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作者孫曉向察網的獨家投稿】
1月28日,美國總統川普推出所謂的新中東和平計劃。此計劃主要思路為「投資換主權」,即以對巴方的經濟援助換取巴方在耶路撒冷地位、猶太人定居點等問題上的讓步。在筆者看來,這壓根不是什麼和平計劃,這是美國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逼迫巴勒斯坦方面籤署的城下之盟。
從內容上來看,雖然看似美國做出巨大讓步,比方說把東耶路撒冷附近地區當作巴勒斯坦的首都等,但是如此的馬虎眼簡直就是掩耳盜鈴。這個計劃與聯合國安理會相關決議和阿盟的「阿拉伯和平倡議」簡直就是背道而馳,與巴勒斯坦政府、人民的訴求也相差甚遠。巴方等於承認以對自己領土的非法佔領,徹底喪失國家主權,成為以色列的附庸。如果巴方反對該計劃,美方就會以此作為藉口,強行介入中東問題,使問題複雜化,美國坐收漁翁之利。所謂新中東和平計劃的提出,就是利用美以的強勢和阿拉伯世界的相對弱勢強迫巴勒斯坦籤署的投降書。
按照聯合國安理會相關決議以及阿盟各國倡導的的「阿拉伯和平倡議」,巴以雙方以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前的邊界為國界線,建立獨立自主,擁有完整主權的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的巴勒斯坦國,即「兩國方案」,這是解決中東問題的基礎,卻一直遭到美以的反對。美國推出的新中東和平計劃,只不過是對自己以往主張的一種新的包裝,仍然與中俄伊土,以及廣大的阿拉伯國家擁護的「兩國方案」背道而馳,依舊是一股濃濃地偏袒以色列的味道。所以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第一時間就對這個方案表示歡迎,並急忙去莫斯科遊說普京兜售此計劃,當然俄方是不會買帳的。而巴勒斯坦方面對這個計劃表示堅決反對,宣布斷絕與美以的一切外交關係,向聯合國控告美以的罪行。美方的做法同時也招來中東各國民眾的強烈抗議,中俄伊等國強烈譴責美國的「新計劃」,即便是美國的傳統盟友也一改往常的態度,紛紛對美方的行為表示不滿。
其實川普推出的這個所謂的新中東和平計劃在兩年前就已經開始醞釀,為何在此時整個中東局勢複雜而又敏感的時機提出,筆者認為有兩大因素:
第一大因素,即國內因素。2018年美國中期選舉,川普所在的共和黨失去了在眾議院的多數席位,民主黨人重新控制了眾議院,這給川普政權敲響了警鐘,民主黨控制的眾議院在去年前不久剛剛通過對川普的彈劾草案,雖然在共和黨控制的參議院,這份彈劾草案通過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但是對即將追求下一屆總統任期的川普來說無非又是一記重拳。此時的川普需要在外交方面做出「成績」,也希望能夠得到國內的猶太財團的支持,而美國的猶太財團與以色列政府又有著密切的關係,對以色列政府的支持就是為川普自己的連任打了一劑強心針。
第二大因素,即外部因素。今年年初,美國在伊拉克擊斃了原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二號人物,聖城旅旅長蘇萊馬尼,這不但激怒了伊朗,招來伊朗以及在中東的伊朗系武裝對美軍的報復,也沒有得到伊拉克政府的歡迎,反而引發了伊拉克民眾更強烈的反美情緒,一度對美軍下了「逐客令」。在敘利亞,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支持的反對派武裝在政府軍的打擊下遭遇節節敗退。在阿富汗,戰爭已經進入第20個年頭,塔利班非但沒有被徹底剿滅,反而依舊控制著阿富汗大部分領土,阿富汗政府、民眾與伊拉克一樣,巴不得想把美軍這尊瘟神請走。而土耳其,作為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唯一北約盟國,在庫德,伊核等問題堅決不與美國妥協,甚至在對俄立場上與美國等北約盟友唱反調。可以說這段時間,美國在中東的霸權地位遭遇空前的挑戰。此時的美國,就更加重視與以色列之間的同盟關係,新中東和平計劃的推出是對美以同盟的強化,利用阿以矛盾對阿拉伯盟友進行威懾,劍指伊朗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這一什葉派新月地帶。繼續鞏固美國在中東地區的霸權地位。
二十年間,美國先後發動了阿富汗和伊拉克兩場大規模戰爭,又在中東北非地區推動所謂的阿拉伯之春,總會戴著「民主」、「人權」等偽善的面具,如今,美方提出的所謂新中東和平計劃無疑是將這些面具無情地撕破了,將自己帝國主義、流氓強盜的邪惡醜陋嘴臉暴露得淋漓盡致。如今美軍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深陷越南式泥潭,極端組織的橫行霸道,就連平時總是追隨自己的傳統盟友因為美國發動戰爭導致的難民危機和恐怖主義的威脅都喪失了對自己的信任,美國的霸權主義終究得不到全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民心,必將走向徹底的失敗。