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之內北美陷入「疫情」恐慌之中,一夜之後好萊塢3~4月大片全部撤檔,北美電影市場在未來兩個月幾乎處於「無片可放」的狀態。疲態的好萊塢或許提前迎來它的至暗時刻。
北京時間早上5時左右,據好萊塢報導者消息,《花木蘭》在「冠狀病毒」全球流行的背景下將推遲全球3月27日上映時間,歸期未定。壹娛觀察第一時間聯繫到迪士尼中國工作人員,《花木蘭》延期上映的得到證實。
不僅《花木蘭》,由迪士尼旗下20世紀影業出品的《新變種人》《鹿角》也將推遲上映時間,《黑寡婦》能否按照原計劃上映,目前還不能確定。
不久前3月10日,《花木蘭》剛在洛杉磯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首映禮,獲得全面高口碑評價,引發北美觀眾高漲的觀影熱情。影片提振北美3~4月票倉,掃除萎靡頹勢已成為不爭事實。
而《花木蘭》撤檔消息一出,如一桶冷水潑水,徹底澆滅了北美市場提振的信心,並將其打入更深谷底。因為《花木蘭》已是好萊塢3~4月份最後所剩不多的大片,北美市場在未來兩個月即將面臨「無片可放」狀態。
這天對於整個好萊塢來說是難熬的一天,自北美時間3月12日午時開始,好萊塢大片都先後發出撤檔消息。
據Deadline消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由派拉蒙出品的熱門驚悚片《寂靜之地2》宣布全球撤檔,新檔期待定。緊接著,派拉蒙出品愛情喜劇片《愛情鳥》也宣布撤檔。
隨後,由環球出品的《速度與激情9》官方宣布,電影將推遲近一年上映。原定5月22日北美上映時間將推至到2021年4月2日,全球檔期也將從明年4月起。
再加上此前3月10日,由索尼影業出品的《彼得兔2:逃跑計劃》選擇延期公映,將從北美地區的4月3日延期到今年的8月7日。
3月5日,由米高梅出品的《007:無暇赴死》成為首部撤檔的好萊塢影片,片方決定從原定4月份推遲7個月到11月份上映。
自此,3~4月份的好萊塢幾乎無大片可放,雖然在美國還沒有一家影院因為「新冠病毒」而關閉,但北美觀眾已經越發擔心,因為自《花木蘭》等影片推遲上映後,未來兩個月他們還有理由去電影院嗎?壓力之下,北美「疫情」嚴重地區關閉影院或許已成必然事件。
好萊塢即將迎來「至暗時刻」。
北美市場慌了:好萊塢、NBA、主題樂園等無一「倖免」
好萊塢大片集體撤檔顯得過於突然,因為前不久北美市場還一片欣欣向榮的局面。
3月5日,《007:無限赴死》即使面臨5000萬美元的損失,依舊宣布全球撤檔消息,在北美引起譁然。作為第一部「出逃」的好萊塢電影,「詹姆斯·邦德」成為眾矢之地,無論北美媒體人還是觀眾都將其視為「懦夫」行為,其宣傳方環球影業的母公司康卡斯特也遭股票大跌。
北美業界還大膽預測「《007:無暇赴死》僅是個例,不是趨勢。」隨後,《速度與激情9》主演範迪塞爾也表示:「不願意看到疫情改變電影檔期,甚至願意立刻來中國宣傳電影。」《花木蘭》3月10日繼續在北美舉辦盛大的首映禮,主演悉數到場為影片造勢,吸引全球目光,3月27日的上映時間也被反覆確認。種種跡象似乎表明了北美電影市場的頑強生命力。
▲ 《007:無暇赴死》劇照
可「疫情」來的太快,就像北美龍捲風。
美國東部時間3月11日晚9點,川普宣布,自3月13日午夜起,對除英國外的許多歐洲國家實施為期30天的旅行禁令。但是,他再次強調,對絕大多數美國人而言,疫情風險非常低。
可隨後迎來的卻是讓人應接不暇的北美「疫情」熱搜,好萊塢著名影星湯姆·漢克斯夫婦確診感染新冠病毒,在全球引發熱議。#湯姆漢克斯夫婦感染新冠肺炎#也登上微博熱搜,引發4億閱讀。
同日,NBA宣布,由於猶他爵士隊球員戈貝爾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NBA將中止本賽季所有比賽。NBA總裁發表聲明稱:「NBA將取消接下來的所有比賽,直至另行通知。NBA將利用這段時間決定下一步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舉措」。
截至3月13日中午12點,美國確診新冠肺炎病例1410例,範圍涉及43個州及華盛頓特區,死亡病例39例。紐約聯合部總部也出現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自此,美國24個州和華盛頓特區都已宣布進入緊急狀態,CNN指出,美國已經拉響了新冠肺炎疫情全國大流行的警報。
3月13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奧蘭多迪士尼樂園和巴黎迪士尼樂園也宣布暫時關閉,與此前宣布關停的加州迪士尼樂園一樣,閉園時間為3月15日至3月底,更早前上海、香港、東京的迪士尼樂園已經宣布暫停營業,至此全球六所迪士尼樂園悉數關停。
今早消息,美股周四也暴跌並進入熊市,道指狂瀉2350點創紀錄。早間標普指數周內第二次觸發熔斷機制。道指狂瀉逾2350點,標普500指數跌穿200日移動均線。川普宣布旅行禁令、歐央行按兵不動,均令市場感到震驚失望。
紐約聯儲推出超過1.22萬億美元救市計劃。衡量市場恐慌程度的Cboe波動率指數創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新高。
在如此嚴峻形勢之下,好萊塢大片集體撤檔的並不難理解。全球電影產業龍頭好萊塢僅在一夜時間內,就出現兩極反轉的現象,不免令人惋惜,北美電影市場2020年已經遭遇開年不利,未來還將面臨更不見底的深淵。
北美前兩月出師不利,還將面臨至暗時刻
截至發稿,北美電影市場已經獲得17.21億美元票房,這個成績雖然比去年略有提高,卻依舊是近五年的末尾成績。北美全年票房逐年走高,但前兩個月無現象作品提振票倉的局面還在持續,到了今年情況更甚。
《野性的呼喚》《多力特的奇幻冒險》兩部大製作影片都將面臨1億美元以上損失,《刺蝟索尼克》《猛禽小隊》等商業大片被寄予厚望的影片,票房勢能遠低於預期。還均遭負面口碑發酵,《猛禽小隊》更甚,全球1.97億美元票房未能收回成本。
《1/2魔法》《喋血戰士》等值得關注的高品質作品,在開畫前都遭遇負面口碑發酵。前者雖然獲得周票房冠軍,但其爛番茄評分和開局成績均在皮克斯動畫末尾水平。《喋血戰士》更是在爛番茄只有40%的新鮮度,MTC評分僅有39分。
並不誇張的說,好萊塢2020年在一二月份遭遇了最嚴重的不利開局,多部大片折戟面臨巨額虧損,海外市場因為疫情蔓延遭遇沉重打擊。所有影片口碑反響平平,未有一部「現象級」佳作問世,提振整體票倉。
壹娛觀察曾在「好萊塢慌了,抱團戰疫」一文中提到,北美一二月份好萊塢作品的失利,並不能完全歸結於「疫情」的影響,造成票房低迷、口碑失利的情況,更多集中在影片自身的問題。在未來隨著「疫情」全球範圍的蔓延,好萊塢3~5月份的影片將遭受更嚴重的考驗。
如今看來,北美市面臨的不僅是考驗,而是前所未有的危機。據Box Office Mojo數據顯示,北美三四月份票房,前較前兩個月票倉更大,也是近兩年較之以往提振的月份。2019年達到19.96億美元、2018年達到19.22億美元。
如今2020年3月份行至近半月,其北美票房僅為1.86億美元。本來在《花木蘭》《007:無暇赴死》《新變種人》等影片的提振下北美市場能夠獲得不小提振,甚至創作票房紀錄,而這一切將不復存在,損失的票房應該遠不止上述數字。
此前好萊塢報導者預測因為「疫情」全球電影票房將損失50億美元的數字,恐將再大幅度增長。前不久好萊塢公司聯手成立「冠狀病毒戰略團隊」,以應對解決在「疫情」下的戰略安排,如今整齊的集體撤檔,無疑也是全體公司無奈之舉。強如好萊塢,目前也無法從現有經驗之上制定相關策略。全球電影市場或許自此真正進入「至暗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