的是培養了良好的親子關係,幫助他掌握求知的方法。我相信在孩子成長的記憶中,你永遠是他最好的知識啟蒙者和同伴。

要靈活運用,幫助孩子打好系統思維的基礎

關於自然的知識是高度相關和可擴展的。當孩子對一個問題感興趣時,父母應該抓住這個機會拓展他的知識體系。比如你們一起認識了枯葉蝶,就可以和他一起探索動植物的形態。蝴蝶為什麼要偽裝成樹葉?如果它們的顏色豔麗會怎麼樣?它們會很快成為鳥類的食物嗎?你也可以和他一起發現自然界的其他形態現象,這將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探索。也可以從形態現象中引入進化論的知識,讓孩子的知識興趣點從一種現象轉移到更深層次的知識探索。

運用益智早教書籍來開闊孩子思維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孩子不僅好奇心強並且也十分愛玩,這時家長就應該早早的備好,益智思維內的圖書,讓孩子看了,不僅能讓孩子的好奇心得到滿足,更是能學習到知識,讓孩子愛上學習,愛上解決問題的過程。

而3-12歲的孩子,是發展專注力和思維邏輯的黃金期。邏輯思維好的孩子解題思路清晰,學習有條理、有章法。不只是數學,各門學科都會受益,而專注力也讓孩子在學習時更加用心。

讓孩子通過思維早教書籍來鍛鍊思維就不失為一種優秀的選擇。

據調查,優秀的孩子所擁有的良好的習慣無一不是從小培養的,父母提供的環境,專注度和邏輯思維的培養,以及將興趣與學習悄然結合都是很有效的方法,所以父母也應該也應該要以身作者陪孩子一起看書學習。

有遠見的家長已經為孩子鋪好了路。孩子的未來不僅取決於孩子自身的努力,也取決於家長的格局。(建議點讚、收藏哦,不然就找不到啦)

《瘋狂大腦思維訓練營》這10本書對應10個孩子喜歡又貼近生活的主題場景,豐富又有趣,一點也不枯燥,孩子們完全感覺不到是在做題,卻能很好地提升思維能力。

這套書共10冊,10個主題場景,涵蓋20多種題型,涵蓋了數學運算題,邏輯推理題,幾何空間題,腦筋急轉彎等多種形式,共收錄了400個益智挑戰謎題。

豐富的題量和全面的題型,目的是全方位鍛鍊孩子的數感、運算、推理、空間觀念等,11項新課標要求培養的數學思維能力。

通過有趣的遊戲,激發孩子興趣,涵蓋了小學所有知識點,拓展思維,讓孩子形成在不同情況下運用方向知識解決問題的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這套書還特別邀請了中科院心理所兒童發展心理學專家白雪審定,根據3~7歲兒童大腦發育特點命題,內容上非常的嚴謹。

原價200元,現在活動價99元,共10冊,每本折算下來9.9元,一頓早餐的錢,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贏在起跑線上。

下次孩子問你問題的時候,請記住,書本和資料只是輔助我們的工具,你和孩子互動的過程永遠比答案本身更加重要。

#親子教育#

相關焦點

  • 3-6歲兒童數感思維萌芽期,聰明父母用3招,提高孩子數學邏輯思維
    ,3-6歲是兒童的數感思維萌芽期,越早對娃進行數理思維的培養,孩子的學習和綜合能力也會高於其他孩子。02聰明的父母用3招,幫助孩子提高數學邏輯思維以簡單的數數為例,很多小孩之所以會在3歲前做一些簡單的加減法,是因為他們藉助了具體的外物,比如說手指
  • 李玫瑾:孩子一生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建議替孩子捕捉一次!
    她曾在一次講座中講道:孩子一生有三次「變聰明」的機會,建議替孩子捕捉一次。第一次機會:0-3歲0-3歲是孩子腦發育的高峰期,腦容量的發育變化也是尤為明顯的,可以從初生期的390克,增長3歲時的1000克,足足增長了三分之二。
  • "血型影響智力"被證實,孩子智力還分三六九等,這種血型最聰明
    關於這些問題,接著往下看:  一:哪種血型的孩子最聰明?  這血型和智商存在著聯繫,那麼肯定有家長想要了解,到底哪種血型的孩子更加聰明一些。    所以B型血型的孩子,可能更需要給予更多自由發展空間,多給予嘗試機會,讓他們去挖掘自己感興趣的愛好,從而激發無限潛能。  二:後天的能力更重要  有研究證明,0-3歲正是孩子大腦發育的巔峰時期,孩子從0-3歲大腦會逐漸發育的和成人一樣,這個階段也是孩子接受知識提升智商的最佳時期。
  • 聰明的孩子,從小讀哲學
    作家周國平說: 「如果你希望孩子成為一個真正優秀的人, 那麼,哲學恰恰是有用的。 哲學啟蒙是引導孩子從生活中, 學會發現問題,探索,養成思考的習慣,開發智力。 尤其是兒童少年,是哲學啟蒙的黃金時期, 正處於學習和思維能力發展的關鍵期。
  • 哈佛研究發現:孩子一生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但並不是初中時期
    但對孩子的培育,方法和時間也非常重要,如果是在錯誤的時期培育,那麼速度和效率都會大大降低,這樣培育不但費時吃力,而且還可能會讓父母誤以為孩子是笨的。在一項針對兒童身心、大腦發育的調查研究中,哈佛大學兒童行為心理學教授 Richard發現:大多數孩子在一生中都會經歷3次大腦發育頂峰,即孩子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爸爸媽媽若能把握住這三個時機好好培育,孩子長大後多半會很優秀。
  • 孩子6歲前,經常玩這5個「腦力」遊戲,鍛鍊思維越來越聰明
    孩子的智力開發是家長最關心的事,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聰明睿智,出類拔萃。孩子6歲前,經常玩這5個「腦力」遊戲,會鍛鍊思維越來越聰明。6歲前要多玩「腦力」遊戲根據科學研究表明:0-6歲是孩子大腦發育的全盛期。雖然新生兒的大腦還沒有完全發育,腦重只有成年人的1/4,但隨後會以驚人的速度快速發育,3歲時,就會達到成人的85%,6歲前就能達到成人的95%。
  • 孩子平時有這3種表現,父母別深管,說明孩子右腦更發達,很聰明
    每個家長都有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願,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聰明優秀,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但你知道聰明的小孩,右腦更發達嗎? 現代生理學研究表明,人的大腦可以分為左腦和右腦,左腦主要負責人類的語言能力與識別能力,而右腦主要處理更為複雜的情感以及與藝術相關的內容,俗稱「藝術腦」。
  • 孩子有這3個特徵,說明右腦發達,好好栽培將來可能是「學霸」
    2)右腦與孩子智力息息相關我們都知道大腦分為左右兩部分,這兩部分各自分工不同。左腦是理性腦,主要負責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能力、計算能力等。右腦是藝術腦,主要是負責美術、音樂、抽象思維、創造力等,比左腦更加感性而富有創造力。可在現在這個時代,計算機功能越來越發達,邏輯推理和數理運算不再完全依賴人工,孩子左腦帶來的差距也越來越小。
  • 8歲前,父母別給孩子報這3種興趣班,訓練思維才是聰明的關鍵
    8歲前,父母別給孩子報這3種興趣班,娃累還浪費錢①奧數班很多父母從小就給孩子報奧數班,其實過早給孩子報奧數班沒有什麼好處。一來,孩子的思維還沒能到理解奧數的地步;二來,奧數班的訓練,會固化孩子的思維。②口才班口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於是很多父母早早就給孩子報口才班,從小鍛鍊孩子的口才。
  • 話多的孩子和話少的孩子,哪個更聰明?很多家長都誤解了
    話少的學霸們很普遍,這樣是不是就可以認為話少的孩子更聰明呢?其實真實的答案和家長們想的不大一樣,也可以說,很多家長其實都誤解了。話多的孩子和話少的孩子,哪個更聰明?對於話少的孩子聰明還是話多的孩子聰明這個問題,我們做了一個小調查,結果並不意外:多數人認為話少的孩子更聰明。不過,也有一些人認為那些話多、活潑好動的孩子更聰明,這是為啥?
  • 孩子的智力與血型有關,這兩種血型「強強聯手」,寶寶往往更聰明
    人的願望是永無止境的,孩子的出生父母給予了很高的期望,不僅希望孩子身體健康,更希望能有個聰慧的大腦,將來可以創造財富。看到聰明的寶寶,大人總會忍不住地誇讚一句:這孩子真聰明,就和他爸爸一模一樣,腦子真靈活!聽到這裡,不少寶媽就會不服氣,難道自己就這麼笨嗎?為什麼不說長得像孩子他媽。
  • 停止誇孩子「你真聰明」,明智的父母請用以下15種語境鼓勵孩子
    史丹福大學教授Carol Dewck 很嚴肅地提到,讚美孩子的天賦,而非他的努力、策略和選擇,可是在慢性地扼殺他的成長型思維哦!因為成長型思維和固定思維型思維最大的區別是,固定型思維的人會認為自己的智力和能力是定量的,不會變化的。而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是「能力漸進論」者,他們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通過努力獲得提升。
  • 越早說話的孩子越聰明?你家孩子什麼時候開始說話的?
    商務合作QQ:1451437737媽媽群裡在討論孩子的說話問題,有的媽媽說她家孩子不到1歲就會叫爸爸媽媽,一歲半就能說整句了。
  • 哈佛研究: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若中了以下3點,家長就偷著樂吧
    家長都希望孩子可以變得更出色,長大之後能更有出息,成為「別人家的孩子」。爸爸媽媽抱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望是正確的,但並不是每個孩 子都能成為出色的人才,除了自身的天賦和努力之外,家長正確的引導是非常重要的。老人們常說「3歲看大,7歲看老」,意思是從孩子小時候的行為特徵,就能看出他的大腦發育情況。
  • 「全腦開發」真能讓孩子變聰明?早教亂象亟待治理
    原標題:「全腦開發」「右腦教育」早教機構真能讓孩子變聰明嗎孩子有人教、有同齡人陪伴,這本是雙贏的好事,但是記者在林林總總的號稱有提升智商神功的早教機構中探訪,卻發現了諸多問題:有的機構涉嫌虛假宣傳,有的機構則擅長「販賣焦慮」,提前學、超綱學無處不在,這其中的教育理念令家長困惑、令社會擔憂——↑2018年上海國際親子展現場正在體驗的兒童。
  • 父母這幾個行為,是對聰明孩子的「埋沒」,爸爸媽媽們要及時改正
    而孩子認知能力和習慣形成的最初引導者是父母。父母不是天生成功的,父母也不需要學習。有些寶寶的行為,讓家長認為這是不好的習慣,其實這裡面大有奧秘,家長們可別不當回事,雖然孩子是白紙,但也別因為孩子是張白紙就隨意"創作"。以下的行為,爸爸媽媽們可要注意了!一、打斷發呆寶寶,發呆大多數家長認為發呆的孩子不聰明。
  • 家長別盲目追捧「右腦開發」,白交智商稅,正確看待孩子智力發育
    目前,「右腦開發」深受很多家長追捧,市面上也有很多培訓機構打著「開發孩子右腦潛能」的旗號進行宣傳,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變聰明,白交了很多「智商稅」。也就是說,不應該把左右腦分開討論,從整體來看,我們都是「全腦人」。所以不存在只開發右腦或左腦的觀點,真正開發大腦的訓練,應該是把左右腦同時調動起來。
  • 孩子這幾個奇怪的小動作,恰恰說明你的孩子很聰明,別再誤會了
    孩子這幾個奇怪的小動作,恰恰說明你的孩子很聰明,別再誤會了寶媽親子小樂園 3天前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從小變得聰明,但是有時候孩子真正聰明了
  • 越難帶的孩子將來越聰明?孩子有這3種表現,媽媽別隨意阻止
    每當聽有年輕的父母們抱怨帶娃太累時,就會有人在邊上安慰道:「再熬熬,等寶寶長大了,就輕鬆了!」什麼時候才算長大呢?寶寶長大之後真的會輕鬆嗎?其實成長的煩惱是一直都有的。寶寶成長的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煩惱。隨著時間的推移,寶寶身體不斷地生長發育,腦部思維、智力也在不斷地提升。
  • 別總說孩子腦子笨,了解「智力三元」理論,正確激發孩子的潛能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作為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伶俐,頭腦出眾。決定孩子智力高低的既有先天的遺傳因素,也跟後天的教育有關。並且每個孩子都有他們各自的潛能,有各自的優缺點,父母不能單從孩子某一方面的表現來判斷他們是否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