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與城·方言丨「狗么么」「跟腳狗兒」……兒時聽到的聲音又迴蕩在耳邊

2021-02-18 重慶發布

「呀!狗兒!狗么么!莫跑嘛!zhuai(摔)到不得了!」

六一兒童節又將到來,如果你在街頭聽到重慶人這樣的呼喚,千萬不要誤以為是在喊寵物,這很有可能是一位媽媽在招呼孩子——這裡的「狗兒」和「狗么么」,大概也是很多人童年的甜蜜記憶吧,它就像那任意門和竹蜻蜓,穿梭停留在重慶人的童年記憶片段裡。

是的,重慶的愛汪人士很多,但是你曉得不,重慶話中真有這麼一個特殊的「汪星人」群體——好吃狗兒、刨沙狗兒、跟腳狗兒……《山與城·方言》第60期,跟重慶發布一起來認識這群特別的「汪星人」,感受方言的趣味。

用來比喻來自幼兒園的亦步亦趨的追隨者——喜歡跟著大人走的小孩,尤其今年夏天幼兒園還沒開學,這種「汪星人」更多了。

例句:那個熊二娃,幼兒園沒開學,大人到哪點他到哪點,硬是跟腳狗兒。

經常出現在重慶夏天的冰淇淋店、燒烤攤乃至烤魚店、火鍋店等等美食招牌下的特殊「汪星人」。

例句:在一個麻、辣、鮮、香的山城夏天,莫跟我們好吃狗兒談減肥!

「狗刨沙」是一種初學遊泳的姿勢,也叫「狗爬式」。掌握這一技能的群體往往被稱為「刨沙狗」,很長一段時間曾廣泛出沒於嘉陵江、長江岸邊,由於技能不嫻熟,他們會背一個很大的輪胎內胎,在江水裡找到夏天的樂趣。

例句:楊三娃雖然不是「旱鴨子」,但也只會狗刨兩把沙個,昨天還喝了兩口江水。

牧羊犬守護著羊,狗和羊不可分離,但又相互不喜歡對方,常常一見面就吵架打架。

例句:天氣嫩個熱,今天難得見面喝個冰的夜啤酒,你娃兩個狗見羊,天天在群頭開玩笑,結果見面又吵架。

逗即「逗引」,惹即「招惹」,常用來比喻喜歡惹事生非的人。

例句:學校之前沒開學,他兒子調皮得很,天天在屋頭逗貓惹狗的,他老漢(爸爸)腦殼都腫了。

原來重慶話裡有這麼多「汪星人」

你還曉得哪些有趣的重慶話?

歡迎在留言裡告訴我們

說不定下篇《山與城·方言》

就有你的作品亮相!

參考文獻:

1.楊月蓉主編.重慶方言俚俗語集釋[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6.

2.楊月蓉. 從重慶方言俚俗語看俚俗語與地方文化[J]. 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2):146-150.

相關焦點

  • 山與城·方言丨「狗么么」「跟腳狗兒」……兒時聽到的聲音又迴蕩...
    山與城·方言丨「狗么么」「跟腳狗兒」……兒時聽到的聲音又迴蕩在耳邊 2020-06-02 05: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重慶山城·方言丨「狗么么」「跟腳狗兒」兒時聽到的聲音迴蕩耳邊
    「狗刨沙」是一種初學遊泳的姿勢,也叫「狗爬式」。掌握這一技能的群體往往被稱為「刨沙狗」,很長一段時間曾廣泛出沒於嘉陵江、長江岸邊,由於技能不嫻熟,他們會背一個很大的輪胎內胎,在江水裡找到夏天的樂趣。例句:楊三娃雖然不是「旱鴨子」,但也只會狗刨兩把沙個,昨天還喝了兩口江水。牧羊犬守護著羊,狗和羊不可分離,但又相互不喜歡對方,常常一見面就吵架打架。例句:天氣嫩個熱,今天難得見面喝個冰的夜啤酒,你娃兩個狗見羊,天天在群頭開玩笑,結果見面又吵架。
  • 叫喚的狗兒不咬人,咬人的狗兒不叫喚
    沒有聽到蚊子的嗡嗡叫,怎麼就被蚊子咬了?其實,有農村生活經驗的人都知道,蚊子來叮咬你的時候是不會叫的,所謂的「嗡嗡叫」,不過是它們飛翔的聲音,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才能聽到,你穿梭在鄉間小路上是很難聽到的。於是,便給人留下了「啞巴蚊子咬死人」的錯覺。接下來和你「打招呼」的是狗。它們被人稱為土狗,學名叫中華田園犬。
  • 值夜班的二胎媽媽,總是聽到孩子的聲音在耳邊迴蕩
    值夜班的晚上,總是聽到孩子的聲音在耳邊迴蕩!夜已深了,獨自一個人堅守崗位,耳邊不時傳來孩子的聲音,有幾次,我都跑到辦公室外面去看,擔心是不是孩子真的在外面。儘管每次都沒有發現孩子的影子,儘管我已經找好朋友幫忙在家陪伴著孩子,我也知道孩子就好好的在家。可是,每次聽到孩子的呼喚,我總是不聽指揮的去看看。
  • 久違了,狗兒豆!
    前些日子,俞老先生和我總結當時所以中毒的原因,認為一是漂水時間太短,沒有把狗兒豆的毒素清除,二是那時候油水少,身體抵抗力差,而且幾乎將一鍋狗兒豆當飯吃,「怎麼會不中毒?」想起六十年前,為了這樣一餐狗兒豆,差一點全家送命,俞老先生依然心有餘悸。
  • 《紅樓夢》劉姥姥的處世之道1:窮則思變,給狗兒指點迷津
    中學時,初讀《紅樓夢》,最不喜劉姥姥,滿身滑稽戲,溜須拍馬哄富人開心。中年時再讀,也不是曾經年少時的想法了,人生總有不如意,人人都要努力的生活,還要活得好,活得開心。劉姥姥繼續分析到:「如今咱們雖離城住著,終是天子腳下。這長安城中,遍地都是錢,只可惜沒人會去拿罷了。在家跳蹋會子也不中用。」聽聞此話的狗兒急了:「您老只會炕上渾說,難道叫我打劫偷去不成?」
  • 文化丨中英日文版四川方言,看了巴中方言你要跪!
    眉山是成(都)樂(山)黃金走廊的中段重點地區,與樂山話和成都話相近。迷山話(眉山話)常用語有:「不答你白了」「你到哪兒即?」「你在搞扭兒?」「灶門千」「顛顛上頭」「摘兒根」等。注意!報報君放大招啦!!巴中本土方言來啦!!!
  • 安全的狗玩具
    即使沒有可拆組件的軟質玩具也可能有危險,如果你家狗喜歡開腸剖肚後把填充物吃下去,它可能具有毒性或堵塞腸道。 許多寵物店常販售的玩具其實有危險性,尤其無人監督時,啾啾玩具可能使狗兒出現「搜尋和摧毀」的行為,於是牠把啾啾發聲器吞下,形成噎到的風險。
  • 四川方言丨唐雅冰:剪不斷理還亂的方言
    村口,那棵比爺爺還年長的苦楝樹杈上,空蕩蕩的鳥窩仰天張開大嘴……樹下,一隻抱雞母雙爪刨出一個坑後便趴在裡面一動不動……方言在心房左衝右突,把我講臺上修煉了近30年的普通話驅趕得無影無蹤,不經意間就侵佔了返鄉的每一個腳步。「鴉雀雀,板板梭,客來了,做饃饃,客走了,快洗鍋。」
  • 專訪|狗與鹿| —插畫家與狗的快活雙人舞
    「不過那時候我家對養狗是一竅不通的。」毫無經驗的一家人一度將Golden 養在廁所裡,狗兒只好每天哀怨的嚎叫……受不了的一家人才慢慢地開始學習讓狗兒進入家裡其他空間裡一起生活。食物的提供尚只懂得準備一般飼料,還不幸遇上當年檢驗出含毒素的寶路狗食。
  • 王克明:知青心目中的陝北方言
    這是1992年初,我在我們餘家溝的山上拍到的迎親畫面,前面是吹吹手的,後面這一隊裡,新娘子騎在一匹馬上,馬是最高級的了。那時候還很古代呢,十幾年後就都改汽車迎親了。這是說環境。  對於聲音呢,我們聽到古琴、泉州南音那些古音樂,聽到方言古語,也可以有這樣的思古之幽情,有這種文化的認知和體驗。我把這就叫做「聽見古代」,實際上就是聽見歷史繼承性。歷史繼承性,就是今天的文化裡活著古代的文化。
  • 鄉愁系列:有趣的汾陽方言
    當你在異鄉聽到鄉音時,距家越遠心情越興奮,找到了鄉音似乎就找到了家的方向,看到了親人的面龐。有了鄉音,才有了鄉愁。每每離家啟程,上到正國副國級領導下至屁民百姓,只要看到向你揮手作別一臉不舍的母親,都會在心頭湧上幸福而酸楚的鄉愁。
  • 兒時的記憶
    兒時的夏季,只穿搖褲,打著光腳板,與同伴牛兒,去網點燈貓,不小心被竹林邊的霍麻霍了,痛得鑽心,牛兒給霍處吐了幾啪口水,手摸摸幾下,痛減輕了,我還是顯得眼淚骨朵的。打水漂,在夕陽正紅時刻,我們在一水塘或一塊大田,用碎瓦片、小石子、硬泥塊皆可,最好的是瓦片,不薄也不厚,打水漂時,每次一塊,手指捻著,蹲下,一隻腳作支點,另一隻腳盡力旁伸弧形,比水面稍高,成20、30度,屏住呼吸,不緊張,神情自如
  • 酷夏帶狗戲水的20個注意事項
    正確的遊泳活動形態不但能延緩關節惡化,保持關節窩潤滑、避免骨刺發生、可以強化肌肉、雕塑身材、還可以促進全身血液循環、活絡皮膚微血管增進免疫力,不僅讓狗兒的精力可以釋放、身心得到舒緩、更能安定精神穩定情緒。
  • 狗與鹿 | 生菜閱讀即將開設周二漫畫專欄
    (在家中顯眼的角落擺放著對Golden的回憶)「Golden 在我們家生活了15年,佔據了我將近一半的人生」,生命中的第一隻狗兒Golden 過世後,James 才開始創作《狗與鹿》,也是那時候才開始藉由創作,反芻Golden
  • 四川方言裡的「豬」
    而在四川方言裡,讀音發生些許變化,將二聲的留,讀作一聲的溜。因此「溜溜」便成了「婁婁」的同音借字,從而賦予了豬的含義。《民國南溪縣誌》中,還記載著南溪當地稱牙豬(公豬)為「牙溜」,並指出:「溜,平聲,呼豕也。」  「溜溜」是四川方言對豬的稱謂,也是四川鄉間村婦喚豬就食的聲音。
  • 那些狗兒(伊夢)
    那些狗兒(一)老花兒老花兒是第一批進入公司大院的流浪狗。老花兒來得時候,公司剛剛成立不久。那時的老花兒還不叫老花兒,叫花臉兒,小小的她大概只有筷子來長,十分纖弱瘦小。她是狗的家族中少有的機靈鬼兒,十分的聰明伶俐。
  • 愛就像藍天白雲~相信這首歌還迴蕩在你的耳邊
    第一個:愛就像藍天白雲~相信這首歌還迴蕩在你的耳邊。火遍了快手和抖音。我當時也是被這首歌洗腦了。你們有沒有發覺都是一些老歌,當時出來的時候沒有流行起來,也沒有火。到了現在又被各種網紅拍出來,然後又火了一把。噴香水拍這個視頻拍金粉拍這個視頻。
  • 秀山丨最是橙黃橘綠時
    走在山上,隨時可以找個亭子歇歇腳,總是好去處。       在進入秀山的那一刻,我們就已然接收到大自然最好的饋贈。在山間,我們不僅僅是訪客,更是森林世界的一部分。       人跡於山,山河萬朵皆有色。山是愛山人的慰藉,人們親近山,守護山,了解山裡的一草一木,四季的風物流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